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時,該怎樣處理一切思念, 尤其那來自好奇和求知欲的思念 形形色色的意念,將不可避免地浮現在你腦海裡,引你分心。它會追問:「你尋找什麼,渴願什麼?。」對這一切問題,你該回答說:「我只找尋、渴願上主,唯有祂。」 如 果它問:「你這上主是誰?」告訴它:是創造你,救贖你,領導你作此靜觀的上主。告訴你的思想:「安靜吧,你是無法抓住上主的。」要用渴慕之情轉向耶穌,來 驅逐思念。勿因思念從表面上看來相當聖善、有益於祈禱,而感到驚奇。很可能你發覺你正在想耶穌的美德,祂的良善、愛、溫和、仁慈。若你注意這些意念,便中 了它的企圖;它將繼續和你閒聊下去,使你分心,甚至談到祂的苦難。接著是祂偉大的良善等意念;你若繼續聽下去,它便樂啦,很快地,你會想起你曾犯的罪過, 或在這機遇中回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直到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下覺中,心神渙散不堪收拾。
教父
-
-
你現在要說:「我怎能按上主本身思念上主呢?」對這問題,我只能答說:「我不知道。」 你 這一問,卻把我帶到我願你進入的「不知之雲」和黑暗裡了。人能完全瞭解、深究每一件受造物和它的作為,包括上主的工程在內;但人無法瞭解上主本身。人的思 想不能洞察上主。為此,我寧願丟下我能理解的,選用愛去愛所無法認知的祂。我們雖無法理解祂,卻能愛祂。祂可以用愛去接觸和擁抱,卻無法用思想。當然,我 們有時思念上主的尊威和慈祥,從而獲得灼見,也是不錯。不過,在真正的靜觀中,該把這一切擱置一邊,用一朵「坐忘之雲」把它掩蓋起來,然後,讓你溫和虔敬 的渴慕,堅定愉快地越過那朵雲,衝破那上面的黑暗。是的,要下斷地用渴慕之箭,向「不知之雲」射去
-
若你願意進入這朵雲內安居,按我所說的去專務愛的靜觀,你該做到另一件事;猶如在你和上主之間隔著一朵「不知之雲」,你也該在你下面,在你與一切受造物之間,放上一朵「坐忘之雲」 (譯 注》。那「不知之雲」或許將使你有上主離你遙遠之感,其實不然,如果你的感受正確,你會發覺只因缺少了一朵「坐忘之雲」,你才遠離上主。每次我用「一切受 造物」一詞,不僅是指任何受造物本身,也指一切受造物的行動和境遇,沒有任何例外。我說擱在「坐忘之雲」之下,是要對任何受造物都不在意,不論它是物質或 是精神,也不管它的情況與作為是好或壞。簡言之:在進行靜觀時,把這一切統統擱置在「坐忘之雲」以下。 所 以如此的理由是:雖然有時在某些情況下,跟別人一樣參與特殊處境,採取特殊行動,是必須、也是有益的;不過,這事對於靜觀本身幾乎毫無益處。思考和回憶是 理性認知的一種方式,在這項行動中,理性之眼對準它的目標開開關關,宛如射擊手的眼瞄準靶子一樣。不過,我告訴你:作靜觀時,你所注意的任何東西,會構成 一種與上主合一的障礙。原來如果你的心神留意這些喧雜,便無法關注上主了。
-
我己稍微描述了靜觀牽涉些什麼,現在要進一步,就我所知的討論它,好使你能安全正確地去做。 這工作並不要求很多時間,在這點上雖見仁見智看法不一,但實際上所花的時間,只是你能想像的短短一刹那,不過這瞬間關係重大;原來對這短短時分,寫著:「你須對生命的全部時間負責。」這點正確無誤,因為意志,你主要精神生活的官能,只需這短促的刹那走向它所願望的物件。 假 如你賴聖寵恢復了人原始的完整,你便可以沒有偏差地,在各種激蕩中完全自主地,飛向唯一美善、眾望所歸的上主。原來上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我們,造我們相 似於祂。而且祂在降生時,空虛了祂的神性,成了和我們相似的人。只有上主,單單祂就能滿全我們心神的饑渴,救恩使我們的心神足以在愛中擁有上主。憑弱小的 悟性,人和天使都不能容納的上主,卻能憑愛去把握。 我們要試著瞭解,有理性的人和天使,賦有兩項主要官能:一種是認知,另一種是愛。人和天使都不能憑認知而完全瞭解自身即根本而非受造的上主;但兩者都能夠以不同方式,憑著愛完整地把握上主。一個有愛心的人,憑著愛,而能擁有上主——祂的本性本體充塞天地,也超越整個創化,這實在是愛的永恆奇跡。任何蒙受恩寵能賞識這話的人,願他把我的話深記在心:經驗這愛,便是永生的喜樂;失落這愛,便是永遠的折磨。
-
你 要以謙沖的愛,舉心向主,只嚮往祂自身,而不企求祂的任何恩惠。要專心貫注地渴願祂,只讓此事成為心神唯一在乎的事。盡你所能地忘掉其它一切,使你的思念 和願望不受任何受造物的羈絆,也不受任何個別和一般事情的牽掛。這看似不負責,但聽我的話,讓一切自行其道:不必去介意。 我 現在描寫的是使上主欣悅的心神的靜觀。因為當你忘懷一切,專心貫注于祂時,天庭天使和聖人是多麼樂意用各種方法協助你,而魔鬼必怒氣衝衝,不斷設法把你從 這情況中拖走。你的鄰人必因你的靜觀而獲益,縱然你不完全知道;煉靈也能受益,因著靜觀的效果,他們的苦得以減輕;當然,你的心神被靜觀精煉強化,勝過其 它工作合在一起的作用。而且,這種種都有上主恩寵的振奮,做來是如此的輕鬆,如此樂意;不過,沒有祂的恩寵時,卻是極端的艱辛,而且我要說,幾乎是超乎你 的能耐。
-
軟弱的人呀,鼓起勇氣認清你自己吧!你 自以為是個特殊人物,配得接受上主的恩賜嗎?你的心怎能如此頑梗不靈,而不被祂的愛和呼聲繼續喚醒呢?仇敵授意叫你棲息在成功中。小心,務必提防這項陰 謀。不要中牠的計:因為你聽到偉大的召喚、或邁入獨特的生命道路,便以為自己比人更聖善。正好相反,除非有上主的恩寵和引導,忠心竭力回答這召喚,你畢竟 是個最可憐不堪的罪人。你不但不敢妄自尊高,反該因蒙受全能上主,萬王之王,萬君主君的垂顧與召叫,更顯謙下,忠心耿耿去事奉祂才對。原來,祂從眾人中與 眾不同地鍾愛了你,選你做祂特愛的朋友。祂引領你到鮮嫩的草場上,用聖愛滋養你,仿佛勉強你擁有天國的產業一樣。 為此,我勸你務必再接再厲地奔跑。忘掉過去,展望前程。不管過去有何成就,注意把握在你面前的。這麼做才是踏實。目前,要維持成長,就該在你心中熱切願望上主。這愛的願望雖確系上主的恩賜,卻也需要你自己去培養。請注意這點:上主是有妒愛的情郎!祂 在你的心靈中工作,不容其它干預者插手。祂需要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祂要求你的是:專心貫注於祂,讓祂單獨和你相處。關上心靈的門窗,免受瘟疫和仇敵的侵 襲,在祈禱中找力量。若能如此,上主必保你安全。願你在行動上擇善固執。上主常準備賜恩,只看你是否跟祂合作。你會問:「我該怎樣走下一步?」
-
主內的朋友,我希望能跟你談談我 對基督徒生活的粗淺領悟。一般說,它的成長過程可分為普通的、特別的、獨特的和成全的四個階段。前三階段可在今世開始與完成,第四階段,雖在現世開始,卻將無止境地、直到進入永福中仍延續不止。你看出我為何特意佈設這個程式嗎?因為我深信慈愛的上主正 召你順著這些步驟邁步前進。在你內心燃著緬懷上主的願望,我看出你蒙受了這項召叫。 你發覺你曾跟世上朋友們一樣,過 一個「普通」的基督徒生活。不過,我想從永恆便愛你的上主,既從烏有中創化了你,繼而用祂流血的犧牲從亞當遺害中救贖了你,不忍見你繼續離祂遠遠的,過著 普通的生活。因此,格外待你慈悲,激發你對祂的願望,加緊愛的聯繫,吸引你跟祂更親密,而進入我所說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祂召叫你做祂的朋友,在祂的朋 友行列中,學著去過那較普通生活更成全的內心生活。 上主難道不再多作一些嗎?是的,上主一開始就對你懷有如此深情大愛,祂無法滿足於此。祂做了什麼呢?難道你沒有理會祂已無聲無息地把你引進第三種「獨特的」的生活方式?是 的,你正活在生命核心深處,學著把心願指向我所說的「成全的」、最高的、最後的生活方式
-
引言 眾心所歸的上主, 一切心願都在向禰傾訴, 在禰眼裡沒有絲毫隱密: 求禰傾注禰的聖神, 潔淨我心的思念, 使我能以純潔的愛去愛稱, 相稱地讚美禰。 阿們。 前言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任何擁有這書的人,請知曉:我把 一項愛所能承擔的嚴謹職責交托給您。不管這書是您自己的,或是您替人保管的;不管是借來的或要轉借給人,除非您確信自己或那人決意要在成全道上追隨基督, 否則不該讀、寫、講論,或允許別人這樣做。我心目中的讀者是那已盡力完成積極生活,決意靠上主的恩寵,盡其所能,做一個深沉靜觀的人。憑您的明智,衡量他 是否先有一段時間,忠信地滿全了積極靈修的要求,否則他絕對無法把握本書的內容。 …
-
About the Essence of god 關於「上帝的本質」 In the famous film start wars , they talk …
-
(6) 神學 Theology(8) 與其他教會的不同 Differences: Other Churches
正教徒與巴蘭信徒對話錄(三) Dialoge Orthodox Barlaamit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XL. 然 而大巴西略卻常說:「要說在每個神聖之名下沒有特定的重要性,那真是十足的瘋狂。」就因為這些話,他被伊諾米控訴導入多神論,就像我們在伊諾米派的著作 中,用同樣的理由控訴他一樣。這些伊諾米信徒現在正逐漸浮上檯面。我們引用聖大巴西略的話來為自己辯解:「即使因為本身的重要性,而適用於上帝的所有名 稱,既多且繁,有時還有容許不同論證的餘地,然而對祂而言, 所 指的都是他們所屬的事物,其實就是上帝。它們彼此之間擁有相同的榮耀,因為每一項都不會引導人心走向不同的神,而是走向這些字詞所代表的上帝。」就在這篇 文章之後,他教導大家上帝如何圍繞在所有被這些詞語所代表的事物周圍:「祂是根據本質而出現的,因為祂強調了這些名稱的重要性。就像一粒穀子就是依它的本 質而出現的事物,它的名字會變,是因為在它裡面的多樣屬性會展現出來,然後它的名稱就變成種子、果實、食物等等,隨著它形體的改變,它有擁有多樣的名稱。 我主的情形大概也可以這樣解釋,因為祂在祂裡面,是根據祂的本性,但是會根據祂不同的行動而被稱作不同的名字,在所有的這些狀況下祂擁有的名字不只一個, 不過當祂以這些不同的活動而被稱呼時,祂亦接受根據每一個因為行動,並由我們所產生的概念而命名的名稱。
-
(6) 神學 Theology(8) 與其他教會的不同 Differences: Other Churches
正教徒與巴蘭信徒對話錄(一) Dialoge Orthodox Barlaamit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正教徒與巴蘭信徒對話錄 dialoge orthodox barlaamite 聖國瑞˙巴拉瑪 作 正教徒與巴蘭信徒對話錄:證實巴蘭學派謬誤之詳錄 I. 正教徒(以下簡稱「正教」):我想向你請教,因為你在一直被認為是異教的巴蘭學派耕耘了這麼久以來,而大公會議也已駁斥你方的觀點,那麼基於巴蘭的教條,究竟是何原因使你再次指控我們呢? 巴蘭信徒(以下簡稱「巴蘭」): 我將很榮幸可以說明這一點。同時我也希望能知道你要如何辯護這種明顯而又愚蠢的行為,以及你是如何以相同的理由譴責我們,但我們卻從未這麼說過。因為我們 所持的觀點是,有一個非受造的存有,上帝的本質與三個位格,除去這個本質之外的所有事物都是受造的。但是既然你們說到非受造物是具有多樣性的,很顯然的就 掉進一種認定多重神的謬誤中。你們還說有兩種神性,一是可參與的,另一個不可參與;一是給予,另一是被給予;還有這兩者的的本質和行動是不一樣的,你們根 本是在倡導兩種神性的學說。這種論調是不會發生在我們之間的!我們所說的是上帝的行動與祂的本質是一致的,沒有差異, 因此我們榮耀祂的神性,並堅稱只有單一、單純、不可見、不可參與也不可理解的一種神性。
-
(6) 神學 Theology(8) 與其他教會的不同 Differences: Other Churches
正教徒與巴蘭信徒對話錄(二) Dialoge Orthodox Barlaamit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XXI. 巴蘭:但他說那個神性是一種參與和模仿,所以我們稱它為受造的。 正 教:他是說,那是可模仿的,因此不是一個模仿品或是非模仿品,因此也不會是受造的。屬於上帝的許多事情,是象徵參與的,因為許諾給我們的上帝國度本身,就 是一種參與,是非受造的。因為神聖的馬克西母說過,上帝的國度凌駕時間之上,所以不應該說上帝的國度有一個開始,或說時間在它之前,而我們必須相信這就是 被拯救者的傳承。」但是鑽研神聖事物的達瑪森同時也教導我們,大家說的許多有關上帝的事,代表的是參與,但是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會把這些事說成是受造的。 而當你在那些情形下聽到「參與」這個字時,不要認為這是凡是擁有神性的所具備的一種物質上的關係,非也。這是一種藉由精神的超自然參與過程,因此他補充說 這是屬於那些參與的人的,但不屬於那些生性便具有參與傾向的人的。因為經由那種精神的參與,聖徒變成了模仿品,一種在超自然的方式下呈現的上帝相似物。神 聖的馬克西母說:「他們變成上帝活生生的形象,具有相同的恩典,相像的程度超越了一件相似物。」所以參與也就成為超自然的了。因此你會發現在教父的口中, 神化的恩典也被稱做不可參與的,因為在其本性中並沒有力量。那麼神格(Godhead),良善的源頭,神化之物,神化本身,上帝的神性,以及神性本身,是如何能夠歸類在受造的事物中呢?
-
the river of fire 火焰之河 亞歷山大˙卡洛邁偌作 發表於1980年正教研討會 由聖耐克達里奧斯美國正教會主辦 華盛頓,西雅圖 對於以下問題的回應:: (1) 上帝真的良善嗎?(2)上帝是否創造了地獄? + 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 各位可敬的教父、弟兄姐妹: …
-
(6) 神學 Theology6 教會歷史 History
安提阿的伊納爵:示每拿書 Letter of Ignatius of Antioch to the Smyrnaean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安提阿的伊納爵:示每拿書 Letter of Ignatius of Antioch to the Smyrnaeans 伊納爵,又名神的使役(Theophorus),寫給父神以及親愛的耶穌基督的教會,在慈悲中已經接受的每一種恩賜,有愛與信心充滿其中。如果沒有上帝這樣寶貴的恩賜,並具備此種神聖性,教會將是殘缺不全的:在示每拿、亞細亞的教會,我願你們藉著上帝的無垢之靈和話語,擁有豐盛的喜樂, 一. 為了你們的信心感謝上帝 我讚美上帝,甚至是耶穌基督,給予你們這樣的智慧,因為我已經看出你們在這堅定不移的信心中,表現出完美的典範。就像你們也如同我主基督一樣,肉軀與靈魂都被釘上十架,並藉由基督的血建立在愛中,完全地相信我主,相信祂在肉軀上是大衛的子嗣,而上帝的意旨與大能讓祂成為神之子;相信祂是由處女所生,被約翰施洗,因而所有都要因祂而稱義;同時在本丟˙彼拉多與希律王的審判下,祂的肉軀被釘上十架。我們是祂神聖受難的果實,經由祂的復活,祂能為祂神聖而忠誠的跟隨者,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世世代代都能在祂教會的一個肢體中立下典範。 二. 基督真實的受難
-
(7) 教義學 Dogmatics
基督教教義 (一) 目錄 Christian Dogmatics by John Zizioulas (Table of Content)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基督教教義學之授業目錄 by Metropolitan prof. John Zizioulas 目錄 A.教義學和教義 1定義 – 發源 – 教義學的內容和方法: a.教義的形式和性質 b. …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書籍
正教教父教理論述大綱 Outline of Orthodox Patristic Dogmatic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正教教父教理論述大綱 Outline of Orthodox Patristic Dogmatics 第一章 神與世界 1. 上帝與世界的關係 要理解教父們研究三位一體神論(為Triadological之暫譯—譯按)以及教義學的方法,吾人應該仔細檢視先知、使徒與聖徒所提,有關上帝與這世界之間的關係。根據柏拉圖的觀點,這世界原是一種自歷久不變的原型化概念而產出的複製品。後來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採納這種說法,然後把前者理論奉為圭臬的法蘭克-拉丁區(Franco-Latin,後文統稱西方神學—譯按)的所有神學家,也將此觀點照單全收,對於後世羅馬天主教神學的整個型態構成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其持續偏離聖經與教父一脈相承的教理。時至今日,在新式哲學思潮的衝擊下,動搖了上述理論的根基。達爾文主義的「進化論」,以及存在主義與實證論的學說陸續出現,讓整個西方陷入相當大的動盪之中。 教會的教父,把聖經當作他們的神學根基或是傳承的唯一統緒,在提出上帝與世界關係時,傳達的是一套與上述完全迥異的看法。如果吾人能明白以下數點陳述,就能順利地理解:a)「受造」與「非受造」之間的差異,b)「本質(essence)」與「大能(energy)」之間的不同,c)教父們針對這世界所教導的理論。
-
*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死&愛 Death & Love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在教會裡,我們朝向永恆的生命前進 In the Church we progress towards immortalit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在教會裡,我們朝向永恆的生命前進 教會,是基督內的新生命。教會裡沒有死亡,沒有地獄。傳福音者,聖.若望說:「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嚐不到死味。」(若望 8:52)基督確實驅逐了死亡。無論誰進入教會,都必得救,成為永恆。生命是一體的,是不可破壞的一種延續:沒有盡頭。跟隨基督誡命的人永不死亡。死亡是 跟隨身體與情慾而來,若此生,被允許活在伊甸樂園中,活在教會中,終有一天,也會活在永恆的生命裡。藉由基督,死亡成為一座橋樑,我們快速的通過它,以繼 續活在不墜的光中。 從出家的那一刻起,我便深信死亡並不存在。這是我長久以來堅定不移的感覺—-我是永恆的、不朽的。這是何等高貴。 在教會中,沒有絕望,因為教會保有聖體聖事。我們可能罪惡滔天,但是透過告解,神父頌讀禱文,就能得到寬恕,繼續朝向永恆的生命前進,不再憂慮,不再害怕。
-
死&愛 Death & Love祈禱:心禱 Prayer of the Heart聖徒 Saints
薄菲力神父和索豐尼神父 Elder Porphyrios and Elder Starets Sophron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薄菲力神父 (Elder Porphyrios)and 父索豐尼 (Elder Starets Sophrony) 薄菲力神父(Elder Porphyrios)運用其分辨的天賦,結識了當時另 一名德高望重的俄籍神 父索豐尼(Elder Starets Sophrony)。索豐尼神父是英國艾塞克斯郡( Essex)先驅者修道院( Holy …
-
(7) 教義學 Dogmatics
基督教教義—C.上帝—I. 聖經之中的提論 Christian Dogmatics—C. ON GOD 1. The biblical premise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C. 上帝 I. 聖經之中的提論 在我們上一次的課堂中,我們總結了教義學的最基本的主題 — 也就是,意識和信仰。 為了能了解到上帝以及他經由基督以拯救人類之事的這些迷題,這些基本的主題是所必需的先決條件。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特別地開始思考信仰的教義。 我們將從關於上帝以及三位一體的教義開始。 你當然已知道,不是只有基督徒們才講到神的。每個宗教都是關於神的。即使是無神論也是關於神的,儘管它只是反應到和想要廢除掉某些關於神的理解。雖然無神論似乎是在拒絕任何關於神的想法,事實上,一個人是不可能完全贊同一個拒絕性的理論而又不同時將它與其他的一些東西連接上。我們拒絕了某件東西,即使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已把它與其他的某些東西相聯繫上了。所以,在我們的頭腦中, 有某個我們想要拒絕的、却又是根深蒂固的關於上帝的理解。因此,想要完全逃離開關於上帝的問題,這是不可能的,無論你是一個基督徒,或是另一家宗教的教徒,或是一個想要拒絕任何關於上帝的想法的人。我說過,在一人拒絕某物之前,他必須首先在他自己的頭腦中搞清楚到底他想要拒絕的是什麼。
-
(7) 教義學 Dogmatics
基督教教義—D.補充— 4.奧古斯丁的神學和 「及聖子」的問題 Christian Dogmatics—D. SUPPLEMENT Augustin’s the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the Filioqu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C. 奧古斯丁的神學和 「及聖子」的問題 在審查奧古斯丁的三位一體的神學之時, 我們注意到了以下之事: 就跟卡帕多西亞教父們和其它的教父們一樣,奧古斯丁在尋找著能够表達出那至尊的神聖的三位一體的奧秘的方式。在他尋找某種能够表達出三位一體的奧秘的圖像之時, 奧古斯丁採用了是為形而上學形的、完善的存有者的上帝的概念;而他是依據著帕拉圖式的關於完善的、形而上學形的存有者的想法來描述這個是為形而上學形的、完善的存有者的上帝。根據帕拉圖學派的想法, 一個完善的形而上學形的存有者 (而這是與上帝有關的) 即是”Nous” (理性,理智) 。 如此, Nous 與上帝有關。上帝是一個完善的存有者,而在實質上他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