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I AM)」的奧秘 Archimandrite Sophrony Sakharov著 若談到「存有之源」的名字, 我們都知道,祂曾經如此自稱:「我是自有者。」(出谷記/出埃及記3:13-14) 只 有百般榮幸,親身與祂相遇的人,才有能力將舊約與新約中所描述的「上帝的顯現」做一個區別。這個循序漸進的啟發,來自天上的國度,有著不凡的重要性,相較 之下,世界歷史中的每一個事件,都顯得微不足道。無論是世俗的活動,或是心靈對無限宇宙奧秘的領悟,都是人類為了進入「充滿愛的永恆空間」這個非言語所能 表達的奇蹟所做的準備。
April 2009
-
-
生病痊癒後的感恩祈禱文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主耶穌基督,祢是萬物的生命與力量,是眾人希望的寄託。祢有無限的慈愛,祢的心中有數不盡的善良的寶藏。祢將祝福賜給祢的僕人(姓名),我們感恩祢。我們也要謙卑的懇求祢,讓祢的慈愛與良善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祢已經應允了我們的祈求,讓祢的僕人重獲身體上的健康,現在,我們懇求祢,使他的靈魂沐浴在祢的恩典裡,認真而堅強的承擔起有益人群的工作。我們也懇求祢,祝福塵世中的我們,幫助我們做好準備,迎接未來永恆的幸福生命。因為一切光榮與崇敬,都歸於祢和永恆的聖父,及至聖、至善、給予生命的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
祝福交通工具的祈禱文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上主,我們的神,請祢傾聽我們的祈禱,用祢神聖的右手祝福這輛車。請祢從天上派下守護天使,讓所有乘客安全抵達想去的地方,遠離魔鬼的侵害。 就像那位一邊乘著馬車,一邊讀著祢神聖預言的古實人*,他從宗徒腓立比那裡,領受了神的信仰與恩典。現在,祢的僕人乘坐著這輛車,我們懇求祢,為他們指出通往救贖的道路。因為,在他們完成生命的使命時,祢的恩典將化為助力,使他們在祢的國度中享受永恆的喜悅。因為祢是全能的主,祢是至高無上的,祢就是天國。願光榮歸於聖父、聖子及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中譯注:古實人為埃及南部的居民,包括現今的埃塞俄比亞(Ethiopia)。
-
為新生兒的母親的祈禱文(一) 神父:喔!全能的救世主,祢治療了虛弱的病人,今天,祢在祢的僕人(名字)生產時守護著她,將她虛弱的身體從床上扶起。你所指派的先知大衛曾說,我們在母親腹中時,已有了罪,所以在祢的面前,我們的肉體有一天也將敗壞。我們懇求祢,守護這位母親與他的孩子,從今天起直到永遠,藉著所有教友、祢聖潔的母親與所有聖人們的求情,讓她在祢的羽翼下安穩的生活。因為一切榮耀都歸於祢,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為新生兒的母親的祈禱文(二)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
為病苦之人的祈禱文(二)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全能的神,我們的主,單單是祢的話語,就能使所有的疾病痊癒。祢治癒了彼得的親戚,祢為了我們的好而責備我們,又用祢的善良治癒我們的心。祢將人們身體的虛弱和病痛去除。我們懇求祢,幫助祢的僕人(姓名),將他從病榻上扶起,使他痊癒而不再憂傷,我們也懇求祢,從天上降下祢的慈愛。如果這是祢的旨意,也請祢使他完全復原,重拾健康。因為,祢是我們靈魂和肉體的醫生。願光榮歸於聖父、聖子及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
為病苦之人的祈禱文(一)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全能的主,我們身心的良藥,祢看著人們倒下,又將人們扶起。祢責備人們的錯誤,又痊癒人們的身心。我們懇求祢,用廣大的恩典與慈愛,探視我們的兄弟(姊妹)(姓名), 他現在深受病痛之苦。我們懇求你伸出那雙使人痊癒的手,將他從床上扶起,治癒他的病痛,解開他身上一切負面力量的束縛,使他免於疾病、發燒等痛苦。如果他曾經違背良心或走上歧途,懇求祢寬恕他的罪過,因為我們知道,祢深愛著我們。喔!上主,請憐憫祢的受造物。我們懇求祢,和祢唯一的兒子,及至聖、至善、給予生命的聖靈,請將祝福賜給我們。願光榮歸於聖父、聖子及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
-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全能的神,祢用智慧創造了天堂,並且在穩固的地基上建造了世界,祢是我們的造物主。懇求祢眷顧祢的僕人們(姓名),讓他們在祢的領導下,建立他們的住所。懇求祢讓房子的地基堅若磐石,並且依據福音中神的話語來完成,這樣一來,無論颱風、洪水或任何災害都無法侵襲它。懇求祢慈悲的應允,讓整個工程順利完成,遠離一切破壞。因為,祢是萬物的主宰,祢就是天國,是全能的主。願光榮歸於聖父、聖子及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
神父:讓我們向主祈禱。 教友:求主憐憫。 神父:喔!主耶穌基督,我們的神。祢最神聖的肉體,平靜的忍受了鞭打與折磨。我們知道,祢一定也會拯救我們的肉體與靈魂。我們懇求祢,用最慈悲的眼睛,關注著祢的僕人(姓名)的病痛,賜給他力量,讓他在能夠承受的皮肉之苦當中獲得平安。我們也懇求祢,祝福每項治療工作,並且將他身體上的不適,轉化為使靈魂得到救贖的力量,請祢用祢的慈愛拯救他。喔!基督,我們的主,願光榮歸於祢,也歸於永恆的聖父,及至聖、至善、給予生命的聖靈。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阿們。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4章 聖言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聖言聖事 第四章 4 「君宰,熱愛世人者, 請以你神聖真知的純潔之光照耀我們的內心, 開啟我們靈智的眼目,好能理解你福音的教導; 請將對你真福誡命的敬畏灌輸於我們五內, 使我們踐滅所有肉體的欲樂, 達致屬靈生命之道, 所思所行,無不中悅於你。」 福音前祝文 1 根據大家對早期證據毫無異議的見證,最初閱讀聖經的步驟是包含在「如同教會般的聚會」這裡頭,而且特別的是,聖餐的聚會。在我們所能找到的最早關於聖餐禮的紀錄中,我們讀到:「當禮拜天到來時,住在同一個城裡的人會在某個地方聚會,這時只要時間允許,就會有人誦讀使徒的回憶錄,或是先知的著作。當朗誦的人唸完的時候,眾人的首領會鼓勵並邀請我們模仿這些高貴的事物,然後我們一起站起來,獻上祈禱…當我們祈禱完後,就有人拿來餅,酒和水…」(原文取材自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所著之First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2章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第二章 「…父怎樣把王權賜給我,我也照樣賜給你們,叫你們在我的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吃喝。」 路加福音22:29-30 1 假使如同教會般的聚集,最深刻的意義就是聖餐慶祝(這是它的首要基礎條件)的開端, 那麼它的結束與成就就是教會進入天堂,教會在主國裡,在祂席邊的成就。在宣認「如同教會般的聚集」是聖事的開端之後,馬上接著宣認上述這件事屬於聖事的結 束、目的與成就,兩件事的重要性彼此相當,因為這個「結束」也顯示了聖餐禮的統合,它的秩序和本質,就如同行動和飛升一樣,尤其最重要的是,天國上帝的聖 事。當然,在現今的形式中,禮儀會以莊嚴的天國祝頌開始,也就不是巧合了。 今 天我們特別需要提醒自己這個「結束」,因為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聖事,也就是在正教會經歷「黑暗時期」時,西方壟斷式神學院教育下的產物,不但沒有提到「如 同教會般的聚集」作為開端以及聖事的條件,也沒有提到教會飛升進入天國聖殿,到達「主的席邊」。聖事被簡化成兩項「演示」,兩項「行動」:聖餐禮物進入基 督的身體與血的轉變,以及變成共榮本身。它的定義包含回答「如何」的問題,比如說,基於什麼樣的因果關係,以及何時,還有在什麼時候,這個轉變發生了?換句話說,我們經院神學決定了每個聖事都是「祝聖的元素」,對於特定的聖事是與生俱來的,同時對其完成也是必須而足夠的。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12章 共融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共融聖事 (第十二章 12) 「檷施予的奧祕,噢基督我們的神, 已經盡在我們的力量中被完成, 因為我們已經記念檷的死亡, 我們看到檷復活的預表(type), 我們被檷不死的生命所充滿, 我們享用檷無盡的食物, 這是在這將臨的國歡喜恩賜給我們所有人的, 藉著檷永生的父的恩典, 以及檷聖善、創造生命的靈…」 聖大巴西略的禮儀 1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3章 入祭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入祭聖事 第三章 3 「君宰,主,我們的上帝, 祢在天上設立了天使和總領天使的品級與軍旅, 來事奉祢的榮耀。」 入祭式禱詞 1 以往,在信眾聚會之後,禮儀演示的第一個部份是司儀神父的入祭。聖金口若望寫道:「當信眾的首領進來之後,他會說『願平安與眾人同在。』」就是隨著並經由這個入祭,莊嚴的儀式開始了—就 像主教接見日的次序一樣。後來,由於若干原因,這個最初的入祭被另外一項「開始」的儀式代替了,因此我們現在所稱做「小入祭式」的,跟禮儀最初的儀式就不 再相同了。而從這裡,相當意外地,同時也出現了熱門的「圖像式象徵主義」詮釋,就比如說是基督會走到外面去祈禱,如此這般。然而在此必須提醒我們自己最初 的實踐,並不只是基於某種考古上的知識賣弄,而是因為入祭的概念了解聖餐裡具備相當關鍵的重要性。最後,我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要顯示聖餐禮的意義涵蓋進入教會,就是進入上帝的國,某種程度而言整個聖餐禮就是進入天國。還有高舉,不只是與神聖的賜與(「那麼我們就能在平安中獻上神聖的祭品…」)有關,也與教會本身、以及會眾有關。因為(我要不厭其煩的重複此點)聖餐禮就是天國的聖事,被教會的升天與進入天上的聖殿所完成。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7章 至一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至一聖事(第七章 7) 「你們要用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 哥林多前書16:20 現代禮儀教規中的程序,說到「讓我們彼此相愛!」這個部份只花了一點點時間,以至於我們幾乎不可能真正聽進去—不只是外邊的耳朵聽到,也要聽到心眼兒裡。今天對我們而言這部份不過就是像其他部份的高聲呼喊(Exclamation)一樣,作為信仰的象徵。但在早期卻不是這樣的。我們從早期教會有關禮儀的文獻得知,平安之吻是在高聲呼喊後進行。而整個教會,所有會眾都會參與其中。聖金口若望寫道:「當各自接受平安的告誡時刻來臨時,我們所有人會互相親吻,神職人員親吻主教,男性的平信徒親吻男性,女性的平信徒親吻女性…」這個做法今日被保存在聶斯托留(Nestorians)派、科普特(Copts)與亞美尼亞(Armenians)人的教會儀式中,因為當年未受到拜占庭晚期的影響,因此得以反映早期的聖餐慶祝形式。而這不只是聖餐禮而已,因為平安之吻包含所有基督教崇拜中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剝奪/分割的一部份。因此在聖洗禮時,當主教親吻受洗信徒會舉行這個儀式,這時主教會邊說:「願主與你同在。」在按立新主教時,整個教會裡的信眾,包括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也都會以「聖潔之吻」親吻他,之後,他就要主持第一次的聖餐禮。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三位一體:神完美的合一 Τhe People Of God: Its Unity And Its Glor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因父神的原由,神是合一的 因為總總論點人們探討合一的問題,在此我們做出更深入的觀察,盼能將此問題釐清減少更多疑問。第一點:應該是最值得關注,神的合一及人與神的合一,問題本身已經非常清楚的表明,而且已經指出必須藉由基督: 「他們可以合一,如同我們的合一」神合一是人類的最好合一的模式,事實上人們合一的唯一途徑是藉由三位一體神完美的合一。 就讓我負起教義的分析吧,這是源自於希臘教父共同傳承的宣言,一開始將扼要部分加以重述關於在三位一體之內的合一,藉由位格父神,要了解到獨一神也必須了解到祂是有「位格」的維度,也就是說獨一的上帝不是指一個本質,然而是因著父神,因此才能促成另兩個位格神的存在,父神的位格是本源,獻出祂自己給兩位格神,父生子及差聖靈,這獨特的合一建立在他神權的根基,我們必須了解到 「全部獻出」藉著父神連結聖子與聖靈在神本質中,父神歡喜的行使自由與愛,這是對私己的放棄,意謂著父神淨空獻出一切所有卻不失去自己的位格,為的是恩澤另兩位格,然而聖子與聖靈也同樣回應這「噴湧出」父神的愛。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Phil 2:6)祂們因著愛也將存在及生命獻給了父,正如父神對他們如此做,祂們彼此交流(屬性交流)在自由的愛中表明無條件順服於父神的旨意。
-
-
(6) 神學 Theology
保持上帝的創造:神學與生態學(一)Preserving God’s Creation: Three Lectures on Theology and Ecolog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這幾堂課的主題,牽涉到這時代最緊迫、嚴重的議題;這個被稱為「生態危機」的現狀,可能是全球人類最受威脅的問題。它和其他全球性的問題不同,它不僅牽涉到不同區域、社會階層的人類及其福祉,更影響著人和其它創造物的存活,再也沒有其它的罪惡能與之相比。這種描述對許多人而言也許過於誇大,但凡有道義感的科學家及政治家們卻不得不承認其真實性。若照現況繼續下去,世界末日將不僅是個預言,而是定要發生的事。 [約翰•歷歷烏拉斯,「保持上帝的創造:神學與生態(一)~(三)」,King’s Theological Review 12 (1989), pp. 1-5, pp 41-45; 13 (1990) pp 1-5] 神學在這種情況下究竟能帶給人類什麼?最明顯的一點是,神學無法也不應再保持沉默,基督信仰和教會亦不應長久置身於室外,尤其一般相信神學與教會和生態問題的根源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對此問題不是要加以道歉或提出解釋,而是提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否則我們就失去了所宣稱「真理」的真實性,因為無法帶來生命的真理是沒有意義的。
-
(6) 神學 Theology
保持上帝的創造:神學與生態學(二)Preserving God’s Creation: Three Lectures on Theology and Ecolog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萬物存活的關鍵點在於它們與上帝的交通,人類也因此而任重道遠。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不在於擁有理性,而是在於擁有使萬物彼此交通的創造性能力,使萬物得以脫離束縛、回轉向神。人類所能做的不是在於成為思想媒介,而是成為一個人格。基督教因此發展出所謂的「聖體宇宙學」,認為世界雖是有限、沒有自主能力的,但是藉由來到造物主那裡,世界是可靠的並且有能力存活下去,同時主張世界是美好的,但是人類腦海中永久美麗的景象得以維持,端賴持續回到神那裡。 在前一堂課中,我們強調生態問題怎樣嚴重危害到人類及整個地球,並從歷史觀點來看:(a) 基督神學在生態危機中所應負起責任的範圍;(b) 基督信仰在解決生態問題的過程中所能給予的幫助。我們的信念和歷史研究本身告訴我們,基督教會和神學對生態問題的出現必須負起相當大的責任,而另一方面它們也為人類在危機中提供了問題解決的資源。這個生態問題雖然本身是科學上的問題,也因此牽涉到道德、教育與立法,但卻也是神學上的議題。部分神學概念在問題的出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解決問題上神學的參與亦十分關鍵。
-
(6) 神學 Theology
保持上帝的創造:神學與生態學(三)Preserving God’s Creation: Three Lectures on Theology and Ecolog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by his eminence prof. John Zizioulas 創造世界是件大事,並非理所當然的過程。藉由來到永垂不朽的造物主那裡,世界得享永恆。人類被賦予追求自由意志及上帝形象的本能慾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被造的萬物全體。我再次重申,欲突破萬物既有的障礙,也就是達到生存所需要的條件,需仰賴於這份追求自由的本能。事實上,萬物也因著這份賦與人類的本能而歡喜。 人類以實質形體存在世界,位居演進過程的最高點,因此能夠帶領萬物超越本有的極限。同時人類也是萬物其中一環的事實,造就了他在光榮使命中所需要的條件。如果人類放棄他對自由意志的所有權,萬物也將隨之失喪生存的希望。這使我們得以斷言寧願亞當依自由意志選擇墮落,強如他被迫拘禁在伊甸園,降格成了野獸。 在之前的講課中,我們看到基督教會如何透過早期主要的神學代表將世界視為上帝所造。為了對抗諾斯替教派,正如同聖愛任紐所闡述的,教會強調聖父透過祂的兩隻手,也就是聖子和聖靈,出於愛而創造了有形的宇宙。為了對抗柏拉圖主義和希臘普遍的異教思維,教會強調世界是從「無有」中被造的,其中的完整意涵排除任何介於上帝和創造之間的親密關聯,包括那些認為世界和上帝同為永恆不朽的觀點。換句話說,世界被創造不過是個偶發事件,而不是必要的,它是可以不存在的,而如今它的存在無疑是個免費的大禮。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聖三一的教義 The Doctrine of the Holy Trin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ppadocian Contribution by John D. Zizioula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天主聖三的教義 John D. Zizioulas 天主聖三的教義: 卡帕多細亞教父們之貢獻的重要性 原載於Trinitarian Theology Today: Essays on Divine Being and 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