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太過火熱,甚至因此變得剛硬; 神會讓我們經歷苦痛,好恢復我們的憐憫之心。」
7. 聖經 Bible
-
-
6 教會歷史 History講道 Sermons
教義的基石-七次大公會議 Seven Ecumenical Councils: The Foundation of Church’s Dogmatic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我們必須在世上反映出基督的光, 那因著領受聖體聖血,住在我們裡面的光。
-
-
「孤立自己,也是惡事;惟有去愛,能得醫治」。
-
死&愛 Death & Love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徒 Saints講道 Sermons
沒藥婦人主日:愛,然後相信 The Myrrh-bearing Women: Love, then You Will Believ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沒有不可能,神總是為我們搬開巨石; 不論多少懼怕軟弱,在神凡事都能」。
-
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講道 Sermons
最後審判:天堂與地獄 On the Last Judgement: Paradise and Hell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mbedy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u2pqHsvxWQ[/embedyt] 神從未創造地獄。 那有愛的,在神顯現時,體驗到的,就是天堂。 那無愛的,在神顯現時,體驗到的,就是地獄。 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祂的榮光將充滿世界。 行善的,將體驗到無所不在的榮光,為光明和喜樂。 作惡的,將體驗到無所不在的榮光,為烈火和折磨。 最後的審判,是神,是愛,完全的顯現與臨在。 絕非我們想像中,法院審判的可怕景象。 那時, …
-
2013.10.27 Luke 8:41-56 – The Touch of Faith Luke 8:41-56 41 And behold, there came …
-
2013.10.13 Luke 8:5-15 Luke 8:5-15 (NKJV) 5 “A sower went out to sow his seed. And …
-
2013.8.11 sermon by Fr. Jona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g1MZR7I-kg Romans 羅馬書15:1-7 首先,我想提醒各位,八月十五日教會慶祝「聖母安息日」,因此,近期內都屬於教會的齋戒期。我們將於八月十四日晚上八點舉行聖禮儀。讓我們開始今天的證道。雖然今日的福音寫得非常美,但是,我們之前已經讀過很多次,今天讓我們一起研讀使徒保羅的書信。 在羅馬書中,使徒保羅提出了實際的教導。他告訴羅馬的教友要彼此同心、相互包容,「堅強的人應該擔待那些不堅強的人的軟弱」。教會中有一些教友比較堅強,有一些比較軟弱。當然,上帝並沒有賜給我這樣的恩典,去分辨誰是軟弱、誰是堅強,但是我知道,自己是屬於軟弱的人。
-
Luke路加福音 17:12-19 2012.1. 15 Sermon by Fr. Jonah 今天的福音談到耶穌基督醫治痲瘋病人。在福音的時代背景下,痲瘋病不但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對於猶太人來說,也是不潔淨的,因此,痲瘋病人總是驅逐於城外。今日,痲瘋病已經不是不治之症。我曾經聽聞一則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他深入痲瘋病患幫助病患並傳福音,最後自己也感染了痲瘋病,也讓病患成為信徒能領受聖餐。
-
Matthew馬太福音4:12-17 Ephesians以弗所書 4:7-13(宗徒保羅書信) 2012.1.8 sermon by Fr. Jonah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04874882 今天的福音談到耶穌的誕生和受洗。耶穌聽見施洗約翰入獄之後就前往加利利。耶穌基督一開始傳福音的對象並非猶太人,而是外邦人,這些人活在黑暗中,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到上帝,而上帝是真正的光明。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是猶太人,我相信在場應該也沒有猶太人。我們的祖先一開始並不認識上帝。啟示錄告訴我們,上帝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臨在」。上帝為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他也為中國人而來。上帝的國已經臨到世上。
-
Matthew 馬太福音9:1-8 Romans 羅馬書12:6-14 2013.8.4 sermon by Fr. Jonah http://www.justin.tv/dao_love/c/2688965 今天的使徒書信寫得非常動人,它的內容既實際又中肯,與教會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此,我想與各位分享它的內容。 使徒保羅在致羅馬人的書信中提到,教會中每個人都擁有上帝的恩賜。恩賜的種類繁多(例如「愛」就是其中一項。)每個人擁有的恩賜也不盡相同,然而,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恩賜,就是「信仰」,這是上帝給我們最偉大的恩賜。
-
John 約翰福音17:1-14 2013.6.16 sermon by Fr. Jonah 紀念第一次大公會議中的神聖教父 Sunday of the Holy Fathers of the …
-
(4) 神光 Divine Light祈禱:心禱 Prayer of the Heart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徒 Saints講道 Sermons
神非受造的恩典與真正的友誼 The Uncreated Grace of God and True Friendship (中英文)
2013.03.31 sermon by Father Jonah 馬可福音 Mark 2:1-11 神非受造的恩典與真正的友誼 The Uncreated Grace of God and …
-
6 教會歷史 History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像畫 Iconography講道 Sermons
我們如何回復如神的形像 How to restore ourselves as icons of God (中英文)
How to restore ourselves as icons of God 我們如何回復如神的形像 John 約翰福音 1:43-51 New King James …
-
Matthew 馬太福音 15:21-29 2013.2.17 sermon by Father Jonah http://justin.tv/dao_love/b/368243542 今天的福音用戲劇性的手法描述了一位婦女的故事。她是迦南一帶的人,並不是猶太人。當耶穌經過迦南時,她大聲向耶穌喊叫:「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從這位婦人所說的話可以看出,她把女兒被鬼附身的苦看作是自己的苦。儘管她不是猶太人,但是,她的言談中透露了深刻的神學意含。
-
2013-1-13 李亮神父講述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56604920 今天的福音告訴我們,耶穌聽到約翰被監禁以後,就離開了名叫拿撒勒的小村莊,前往迦百農。在猶太人的語言中,「迦百農」的意義是「海邊的村莊」(也就是在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之間),此地受黑落德統轄,耶穌在此地開始傳道。耶穌實現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此預言出自於以賽亞書第九章一至二節。新約聖經的內容,常常與舊約呼應。想要瞭解舊約的內容,就必須好好研究新約。
-
2012-9-30 李亮神父講述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33954907 讓我們一起讀今天的福音。今天的福音提到了耶穌基督非常有名的教導,後人稱之為「金科玉律」。之所以稱為「金科玉律」,是因為它無論何時何地、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它告訴我們「己之所欲,則施於人」,也就是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傳教士利瑪竇將基督宗教帶去北京時,發現孔子也曾經提出相同的教導。確實,無論是基督宗教、佛教、儒家還是回教,還有許多偉大的宗教,都這樣教導我們。我們應該深入瞭解這句話的意義。
-
2012-11-25 李亮神父講述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42865109 今天我們舉行了聖禮儀與婚姻聖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今天的福音。有一位年輕人耶穌為「善師」,並且請教他,如何才能獲得永恆的生命。耶穌謙卑地回答:「你為什麼稱我善呢﹖除了神一個外,沒有誰是善的。」
-
今天的福音,是一則非常有名的故事 —- 仁慈的撒馬利亞人。 有一位法學士,他的地位就好像現在的法律系教授。他熟知法律,喜歡賣弄法律知識來玩弄權柄。他前去拜訪耶穌,找耶穌對話。然而,並非出於真誠,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試探耶穌的辯才,設法使他難堪。 他一見到耶穌,就問:「老師,我應該做什麼才能獲得永生?」耶穌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他,你這麼瞭解法律,那你應該知道法律上記載了什麼,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他回答耶穌:「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鄰人如你自己。」猶太教徒每日念誦的祈禱文,就包含了這段文字,每一位猶太教徒,都能將它背誦出來。耶穌發現了,這位法學士雖然擁有律法的知識,卻不瞭解其中的真義。他認為自己是上流社會的人,有權力、有知識、有財富,心中充滿了高傲。從他的態度顯示,他並非真心尋求真理。耶穌看出了這一點,於是告訴他:「如果你已經知道了,那就照著做,必定可以獲得永生。」可見,耶穌尊重每一個人,即便對方想要試探他、玩弄他,他也不會惡言相向。耶穌並不會順應對方的玩弄,而是用善巧的方式引導他。 這位法學士,聽到耶穌的回答之後,為了保有自己的面子,就問耶穌:「誰是我的鄰人?」耶穌繼續教導他:「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了耶里哥,遭遇了強盜;他們剝去他的衣服,並加以擊傷,將他半死半活地丟下走了。正巧有一個祭司在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去。」有一些學者將這段經文解釋為,這位祭司可能以為此人已經死了,所以才會棄之於不顧。因為,在猶太教,亡者的遺體被視為不潔的,司祭不能觸碰亡者的屍體。然而,即便是這樣,他至少應該通報其他人來為亡者安葬,而不是視而不見。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這位祭司對於自己的地位非常引以為傲,他不願意做任何他認為低下的工作。 我們應該留意,祭司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是法力高強的魔法師,祭司是上帝的僕人,應該為了別人的利益而奉獻。偉大的神學家曾經教導我們,祭司在進行獻祭之前,應該要把自己完全獻上,否則,他沒有資格來進行獻祭。正如,在禮儀當中,祭司在切割麵包時,也等於是割捨了自己的私慾。 耶穌接著說:「又有一個肋未人,同樣的,他到了那裡,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去。」在猶太教中,肋未人常常擔任神職,我們可以說,這位神職人員,同樣棄之於不顧。由此可見,當時的神職人員,常常自視甚高,仗著自己的知識和地位,滿口仁義,卻誤導、甚至欺壓別人。 祭司職務的尊貴之處,在於他必須掏空自己的私慾,將自己當作獻祭品,完全奉獻給上帝和所有人,而不是仗著自己的身份,到處命令、壓迫別人。 接著,耶穌提到了撒馬利亞人。這位法學士一聽到撒馬利亞人,心中立刻升起了不悅的感覺,因為,對於猶太人來說,撒馬利亞人是外邦人,是背叛的民族,他們對於撒馬利亞人有最壞的評價。耶穌說:「有一位撒馬利亞人路過那裡,一看見就起了憐憫之心,於是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到帶到客棧,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不論餘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時,必要補還你。」這位撒馬利亞人,並不像祭司和肋未人那樣棄之於不顧,儘管他還有自己的工作必須趕去完成,但是,他設法先安頓好這位傷患。古代的醫療並不如現在進步,他自己也不是醫生,他先為傷患敷上油和酒,並且包紮起來,盡全力照顧他,又帶他去客棧修養。他不但幫他結清客棧的錢,還說,如果不夠的話,他還會再回來結帳。 這位撒馬利亞人為這位陌生人付出,他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不在意對方是否有錢可以還給他,也不擔心對方是不是羅馬人的敵人,醫治了他可以能招來麻煩。他唯一在意的是,這個陌生人正在受苦,一定要盡全力救他、照顧他、幫助他。當你見到一位陌生人,你會如何看待他,他又如何看待你?你覺得他是一位陌生人、與你無關,還是,他和你一樣,就是一位人類。就算你們來自不同的種族,擁有不同的語言,但是,還是會有共通的交流方式。事實上,藉由語言,我們只能傳達30%的訊息,剩下的部份,都是在無意識中,用其他的方式來表達。此外,還有一種無聲的語言,受苦的人,常常用沉默的方式吶喊出:「請救救我,我需要幫助,我需要被愛,請救救我!」這就好像,一個嬰兒雖然無法說出合乎邏輯的事情,卻可以強烈的表達出他的需求。我之所以是一個人類,並不是因為我是李亮神父,而是因為我回應了別人的需求。我們可以說,藉著回應他人的需求,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 耶穌問他:「你認為這三人當中,誰是那遭遇那強盜的者鄰人呢?」那人答說:「是憐憫他的那人。」耶穌跟他說:「你去,也照樣做吧!」耶穌教導我們的是,「我的鄰人,就是我的一部分」。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為我身邊有別人,他們稱呼我、召喚我,而我也回應他們。基督宗教的精神,發自於內心深處,你面對身邊的人,你把他們當作鄰人還是敵人?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把所有人當作是我們的鄰人,並且為所有人祈禱。無論在捷運上或是咖啡廳,在別人的言談中,往往會無意間聽到別人的傷痛。在忙碌工作之餘,如果有一點時間,我們可以放下手邊的工作,看看身邊有沒有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或是,在心中為他們祈禱。 本週,我們慶祝天使的聖日。在創世紀中提到,上帝用六天的時間創造了我們的世界,上帝也創造了天使。天使沒有身體,但是他們非常愛上帝,也非常愛人類。「天使」在希臘文中代表的是「傳達訊息的人」。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尤其是受洗的時候,上帝就是指派一位守護天使,來到我們身旁。天使為我們祈禱,也在我們身邊守護我們。這就是為什麼,在正教會睡前的祈禱文中提到,感謝守護天使一天的守護,願他能繼續守護我們,讓我們今夜睡得安穩。然而,也有一些天使,雖然充滿上帝的光,卻不再愛著上帝,想要與上帝分離。聖潔的天使Michael說:「堅守自己的崗位,永遠不要離去!」離上帝越近的天使,就越充滿上帝的榮光。他們對上帝的愛,與日增長。牆上的這幅聖像畫,畫出了天使與祭司一同獻祭。我相信,在我們小小的教會中,一定充滿了天使,雖然我們的肉眼無法看見,但是,他們一直守在我們身邊。 願上帝賜福給各位。 2012-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