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and Holy Saturday 大聖星期六

by siaoliang

簡介 https://www.goarch.org/holysaturday-learn

在大聖週六,東正教會紀念基督下葬和墮入冥府。這是我們的主被釘十字架與祂榮耀復活之間的一天。聖週六的彌撒在星期五晚上舉行,雖然彌撒的許多元素都代表對基督的死亡和埋葬的哀悼,但彌撒本身也是一種警醒的期待。

聖週六的紀念活動

在大聖週六,教會會思考主降臨冥府的奧祕,冥府是死人的地方。死亡,我們最終的敵人,從內部被打敗了。「祂(基督)捨己作為死亡的贖金,而我們卻被囚禁在其中,被賣在罪之下。透過十字架下到冥府……。祂解除了死亡的束縛」(聖巴西爾禮儀)。

在大禮拜六,我們的焦點是基督的墳墓。這不是普通的墳墓。它不是腐敗、朽壞和敗壞的地方。它是生命之源,是力量、勝利和解放的泉源。

大星期六是耶穌死亡與復活之間的一天。這是儆醒期待的一天,在這一天裡,哀傷轉化為喜樂。這一天充分體現了 xarmolipi – 喜樂-哀傷的意義,這也是大禮拜慶祝活動的主軸。教會的讚美詩作者滲透了這個深奧的奧秘,並透過以下耶穌與祂母親之間的詩意對話,幫助我們了解這個奧秘:

「母親啊,不要為我憂傷,在墳墓裡看見你腹中無子而孕育的兒子。因為我必復活,必得榮耀,我必以神的身份,使那些以信心和愛心稱頌你的人,得享永生的榮耀。

「無始之子啊,我在祢奇異的降生時,以超越自然的方式蒙福,因為我免去了一切痛苦。但現在看見你,我的神,一具無生命的屍體,我被苦痛的劍刺傷了。「但求你起來,使我榮耀」

「大地以我的意志覆蓋我,聖母啊,但地獄的守門人看見我,身披復仇的血衣,也不禁顫抖:因為在十字架上,我以神的身份擊倒了敵人,我將復活,並稱頌你」。

「願受造之物都極度喜樂,願地上所有的人都喜樂,因為敵人地獄已被洗淨。婦女們,你們帶著香料來迎接我吧!因為我將亞當和夏娃連同他們所有的後代一起釋放,第三天我將復活。(聖經第九頌)

大禮拜六是最重要的安息日。基督在墳墓中遵守安息日的安息。然而,祂的安息並非不活動,而是為了實現拯救人類與宇宙的神意與計畫。祂創造了萬有,又使萬有新生。世界的再造已經一勞永逸地完成了。透過祂的道成肉身、生命和死亡,基督用祂自己填滿了萬有祂為所有的肉體開闢了一條通往死裡復活的道路,因為生命的創造者不可能被腐敗所支配。

聖保羅告訴我們

「神在耶穌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哥林多後書 5:19)。因此,永恆的生命──真實且自生的生命──穿透了冥府的深處。基督是眾人的生命,祂的死毀滅了死亡。這就是為什麼教會會歡欣地唱道:「萬物現在都充滿光明,天上地下和地底下的一切都充滿了光明」(帕夏聖經)。

教會知道自己是「永恆的實在,基督的臨在勝過撒旦、地獄和死亡本身」。

莊嚴的大週六慶祝活動幫助我們回憶和慶祝一個偉大的真理,那就是「儘管歷史每天都有滄桑和矛盾,地獄在人類心中和人類社會中長期存在」,但生命已經獲得解放!基督打破了死亡的力量。

在我們的教會中,復活的聖像是「基督降臨冥府」,也就是死人的地方,這並非毫無意義。這幅聖像描繪了勝利的基督,他在榮耀中統治一切,踐踏死亡,將亞當和夏娃抓在手中,從地獄的深淵中拯救出來。這幅聖像生動地表達了基督以祂的死亡和復活擊敗死亡的真理。

聖周六紀念聖像

抹大拉的馬利亞、聖母馬利亞、愛的門徒約翰和亞利馬太的約瑟正準備將基督的屍體送往墳墓。聖像由 Athanasios Clark 提供,並經允許使用。Epitaphios Thrinos 的聖像由 Athanasios Clark 提供,並經允許使用。

東正教聖周六的慶祝活動

當唱到「Eranan ton Tafon ai miroforoi miraan lian proi elthousai-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myrrh-bearers came to Thee and sprinked myrrh upon Thy tomb」時,祭司會使用噴灑器 (rantistirion) 噴灑玫瑰水在聖墓上。這節經文通常會重複三遍或更多遍。人們也習慣灑水。

儀式結束時,教友會與 Epitaphios 一起遊行,通常整個代表基督之墓的建築物會圍繞著教堂,高唱三聖頌,其方式與傳統的葬禮遊行相似。

按照習俗,神職人員和人們在吟唱哀歌時以及在 Epitaphios 的遊行中都會手持蠟燭。這種做法源自於古代基督教的葬儀。點燃蠟燭象徵基督勝過死亡,同時也表達教會對復活的信仰。

晨禱崇拜的讀經是 以西結書 37:1-14;哥林多前書 5:6-8;加拉太書 3:13-14;馬太福音 27:62-66。

聖週六上午舉行的禮儀是聖巴西爾大帝的禮儀。儀式以晚禱開始。入堂後,照常頌唱晚禱詩歌「O Gentle Light」。接著誦讀《舊約》經文。這些經文記載了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以及天主之子的死亡拯救人類的預言。第一篇讀經是創世記中關於創世的記載。第六讀經文是以色列人渡過紅海的故事,以及摩西勝過法老的勝利之歌,歌中的詩句是:「因祂得榮耀」。最後一篇讀經是關於三個孩子在巴比倫火爐中的故事,以及他們的讚美之歌,歌中重覆吟唱:「讚美耶和華,讚美祂直到萬世。在古代教會中,慕道者在這些讀經時期受洗。接下來的書信講到,藉著基督的死,我們也將獲得新生。在書信之後,唱詩班像呼喚沉睡的基督般吟唱:「主啊,起來,審判大地,因為你在萬國中要得基業……」。執事拿著福音書,讀出聖馬太的第一個復活訊息。由於晚禱儀式的部分是屬於翌日(帕斯查)的,所以星期六的埋葬讚美詩與復活的讚美詩混合在一起,因此這個儀式已經充滿了即將來臨的帕斯查喜樂。

讀完書信後,牧師依照拋撒月桂的習俗,說道 「天主啊,求祢起來,審判全地,因為祢要將所有異邦人納入祢的遺產。這一天的詩歌是 「讓所有凡人都保持安靜,戰戰兢兢地站立……」,這是一首深思熟慮的崇拜讚美詩。神聖禮儀在聖餐頌中結束: 「主從睡夢中甦醒,祂復活來拯救我們」。

聖週六讚美詩

復活讚美詩

當約瑟從十字架上取下您無暇的軀體時,他用乾淨的亞麻布裹著,塗上香料,將它安放在新的墳墓中。

主啊,你是不朽的生命,當你降臨死亡時,你以神性的閃光毀滅了哈迪斯。當你使死人從陰間復活時,天上所有的力量都在呼喊: 生命的賜予者,我們的神基督,榮耀歸於你。

站在墳墓前的天使喊叫著,對那些帶著香膏的婦女說 
婦女們: 香膏是適合凡人的,但基督已顯明是朽壞的陌生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