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修行(Neptic)與社會神學 7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神學真正意義在天主的話以及有關於天主的。神學愈是離不開真理以及對天主的神現,論及天主的話也愈真。但這假設了 有一位真實而忠信的神學家在。在教會各位聖教父的?導中,神學家被視同為一位見到天主的人。只有那見到天主並且經由神化與祂結合的,獲得了天主的真知識。 依神學家聖額我略所說,神學家是那些到達「推理性直觀」的人,他們的情慾已先獲洗淨;或至少是在淨化的過程中。
正是此種立場顯示教會的神學是統一的,並沒有分為謹慎修行與社會神學。所有的神學都同時是謹慎修行(Neptic)又是社會性的。這意指教父們也沒有嚴格分為謹慎修行及社會神學家。
不過講到那些一生都住在沙漠中和那些從事牧靈工作的教父時就能作出平常所見的區分了。但應該說,甚至這種區分是為 二個基本理由而想出的:第一、因為甚至所謂的社會性教父也通過「節制克苦(Nepsis)」及心靈的淨化;其次,因為謹慎修行的教父度隱修生話而間接作牧 靈工作;藉?祈禱幫助整個世界,也藉?引領那些拜訪他們為求治癒的朝聖者而為之。
神學的真正工作是個人的療癒。一位真正的神學家知道問題並能治療它。當然,實際的病痛本身乃是心靈理智的昏暗。因 此,真正的神學是謹慎修行的,而真正的神學家本質上也是謹慎修行的,因為他必得認識靈修奮戰的所有秘密,他認識了,那已是他自已在精神健康的旅程上培養出 來的結果。故而,正教神學全是謹慎修行的因為它目標人的治療。它治療人並將他的心靈理智由肉性理智的、環境的以及情慾的淩虐中釋放出來。這得藉警醒與祈禱 來完成。
警醒(節制克苦的戒心)便是注意,精神的警覺。基督曾對門徒們說:「醒寤祈禱」(瑪竇福音26章41節)。保?宗徒也指示他的門徒第茂德說:「在一切事上務要謹慎(弟茂德後書4章5節)。」因此,醒寤乃 是精神的注意力;它是心靈理智準備好不去接受任何誘惑性的思想。根據聖?父們所說,警醒(節制克苦的戒心)是理性出現於心門,提防誘惑進來及造成那可能引 人犯罪的條件。警醒與祈禱緊密相關。依據懺悔者聖馬克西摩,警醒保持對任何誘惑性意見的心靈理智清澈性,而祈禱將豐富的恩寵引進一個人的心裡。這就是為什 麼警醒也稱為心靈的哨兵。因而醒寤與祈禱,換一種方式說,就是注意力與祈禱,乃是構成「基督內的哲學」的二種精神武器。
懺悔者聖馬克西摩說,實行哲學不是理論的思索,而是一個人藉以成為上天啟示的合適工具的內在心靈理智工作。人因此變成一位承受啟示者並認識天主。心靈擺脫了所有屬肉身的思考而僅保留一句話–不斷地祈禱「主耶穌基督,天主聖子,請憐憫我這罪人」。
心靈不接受任何其它「屬肉身的思考」。自然,拒絕屬肉身的思考並不表示理智與一個人的思想分開,而是,它出自一個 人心靈的理智,也就是他的心。這就是何以心淨化了並透過祈禱由天主接受很多的恩寵。這整個過程稱為心靈理智的靜修。靜修就是藉以洗淨心靈而只將基督的名字 留在內裡的靈修「方法」。
正因這活動同時有社會特性,在人受治療時,他立即變成最具社會性的人。若一個社會、一個家庭是由健康的人們所組 成,嚴重的社會或家庭問題,實際上便不存在。也許,由於個人的情形或每個人的脾氣會產生問題,但一個治癒的人承認那是可以克服而使事情順遂的。這可見於某 些苦修者,他仍有缺點,乃是因為有病,年紀或他們的特性,然而甚至這些缺點也像是「優美」的,也就是不惹人怒;它們被認為是一個有不經創造的天主恩寵在其 內的人的天性表現。
因而,由某些點可以看出,謹慎修行的人一樣是極好的社會人。
A) 人類歷史最偉大最重要的社會性行動是由天主的母親完成的。這位天主之母(Theotokos)正如正教所說的在初期教會中並沒有主張任何職位。她不是傳道者,像宗徒一般。反而她完全從事靜默與祈禱。然而,她作了很大的牧靈服務。
聖額我略巴拉馬說,基督升天後,天主聖母生活於長時的耐苦及許多苦行,為全世界祈禱並勸導往普世宣講的宗徒們。天主之母為宗徒們是一根支柱,他們傾聽她的祈禱,他們擁抱她的洞察以及她對福音宣講的貢獻。因此,她經由祈禱以及與宗徒們的合作幫助他們,這為傳教工作至為重要。
雖然如此天主聖母的工作不僅限於這種範圍。至聖聖母(眾聖人的聖人)變成了歷史上傳教者中最偉大的,她準備了自 己,以她所知道的方式到達了神化之境;她成了「最有福的」而且最後配得上生了聖子及聖子的聖言。她將她的肉身給了天主聖三的第二位為使祂能降生成人。所以 一方面,她指示一條我們必須隨從的路徑,如果我們要接近像似天主的話;另一方面給了我們針對我們的病痛的最有力的藥:也就是,她變成這個世界一直想知道的 最大幸福的原因,她生了那降生成人的基督。
自然這大工程也在真正清淨的生活中看到。因為涉及他們自已心靈的淨化及人格的治療,他們給予人性很大的安慰。單單 一個人重生就能對整個宇宙造成最大的呼叫。靜修者在傳教工作上對所有年齡層作證,以他們的存在,祈禱和宣講作證。他們祝福並聖化這世界,甚至在他們死後藉 他們的神聖遺風而影響。因此是在寧靜中有最大動力的行動。
B) 因聖寵而重生的人成了最具社會性的存有。這有一個好例子,聖額我略巴拉馬的解釋是,浪子的比喻。
心 靈理智是擁有,是營養。當我們的心靈理智依靠天主時,我們便處於良好狀態。而當我們開門迎接我們的情慾時,我們的心靈理智會「擴充」自已並一直朝世俗事 物、各種快樂及熱情的思想走去。它在我們的路途上誘使我們離開真愛,對天主的愛以及對我們鄰人的愛,並迎向沒有價值的事物,貪戀虛榮。這就是喜歡快樂、貪 圖金錢與野心的發展方式。而後這人生病了,就像聖額我略巴拉馬表達的,人變得不快樂,連太陽的照射及呼吸新鮮空氣都不能使他快樂。
那「揮霍浪費」的心靈理智,就是對天主的疏遠,結果不僅使人貶抑令他生病,而且也使整個社會生病;他被激怒並與他的夥伴爭戰,因為他不合理的願望不能滿足。他變得想殺人,並且像似一頭野獸。
所以,當一個人的心靈理智離開天主時,他變成反社會性的,而當心靈理智自其離散狀態回到心中時,它會提升到天主,他變得更具社會性的。一位治癒的人乃在他健康的社團性。
C) 從而擁有正?精神的人是內在整合的。他不屈從於屬肉身的思考的凌虐。而且大家都知道,屬肉的思考會產生可怕的心理問題,使一個人變得癲狂。
當我們談起肉性思考時,我們並不只是意指思想,而是指藉目視或耳聞或藉這二者所引起的想像與刺激相關連的理性聯 想。如此,肉性思考是含有一種內在聯想的想像與刺激。舉例而言,一種與光榮、財富或快樂有關的想像進了我們的心思。這種想像伴?一種想法:「如果這樣做, 你會得到榮耀、金錢、你會很有權勢」。這些理由解釋稱為肉性思考,且能徑由它們聯想的力量發展成罪。
「連繫」是一個人與肉性思考對談,而仍在懷疑是否要行動。「同意」則不只是連繫了。現在人決定對特定的肉性思考加以行動。結果欲望進入其過程而引致犯罪。重覆的罪行造成情慾。在連繫階段,肉性思考意欲激動快樂以俘虜心靈理智然後奴役一個人。
依照教父所說,肉性思考有簡單的有複雜的。簡單的肉性思考不會困擾,而複雜的肉性思考連?情慾及某種觀念。聖馬克西摩在情慾觀念與目標之間作了區別。金子是一目標,就像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對一個目標的單純記憶是一種觀念。而情慾是無理性的愛或恨,繫於對某一目標的觀念。
肉性思考發展成罪與情慾。而情慾不只由肉性思考所生,也受其強化。它獲取了力量的根本而後使一個人在其自身的轉變 中體?到大困難。依字義,一個人的肉性思考使一個人腐敗。會毒害並污損一個靈魂。肉性思考使靈魂的能力混?。聖教父們不僅將一個人的墮落歸因於肉性思考, 而且描述其在人際係上造成的阻礙。此外很多身體的病都是由無拘束的肉性思考出現而造成。在此之外,一個受制於肉性思考的人失去了坦率以及與天主的親密結 合。
凡妥善隨從治療路徑者即脫離肉性思考;他變成內裡平衡且行為正常的。他既不折磨他自己也不折磨他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觀察那些心理不平衡的人們,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受制於固定的理念與思想模式,且不能由之釋放自己。
D) 謹慎修行生活是社會性的生活;而且實際上一樣是極好的社會性生活,因為它幫助一個人重獲他靈魂的本性能力,並由此「依本性」(即天主所定的)發揮機能。
在聖教父們的教導中,情慾被分為三種機能:智力(推理)、嗜好(欲望)以及脾氣(感情)。這三種機能必須朝向天主。當它們轉離祂與他人時,它們被視為情慾。為此,情慾是靈魂違反本性的移動。
西奈山聖若望用一例子使這事實變得相當清晰。夫婦關係為生育是十自然的;但當代人將其意義改變成有些陳腐。生氣若指向邪惡是自然的,但我們用之於我們的弟兄。嫉妒是自然的,只要所貪圖的所競爭的是聖人的德行,但它也被用來反對我們的弟兄。
想望榮耀是生就如此的,但那是指尋求天國;而不幸的是,這種想望被用於瑣細的,短暫的及現世的事物。驕傲與榮耀相 連,當其用來反對魔鬼時是自然的。當高興是在基督內高興時是自然的。我們已由天主接受怨恨為用於反對魔鬼。我們已接受真正無節制的傾向,那是有關想望永遠 的財富的。但我們將其轉向浪費。因此情慾是將靈魂的能力移向相反本性的。
在正教精神的遠景中,當一個人由其自大中解脫出來,那自大會招致世俗心、貪婪及野心,解脫使他獲得對天主的愛以及對他人的愛。
他在每個人內看到天主的肖像。為此他變成真摯而具社會性的。誰能否認這人本身是個敗壞社會制度者的事實,而這些敗壞的社會制度使人更沒有功能性呢?當一個不健全的人?任一種有權力的職位時,他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
有一種例外是,一個生活於靜修傳統中的人,他自已改變了,變成一個安慰那些有問題且被自已折磨者的人。
E) 最大的存在的以及社會的問題之一是死亡。它藉其存在或當其觸及我們所愛者時就使我們每個人痛苦。死亡為人們是恐怖的,因為它瓦解靈魂與身體間的合一以及相愛的人們間的結合。它是死亡之源。它不單是罪的產物,而且也造成罪。
人生來是可朽會腐壞的。因此他不免必須面對疾病且最後面對死亡的危機,這必定會造成很大的不安。人在他的生命中試 圖成功、成名、賺進大錢或由最好的保險公司獲得保險並被很多人愛載時實際上體驗到死亡。「所以不要讓罪惡在你們必死的身體上作王,順從它的情慾」(羅馬書 6章12節)。「死亡的刺就是罪過」(格林多前書15章56節)。「可是我發覺在我的肢體內另有一條法律,與我理智的律交戰,」並把我擄去,叫我屬於那在 我肢體內的罪惡的法律。我這個人真不幸呀!誰能救我脫離這死亡的肉身呢?(羅馬書7章23-24節)。
我們本性內的衰退與必死的性質之另一結果為貪婪及喜愛佔有。當一個人在其較親切的環境中因損失他一位心愛的人所體驗到死亡的悲劇時,他會感受到這衝擊。他會掉入失望與沮喪之中。
死亡的悲劇在一個人覺得自已無可改變地趨近死亡時變得更強烈。 如果他不信仰神,便難以克服往後要來的痛苦時刻。
但基督徒,過著清靜與正?精神的聖事生活,會克服可朽性。經由領洗與聖體聖事,他超越生物性的存在而獲得大家知道 的精神的本質。他已與聖人們融合,且知悉?會凱旋勝利的存在,而且死亡已因基督的復活而被廢了。他知道還有一種生命,進入這生命他便永遠生活於天主的愛 內,超越可朽性及衰退。他也知道身體將要復活。
有些人主張?會不涉任何社會行動。這是不真實的,因為?會作很多各式各樣的社會工作。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我們會發 現有些地區總主?及司鐸發展各種計劃,安慰窮人,遭遺棄的人、老人、病人、孤兒等。而除此之外,我們得說,?會最大的社會奉?在於她在那兒幫助人克服死 亡。失去愛的人不是會在一個家庭內造成離散,且沒有什麼能補救嗎?難道這不是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中的一個嗎?
此外就如前曾強調的,可朽性及衰退在我們本性中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造成對財富、所有權等的慾望。教會藉由她的牧人,將人由這些折磨人的題中釋放出來。她使牧人準備好去懷?警戒心去處理死亡,還要懷?冷靜,最重要的是懷?對天主的信心。
有一個人在聖山上遇見一些不怕死亡的僧侶,就像所有聖人們一樣。聖亞納大削描述聖安多尼的死亡時說,當弟兄們在那兒圍繞?聖安多尼時,這位聖人高興得不得了,將兩?伸開像是「要睡了」。
F) 治療和健康的人也培養其它所有修養及德行。我們教會的聖人們給我們留下一種優秀的遺產,就是他們自已神聖人格的結果;莊嚴的教堂、修道院,在他們那時代和 我們的時代都很著名,除了他們深厚的信德及熱誠以外還有現代人不易複製的插畫、華麗的讚美歌;又有我們這代所欣賞的偉大音樂家。精神健康的人產生「健康」 – 乃他自已重生的果實。
G) 由於具有正教精神者愛天主,並藉?他受光照的心靈理智了解萬物的根源,換句話說,他在所有造化中看到不經創造的天主的能,他以適當的方式對待自然界及這個世界。因此也能說他有助於解決常說的生態問題。
今天,過度消費造成了過量生產的需求。這種過量生產對地球有很大的後果使之因這目的而受侵害。莫怪被奪走的自然正在「處罰」地上的居民。環境?染不會與喜愛、快樂、貪婪及野心的情慾無關。
今日自然界忍受更甚,都是熱情奔放的人支配下加以?迫的結果。比起以往,現在更需要克苦生活的方式。
正教教會此等精神操練,一如前曾描述者,對周圍世界有一種有益的效果。這能在許多極度尊重自然界的聖人們的生活中看出;不只是感情上愛情上愛自然界,而是因為他們能透過他們的純潔看出在所有造化上的天主的能。此類情形在山上很多。
「有一次我毫無必要地殺了一隻蒼蠅,這可憐的東西在地上爬動,」受傷且血肉模糊,三天之久我為我對一隻生物的殘暴哭泣,到今天這件事仍不能忘懷。
不知為什麼有些蝙蝠竟在儲藏室的陽台上繁殖,我在那兒將沸水倒在牠們身上,我為此又流了淚,從此我再也不傷害任何生物了。
有一天,我從修道院去山坡上的老魯西拱(Russikon),看見一條被?成碎塊的蛇死在我路途上,每一塊都痙攣似地扭動,我心中在憐憫每一個生物,宇宙中的每一個生物,我在天主面前痛哭了一?。
天主的神教導靈魂去愛每一個生物使之甚至對樹上一片綠葉或田野裡的一朵花都不會加以傷害、踐踏。
因而天主的神教導對萬物的愛,這靈魂感受對每一個存在物的同情,甚至愛她的敵人並憐憫邪惡者,因為他們偏離了美善。(在史達輔洛北脊(Stavropegic)索弗羅尼(Sophrony) 的聖若翰洗者修道院院長,聖西洛安(Silouan the Athonite),Essex1991年)。
再者,我們知道自然並不具有道德意志。所以它本身不會墮落,但會被人類拖?而朽壞。亞當的罪對自然界也有巨大的影響。
故而正教精神是既謹慎修行又是社會的。正因為它的字義是謹慎修行,所以它是社會性的。在謹慎修行生活外的公共經驗則是非社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