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到天人合一 要如何進入平安中 若死亡存在 哪來的平安呢? Ephesians 2:14-22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祂承擔所有人類的仇恨,將其承攬在自身,仇恨死在十字架上,所有人類及一切受造物之疾病,皆死於死字架上,故此耶穌受難之後宇宙有重大的改變,人與人間的仇恨與分歧不再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架構了,當然還繼續存在於某些喜好仇恨與分歧的人中,但這些不再是我們無法避開的。而現在我們以基督為基礎,人類能與神合一,永不分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領聖餐,領受耶穌基督,如此的生存方式,不斷在我們之內更新。
死亡
-
-
生命中的平安與人和好 但為何總得不到真正的平安 問題出在哪裡 Ephesians 2:14-22 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做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今日的證道我們先從使徒書信開始,經文內容富含深奧的思維,傳達極為獨特的訊息關於 “平安”。他所傳達的訊息 “平安”就是指耶穌,就是神祂自己,這訊息極為重要,全人類及所有受造物都需要平安,因此我們將會對耶穌,基督宗教有新領悟,透過今日所要講的證道。
-
講道 Sermons
愚昧的財主:奪不走的財寶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 Treasure that Can’t Be Taken Away
by pelayuby pelayu2015年11月22日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的主日經文,提到一位愚昧的財主,他面對著深奧的人生疑問:去成為,或去擁有?同樣的問題,人們會專注閱讀心理學家Erich Fromm的著作,但卻會忽略聖經的教導。 福音書提到這位財主只關注他所擁有的:擁有錢財。但他卻是一個空虛的靈魂,甚至沒有名字。當他死亡時,也帶不走一點財富。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因為我們所擁有的,隨時都可能消失。例如經濟蕭條,或戰爭,或其他重大意外事故。唯有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無人可以奪走。如果我們是仁慈的、智慧的、寬容的、心胸開闊的,這些美麗的人格塑造著我們的特質。即使被關入最糟糕最殘酷的監獄,沒有食物,我們還是擁有這些美麗的特質。 不幸的是,人們總是喜歡比較:這人有錢,但我沒錢;那人工作比我好,我沒有好工作……但卻沒發現,有一個空洞在自己體內,虛空一無所有。我們必須好好努力塑造美好的品格,讓生命架構在愛、憐憫、智慧、寬恕、好奇、喜悅之上。如果經常比較別人擁有什麼、我沒有什麼,只不過不斷地暴露自己是多麼空虛罷了。 27 俱樂部,是指由一群過世時全為27歲的偉大搖滾與藍調音樂家所組成的「俱樂部」,如Amy Winehouse及其他頗負盛名的歌手。他們都於27歲的時候去世,雖然紅極一時但卻因為內心空虛,染上惡習。死因有吸毒、酗酒、過度服藥、自殺…..等。他們覺得空虛,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全空虛的,因為他們擁有美好的嗓音。但是他們卻沒有好好耕耘自己,專注發展自己的才能。反而沉迷在不當的事物中,殘害自己的生命,最後走上不歸路。 值得注意的是,這愚昧的財主是「反社會的」,因為他只對自己說話,不求問神。基督信仰不是個體的信仰,也不是個人的靈修。若有基督徒說我只在乎我自己,只為自己祈禱,我不在乎你,就是極大的錯誤。 如果我想建造自己,這基石必須來自我以外。我們必須明白,沒有他人,我們根本不存在,也無法生存。如果某人自尊心低落,他/她必須要學習去愛,因為愛可以幫助他/她,可以重塑他/她完整的個性。 耶穌說我們有很多肢體,但只有一個身體,這身體就是耶穌的身體。我們不單是耶穌的肢體,也彼此互為肢體。所以你們在我裡面,如果我是富有的,也是因你而富有。我富有,因為你們是我的生命,我的寶藏。這是真實的寶藏,豐富了我的生命。讓我們彼此擁有,在主內富足,這是真正的喜悅,即使死亡也無法奪去。
-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耶穌趕鬼(群):神無盡的愛 On Demon Possession (Legion): The Abyss of God’s Love
by pelayuby pelayu究竟什麼是無底坑?什麼是深淵? 就是神無盡的愛。 愛神愛人的,那深淵就是天堂; 恨神恨人的,那深淵就是地獄。 主日經文 提摩太後書2:1-10 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他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所以我為選民凡事忍耐,叫他們也可以得著那在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 路加福音 8:26-39 他們到了格拉森(有古卷: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是加利利的對面。耶穌上了岸,就有城裡一個被鬼附著的人迎面而來。這個人許久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只住在墳塋裡。他見了耶穌,就俯伏在他面前,大聲喊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是因耶穌曾吩咐污鬼從那人身上出來。原來這鬼屢次抓住他;他常被人看守,又被鐵鍊和腳鐐捆鎖,他竟把鎖鍊掙斷,被鬼趕到曠野去。耶穌問他說:你名叫什麼?他說:我名叫群;這是因為附著他的鬼多。鬼就央求耶穌,不要吩咐他們到無底坑裡去。那裡有一大群豬在山上吃食。鬼央求耶穌,准他們進入豬裡去。耶穌准了他們,鬼就從那人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湖裡淹死了。放豬的看見這事就逃跑了,去告訴城裡和鄉下的人。眾人出來要看是什麼事;到了耶穌那裡,看見鬼所離開的那人,坐在耶穌腳前,穿著衣服,心裡明白過來,他們就害怕。看見這事的便將被鬼附著的人怎麼得救告訴他們。格拉森四圍的人,因為害怕得很,都求耶穌離開他們;耶穌就上船回去了。鬼所離開的那人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卻打發他回去,說:你回家去,傳說神為你做了何等大的事。他就去,滿城裡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 李亮神父講道: 這段福音書是講述耶穌基督遇到魔鬼,對今天來訪的心理系學生而言,應是特別有趣的一段經節。耶穌前往的村落,在那不只一人遇到問題,而是整個村落都缺乏憐憫心,多數村民都在邪惡的挾制之下,這具有很深涵義。有個人因著不明原因,或許是因為壞習慣或是其他因素,使許多鬼附在他身上。 但我們可從中看到一些深奧道理:魔鬼如何影響人。首先看到的是那個人迷失了自己,鬼占了他的身心。我們要知道神從不「占據」我們,祂尊重我們的自由。即使聖靈臨到我們,我們也絕不會失去我們的思想意識。我會如此說,是因為在台灣常聽聞有人被聖靈擊倒,但這不是從神來的。神會以智慧和喜樂充滿我們的心,但你不會失去思想意識。你可能會變得充滿愛,但不會大吼大叫,你不會說出你自己都不明白的事。 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發生在這個人身上,因為魔鬼,他赤身露體。亞當夏娃在墮落之後,他們明白了自己的赤身露體;而在這裡我們看到這個人赤身露體、失去一切:在他身上沒有任何尊重、沒有任何榮耀,他失去一切。此外我們也可看見這個人一直在製造麻煩,所以別人把他用鍊子鍊住,避免他繼續到處破壞。但因為魔鬼很有力量,所以這個人力大無窮,甚至可以掙開鎖鏈。 最糟糕的是這個人的人際狀況,他不是住在城鎮中,而是住在墓地間。魔鬼要人住在死亡之地,而非活人之地。若魔鬼有能力殺死這個人,牠便會這樣做,但很重要的是,牠沒有能力這樣做。當今的電影,你可看見很多現代社會中的病態,人們迷戀吸血鬼和德古拉,喜歡看這樣的電影,看這種無關於愛的電影,去看電影不是為了增進親友間的情誼,也不是為了激發創意,反倒是走進充斥死亡的電影院。腦海中的影像,讓人嚐到、感受到魔鬼,引著人邁向死亡。當我提到死亡,我指的不是軀體的死亡,而是關係的死亡。因為當人失去了與人的關係,其實就是一種死亡狀態。 …
-
我是生命與復活 星期日就要到了,我必須準備追悼儀式,我們要為兩位基督徒的母親禱告,她們正巧是在同一天過世的,一位已經去逝多年,另一位則是去年去逝的。 東正教堅信肉體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了,人類的存在並不是單單指肉體,我們也了解到人類的思想潮流牽動著整個世界,而我們也相信愛的力量超越死亡,愛不至滅亡,所以我們所愛的人也不會完完全全的死去,更不會消失或歸於虛空,同樣的他們對我們的愛也一樣,這種愛是不會逝去的。 在教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在教會裡舉行追悼儀式。我準備好祈禱書,這書中寫著不同場合所需的禱文,此時有個念頭閃過我的腦海裡,聖經寫著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
生命不會消失,生命是永恆的愛,因為基督的復活,已經摧毀了死亡。 【 約翰福音 1:1~17 】 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有一個人,是從 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 神生的。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為他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來在我以前。』」從他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 …
-
(6) 神學 Theology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書籍
樂園與天堂 Paradise and Heaven (by Metropolitan Hierotheos of Nafpaktos)
by pelayuby pelayu樂園與天堂 任炎林 譯 by metropolitan Hierotheos of Nafpaktos 基督再來、身體復活、所有的人出現於基督的可畏的審判座前、理所當然地接受最後審判,以樂園與天堂為最高潮。義人進樂園享永生,罪人則下地獄。 樂園始於人類歷史之初,到歷史終了之時,則有樂園與地獄。因此,全部聖經都說到樂園與地獄。 聖經的基本教導是,人被創造安置於樂園以後,喪失了和上帝的溝通。從此,人的內心一直在尋求如此的樂園生活。基督藉由道成肉身,為人提供返回樂園,重新獲得與三一上帝相交通的可能。於是,人終其一生,特別是如果人生活在教會裏,努力遵守上帝的誡命,並且有分於祂的恩典,他可以得到拯救進入樂園。 於是,「樂園與天堂」,是聖經和教會的中心主題。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和分析樂園與天堂究竟是什麼樣子,它們在正教教父的傳統裏又是如何解釋的。這工作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如此我們不僅能夠解釋聖經,並且可以知道教會的工作。從下述可以看見此主題極其重要,因為它將顯示教會的本質和工作。不審視正教的樂園與地獄概念,我們就無法明白教會的使命。解釋的結果因而影響深遠。 一﹒聖經對樂園與地獄的觀念 在這一部分,我們不僅要從舊約所描述來探討可以理解、可以知覺的樂園主題,主要的還是要從基督與使徒的教訓來明白樂園與地獄。
-
撒種的人 The sower 東正教 李亮神父講解
-
再微小的愛,都如同種子。懂得珍惜,獻上感謝,心田,終會豐收。 【主日福音書 路加福音 8:5~15】 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
-
神愛世上每一個人,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這愛。 【 路加福音 8:5~15 】 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embedyt] …
-
你在聖禮儀中領受神的種子, 先是祂的話語,後是祂的聖體, 而這種子必須成長,成為在你裡面的基督。
-
(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講道 Sermons
撒種的比喻:成為有生命的種子 Parable of the Sower: Become a Living Seed
by pelayuby pelayu必須展開艱辛的旅程,才能成為有生命的種子。 聽聽神父怎麼說 https://youtu.be/6PmpKJpCRAo
-
「道路」與救贖 The “Road” and Salvation 在這個兼容各種宗教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常常要面對身邊的「非正統基督徒」和「異教徒」。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很難不去思考,神對他們的用意是什麼?他們在那樣的「信仰」中,會有怎樣的未來?往往,我們會為他們焦慮不安或傷心流淚,也會為了他們的救贖而祈禱,甚至,我們會向我們的神(也是全人類的神)提出心中的困惑。 剛好,我也是深陷於這種苦惱的人之一。儘管,我是個正教徒,然而,我身邊的好朋友們,卻信仰著各式各樣的教義,有些宗教思想甚至來自於世界各個角落,其中還包括很極端的思想。因為,我把每一個在尋求神的人都看成我的朋友,甚至是那些熱衷於追求自己的存在意義的「無神論者」。因此,對我來說,他們都是在「成為神的肖像」的道路上一同努力的伴侶和摯友。對我而言,只有在面對一些完全不在乎生命意義的朋友時,我才會感覺自己難以與他們建立友誼,即使他們是我的家庭成員也是如此。根據上主在聖經中的教導,那些追尋生命意義的人,都是我「摯愛的弟兄姊妹」,也是我的父母、孩子和摯友,他們都是我靈性旅程上的伴侶,也是在通往上帝和救贖的「道路」上的偉大探險家。
-
(8) 其他聖事 Sacrament: Funeral, Memorial, BlessingWhispers (Magazine)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死&愛 Death & Love
死後的生命 Life after Death (by Fr. Jonah)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 我們的主題是非常有趣,我的學生要求我教這個主題 大家有求知慾關於什麼在死亡以後發生的事。 西方人對死亡產生恐懼,如果葬禮是在美國,他們會將死亡藏的不像死亡。 他們會為亡者畫美美的妝,甚至葬禮的追思會也會佈置得美美的以及其他相關事宜….等等,因此不是那麼容易體會到是否是死亡了。 但是中國人看待死亡是非常嚴肅的。 他們保留屍體很多天,他們參加葬禮,並且他們為死者的提供祈禱、燒紙錢和獻祭拜拜。 拜祖先在中國宗教是非常重要的 聽到於鬼魂靈異的事件是非常普片的。 中國人民非常容易地相信那些故事。 …
-
(6) 神學 Theology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
火焰之河(二) The River of Fir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VIII 這種異教思想,以形式各異的異端邪說混雜在基督教教導中。西方所發生的狀況也就是如此。他們不再去區分上帝與祂的受造物,反而去分別靈魂與物質。30他們開始把人類的靈魂當成本質上永恆的事物來思考,不再認為人死後應該是在上帝懷裡休眠的狀態,卻想像成人類的真實生命,31 這樣死者的復活不僅平淡無奇,連有無復活這件事現在都值得懷疑。正教所有筵席的高潮,我主復活的盛筵,現在地位跌落至第二位,因為對於西方基督徒而言他們很難再去理解對這聖禮的需求,這種反應就像雅典人當初聽到使徒保羅講道時一樣。 但 是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認為上帝受此必然性的支配,被這全然充斥人類邏輯的理性主義式必然所支配。他們宣稱神無法接觸較低下的存有,像是人類,因為他們具 備的理性與哲學性觀念不允許這種事發生,這種信念後來造成了靜修者的爭端;其實本來在奧古斯丁聲明,與摩西對話的並非上帝而是天使的時候,這種思想就已經 生根發芽。 我 們應當要理解的是,後來所謂上帝公義的律法觀,就是在這種連神都要遵守的必然性其思想背景的影響下所產生出來的。上帝必須懲罰人的不順從。一個更崇高的必 然性要求以牙還牙,即使上帝原本滿懷善意與愛,卻不能表現愛的行為,祂被迫必須做出與自己的愛相反的行為;所以為了拯救人類,祂唯一能做的,就是懲罰祂的 兒子,好來代替人類,這樣必然性才會滿意。 IX
-
(6) 神學 Theology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
火焰之河—注釋 The River of Fir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注釋 1「疏遠上帝,這就是邪惡。」語出聖大巴西里。上帝不是邪惡之因,”ELLHNES PATERES THS EKKLHSIAS” [教會的希臘教父) 7, 112 (下文簡稱EPE)。「當許多…依著自己的自由意志遠離上帝時,祂就為這些人帶來與祂分離的命運;而遠離上帝就是死。」聖愛任紐,駁異端論(St. Irenaeus Against Heresies)5. 27.2.「人類,在魔鬼的讒言下,拒絕永恆的事物而迎向腐化,成為他們自己在死亡裡腐化的原因。」聖大亞他拿修,關於道成肉身(St. Athanasius the …
-
當基督第二次來臨、最後的審判結束之後,就會展開永恆的生命。對人們來說,永恆的生命永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地獄」。St. Maximux the Confessor說「天堂」就是永恆的幸福,「地獄」就是永恆的不幸。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說,二者都是「永恆的存在」,只不過依據人們不同的狀態,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而已。
-
教父告訴我們,從上帝的眼光看來,天堂與地獄並不存在,天堂與地獄只存在於人類的眼中。乍看之下,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確實像兩種生活方式,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它們之間的分別並非來自於上帝。( 死後的生命,第7章 )
-
靈魂與肉體的分離,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奧秘。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當死亡的時刻迫近,靈魂處於即將離開肉體的臨界點上,會有什麼遭遇,還有,靈魂離開肉體之後,會有怎樣的經歷。這些奧秘是基督給我們的啟示,教會的聖徒為此做了見證。聖徒的人生典範可以為這些重要問題提供圓滿的答案。
-
生命就是—因為你,我活著; 生命若不分享,其實已經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