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日) 東正教教會於九月十四號慶祝光榮的十字聖架節。一般認為這天是為了紀念主背負起了祂的十字架。在這一天,十字架被認為象徵精神上的勝利,在這場聖宴的晨禱中我們唱到:這是「和平的武器,是無可壓抑的勝利之表徵」。 依據羅馬的傳統,當基督於十字架上殉難之後,祂本人以及另外兩名和祂一起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小偷,連同十字架一起被埋葬在被刑場的附近。這麼多年來,Golgotha,我們的救世主耶穌基督被求刑的地方已經成為基督信徒虔誠禱告之處。大家都知道基督的十字架就是被埋在這裡。 基督被釘死於十字架之後的三百年左右,當時羅馬的帝王是康士坦丁大帝。他的母親Eleni(又稱為海倫)是一位基督徒,而康士坦丁大帝本身也在去世之前受洗了。 康士坦丁大帝在一場很重要的大型戰役之前曾經有過一個夢,在夢中他被告知如果在士兵的旗幟和盾牌上畫上十字架的話,那麼主就會應許他勝仗。後來他照著做了,並且在每個十字架上寫著「藉著這個圖像,我們贏得勝利!」結果康士坦丁大帝的軍隊果真打了勝仗。從此以後,康士坦丁大帝變成基督的捍衛者,而他本身也成為基督的信徒。 康士坦丁大帝與他的母親St. Eleni很想找到當初耶穌基督殉難的那座十字架,以玆紀念,因此St. Eleni來到耶路撒冷,在Golgotha附近開挖尋找十字架。 十字聖架節讓我們追憶起當年St. Eleni找尋耶穌殉難的那座十字架的歷史。不過問題在於,到底哪一座才是當初的那座十字架呢?當時並未發現寫著「Jesus of Nazareth the King of Jews」(Nazareth的耶穌 猶太人之王)的牌子。幾座十字架一個接著一個被倒放在病人的身旁﹔當第三座十字架倒放在病人旁時,他被治癒了﹔於是人們又將這第三座十字架放在往生者的身旁,而神蹟再次發生了。當這第三座十字架觸碰到往生者時,他活了過來,所以眾人斷定,這座就是基督殉難的那座十字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