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衡量愛的單位,而愛永遠勝過死亡。~李亮神父 清明節,初春時分,數百萬人返鄉掃墓,追思離去的摯愛。人們駐足墓地,清掃墓園,焚香敬祖,至誠祈禱。 然而,那殘酷地將我們與摯愛分離的死亡,並未完全勝過我們。可愛的孩童,以及相隔兩地、久未見面的家族成員,此刻全都相聚在摯愛的墓旁。是的,死亡確實使我們暫時分別,但死亡卻無法使我們永遠分離。那誕生在這世上的新生命,還有家族成員此刻的溫暖重逢,都在嘲笑著死亡的權勢。人們並不真的驚駭地窺視死亡,而是輕蔑死亡,因為人們正在做著更重要的事:在逝者的面前,體驗當下的彼此相愛—那連繫著家族的親情和友愛。 身為一位東正教徒,我了解到神就臨在那愛之中,即使在墓旁的人們並不認識神,也不相信神。神臨在其中,因為神就是愛,就是那戰勝死亡的愛。神創造人類,使人類作為「愛」,作為社會性的生命。神盼望人們活著,以「共同存在」、以生命共同體的方式一起活著。當然,這會視每個人對「愛」的接受和實踐程度,而有所不同。 真正的生命,是活在團體和社群之中,包括那先我們離去的亡者。我們與亡者的互動交流,攫取了我們,使我們短暫地離開「現在」,回到「過去」。這一趟使我們更靠近摯愛亡者的時光之旅,也開啟了另一道知覺「時間」的視角。當我們超越時間,我們就能夠超脫時間限制地去愛、去連結。「愛」改變了時間,當我們以雙手清掃墓地,至誠祈禱,心中放射愛的脈動,我們就能凝視未來。 我們將能夠以新的視野看待「現在」,我們也將能夠微笑地注視「未來」。我們將明瞭,現在和未來,都不是衡量時間的單位,而是衡量愛的單位,而愛永遠勝過死亡。 我們能以新的視野看待「現在」,因為我們知道每一件事、每個計畫,都必須站在時間面前;都必須值得存留、必須活著、不論死亡是否存在。萬事萬物必須活著,也確確實實將會活著,如果我們的行動是發自於愛、定睛於愛,方法也出於愛。 我們能以微笑注視「未來」,因為我們知道(即使我們不想表達出來),我們的時刻終會到來,那時,我們的孩子、親人、朋友,將會圍繞在我們身旁。我們也會在那裡,無形地。但我們並不害怕,因為愛仍然存在,不論有形無形,我們仍然愛著。 在東正教會中,我們每天都在光榮的聖餐禮中,紀念這愛的重逢。摯愛亡者的靈魂,在聖餐禮中和我們一起圍繞著生命的源頭—耶穌基督的聖體和寶血。 亡者的靈魂仍然「活著」,因為神愛著他們,不論他們是誰。亡者的靈魂也圍繞著我們,因為我們藉著基督的愛來愛他們,以我們卑微但良善的心愛著他們。 我們「同在」,因為我們都在等待著盛大的日子—復活之日,那一刻我們將會再次與我們的身體結合。我們將能夠再次撫觸,享受著心愛之人永永遠遠的同在。一切眾生、宇宙萬物也都將喜悅地活在神的臨在之中、活在神的愛中。 雖然東正教會每天都在聖餐禮中紀念亡者,特別是每週六。但這一週,東正教會將與您的心靈同在,當您在掃墓時、當您與親族相聚時,教會也在聖餐禮中,向這世界傳遞生命就是共同存在、生命就是共同分享,而愛永遠勝過死亡的福音。 東正教 …
Tag:
追思
-
-
MEMORIAL SERVICE Blessed are You, O Lord, teach me Your statutes. The choir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