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大公會議是什麽會議呢?
第二次大公會議在381年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當中延續尼西亞會議的結論,並將尼西亞信經擴大編寫,特別在聖靈方面的教導加以衍生,確認聖靈與聖父、聖子一樣同為神:「其出自於神,與聖父、聖子同受敬拜、共享榮耀」。會議中亦修正了尼西亞第六聖典的規定,使當時帝國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地位一躍成為第二大中心,僅次於羅馬、並高於亞歷山大。「君士坦丁堡因係成為新羅馬,其主教應享有無比尊榮,僅次於羅馬主教之後」(聖典第三條)。
這些會議中的決議完全出自眾神學家之手,成為文字精準的教條。其中亞歷山大的聖亞塔那修將尼希亞信經中的關鍵字「同質」(一體、一性)發揮地淋漓盡致,成為貢獻最大的一位。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三位加帕多家教父–拿先斯的貴格利(在正教會稱之為「神學家貴格利」,329-90)、大巴西流(330-79)、其弟尼撒的貴格利(死於394年)。相較於聖亞塔那修強調聖父和聖子的同一性,加帕多家教父們則更看重神的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最後取其平衡,創造出最著名的「三位一體」教義,也就是三個位格、一個本質。這四人在當時代結集起來的神學影響力,可說是空前絕後。
到了381年以後,亞流主義除了在少部分西歐一帶以外,完全銷聲匿跡。然而第三聖典卻引發不少爭議,包括來自羅馬和亞歷山大。舊羅馬質疑新羅馬的地位,恐怕後者未來會爭奪其首位,因此選擇忽略此聖典,一直到1215年拉特朗的大公會議,教宗才正式承認君士坦丁堡的地位。此外聖典的規定亦對身為東部第一大城的亞歷山大造成威脅;接下來的七年也應證了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大之間的緊張關係,而亞歷山大在其中多佔上風。第一次的勝負,是發生在亞歷山大的提阿非羅成功地驅逐君士坦丁堡的金口聖約翰(349-407);後者是一名多才善辯的講道家,其講道常歷時超過一個小時,將聖亞塔那修和三位加帕多家教父的神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他過著嚴峻、儉樸的生活,對窮人有極大的憐憫,對社會正義滿有熱誠。他大概是正教會所有神父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著作也最廣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