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揚十字聖架節 9月14日 Elevation of the Cross 十字聖架節旨在紀念基督釘十字架。為紀念基督被釘十字架受難、受死,這一天要完全禁食禱告。 如果聖童貞女馬利亞的誕生預表基督道成肉身的奧秘,則十字架即宣告基督為了世人的罪而犧牲。為了這個理由,十字聖架節在教會曆法年的一開始時(即八月十九日/九月一日)就加以慶祝。 十字架的記號──在羅馬時代,這是羞恥之死的工具,但在各各他之後,十字架卻變成拯救與得勝的記號。 透過受苦到喜樂,透過死亡到得勝,透過犧牲付出到完成神的旨意──這就是世界蒙拯救的方式,也是門徒跟從耶穌之道。「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八章34節)。這不只困難且受苦,他們靠自己不會變成十字架。「背起你的十字架」就是要捨己、打敗對自己的愛、學習為別人而活、學習勇氣、耐心,並且忠心地跟隨基督。 十字聖架節的起源於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代(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在耶穌的墳墓和各各他,興建復活教堂。這個地點從開始有教堂以來,一直吸引基督徒來朝聖。但是,第二世紀初時,古羅馬皇帝哈德良反對猶太教與基督教,於是決定摧毀這兩個宗教的痕跡。他重建耶路撒冷,且將它改名,並將各各他夷為平地、將耶穌的墳墓塞滿,且在那地點興建一座拜維納斯女神的寺廟。 當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自由的宗教時,在他基督徒母后聖海倫的督促之下,下令摧毀異教的廟宇,並開始在聖地遺址進行考古挖掘。一層一層的土被挖走,當所有的希望都消失無蹤時,突然在地的深處出現一個空曠的空間,接著出現我們獲拯救的真正神聖的記號。 描寫當代事件的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Evsebius)寫道:「在地裡發現三個十字架──但是,基督被釘的那個十字架上的記號卻脫落了,因此不可能判定哪一個才是基督的十字架。只有在其中一個十字架發生譬如醫治生病的婦人、使死人復活等神蹟之後,才會讓人領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基督的十字架。接著,群眾聚集到這個地方,巴不得向賜生命的十字架鞠躬,並開始要求宗主教將十字架高舉起來,好讓所有人都能看見它。宗主教站在隆起之地,舉起十字架,於是成了十字聖架節的名稱由來。 在發現十字架的遺址,聖海倫皇太后建立了一間教會,以榮耀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耶穌被釘的那個真正的十字架也被安置在這個教堂裡。這座賜生命的十字架的主要部分目前被保存在耶路撒冷的正教教堂中。其他部分則被運送到全球基督教界。 十字聖架節的聖歌唱道:十字架被高舉於世上,為「教會之美」及「信徒的堅信」。這十字架是神愛世人的記號,及未來自然界將改變容貌的預兆。 …
Tag:
十字架
-
-
(6) 神學 Theology(8) 與其他教會的不同 Differences: Other Churches十字架 Cross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
西方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 The Juridical Mentality of the West Annuls Christ’s Sacrific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西方「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 若是以西方「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來解讀「Antilytron*」所代表的意義,將會得到非常無知的結論。對於「上主耶穌基督的犧牲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個問題,它不但無法提供一個「合理的」答案,還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 *Antilytron源自希臘文,anti的意思是「代替」,lytron的意思是「為了某人的解脫與自由而付出」。 我們在其他文章裡,已經討論過西方「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是如何詮釋「Antilytron」的概念,也探討過這樣的思維模式會帶來什麼問題。其中,我們分析了「司法審判」的思維模式在「詮釋學(hermeneutical)」(尤其是聖經註釋方面)與各個「神學」領域上所造成的問題。這裡,我將更進一步指出,以「司法審判」的思維與立場來探討「Antilytron」的意義,不但無法詮釋出「上主的犧牲」的深刻含意,相反的,還完全扼殺了「基督受難」之真意,這樣的做法,根本是在扭曲其中的重要性,將它推向滅亡! 在西方人的思維中,將「上主的犧牲」看成是一部「司法判決後的驚悚畫面」,認為上帝是一個嚴格的法官。這樣的評斷,不只是對上帝的錯誤詮釋,對上帝也很不公平。這樣的概念,根本與正教信仰是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