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6) 神學 Theology

資本主義-西方形上學的產物(三)(metaphysics of capitalism)

1.韋伯的理論具有紀念性和原創性。在檢視的著作中,可清楚看出韋伯將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密切聯繫。任何人都不能曲解他的觀點,也不能不顧這評價的正確與否。當然,,我們不應該將韋伯談及的新教倫理和形上學分開。當韋伯談到命定論的影響和效果,以及後來命定論甚至決定人的行為,都表示我們並非在處理某些外在和人為的倫理,而是在處理本體論。 2.韋伯的觀點引發許多討論,持續至今。許多觀點已系統化,並在許多方面彼此對立。某些人同意他的理論,某些人不同意。這可能和每位分析家個人意識形態的堅定信念有關。事實是,即使在許多觀點上不接受韋伯理論的人們,也不打算全盤拒絕。因此,歷經漫長討論,最終,人們接受以下理論:資本主義精神直接或間接地和新教倫理相關。 3.應特別注意,當韋伯提及資本主義,意味的並非只是資本累積和財富愛好,更意味資本主義作為「理性主義資本家對於自由勞動力的組織方式」。明顯地,這樣的組織形式在中世紀出現,也和西方精神有關。如果人們停下來,思考所謂的西方精神即是教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基礎結構,人們就能了解,今日我們所知的資本主義,加上組成西方基督教的西方形上學,如何形塑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西方的生活方式因為對下列因素的信心而著名:形上學、命定論、理性主義、道德主義、和特定形式的苦行主義。最終,西方基督教的深層精神是個人主義。這精確地指出資本主義和西方生活方式的緊密連結。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1.韋伯的理論具有紀念性和原創性。在檢視的著作中,可清楚看出韋伯將資本主義精神和新教倫理密切聯繫。任何人都不能曲解他的觀點,也不能不顧這評價的正確與否。當然,,我們不應該將韋伯談及的新教倫理和形上學分開。當韋伯談到命定論的影響和效果,以及後來命定論甚至決定人的行為,都表示我們並非在處理某些外在和人為的倫理,而是在處理本體論。

 

2.韋伯的觀點引發許多討論,持續至今。許多觀點已系統化,並在許多方面彼此對立。某些人同意他的理論,某些人不同意。這可能和每位分析家個人意識形態的堅定信念有關。事實是,即使在許多觀點上不接受韋伯理論的人們,也不打算全盤拒絕。因此,歷經漫長討論,最終,人們接受以下理論:資本主義精神直接或間接地和新教倫理相關。

 

3.應特別注意,當韋伯提及資本主義,意味的並非只是資本累積和財富愛好,更意味資本主義作為「理性主義資本家對於自由勞動力的組織方式」。明顯地,這樣的組織形式在中世紀出現,也和西方精神有關。如果人們停下來,思考所謂的西方精神即是教皇主義和新教主義的基礎結構,人們就能了解,今日我們所知的資本主義,加上組成西方基督教的西方形上學,如何形塑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西方的生活方式因為對下列因素的信心而著名:形上學、命定論、理性主義、道德主義、和特定形式的苦行主義。最終,西方基督教的深層精神是個人主義。這精確地指出資本主義和西方生活方式的緊密連結。 當然,資本主義精神在教皇主義中就已存在,但最終由於新教的自由生活和自由思考,進一步發展。一般來說,我們相信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密切相關。

 

4.先前提及的韋伯理論詮釋者,都是西方人,也都在和韋伯同樣的環境和氛圍中生活並成長。然而,有必要檢視來自於西方精神之外的批評。因此,以下我們將會從正統(Roman)的架構進一步檢視韋伯觀點。以下所述當然無法窮盡主題,但僅為了從東方觀點研討韋伯理論盡一份心力。

 

5.正統傳統(Romanity)和資本主義精神 先前分析中,我們看見韋伯廣泛地分析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關連。他特別檢視喀爾文主義、虔信主義、衛理公會派和浸信會等非正統信仰,並且證實,儘管部份不同,它們有相同內容,它們吸收命定論,而命定論影響私人和社會生活。命定論對私人和社會生活造成的結果,我們可稱之為「形上學和社會生活的關係」。 有趣的是,韋伯在研究上述新教團體時,是以西方天主教作為聯結點和參考點。我使用”Catholicism”一詞,是為了使讀者易於理解,因為往往我們標明為“Catholics”的,事實上是指羅馬天主教徒,拉丁人,和法蘭克人,然而唯一真實的大公教會(Catholics)是正教會(Orthodox),因為大公(Catholic)和正統(Orthodox)是相關的概念。事實上,新教反對天主教是有其他因素。自由的認知反對封建主義。拉丁人的封建體系和封建精神為人所知,然而新教因著資本家精神而反對封建主義。 著作中有許多部分,韋伯強調天主教苦行主義和新教苦行主義之間的不同,而且前者的苦行限定於修道院,後者則進入世俗中。但韋伯沒有特別提及正教會。在極為少數的觀點中,韋伯曾提及「使徒時代」(the apostolic era)和「東方靜修主義」(Eastern hesychasm),但他認為兩者和聖經舊約幾部書卷相關。我們不知如何解釋這樣的情況。也許韋伯在他的主題上,並不熟悉正教會和聖教父們的教導,也許韋伯可能因為某些偏見而不願提及。上述可能性可被證實,因為韋伯著作中的某些論點給予人們的印象是,韋伯認為天主教傳達了真正的基督教精神。

 

必需強調,正教會-正統(Roman),和新教倫理(也就是實際上韋伯所呈現的,和資本主義精神相關的新教倫理),沒有任何相似之處;正教會-正統(Roman)也和拉丁神學沒有任何關係。因此,接下來,我們將儘可能簡短地檢視,對於韋伯強調的核心主張,正教會的教導為何。我們將強調五個基本論點,並且略去引用教父的文本和相關參考文獻,因為我其他研究中有這方面的充分資料。

 

a)明顯的,資本主義精神,也就是資本主義體系,並非起源於東方、正統(Roman),而是起源於西方。這和兩地盛行的神學以及生活方式有關。在東方的正教會,不需要像西方盛行的,以種族主義精神來駁斥封建主義。 除此之外,東方的正教會,盛行的是教會教父們的教導:philotheia( 神的愛),philanthropy(同胞愛),kenosis(自我棄絕),sacrifice(犧牲),philotimo(感恩的回應),和sacrifice of one’s rights(犧牲個人權利)。換句話說,東方有平衡的社會教導,而此教導是真正基督論、教會學,和人類學的果實。如此的社會教導既非被創造,也非應用體系,它本身即是生命的道路。 正統(Roman)同樣卓越的核心,是修道院,在修院裡人們應用真實的社會教導,這教導來自於 神恩典的降臨和人類靈性的重生。在修院裡,群體以最佳的可能方式運作,在那裡, 神的愛和鄰人的愛勝過其他;在那裡,philautia(自愛)被苦行的勞動驅散。修道院生活影響正統(Roman)社會,甚至遍及皇室王宮。 當然,社會主義也並非起源於東方;如同我們先前檢視的,即使是社會主義體系,也是由理性主義的標準來組織,並且淪陷於科層組織中,它整個體系的精神也是人類中心的。 的確,正教會不論在哲學、結構、或組織的觀點方面,根本和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完全不同,因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西方形上學的產物。社會主義的社會教導和基督教的社會教導有關,但有兩點基本的差異。其一,社會主義的實行是透過革命和法律來達成,而非透過自由和愛。其二,大部分的社會主義都顯示出和特定世俗理論的關連,因此是無神論的意識形態。然而,可確定的,正教會可能在社會教導方面和社會主義相連,但無論如何,正教會和資本主義精神是完全對立的辨證關係。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是轉換和輸入的體系。人們可以補充說,社會主義能夠滲透進入正統教導盛行的東方正教會,是因為東方在許久之前就已熟悉公義、平等、和愛的觀點。即使今日,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西方世界仍難以普及,因為該處盛行個人主義。在這些個人主義觀點的地方,資本主義繁盛無比。 結果,資本主義在盛行正統(Roman)教導和生活方式的地區無法適用。因為資本主義是西方的產物,是西方的命運。

 

b)正教會和形上學無關。我們在先前的分析中看出,資本主義精神如同韋伯分析的,和命定論密切相關,而命定論正是形上學的特殊標記。當然,形上學一詞還包含許多我們未加以分析的面向。 我們寧可說正教會是反形上學的。正教會的人類學核心並非「orthos logos」(appropriate word,理性)。正教會並不廢止理性,而是透過 神的啟示超越理性,在一切理性之上,但又不反對理性。 正教會教父們拒絕命定論。 神並不會侵犯人的自由,那些願意的人,都可以成為神的兒女。在正教會中,沒有「虔信者的貴族階級」(aristocracy of the pious)。當人們跟隨正教會特定的治療方式,人甚至可以達到theoptia的境界( 神的視野the “sight” of God)。因此,人變得認識 神,人獲致無我的聖愛並愛整個世界。正如同醫療科學不可能是形上學,正教會的神學也不可能是形上學。

 

c)正教會對勞動和職業的觀點也和新教不同。巨大差異在於,新教將職業和神聖天意連結,和神聖誡命連結,特別是和命定論連結。在新教倫理中,職業,以及從中產生的利潤,都是發生在為 神拯救之人的架構中。但正教會,因為不相信命定論,我們也不會將職業和缺乏人性的命定論連結。 畢竟,雖然勞動對於人在世上的生活可能具有價值,並且,當勞動受到認識論(gnosiological)和靜修架構的指引,甚至可被視為靈性任務。儘管如此,仍不可將勞動和專門職業相連。例如,醫療科學不能被職業化,任何人道主義的科學也都不能被職業化;它們應當結合服侍(diaconia)的觀點。我們都是輔祭(僕人)。勞動職業主義,特別是職業主義精神,是和利潤有關,和透過各種手段增加生產有關,和剝削有關,和許多其他可怕的事物有關。 認為每個人的職業是由神聖天意預先決定,是無人性的觀點,因為它廢止人的自由,或使人更為大膽。試想,如果批發商、工廠老闆,和更廣泛地,每個商人都認為他們的工作是由 神決定的職業,會發生什麼事?在這種情況下,每一種虐待,不公平,和剝削都會被合理化。這就是為何不能將勞動職業化的原因。畢竟,在我們土地上的農業社會、群體、和修道院中保有的傳統,都已證明人可透過勞動提供許多非常好的事物,而不必從事特定的職業。但是當人們有從事特定職業的義務時,他必須視該義務為一種在以下架構中實踐的勞動:philotheia( 神的愛)和philanthropy(同胞愛)。 畢竟,勞動本身並非生命的目的。勞動不但有益,且必要,人因勞動而不致於陷入akedia(靈性的散漫),此外,人也必須以勞動養育在他保護之下的人;但這並 不是 唯一目的。勞動應被視為神的贈禮,應該被聖餐式的實踐(在感恩的精神中)。人的目標即非以勞動為自己辯解,也非為了確保心中的神恩,而是為了”theosis”:神化(榮光glorification)。

 

d)正教會的苦修並非熱望完成我們對 神的職責,或保證自己屬於受揀選的貴族階級,而是使我們的nonus(靈能)從受造物的壓迫中解放。 根據理性主義,人的核心是理性思考(orthos logos)。和理性主義相反,正教會相信人有兩種核心,nous(靈能)和logos(word,理性)。靈能和 神相連,和神聖相連,而理性和環境相連。當靈能處於受造物的奴役下,人類的精神、心理、和靈性都將生病。苦修的努力熱望將人的靈能從理性、偏情、和包圍他的世界中解放出來。這在正教會的靜修主義中達成。 談到正教會的靜修主義,我們必須從兩方面觀察。首先,靜修是 神的命令。換句話說, 神的命令不單單指向外在工作,那為了實現人的職責而做的工作,也指向內在的清淨,儆醒(nepsis),靜修…等等。其次,正教會的靜修主義不可能處於個人主義氛圍。因為靜修者已經將自己從存在和內在的暴政中釋放出來,靜修者是真正卓越、自由、真誠的人,靜修者真實地愛所有人。 因此,正教會的靜修(quiet,息)和人的療癒密切相關,而且,從方法學的角度,靜修和現代的精神治療相似。我們說「從方法學的角度」,是因為本體論和人類學兩種視角,存在巨大差異。任何情況下,都沒有人會因為心理分析家的努力和實行的心理治療,或他沒有履行任何社會活動,或他將人孤立,而責備這位心理分析家。相反的,人們稱讚心理分析家,因為他透過療癒機能障礙的人格,協助那已疏遠和反社會的人,學習如何以適當的方式面對其他人和社會。同樣的狀況,甚至更深刻的狀況,在正教會的靜修(息)當中真實地發生。透過靜修,人廢止了他反社會的態度,變得真正社會化;他治療了個人主義,並因此獲得無我的聖愛,取代先前的自愛。 大體上,正教會以相似的方式看待財富和物質貨品。不以盲目崇拜的方式或摩尼教式(manichaeically)的方式面對它們,也就是說,既不崇拜也不拒絕。當人們的靈性完整,並且對它們採取適當立場,他在金錢中看見的不是再生力量或價值,他對於使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再製金錢並不感興趣。對他來說,奉獻,犧牲,自我棄絕,或是否定自己的權利,都具有更大價值。 正教會的苦修並不熱望人們進入無比幸福(eudaemonia)的狀態,不論它是屬於唯心主義或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幸福,受到以下支配:靈魂返回觀念世界,然而,唯物主義的幸福受到另一種支配:享受生活中的物質貨品。事實上,正教會的苦修將人類從這兩種取向中解放出來。 正教會也不被以下觀念征服:著魔於完成職責。西方道德主義教導我們表達以下觀點:「我們對 神的職責,對鄰人的職責,和對我們自己的職責」。在正教會裡,我們學習表達以下觀點:人的自然進展。愛並不是職責,愛無法被限定在此概念中;愛是人類的自然狀態。再也沒有比偏離人類心靈(和靈魂相關)力量的進展更缺乏愛的了。

 

e)當然,也許有已受洗的正教信徒,藉著新教的道德感和資本主義精神而在生活中被辨識出來,然而這些信徒是屬於韋伯分析的類屬。他們並非真正的正教會基督徒;他們沒有被正教會傳統的氛圍充滿;他們並非正統 (Roman)的正教信徒,而是屬於羅馬教廷和新教的正教信徒。事實上,當我們想要真正了解教會生活,我們必須靠近在教會氛圍內呼吸的人;攸遊在教會生命流動之河的人;沒有沉沒在死水和濁水中的人;沒有滯留在河岸上的人。 正教會和新教倫理或資本主義精神無關。它擁有超越一切受造現實、超越一切腐朽、甚至是超越死亡本身的圓滿生命。

 

6.結論

 

在先前分析中,我們努力地呈現韋伯的基本立場,如同「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的解釋。當然,我的意圖並非提供一篇批判這些觀點的論文。 韋伯著作中包含的思考,具有創造性,敏銳度,和革命性。這也是為何自從著作出版,直到今日,都引起許多討論。然而,它也呈現許多我們尚未檢視的有趣觀點-無論如何,它指出宗教改革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因此,我們逐漸了解歷史和神學密切相關,而神學討論和歷史以及社會變遷密切相關。 此份研究目的不在於窮盡主題,僅僅在於引導讀者對此著作有一人性的探究,讀者也將發現其他非常有趣的面向,以及我們在此短文中許多尚未處理的細節,和某些片段的特定論點。 這份研究已足夠讓讀者們以正教會的角度閱讀,並且切斷正教會的生活和新教倫理以及教皇主義精神的關連。我們擁有自己的正統(Roman)標準,我們以此觀察、閱讀、並衡量世界。 最重要的,我們有我們的傳統,表達出如此的生命。

 

注釋

Chr. Androutso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哲學辭典, ed. Regopoulos, Thessalonica 1965, p. 32

Religious and ethics encyclopaedia宗教和倫理百科全書, ed. Martin, Volume 2, pp. 516-517.

John S. Romanides: An Orthodox Progress Report on the Luther an – Orthodox Dialogue正教會進展報告:路德宗與正教的對話, in Theologia, Volume 65, Jan. – Mar. 1994, p. 28.

Max Weber: Protestan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新教倫理與資本 主義精神, transl. M. G. Cypraeus, ed. Gutenberg, Athens 1993, p. 25.

Religious and ethics encyclopaedia宗教和倫理百科全書,Volume 3, pp. 782-783.

cf. K. Georgoulis: Religious and ethics encyclopaedia宗教和倫理百科全書, Volume 6, p. 1071.

in Max Weber as above, p. 7

Max Weber as above pp. 11-14.

as above pp. 14-24.

as above pp. 31-35.

as above pp. 41-44.

as above p. 44-45.

as above p. 67

Religious and ethics encyclopaedia宗教和倫理百科全書, Volume 10, pp. 633-634.

Max Weber, as above pp. 87-88.

as above pp. 83-134.

as above p. 90 ff.

as above p. 135 ff.

as above p. 69 ff.

as above p. 69 ff.

as above p. 140 ff.

as above pp. 78-80.

cf. Robert Green: Protestantism and Capitalism – The Weber Thesis and its Critics新教主義和資本主義:韋伯論點及其批評, D. C. Health and Co.,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1959.

Vasilis Filias: Max Weber: a systematic sociology and methodology 韋伯:系統化社會學與方法學, ed. New Horizons, p. 167 ff. Max Weber, as above p. 73.

as above p. 143. 希臘文翻譯英文:P.S. 英文版本出版日:2007年4月28日

 

:由於現今“Roman”一詞意指西方羅馬天主教會,但作者原意非指西方羅馬,而是指東西方教會未分裂之前的正統教會,也就是後來的新羅馬/東羅馬/拜占廷東正教會。因此本文中凡是“Roman”一詞皆譯為「正統」,而不譯為「羅馬」,以傳達作者原意。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 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address

台灣基督正教會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aiwan 新北市23150新店區溪園路389-12號B8棟4樓(湯泉社區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