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悔改的罪人,如蒙受靜觀的恩寵,很快就能到達靜觀的成全之境:
靜觀是獲得恩赦的最妥途徑
不 論人犯了什麼重罪,都能悔改。如果他感覺上主的恩寵吸引他去度靜觀生活(只要他信從神師及輔導的指引),沒有人可指責那以謙遜的愛,在「不知之雲」的黑暗 中,伸手向主的人為妄想者:主耶穌不是曾向那蒙召度靜觀生活、悔改的罪人代表瑪利亞,說了這句話:「妳的罪已蒙寬赦」。祂說這話難道只因瑪利亞對過去所犯 的罪耿耿於懷?或是因為她看到過去的可憐狀況而感到慚愧?或是因為看見她深深痛悔?都不是,是因「她愛得多」。
請 你特別注意這點。因為這裡你可看出靜觀的愛,對上主有多大力量。我老實對你說,它比任何力量都大。沒有錯,瑪利亞也真心痛悔,痛哭所犯的罪,對過去的不堪 深感慚愧。同樣,我們一生習慣犯罪,真是同樣可憐;應誠實地對過去痛悔,對不幸的回憶深表羞愧,心中默默地承擔一個無形的包袱。
那 麼,怎樣辦呢?瑪利亞所做的,一定是最好的辦法,真的,她終生不斷為自己的罪感覺歉意;不過,聖經指證她最大的歉意倒不是她的惡劣行為,而是沒有好好地 愛。是的,為這緣故,她悲傷得幾乎要死,渴望愛得更多,雖然她已愛得很多,在她自己看來,那愛仍小得可憐。請不必驚奇:越愛,越渴願愛,這是任何相愛的人 都有的同感。她心中明白自己是罪人中最不堪的一個,她理會她的惡劣行為曾使她離開可愛的上主,為此她現今悲傷,為愛的失敗而憂傷。她做什麼呢?你想她必然會從渴慕的高崗上降到罪惡生活的深處,在泥沼污水坑裡去查究她犯的罪,一一仔細去亮相,為能刻意激起痛悔的淚嗎?並不如此。為什麼不呢?上主在她內心深處,用恩寵指示了她,使她明白這個辦法不足採用;單憑眼淚去邀請寬赦,不久後她又會重新犯罪的。
為此,她貫注愛與渴望緊緊系於那「不知之雲」,著去愛那不能用 理性之光清楚認識、或憑甘飴的熱情所能感受的那一個上主。她專心致志地這樣愛著,以致她屢次忘了自己是罪人或是無辜者。真的,我認為瑪利亞如此熱愛吾主耶 穌的天主性,幾乎不理會坐在她面前的耶穌的人性、以及祂所說的話了。從福音的記載來看,瑪利亞已全然忘掉物質與精神界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