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愛鄰人,我們就無法愛自己。 【 路加福音 10:25~37 】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
Tag:
他者
-
-
(1)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共融與他性—「他者」的本體論 Communion and Otherness: An Ontology of Othernes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共融與他性 ── 進一步探討「人格」與「教會」 Communion And Otherness – Further Studies in Personhood and the Church By John …
-
(1)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共融與他性—本質與能量 Communion and Otherness: Essence and Energie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以下,我們要來討論,對於人類的存在而言,這樣的存在論有何深意。現階段我們所關心的,是上帝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先前對於Maximus思想的討論,應該足以顯示出,教父神學提供了許多哲學工具,以實現一種愛的存在論,在此種存在論當中,自由與「他性」是基本而不可或缺的,並且具有存在性意義,也不受「分離」、「距離」、甚至是「虛無」、對「他性」的排拒等合稱為「後現代現象」(post-modernity)[註三十九]的介入,此種愛的存在論,被認為是在探討「他性」主題時所不可或缺的。 (c)以我的觀點來看,若要探討一個包含了「他性」與「共融」的存在論,在哲學性上最佳且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在Maximus式的存在論中,加入另一種教父思想所提及的、把「上帝的存有」和「世界的存有」相連接的方式,也就是透過上帝之「能」(energies),這樣的考量,是出於一些歷史因素。藉由上帝之「能」來認識上帝,而非藉由完全超乎理解範圍的存在(ousia)[中譯註九],這樣的理念已經被Cappadocian教父們所採用 [註四十],但是,主要由十四世紀的聖徒Gregory Palamas,在與Barlaam論戰的背景下,並參考自己的靜修(Hesychasm)[中譯註十]經驗,加以發展與推廣。
-
(1)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共融與他性 ── 進一步探討「人格」與「教會」Communion and Otherness: Further Studies in Personhood and the Church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共融與他性 ── 進一步探討「人格」與「教會」 Communion And Otherness – Further Studies in Personhood and the Church By Jo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