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外星生物,難道我們不願承認上帝的存在嗎? 關於尋找外星生物,史蒂芬霍金擔憂會改變了他的理論,由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支付該項計畫費用,並宣布投入100萬美元的經費尋找高智會生物跡象。因此有“某生命”在那裡。你可能會說,這不是上帝,而是其他生物,是的。但目前看來,我們確定,人類並不孤單。基督教也持相同的看法。雖然這是沒有必要的,但作為科學上的研究來尋找,因為上帝已經來到世上,祂成為人類正如約翰福音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因為現代人願意接受外星人,但卻不願意接受神。我希望這是個好開始來討論這題材。 Searching for extraterrestrial life, don’t we accept that god exist? Stephen Hawking had …
約翰福音
-
-
John 3:5 耶穌回答:“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我是父母愛的產物。但我沒有真正的自由,是存在賦予了我。 在正統東正教教會的洗禮使我有機會過一種新的生存方式,一種我選擇的方式。因為愛我選擇願做屬基督身體的肢體,教會的身體。 哥林多前書12:27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體,並且每一個人都是作肢體的。 我不拒絕世俗的身體。這就是洗禮聖事不是讓我逃離世界,而是藉著聖靈更新我。 洗禮聖事是真實入死出生。 羅馬書 6:4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與他同葬,為的是要我們過新生命的生活,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人中復活一樣。利己個體的死亡,在基督中的新人。 哥林多後書 5:17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
-
2013.6.9 sermon by Fr. Jonah John 約翰福音 9:1-12 http://www.justin.tv/dao_love/c/2398841 今天的福音是關於耶穌基督行的奇蹟。耶穌在行了奇蹟之後告訴眾人「我是上帝之子」。耶穌遇見一位盲人,他天生下來就沒有眼球。福音中記載了耶穌行奇蹟的詳細過程,在行奇蹟之前,眾人詢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還是他父母呢?」這個問題確實很發人深省,在此,我想要好好與各位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想,中國人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很有興趣,因為,許多東方人認為,某人之所以遭遇不幸,是因為前輩子造了罪。這樣的思想似乎是東方文化的普遍認同。有些人天生下來就有殘疾,或是遭遇不幸,生活中也有許多事情讓我們痛苦。我們總是會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想,這是一個簡單的問句,但是,我覺得這個問句不太恰當,我們應該把它改成:「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人們總是想要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樣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眼前的現實。舉例來說:如果我告訴一個垂死的人他的死亡可以拯救台灣,或許,他就能欣然接受自己的死亡。讓我們想像一下,假設我是上帝,我知道某人的死亡可以拯救台灣,但是,我把這個秘密埋藏在心中,就這樣讓他死亡了。或許人們會問:為什麼?這是一個讓人很難接受的結局。我想,問「為什麼」是一種很自然的文化反應,因為,遭遇不幸的時候,我們總是很難提起勇氣去規劃未來。人們想要獲得一個理由,讓自己更容易接受眼前的狀況。 基於某些哲學上的原因,許多人否認上帝的存在。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上帝充滿了愛和權力,就不會讓壞事發生。他們質疑:「為什麼上帝允許惡的事情發生呢?」當然,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上帝絕對知曉這一切,祂一定有能力阻止這一切。上帝這樣做一定有祂的理由,今天的福音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發。在證道的尾聲,我也會向各位說明這些理由的真正意義。 人們問耶穌:「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還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這件事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耶穌覺得,這件事雖然表面看來是不幸,但是這個不幸的事件卻能在世上顯出上帝的光榮。為什麼上帝容許壞人做壞事?如果上帝阻止了一切的惡,那麼上帝就是直接介入了我們的自由意志。上帝不想介入我們的一切,讓我們失去自由決定權。猶大背叛耶穌的時候,耶穌說:「有人要背叛人子。」或許有人會問:「如果猶大沒有出生就好了,為什麼上帝要讓猶大出生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想要與大家分享兩個概念。第一、關於魔鬼,我們必須阻止魔鬼的行為。第二、關於上帝無窮的愛,我們應該要讓生命和創造力散發光彩。如果上帝說:「這個人是壞人,我要阻止他的行為,我不要讓他出生。」那麼,就代表了惡魔的力量勝過了上帝的愛。上帝給予我們生命的恩賜,祂總是等待著人們的悔改。 東方人比較不瞭解西方所謂的「自由」。他們常常把上帝想成獨裁專政的統治者,上帝只要一聲令下,大家就要不斷地說「遵命」。上帝的國度不是獨裁的政權,上帝給予我們自由與愛,那並不是獨裁下的自由與愛。許多人問:「為什麼我沒辦法結婚?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娶(嫁給)我?為什麼我的新公司會破產?為什麼我沒有工作?為什麼善良的人也會遭遇這些不幸?」 約伯記向我們闡述了同樣的議題。約伯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比任何人都善良,然而所有悲慘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究竟是為什麼?當然,我們無法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回答,因為,這並不是數學題目,不是任何理論可以解釋或證明。上帝的示現就是答案。耶穌說:「我就是真理。」真理並不是一句話或是一個理論。上帝來到約伯面前,約伯問上帝為什麼他會遭遇一切不幸,上帝並沒有給他答案,然而,答案已經存在了:那就是上帝就在約伯面前,約伯與上帝面對面。 …
-
約翰福音 John 4:5-42 2012-5-13 李亮神父講述 那天,耶穌和門徒來到撒瑪利亞的一座城,那時大約正午,門徒往城裡買食物去了,耶穌因為旅途勞累,坐在泉邊休息。此時,有一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泉邊打水。事實上,這位婦人不太守婦道,為了避開眾人異樣的眼光,她刻意選擇無人的時段來打水。耶穌見到她,很有禮貌地向她要水喝。依據當時的時代背景,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之間並不往來, 尤其,耶穌以禮相待,態度十分尊重,婦人感到很驚訝,就對耶穌說:「你,是猶太人,怎麼向我這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耶穌對她說:「妳若曉得對妳說『請給我喝』的人是誰,妳早就向他要活水了。」婦人回答耶穌:「先生,你又沒有打水的器具,哪來的活水?」耶穌說:「凡喝這活水的人,永遠都不會再口渴,它將變成湧泉,從妳的內在湧出。」她回答:「如果有這種水,那你快點給我吧,這樣我就不用在這麼熱的天氣穿街過巷到這裡來打水」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以使用。我們或許無法想像古人打水的辛勞,有時他們必須在崎嶇道路上步行良久,才能獲得一點水源。因此,對古人來說,水是非常珍貴的。 耶穌所說的活水,是從內在生命湧出的泉源。我們是上帝的聖殿,上帝的恩典就像太陽光一樣,從內而外散發著光芒。在我們受洗之後,聖靈進入我們心中。聖靈的光芒不僅照亮我們、照亮眾人,也會照亮宇宙萬物。 耶穌想要藉著水的真諦來啟發這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但是,她顯然不懂耶穌話中的真義,耶穌只好就此打住這個話題。我們應該留意,這位婦人之所以不瞭解耶穌的話,並不是因為她教育程度不好或是智商不高,而是出於兩個原因。第一、她欺騙了自己的良心,犯了姦淫的罪。第二、她的心曾經受過傷,讓她變成一位人格有缺陷的人。 此時,耶穌為了教導她,就對她說:「去叫你的丈夫來吧。」她回答:「我沒有丈夫。」耶穌以尊重又有禮的方式對她說:「你說的不錯。因為你巳經有了五個丈夫,如今他們都不是你的丈夫。」由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儘管她犯了罪,耶穌並沒有用難聽的話苛責她。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他們的對話: 第一、婦人簡短的一句回答,其實透露出她內心的傷口。「我沒有丈夫」這句話帶有很深的悲情。我們可以猜想,在愛情上,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失敗者,就算可以找到一個同居人,卻無法找到愛,因為,她仍然活在姦淫的罪惡之中。反觀現今社會,許多人或許學歷很高、事業有成,在愛和生命上卻一無所有。我們都知道,上帝最初創造人類時,是創造一對佳偶,而非孤獨一人。夫妻之所以在婚姻中結合,並非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而是為了藉由對方來認識上帝。我們必須瞭解,上帝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對象,可以藉由科學的觀察、研究等方法來認識。「因為生命之源頭是在於你;在你光中我們才得以見光。」(詩篇36:9)詩篇告訴我們,在光中才能見到光。人類自身的罪惡,阻礙了人類對上帝的認識。唯有藉著聖靈的恩典,才能認識上帝,如果沒有聖靈的恩典,就算拿到再多神學博士學位,也不可能認識神。 第二、教會並不會控訴或苛責人們的罪,在教會中,犯錯的人需要的是照顧與治療,就像病人一樣。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接納。從這段聖經的描述可以知道,耶穌選擇用真誠和尊重的態度對待這位犯罪的婦人,他接納婦人的一切,婦人也接納了耶穌,敬稱耶穌為先知。我們會發現,接納的那一刻,就是療程的開始。此時,婦人並沒有把焦點放在她與同居人的關係,或是其他生活瑣事上,而是放在「認識上帝」上面。婦人對耶穌說:「既然你是先知,又是猶太人,請你告訴我,我應該在哪裡祈禱?應該像撒瑪利亞人的祖先一樣在這山上祈禱,還是在耶路撒冷?」上帝是屬靈的,是超越物質世界的。上帝不會像某個物體,被放置在某個特定地點。約翰福音中多次提到,敬拜者應該要用「屬靈」和「真實」來敬拜。上帝並不屬於某一個種族,也不在某一個特定地點。有些教友會問我,你們是希臘東正教、俄羅斯東正教還是美國東正教,這些都是用人的觀點來看教會。教會是一體的,上帝也是,不該如此作區分。因此,我們也不應該區分是撒瑪利亞的上帝,還是猶太人的上帝。在此,我們必須特別留意,這裡所說的「屬靈」,並不是某種時下流行的靈修,或者聆聽著靈性音樂、沈浸在靈性氛圍中打坐、冥想…等。當然,這樣做並不是不好,只不過,除了「屬靈」也必須要有「真實」。在教會,「真實」就是與基督合一。我們應該在聖靈之中,在基督之中祈禱。有些屬靈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心中都會自然湧出祈禱,那是一種不止息的祈禱,我們稱之為「心禱」,那是上帝的恩賜。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活水」。喝了「活水」為何能讓人永遠不渴?耶穌並非一位哲學家,他的教導並不是哲學性的。耶穌來到世上,將自己獻給我們,藉著耶穌,我們獲得聖靈。我們應該留意,在屬靈的生活中,「屬靈」和「真實」缺一不可。 …
-
John 約翰福音17:1-14 2013.6.16 sermon by Fr. Jonah 紀念第一次大公會議中的神聖教父 Sunday of the Holy Fathers of the …
-
6 教會歷史 History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像畫 Iconography講道 Sermons
我們如何回復如神的形像 How to restore ourselves as icons of God (中英文)
How to restore ourselves as icons of God 我們如何回復如神的形像 John 約翰福音 1:43-51 New King Ja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