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會多久領受聖餐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掰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47 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daily
-
-
(6) 神學 Theologydaily講道 Sermons
稱義之後就不會下地獄嗎?Δικαιοσύνη: After being justified, will we go to hell?
by pelayuby pelayu許多基督徒信以為稱義,就不會下地獄,這真是聖經的教導嗎? 聽聽傳承於初代教會李亮神父怎麼說:https://youtu.be/4Af0D9L3Zn8
-
6 教會歷史 Historydaily
教會史—前六次大公會議 325-681年 Church History: Six Ecumenical Council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打擊異端 在拜占庭帝國的早期,七次大公會議在教會生活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們具有雙重任務:首先,清楚闡述教會組織的定位,使五大主教區的地位具體化;第二(更重要地是),確立基督信仰的基本教義–三位一體和道成肉身。所有的信徒皆同意,這些奧秘是超乎人理性能夠理解的。因此當主教們在會議中下定論時,他們並非就奧秘本身加以解釋,而是在奧秘周圍畫上藩籬,排除任何一種可能的異端邪說。 這些會議中的討論有時看起來抽象而遙遠, 但基本上都圍繞在「人的救恩」這個議題上。根據新約,人類因罪的緣故與神隔絕,無法靠自己的善行與神和好,因此神採取主動,藉由降世為人、被釘十字架、從 死裡復活,將人從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中拯救出來,這就是基督信仰的主要信息,也是大公會議所極力維護的中心內容。異端因為削弱了這個新約的教導,在人和神中 間豎起一道牆,使人無法得到完全的救恩,所以是危險、需受到譴責的。
-
尼西亞會議 – 聖像崇拜和東正教的勝利 反對聖像崇拜爭議的結束、第七次大公會議、以及843年東正教的勝利,為第二階段的正教歷史畫上句點;其中七次的大公會議對整個東正教最是重要。對於教會成員來說,這些會議從過去到現在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也是眾學者、神職人員以及信徒所關注的焦點。迪恩•史丹利(Dean Stanley)即說道:「也許生活在西班牙或義大利的農人會對康士坦丁或天特等地名感到陌生,但他們必定對其教會,依附在七次大公會議的決議下有所認知,並期待第八次大公會議的舉行,以消弭罪惡」。東正教會的「七次大公會議的教會」,但這並不代表東正教會從787年起就停止大公會議,而是視這七次大公會議為神學的黃金年代,其中決議更是繼聖經之外、正教會在每一世代尋求解答時的準則和指引。
-
真正偉大的神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踏實地去愛。~李亮神父 李亮神父講道: 在今天的使徒書信中,使徒保羅寫道:「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聖經 提摩太前書1:15),他如此偉大,如此神聖,卻認為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這不僅是因為他非常謙卑,也是表示為了神服事、為了教會服事的人們,不要認為自己是在一家「公司」工作,或是為了「賺錢」而工作。他們是為了偉大的奧秘而工作,為了呼召他們的那一位神而工作:耶穌基督。在基督面前,我們都是虧欠神的榮耀的罪人,沒有人可以說:「我比另一個人更好」。因此,為神工作是個偉大的呼召。我們必須警醒,必須了解,是誰呼召了我們、祂呼召我們去哪裡? 使徒保羅提及的第二件事,很重要,也很偉大。他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聖經 提摩太前書1:16)。也就是說,人們會了解,我(保羅)這個罪人,獲得了神的寬恕,如今屬於神,如何因著神的恩典,成為一個全新的人,成為一位屬神的人。這賦予我們責任,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成為的樣子。因為我們認定自己是東正教的基督徒,不論是從神學上、實踐上或正式的信徒身份上。 但是,當人們看見我們的時候,他們會因此真的了解:「喔!這就是東正教!真好!」或者人們會說:「跟這個傢伙保持距離,因為他心理有問題、他很壞、他既奸詐又狡猾!」究竟有多少人,善用了東正教信徒的身份,讓身邊的人們知道:「原來這就是東正教基督徒,真好,他/她誠實、謙卑、善良又樂於助人」。我們身邊的人,曾經這樣說過嗎?想想自己,包括我,我們都有很大的責任,我們領受了基督的聖體聖血,我們領受了聖洗,我們是東正教徒,但我們究竟為他人立下了如何的榜樣呢? 不幸的是,許多時候,人們說:「東正教徒,真壞!他/她是個壞蛋!」教徒並沒有為其他人立下好的榜樣。特別是在這裡,一個沒有東正教傳承的國家,一個非基督信仰的國家,人們會思考:「東正教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為東正教徒呢?」如果這些人看到我們,因著我們的愛和善行,而想要成為像我們一樣的人,那有多好呢?但是我們真的留下美好的見證嗎?神最終將會呼喚我們,詢問我們,我們究竟留下了什麼樣的見證?是留下愛的美好見證,或留下利用他人的醜惡見證?或是利用教會、背叛教會、背叛耶穌的見證?或者,人們只記得我們是一個充滿報復心的人?濫用權威?企圖控制?威脅勒索教會和神的事工?請記得這些提醒,因為從某個觀點來說,善盡我們的職責,成為一個良善的人,並不困難;從另一個觀點來說,神最終會詢問我們的並非高難度的事工,神也不會詢問我們為何沒有行各種神蹟?因為真正偉大的神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踏實地去愛。 另一個要談論的主題,是今天的福音書,關於一位盲人。他曾聽聞多次關於耶穌的事蹟,但他看不見,而這一刻他聽見身邊的群眾喧嘩了起來,他心想發生了什麼事?他平日在街道上乞討,因為他無法工作。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有更多的輔助措施幫助盲胞工作,但在當時盲人幾乎是不可能工作的。他在街道上乞討,身邊突然變得喧嘩,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像我們,總是被包圍、被各種情況和難題包圍,我們也應該像這一位盲人問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耶穌正走向我們,在我們不抱期待的時候,在我們被周遭困境淹沒的時候,耶穌正在走向我們。 當這位可憐的盲人詢問時,身邊的人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當然,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耶穌的事,但盲人並不認識耶穌。盲人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盲人稱呼耶穌為「大衛的子孫」,意思就是彌賽亞,他承認耶穌是彌賽亞。這一位未受教育的、簡樸的盲人,卻說出了這樣深奧的神學。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稱呼某人「彌賽亞」或「大衛的子孫」是一件大事,其他人並沒有這樣稱呼耶穌。 「身邊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喊叫。」我們可以看見,別人總是試圖阻擋我們呼救,出於他們的驕傲、冷漠、或者認為宗教只是一些儀式、或某種高級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中,人們穿著體面,安靜高貴。但這卻是非常錯誤的認知。即使旁人阻止,盲人還是堅持繼續呼喊,他看不見,但他呼喊,這是他在絕望中唯一能做的事,他大聲呼喊。終於,耶穌回應了。這就是心禱(the prayer …
-
娼婦聖白拉琪 安提約基亞的大主教召集鄰近七位主教,包括我–罪人詹姆士,共同商討某事,其中有天主的聖人,也就是我的主教諾烏斯(Bishop Nonnus),他是達貝拿(Tabenna)的修院送來的偉大而有力的修道士,後被祝聖為主教。 大主教安排我們住在殉道真福朱力安的主教座堂裡,在那裡我們加入了其他的主教中。 有些主教問我的長上諾烏斯是否願意給大家一些指導。正當我們正坐著凝神聆聽他的神聖教導時,突然安提約基亞最知名的女演員,也是數一數二的舞者(和娼婦)優雅地騎在驢上進入會廳。她身戴金飾、珍珠和寶石,甚至連腳也披著金子和珍珠,裝扮十分出色。擁簇她身旁的年輕男女,穿著華麗長袍,掛著金項鍊。當她走過時,空氣中瀰漫著麝香及最甜的香味。主教們看見她那麼不知廉恥地騎過他們面前,袒露著頭、肩、和四肢,明顯只用珠寶著沒有覆蓋任何巾帕,他們呻吟著好似面臨大罪和可怕的罪惡,悄然地轉離目光。 但是真福諾烏斯卻凝神注視著她,盯著她的背影,他問在場的主教們「難道她的美貌不令你心動嗎?」 他們不發一語。他將聖書舉起,埋首於書中,掉下眼淚,又深深地嘆一口氣,說道:「難道她的美貌不令你心動嗎」
-
神給我們的,並非「命令」; 因為愛無法強迫,沒有誰能命令誰愛任何人。 神給我們的,並非「命令」, 因為神首先為我們做了: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約翰壹書4:10)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壹書4:19) 即使十誡,也不應從「律法」的角度來理解, 因為律法必定有其跟隨的刑罰。 十誡應從「關係」的角度來理解: 「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 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翰14:23) 神真正給我們的「命令」,只有一個,就是復活。 末世,不論善的、惡的、基督徒、非基督徒, 神會命令所有的亡者復活。 然而,復活之後,人們要愛祂,或恨祂, …
-
記者常常描寫教會像是進行某種預測的機構,譬如:東正教教會的某個情況,會是下一個領袖會是誰,經常使用政治語言,會a主教代表某個派別,b主角代表某個派別,在某個地區大部分的信徒主張如何如何,講到主教會議,也會形容有所謂的中立派、左派、右派等等。他們會常常去找某個顧問或是專家,一些政治學家,詢問他們的意見,將這些東西整理後丟在期刊或雜誌上,給大眾閱讀。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你看了這些東西會覺得還蠻有說服力,因為某些訪問可能很有道理,但事實上,情況往往和記者所描寫的大不相同,記者的報告可能注意到很多各式各樣的因素,教會的概況、某個候選人的成長背景,信眾的意見…,似乎考慮的非常週詳。但是,最重要的卻完全沒有看到,東正教教會不只是一個大團體,或是一個制度。他是耶穌基督的身體,這些做預測的人沒有考慮到上帝,沒有考慮到上帝最多這些東西也只剩下參考價值。
-
驅魔之秘 驅魔這件事,目前在西方電影的劇本裡很流行,可以看見被驅魔的人又叫又跳,時又嘔吐。也可以看見勇敢的天主教神父和魔鬼作戰,甚至不一定能更勝利。類似的電影讓我們誤解了驅魔的概念,也許多人看過電影後,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魔鬼附身,主動的找神父想要進行驅魔儀式。 到底,驅魔是甚麼東西,東正教教會如何看待驅魔,首先,很重要的是,很多自己認為有魔鬼附身的人,不是需要神父進行驅魔,而是需要心理諮商,或是向醫院的門診求助,大多數人的問題,傾向心理的問題,而非魔鬼的問題。這些相信的人,有的是從電影或小說中習得、模仿,在劇情中看見的東西,有時模仿得非常好,也說服自己、說服別人自己有魔鬼。 我們其實去找神父,我們要了解並非所有的神父會舉行驅魔的儀式,只有非常少數的神父,有主教特別的允許才能進行該儀式。不可以找一些不是神父的人,甚至是信徒說要求要開口驅魔,也要了解,如果你固定時間參加教會的禮儀,固定時間領聖餐,其實不應該怕魔鬼,而是魔鬼應該怕你,因為你已經領受聖餐。
-
對聖人的誤解 我們小的時候都看過許多關於聖人的書,在這些書裡描寫聖人的一輩子,書中把聖人描寫得非常好,多麼用功、多麼乖巧,星期天一到一定到教會去參加禮儀等等。事實上,讀這些書會導致我們一些些的誤解,我們會覺得自己和聖人完全不同,天天過平凡的生活,每天有繁忙的事情,覺得我們和他們的距離很大,我們永遠不可能變成像他們一樣。 但事實上情況完全!不同聖人仍然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罪、自己的錯!也不了解很多事情,雖然,他們過的跟我們在不同的時代,但每個時代都有自已不同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挑戰,只有一個東西是永遠存在的-那就是罪,在一千年以前姦淫是罪在一千年後姦淫也是罪!其實重要的是聖人和罪打仗,也了解了上帝對於他們的計畫,這樣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描寫聖人是那麼好的人?如果這樣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很簡單,那是因為我們用我們的愛描寫他們,就想我們用我們的愛,描寫自己的媽媽或自己的親戚。
-
Cambridge-based courses on-line Holy week texts – music ORTHODOX OUTLET for DOGMATIC ENQUIRIES …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