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意識人的可憐,認作使人謙遜的最佳動機,乃是一種錯誤 請相信我的話:世上有成全的謙遜,賴上主的恩寵,謙德可以在你有生之年獲致。我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有人以訛傳訛地教導說:此生除了思念人的不幸遭遇和回憶自己犯的罪以外,便沒有更大的謙遜了。 我 樂意承認:這種講法,對於習慣一再犯罪的人而言(我本人曾是如此),是很真實的。當死罪的污漬在告解聖事中擦去之前,沒有一件事比提醒人思念所犯的罪,以 及生活在罪惡處境中的可憐更有益處、更重要的了。但是,為那些從來沒有明知故意地犯過重罪的人,這種態度並不真實。他們猶如無辜的兒童,只因軟弱無知而失 足。連這些無辜的心靈,尤其是那些開始邁上靜觀道路的人,也有他們謙遜的理由。對我們自身也是一樣,當我們為了告解過的罪,做了補贖之後,仍受聖寵吸引去 度靜觀生活時,一定還有理由謙遜的。保持我們謙遜的是一種遠勝於不成全的動機,原來上主的美好和聖愛的動機,遠勝過認識自己的動機;正如童貞聖母的生活遠 勝過大多數悔改的罪人一樣;或是基督的生活超越任何人一樣;或一位不能經歷人性弱點的天使,勝過人類中最弱者的生活一樣。
書籍:不知之雲 Book: The Unknown Cloud
-
-
雖 然我稱它為「不成全的謙遜」,卻並不意謂認識自己的真面目沒有多大價值。相反的,即使天朝眾天使和聖人,連同世上教會內不同聖德的全體修道人和在俗教友, 都為我在謙遜上的進步而祈禱,也無法像一份自我認識那樣幫我在修謙德上進步更多更快。實際上,要到達成全的謙遜,絕少不了自我認識。 為此,切勿因謀求認識真我的辛勞麻煩而退縮:我確信一旦你認識了自己,經驗上主本身的美善與愛情也就快了。當然,那還不是完整的認識,這為人是不可能的,甚至也不像你將來在永恆的喜樂中認識的那麼完整,但畢竟是人世中可能獲致的那種完整的認識。
-
試想為什麼成全的謙遜只淵源於上主,為什麼從任何別的源頭而來的都不成全,即使上主還是主要的源頭。我先說說謙遜本身是什麼,成全與不成全的區別就容易抓住了。 說 某人是謙遜之人,就是說他生活得很踏實,他意識中的自我和實在的他一般無二。事實上,任何看清自己真面目的人,都不難成為謙謙君子,因為他看清兩件事,首 先清楚見到:犯原罪後墮落的人性是多麼可憐和軟弱;人不論多麼聖善,在現世都不能完全免除原罪的種種惡果。其次,他認清上主本身的無上美好,和祂對我們人 類的深情大愛。面對這樣的美善和愛情,人便不禁戰慄,智者成了結結巴巴的傻瓜而不知所云;聖人和天使們受上主之光的照明,而看不見別的了。當上主本性本體 揭露無遺時,除非上主特加支持,後果是不敢設想的。
-
為 能站穩腳步,避免陷阱,你要踏在你已邁上的途徑上,讓內心的渴望、不斷地向隔在你和上主之間的那朵「不知之雲」沖去。試著以熱愛的箭穿透那朵雲,拒絕遜於 上主的任何思想,也終不為任何事物停止靜觀;原來愛的靜觀本身就能療愈一切罪根。不管你如何多次守齋、守夜直到深更、破曉前很早起身、用鞭子自打、如果有 許可的話——其實這是不許可的——即使挖出眼睛、撕破舌頭、堵塞耳鼻、割掉肢體、用盡方法折磨你的身體,還是無濟於事:因為傾向於罪的願望,大概依然存留在你心裡。 進一步說,即使你不停為你的罪和基督的苦難悲傷流淚,不斷思念天上的喜樂,你想就會對你有用嗎?我深信這些事會對你有很多幫助;無疑的,你會獲益不淺,也助你在恩寵上成長;不過,比起闔上眼熱愛上主,這種種就微不足道了。原來靜觀是瑪利亞所掌握的最好一份!它滿盈著一切,別的一切克己操作如果缺了靜觀,都沒有多大價值。 愛的工作不僅治癒罪根,也滋養實在的善上。當你真實地愛時,你必同情一切的困難,會慷慨無私的去應付;如果沒有愛,你所做的任何動作,勢必不完美:因為雜有其它動機,必然殘而不全。
-
我提這事,並非擔心你或任何一位專務祈禱的人,實際負荷著這些罪愆;我的用意是要你注意,在意念和願望剛興起時就加以衡量:因為連那些能引你犯罪最輕微的意願,你也該予以拒絕。我告訴你:誰不警覺控制意願——包括無罪的衝動——對小罪終必越來越不經心。在這個現世,固然不可能避免一切罪過和缺失,不過,對故意的小罪不以為意,這對追求成全者來說,是不可容忍的。因為經常對小罪不經心,大概已打開了大罪之門。
-
思念一個活著的人,或一件物質世界的東西,情形就不同了:當然, 沒有你的同意,自然地進到你腦海裡的思念,還不算犯罪,因為那不是你的過錯,它只是原罪的後果而已。雖然聖洗聖事已洗去了你的原罪,你卻仍然承擔著原罪的 遺害,為此,你該立刻驅逐這樣的思念,因為你的人性是軟弱的,除非如此,否則按連鎖關係,那些思想將喚起你的愛或憎。如果是使你感到快樂的念頭,或使你回 憶從前感到的快樂,你可能會同意於這快樂;如果是使你感到難過的念頭,或使你記起痛苦的回憶,你可能會憤怒。若是一個沒有作出適當人生抉擇的人,同意這類 念頭,便是構成一個死罪;因為他早已生活在死罪的情況中了。但對於你或任何一個誠心誠意棄絕俗世的人,那只是個小罪。因為當你選定你現今的生活方式時,你 向上主作了基本的獻身,這項獻身連在知性暫時失足時,也仍然持續著。你沒有完全同意,為此你犯的罪較輕;不過,你縱容這些思念,以致故意停留在其中而完全 同意的話,便犯了死罪。清楚意識,又加上完全同意,那就是死罪了;在思想中已犯了七罪宗之一。
-
在靜觀祈禱時,深奧的思想非但無益,久構成最大障礙 在 晦暗的靜觀之愛中,你該隨時摒棄不可避免闖入腦海的一切清晰意念,如果你不征服它,它必然要征服你;因為當你很想單獨面對上主時,它就偷偷潛入你的腦海 裡,除非不斷警惕醒寤,否則很難發現它。你要堅定地相信:如果你思念的不是上主自身,而是不如上主的某件事物,那麼就是在你之上放入了一件足以構成你和上 主之間隔閡的東西。為此,務必堅決地摒棄一切清晰的意念,不管它是多麼聖善或甘飴。我跟你說:單是盲目渴慕上主的願望,就比你能做的任何事更有價值、更悅 樂上主和聖人們、更助你成長,也更有益於你在世和已作古的朋友。留佇在這「不知之雲」裡,比瞻仰天使聖人們、或傾聽天堂喜慶的樂章,更能使你體驗內心之 愛。 我 的話或許使你詫異,那只因你尚未親身經歷此事的緣故。原來當你著手去做時〔我深信,賴上主的恩寵你會去做的〕,你必會瞭解。當然,在今世不可能看見上主, 不可能完全地擁有上主:但靠著上主的恩寵,在適當的時候,也可能稍微在祂自身內體嘗祂。為此,請憑渴願上主之情進入這朵;產裡去吧!或者說得更貼切些,聽憑上主振奮你的心願,吸引你在這朵雲裡接近祂,靠上主恩寵的幫助,盡你所能忘掉上主以外的任何東西吧!
-
說明有關靜觀的某些疑難: 作靜觀時,該放下好奇、求學問以及自然的認知 積極生活與靜觀生活的區別、等次及其構成部分 你會向我說:祈禱時好些思想緊逼著我,我要怎樣辨認善惡呢?。說它是壞的吧,怎麼我深感它激勵我,使我熱心?它有時鼓舞我,甚至使我因基督所受的苦難、或為我所犯的罪而流淚痛哭;還有其它理由,使我認為這些聖善的默想似乎為我大有裨益。那麼,它既不壞,實際上又能產生好效果,我真不懂為什麼你建議要把它丟入「坐忘之雲」? 你 問的很好,我要盡力好好答覆。首先,你願知道那些看來如此有益的思想究屬哪一類。對這點,我的回答是:那些思想是理性在你頭腦裡架構出來的、合理的明晰觀 念。至於它是好或是壞的問題,我須強調它本身常是好的,因為你的悟性反映上主的大悟性。這些思想是好是壞,全看你怎樣處理它;如果因著上主聖寵的助佑,它 使你認清你的罪 I過、懂得耶穌受苦難的意 義、感覺上主的慈祥,或造化的美妙,它便確實是好的,那麼這類思想能增強你的熱心,並不意外。一旦它使人驕傲、激發好奇與自私、使心靈污染,那就變成惡 了。因為那時你已不是虛懷若谷的學者、神學教授及靈修導師,而變成邪惡的、傲氣的學者、虛榮撒謊的人了。這些話對任何人都是警告。本性的理解能力一旦驕矜 熏心,滿懷不必要的俗務與人世浮華,或貪圖世俗爵位、財富和虛幻的快樂或讚譽時,它已變成壞事了。
-
祈禱時,該怎樣處理一切思念, 尤其那來自好奇和求知欲的思念 形形色色的意念,將不可避免地浮現在你腦海裡,引你分心。它會追問:「你尋找什麼,渴願什麼?。」對這一切問題,你該回答說:「我只找尋、渴願上主,唯有祂。」 如 果它問:「你這上主是誰?」告訴它:是創造你,救贖你,領導你作此靜觀的上主。告訴你的思想:「安靜吧,你是無法抓住上主的。」要用渴慕之情轉向耶穌,來 驅逐思念。勿因思念從表面上看來相當聖善、有益於祈禱,而感到驚奇。很可能你發覺你正在想耶穌的美德,祂的良善、愛、溫和、仁慈。若你注意這些意念,便中 了它的企圖;它將繼續和你閒聊下去,使你分心,甚至談到祂的苦難。接著是祂偉大的良善等意念;你若繼續聽下去,它便樂啦,很快地,你會想起你曾犯的罪過, 或在這機遇中回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直到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下覺中,心神渙散不堪收拾。
-
你現在要說:「我怎能按上主本身思念上主呢?」對這問題,我只能答說:「我不知道。」 你 這一問,卻把我帶到我願你進入的「不知之雲」和黑暗裡了。人能完全瞭解、深究每一件受造物和它的作為,包括上主的工程在內;但人無法瞭解上主本身。人的思 想不能洞察上主。為此,我寧願丟下我能理解的,選用愛去愛所無法認知的祂。我們雖無法理解祂,卻能愛祂。祂可以用愛去接觸和擁抱,卻無法用思想。當然,我 們有時思念上主的尊威和慈祥,從而獲得灼見,也是不錯。不過,在真正的靜觀中,該把這一切擱置一邊,用一朵「坐忘之雲」把它掩蓋起來,然後,讓你溫和虔敬 的渴慕,堅定愉快地越過那朵雲,衝破那上面的黑暗。是的,要下斷地用渴慕之箭,向「不知之雲」射去
-
若你願意進入這朵雲內安居,按我所說的去專務愛的靜觀,你該做到另一件事;猶如在你和上主之間隔著一朵「不知之雲」,你也該在你下面,在你與一切受造物之間,放上一朵「坐忘之雲」 (譯 注》。那「不知之雲」或許將使你有上主離你遙遠之感,其實不然,如果你的感受正確,你會發覺只因缺少了一朵「坐忘之雲」,你才遠離上主。每次我用「一切受 造物」一詞,不僅是指任何受造物本身,也指一切受造物的行動和境遇,沒有任何例外。我說擱在「坐忘之雲」之下,是要對任何受造物都不在意,不論它是物質或 是精神,也不管它的情況與作為是好或壞。簡言之:在進行靜觀時,把這一切統統擱置在「坐忘之雲」以下。 所 以如此的理由是:雖然有時在某些情況下,跟別人一樣參與特殊處境,採取特殊行動,是必須、也是有益的;不過,這事對於靜觀本身幾乎毫無益處。思考和回憶是 理性認知的一種方式,在這項行動中,理性之眼對準它的目標開開關關,宛如射擊手的眼瞄準靶子一樣。不過,我告訴你:作靜觀時,你所注意的任何東西,會構成 一種與上主合一的障礙。原來如果你的心神留意這些喧雜,便無法關注上主了。
-
我己稍微描述了靜觀牽涉些什麼,現在要進一步,就我所知的討論它,好使你能安全正確地去做。 這工作並不要求很多時間,在這點上雖見仁見智看法不一,但實際上所花的時間,只是你能想像的短短一刹那,不過這瞬間關係重大;原來對這短短時分,寫著:「你須對生命的全部時間負責。」這點正確無誤,因為意志,你主要精神生活的官能,只需這短促的刹那走向它所願望的物件。 假 如你賴聖寵恢復了人原始的完整,你便可以沒有偏差地,在各種激蕩中完全自主地,飛向唯一美善、眾望所歸的上主。原來上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我們,造我們相 似於祂。而且祂在降生時,空虛了祂的神性,成了和我們相似的人。只有上主,單單祂就能滿全我們心神的饑渴,救恩使我們的心神足以在愛中擁有上主。憑弱小的 悟性,人和天使都不能容納的上主,卻能憑愛去把握。 我們要試著瞭解,有理性的人和天使,賦有兩項主要官能:一種是認知,另一種是愛。人和天使都不能憑認知而完全瞭解自身即根本而非受造的上主;但兩者都能夠以不同方式,憑著愛完整地把握上主。一個有愛心的人,憑著愛,而能擁有上主——祂的本性本體充塞天地,也超越整個創化,這實在是愛的永恆奇跡。任何蒙受恩寵能賞識這話的人,願他把我的話深記在心:經驗這愛,便是永生的喜樂;失落這愛,便是永遠的折磨。
-
你 要以謙沖的愛,舉心向主,只嚮往祂自身,而不企求祂的任何恩惠。要專心貫注地渴願祂,只讓此事成為心神唯一在乎的事。盡你所能地忘掉其它一切,使你的思念 和願望不受任何受造物的羈絆,也不受任何個別和一般事情的牽掛。這看似不負責,但聽我的話,讓一切自行其道:不必去介意。 我 現在描寫的是使上主欣悅的心神的靜觀。因為當你忘懷一切,專心貫注于祂時,天庭天使和聖人是多麼樂意用各種方法協助你,而魔鬼必怒氣衝衝,不斷設法把你從 這情況中拖走。你的鄰人必因你的靜觀而獲益,縱然你不完全知道;煉靈也能受益,因著靜觀的效果,他們的苦得以減輕;當然,你的心神被靜觀精煉強化,勝過其 它工作合在一起的作用。而且,這種種都有上主恩寵的振奮,做來是如此的輕鬆,如此樂意;不過,沒有祂的恩寵時,卻是極端的艱辛,而且我要說,幾乎是超乎你 的能耐。
-
軟弱的人呀,鼓起勇氣認清你自己吧!你 自以為是個特殊人物,配得接受上主的恩賜嗎?你的心怎能如此頑梗不靈,而不被祂的愛和呼聲繼續喚醒呢?仇敵授意叫你棲息在成功中。小心,務必提防這項陰 謀。不要中牠的計:因為你聽到偉大的召喚、或邁入獨特的生命道路,便以為自己比人更聖善。正好相反,除非有上主的恩寵和引導,忠心竭力回答這召喚,你畢竟 是個最可憐不堪的罪人。你不但不敢妄自尊高,反該因蒙受全能上主,萬王之王,萬君主君的垂顧與召叫,更顯謙下,忠心耿耿去事奉祂才對。原來,祂從眾人中與 眾不同地鍾愛了你,選你做祂特愛的朋友。祂引領你到鮮嫩的草場上,用聖愛滋養你,仿佛勉強你擁有天國的產業一樣。 為此,我勸你務必再接再厲地奔跑。忘掉過去,展望前程。不管過去有何成就,注意把握在你面前的。這麼做才是踏實。目前,要維持成長,就該在你心中熱切願望上主。這愛的願望雖確系上主的恩賜,卻也需要你自己去培養。請注意這點:上主是有妒愛的情郎!祂 在你的心靈中工作,不容其它干預者插手。祂需要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祂要求你的是:專心貫注於祂,讓祂單獨和你相處。關上心靈的門窗,免受瘟疫和仇敵的侵 襲,在祈禱中找力量。若能如此,上主必保你安全。願你在行動上擇善固執。上主常準備賜恩,只看你是否跟祂合作。你會問:「我該怎樣走下一步?」
-
主內的朋友,我希望能跟你談談我 對基督徒生活的粗淺領悟。一般說,它的成長過程可分為普通的、特別的、獨特的和成全的四個階段。前三階段可在今世開始與完成,第四階段,雖在現世開始,卻將無止境地、直到進入永福中仍延續不止。你看出我為何特意佈設這個程式嗎?因為我深信慈愛的上主正 召你順著這些步驟邁步前進。在你內心燃著緬懷上主的願望,我看出你蒙受了這項召叫。 你發覺你曾跟世上朋友們一樣,過 一個「普通」的基督徒生活。不過,我想從永恆便愛你的上主,既從烏有中創化了你,繼而用祂流血的犧牲從亞當遺害中救贖了你,不忍見你繼續離祂遠遠的,過著 普通的生活。因此,格外待你慈悲,激發你對祂的願望,加緊愛的聯繫,吸引你跟祂更親密,而進入我所說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祂召叫你做祂的朋友,在祂的朋 友行列中,學著去過那較普通生活更成全的內心生活。 上主難道不再多作一些嗎?是的,上主一開始就對你懷有如此深情大愛,祂無法滿足於此。祂做了什麼呢?難道你沒有理會祂已無聲無息地把你引進第三種「獨特的」的生活方式?是 的,你正活在生命核心深處,學著把心願指向我所說的「成全的」、最高的、最後的生活方式
-
引言 眾心所歸的上主, 一切心願都在向禰傾訴, 在禰眼裡沒有絲毫隱密: 求禰傾注禰的聖神, 潔淨我心的思念, 使我能以純潔的愛去愛稱, 相稱地讚美禰。 阿們。 前言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任何擁有這書的人,請知曉:我把 一項愛所能承擔的嚴謹職責交托給您。不管這書是您自己的,或是您替人保管的;不管是借來的或要轉借給人,除非您確信自己或那人決意要在成全道上追隨基督, 否則不該讀、寫、講論,或允許別人這樣做。我心目中的讀者是那已盡力完成積極生活,決意靠上主的恩寵,盡其所能,做一個深沉靜觀的人。憑您的明智,衡量他 是否先有一段時間,忠信地滿全了積極靈修的要求,否則他絕對無法把握本書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