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講道影片 Sermons Video

稅吏與法利賽人:真正的「我」 Publican and Pharisee, The Fake Self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如同嬰孩躺臥在母親的懷抱裡,他也以真實的存在,躺臥於神的懷抱中。他並沒有受到罪惡感的折磨,他只是感到真實(real)。這種「真實感」,使我們的自我,在神面前整合了,成為我們之所「是」,在那狀態中,神也成為一面鏡子,在這鏡子中,我們看見自己,如同神的肖像,充滿憐憫,充滿謙卑,滿懷寬恕,滿懷愛。

 

 

【 路加福音 18:9~14 】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這個主日是大齋期預備週(Triodion)的開始。《Triodion》是一本禮儀手冊,從今天開始使用,直到受難週的聖週六,復活前的前夕。預備週為期三個禮拜,之後會進入40天的大齋期,這段期間的禮儀和祈禱都詳載於《Triodion》。今天就是預備週的開始,這段期間都是為了紀念耶穌的受難,和耶穌的復活。

 

在這個主日教會教導我們,在我們從事任何靈修之前,任何祈禱之前,任何屬靈或屬世的事務之前,我們都必須非常非常謹慎,牢記以下的重要原則。耶穌教導這個原則,不是以哲學的方式,因為聽眾並非習慣哲思的希臘人,而是針對猶太社群,所以耶穌以情境描述的方式,以電影敘事的方式,舉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抱歉聖像畫家于涓還在國外,無法現場口譯。我們都很想念她,但幾週之後她就會回來了。

 

耶穌說了一個比喻,其中有兩個人,一個是法利賽人,另一個是稅吏,他們兩人都到聖殿去祈禱。法利賽人,如同聖經所寫,在聖殿中「自言自語」。這就是重點,因為法利賽人並沒有與神對話。他對神說:「感謝祢,主啊!我是多麽的善良!我怎麼知道自己很善良呢?因為我不像站在那邊的稅吏,他躲在聖殿的角落。我不像他,也不像那些勒索的、犯姦淫的、和所有做壞事的人們。」接著法利賽人又自言自語地列舉了自己做的各種好事。但可憐的稅吏,他確實是個罪人,躲在聖殿的角落,甚至不敢舉目望天,他只是捶胸痛哭:「主啊!憐憫我罪人!」

 

現在,請容許我解釋這段經文,解釋法利賽人,甚至解釋更深入的「自我」(self),解釋「我是誰」的深奧課題。在這段經文中,可以看見兩種自我,而我會更深入地探討法利賽人的自我。法利賽人的自我是非常虛假的,他的性格充滿悲劇元素,他所有的心智,他所能意識到的「我」,全部都建立在「優越感」(superiority)的基礎上。

 

首先,法利賽人是孤單的,他無法定義自我,他需要和其他人比較。如果你問他:「你是誰?」他唯一能回答的就是:「我比別人強。」如果當場沒有「別人」,他又能與誰比較呢?他就是如此空虛。

 

真實自我的建構,是立基於我們為自己做了什麼?我們所做的,與他人有何關聯?我們如何使自己所做的,與神連結?

 

但是,對法利賽人來說,他所做的關於「自我」的一切,卻是一個空虛的自我。他唯一擁有的,就是「優越感」。他失去了存在感,因為他誤以為自己比別人更好、更優秀。誰告訴他這一點的呢?法利賽人建構自我的方式,是在孤單之中。他處於社交的孤單之中,因為他的靈性生活其實是虛假的。他遵循律法,這就是他僅知的,他也擁有經典,擁有傳統。

 

而我很抱歉地說,許多東正教徒,他們並不關心神,他們關心的是各種規定(regulations)。他們會說:「別對我談論關於神的事,我知道該做什麼。我會做這、做那、祈禱十次、會做許多規定該做的事、而且我家裡有擺聖像畫。」但他們卻把聖像畫變成偶像,他們也不覺得自己需要教會。如果到教會來,就會覺得實在是太給教會面子了,覺得教會得把主教找來、播放好聽的音樂,來恭迎他們的「大駕光臨」。

 

許多人會打電話給我說:「神父,我明天要去教會。」我心想:「哇!你想要什麼呢?要我找主教來迎接你嗎?」但是我當然不敢這麼說,以免他不來教會。其他人則以為,到教會來實在是太給神父面子了。也有人覺得不用太早到教會,實在是太麻煩了,有到教會就已經很給上帝面子了。但如果是去電影院呢?因為他們花錢買了電影票,他們一定會提早到場,以免錯過上半場的演出,因為他們花了錢啊!

 

這種虛假的自我,是立基於幻覺之上,立基於所謂的「宗教」幻覺,但其實只是另一種無神論。其實,法利賽人是最糟糕的無神論者,因為他利用宗教,來建構他虛假的自我。但由於他難以說服自己,由於他知道自己的情況(就像如果你很餓,卻假裝不餓,你的肚子還是會抗議的),所以他想說服神相信他。在人們面前,他已經證明自己了,他已經證明自己是更優秀的,因為他遵循了律法和規定。

 

但他還想到聖殿來說服神,讓神相信他是多麼地優秀善良。你會問:「有需要說服神嗎?」是的,當然,人們會有這種心理需求。宗教信仰,不論你信或不信,從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整體來說是好的。因為宗教信仰使我們的生活,異於禽獸。我為何這麼說呢?哲學家柏拉圖在他著名的對話錄《哲學家皇帝》裡(中文書名翻譯的不好),人們問他:「一個好的王國,必須要有足夠的工作機會、社會福利保障、和所有美好的一切。」柏拉圖回答:「如果只是這樣,那這個王國,就是豬的王國了。每個人都擁有一些財產,但就只是這樣嗎?一定得還有其他層次的東西吧!」那就是宗教信仰,即使對那些不信的人來說。

 

因此,法利賽人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說服神,因為他並不確定神對他的接受度如何,因此他想要在聖殿中說服神。因此,他塑造了虛假的自我,而這虛假的自我建構,首先是立基於容易的事情上:規定(rules)。有些信徒來找我告解時,會對我說:「我寫了一張清單,上面列舉了我犯下的許多罪過。」然而,這一切都只是謊言,例如上面會寫:「我沒有像聖徒那樣祈禱。」你當然不會像聖徒那樣祈禱,誰做得到呢?即使是聖徒,他們達到很高的境界,也是花費了好多好多年。而你甚至不來教會,甚至不領聖餐,你還想達到什麼境界呢?那不過是虛假的幻象罷了!在信徒的告解中,我就會聽見這樣的謊言。我並不是在說我比各位更好,其實我比各位更糟。我教導各位這些,並不代表我比各位更好。我首先要檢視的就是自己。

 

因此,這個虛假的自我,死守規定、律令、甚至是教會的《Typikon》,但是卻對領受聖餐漠不關心。以上這些行為,都不是出自愛和聖靈,而是出自想讓一切變得容易、想要自我正當化(self-justified)的意圖。人們想要自我正當化,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內心深處藏著一種感覺:我其實是錯的,因此我需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有一位教友曾告訴我,他現在再也不來教會了,他說:「神父,我想與他人競爭。」我問:「為什麼呢?你覺得你需要證明些什麼嗎?你認為你失去了什麼,所以想要證明什麼嗎?」他想要競爭,為什麼呢?那其實只證明了他的空虛。

 

這是很重要的,那位可憐的稅吏,確實是個罪人。但是他的自我,卻建築在更好的基礎上。他並不想證明任何事,但是法利賽人卻想證明自己、證明那空虛的自己、那虛假的自己。因為法利賽人將自我建築在律法和規定上,更糟的是,將自我建築在論斷他人、控訴他人之上。

 

首先,法利賽人舉了一個例子,因為他並不愛任何人,所以他指著稅吏說:「我才不像他」,這是很重要的。凡是想要自我正當化的人,都會這麼說:「我才不像他」、「我才不像他們」、「我才不像希臘人」、「我才不像某某某」。這樣的人無法了解合一,無法明白愛。這樣的人愛比較,總是將自己與他人差異化,立即切割,而不是結合,並且控訴他人。

 

你看,教會與其他宗教並不相同。當某人是個罪人,是的,神父可以讓他暫時停止領受聖餐,但絕不會公開羞辱或懲戒這人。罪人在教會中,會被尊重地對待,不會有其他人知道他的罪過。我們都是罪人,身為神父的我,更是罪人。如果有人因為罪過而被神父糾正,那並非出於神父個人的判斷,而是出於教會法規的教導。神父絕不會對其他人說:「某某人做了什麼壞事。」絕對不會。因為教會掩蓋罪(cover the sin),因為耶穌基督憐愛罪人。基督不喜愛罪,但是祂深愛罪人。教會嘗試治癒人們,教會視「罪」為疾病,病人需要的是照護和治療,是同情和關愛。其他宗教可能會公開嚴懲罪人,例如如果偷竊,就砍斷小偷的手,在公開場合砍斷小偷的手。這在教會是完全禁止的,這是完全沒有靈性的、完全不合教會正統的。

 

這法利賽人說:「看那個稅吏」,這表示法利賽人的自我,是建築在對弟兄的譴責之上。這就是為何他的自我是虛假的、空虛的,他愈活在其中,他愈想證明自己,但證據卻遲遲沒有來到。法利賽人控訴他人,雖然對方也許真如他所說的那樣,例如稅吏確實竊取了錢財,我們尚且不知道稅吏是否還犯了姦淫或其他的罪,但稅吏確實竊取了錢財。

 

這裡有個奇特的轉折。法利賽人說:「主啊!感謝祢,因為我是這麼的善良!我不只沒做壞事,而且我做了好事。哪些好事呢?包括齋戒。」很多基督徒根本不齋戒,不幸地,他們會說:「反正我有屬靈父親可以當靠山」、「反正我認識某位偉大的長老」、「反正我在家擺了一幅巨大的聖像畫」。但是他們不過是在欺騙自己,但如果神父膽敢告誡他們,他們就會說:「這神父是個怪人、把他釘上十字架、別和他說話、他很壞!」其他信徒則會說:「喔!千萬別提醒別人他們做了什麼不好的事!」為了維護他們虛假的自我。

 

但更糟的是,法利賽人說:「我又沒殺任何人,我有嗎?」、「我又沒偷錢,我有嗎?」「所以呢?又不會怎樣!你還需要什麼證明嗎?」許多人說:「我是個好基督徒,我又沒殺人。」事實上,謀殺犯確實是少數,在一般社會中,只有很少數的人會殺人。大多數的人也不會偷竊,大多數人都是誠實的。所以呢?難道基督徒就要因此受到讚美嗎?你當基督徒的目的,就只是這樣嗎?這種想法非常錯誤,但許多基督徒卻堅信不疑:「我是善良的,因為我不偷也不搶。」那又怎麼樣呢?每個人都不偷不搶啊!許多人雖然是無神論者,他們卻比我們善良好幾百倍。

 

法利賽人從未提起「愛」,他只是說:「我有什一奉獻喔!」但那是奉獻給聖殿,而不是窮人。「我有祈禱喔!」但他的祈禱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證明他虛假的自我。法利賽人說得愈多,他愈需要證明,但是他的自我辯護,卻是如此空虛。而且他想說服的是誰呢?是神,因為他去的是聖殿。但是,神最終只是變成他的「鏡子」,而不是「人」(person,或譯「位格」),不是一個可以對話的「人」(person)。我們會期待神有所回應,但法利賽人卻不期待神的回應,他只是來吹捧自己有多棒罷了。

 

有些信徒來告解時,也是在吹捧自己有多好。因此,法利賽人並不期待神的回應,他只是在利用神,讓神成為他的鏡子,映現他虛假的自我。就像在電影或魔術表演中,你會看見魔術師對著一面鏡子說:「喔!魔鏡啊魔鏡!告訴我誰是這世界上最帥的人呢?」而鏡子會回答:「喔!閣下您就是世上最帥的人啊!」至少這魔術師還期待鏡子的回應,法利賽人卻不期待任何回應。他只是沈醉在吹捧自己多麽偉大,他說完了,就離開了,不期待任何交流。

 

許多時候,我們也利用他人作為我們的鏡子,來反映自己多麼美好!我們甚至會利用教會作為鏡子,來證明自己。例如:「我有到教會啊!我有做這做那啊!」當神父告訴他們:「你必須更了解教會的教導」時,他們會回答:「閉嘴!我就是這樣在教會裡長大的,我是不會改變的!」這樣的人創造了自己的宗教,這宗教和東正教是沒有交集的平行世界,在教會之外,而不是在教會之內。

 

因此,再一次,法利賽人利用神成為自己的鏡子,他不想要任何回應。他的自我,是建築在優越感的基礎上:「我比別人更優秀,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的。」就像寄生蟲一樣,他們的「自我」,是寄生在別人的身上。

 

再看另一個自我,真實的自我,稅吏的自我。是的,他是個罪人,而耶穌挑選這個角色,有其深刻意義。從某個角度來看,法利賽人呈現的是死守律法:「我有聖經啊!為何還要聽神父講道呢?他是個壞蛋,我才不想聽他講道。我來這裡可是為了自己,來滿足自己的宗教需求。幹嘛要理會神父呢?我有聖經就夠了。」

 

稅吏雖然是個罪人,卻將自我建立在:「神如何看我?」稅吏並不是如同某些心理學所說,或如新世紀運動所說:「看著自己,對自己抱持正面看法,相信自己,看著自己的形象,告訴自己一切都會更好,告訴自己我是美好的。」不,稅吏沒有做任何這一類的事,他運用的是神真正的知識,他到神的面前,對神說:「神啊!你知道我。」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真正的認識,我們的自我是個奧秘,要描述真正的自我並不容易。稅吏想要從神的眼中,認識自己;想要從真理的眼中,認識自己。這建立了他,使他成為真實的自己(to be what he is)。他的自我整合了,每個部分都整合在一起,所有的傷痕、所有內在的過犯、內在的疾病,都療癒了。他降服在神面前,如他所是。他在神的面前,無從自誇。他與神真正對話,他需要神的回應。而他需要的不只是答案,更是行動,那行動就是神的憐憫,和神的接納。

 

憐憫,希臘原文是eleison,意思不只是憐憫,而是「用油敷抹」,也就是治癒的意思。因此,稅吏只是單純地將自己呈現在神面前,在神面前,他找到了自己真實的形象,那需要神憐憫的形象,沒有比較。因為在神的面前,是一個大擁抱。奇特的是,稅吏在聖殿裡,感到自在,那就是他的家。是的,他跪倒在地,謙卑地跪倒。如同嬰孩,他躺臥在母親的懷抱裡。他再次回到母親的懷抱中,以他真實的存在,躺臥於神的懷抱中。他並沒有受罪惡感的折磨,他只是感到真實(real)。我無法描述這種「真實感」(the feeling of reality),成為真實,我們的自我,在神面前整合了。這就是我們之所「是」(this is what we are),在那狀態中,神也成為一面鏡子,在這鏡子中,我們看見自己,如同神的肖像(the icon of God),充滿憐憫,充滿謙卑,滿懷寬恕,滿懷愛。

 

因此,這位稅吏,以這謙卑的心境,看待萬事萬物。這也是為何耶穌說:「離開聖殿後,回家的稅吏,他的罪被寬恕了,他獲得了平安。」當然,我們並不知道,這兩個人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法利賽人,也許在他的自我吹捧之後,繼續扮演著教導律法的教師,繼續他身為公眾人物的生活。也許,稅吏也繼續是一位稅吏。但可以確信的是,稅吏將不會再竊取那麼多的錢財,不再像從前那樣嚴重地貪污。

 

當然,聖經沒有提及後續情節,而是留下空白。但是身為一位屬靈父親,我想討論一下這個部分。也許稅吏不會突然改變,但是一次又一次地來到聖殿,跪倒在神的面前、向神傾訴。也許他不理會其他人的眼光,因為他如此愛神,感到如此謙卑,所以他並不在意自己是否會在大眾面前出醜。又或者他可能只是待在那裡,獨自懺悔,不讓別人看出,只是在心中對神訴說苦情。也許,這稅吏回家之後,會繼續他的工作,但卻會好轉一些。如果他再到聖殿來,又會再好轉一些,一次又一次地好轉一些。這一次次、一點點的改變,就可以累積成很好的轉變。

 

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要有盼望,來到教會,一點點地好轉,保有盼望。我想對在座每個人說,不要將我們的自我,建構在對別人的論斷之上,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好。而是在神的面前,認識自己,藉著神這一面鏡子,藉著福音書的鏡子,藉著神的話語的鏡子來認識自己。在神之中,一切都是清晰的。當我們明白這一切,自然而然地,治癒、療癒、健康、幸福、平安都會臨到我們。因此,記得今日福音書的教導,並且試著了解我們能在生活中實踐。

 

願至聖聖三一保守我們眾人。阿門。

 

稅吏與法利賽人:虛假的自我 Publican and Pharisee, The Fake Self (東正教 李亮神父)

 

東正教 App 繁體中文版 Traditional Chinese


 

东正教 App 简体中文版 Simplified Chinese

promote-all-large simplified Chinese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 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address

台灣基督正教會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aiwan 新北市23150新店區溪園路389-12號B8棟4樓(湯泉社區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