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教會歷史 History

教會史—迦克敦會議 – 正統信仰的勝利(文件) ( 利奧的《大卷》) Church History: The Council of Chalcedon—The Victory of Orthodox Faith

兩年之後,皇帝馬西安在迦克敦聚集了一群主教,召開拜占庭教會和西部地區眼中所謂的第四次大公會議,這次局勢則看好安提阿。會議中拒絕狄奧斯科魯斯的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具有一個不可分割的位格,祂來自、且具有神人兩性。眾主教擁立羅馬教宗利奧(St Leo the Great, 死於461年)的《大卷》,當中強調基督神人兩性的分別,但也同時維護其單一位格的完整,之後並在信經中宣示:「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獨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二性的區別不因聯合而消失,各性的特點反而得以保存,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實質之內」。我們可以說,迦克敦信經所反駁的包括一性論者(「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以及涅斯多留的門徒(「是同一基督,不能分開,不能離散」)。

 

 

兩年之後,皇帝馬西安在迦克敦聚集了一群主教,召開拜占庭教會和西部地區眼中所謂的第四次大公會議,這次局勢則看好安提阿。會議中拒絕狄奧斯科魯斯的基督一性論,認為基督具有一個不可分割的位格,祂來自、且具有神人兩性。眾主教擁立羅馬教宗利奧(St Leo the Great, 死於461年)的《大卷》,當中強調基督神人兩性的分別,但也同時維護其單一位格的完整,之後並在信經中宣示:「是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獨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二性的區別不因聯合而消失,各性的特點反而得以保存,會合於一個位格,一個實質之內」。我們可以說,迦克敦信經所反駁的包括一性論者(「具有二性,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以及涅斯多留的門徒(「是同一基督,不能分開,不能離散」)。

 

迦克敦會議不僅挫敗了亞歷山大的神學,也使它在東部的首要地位因此動搖。其聖典第二十三條肯定君士坦丁堡聖典的第三條,亦即新羅馬地位次於舊羅馬的規定。雖然利奧主教否認此教規,但東部地區仍從此認可了其有效性。會議並使耶路撒冷從該撒利亞的教區獨立出來,成為第五大主教區,所謂的「五位宗主教制度」從此確立,使這五位主教在教會中享有特別尊崇的地位,且其教區的位階也因此確立,分別是: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阿、耶路撒冷;五個都在使徒根基之上,前四者為羅馬帝國的四大城,第五個則是基督被釘十字架、復活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主教都被賦予宗主教的稱謂,除了賽普勒斯從以弗所會議獲得獨立統管的權利外,五位宗主教各有不同的責任教區。

 

提到東正教的宗主教時,有兩個可能的誤解必須避免。首 先,宗主教和大主教僅是教會組織上的地位,即使教區地位有高低之別,但在屬天的權利上,與其他的主教是同等的。所有的主教在使徒傳承上和聖禮上的權限都是 相同的,也同樣都是被選召的信仰導師。若在教義上發生爭議,宗主教的意見尚不足以成定論,每位主教皆能出席普世會議、發表言論與投票。因此,宗主教系統不 僅不影響主教間平等的權利,也不至於損害聖伊納爵最初所賦予各地方教會的重要性。

 

此外,東正教相信在五位宗主教中,教皇有其特殊地位,但東正教拒絕870年 梵蒂岡大公會議中關於教皇權柄的教義規定,如同今日羅馬天主教所遵奉的。然而東正教並不否決羅馬主教最高的神聖使徒地位,以及在某些條件下聽取各方教會申 訴的權利。這裡我們使用「最高」而非「至高」一詞,是因為東正教認為教皇僅是「以愛統理」的主教;東正教相信,將此以愛統理的最高地位轉變為擴張的至高權 柄和地位,就如聖伊納爵所言,是「羅馬(天主教)之誤」。

 

羅馬之所以得享最高的轄區地位,來自三個因素:第一,羅馬是聖彼得和聖保羅為主殉道之地,也是聖保羅擔任主教的城市。東正教會根據著名的「聖彼得經文」(太十六18,19;路二十二32;約二十一15-17), 承認聖彼得為眾使徒之首,但是對經文的闡釋卻與羅馬天主教不同。雖然東正教主張羅馬的主教和其他眾主教皆為聖彼得的繼承人,但也同時承認羅馬是其中特殊的 繼承者。第二,羅馬的牧首地位也與其當時在帝國的地位有關:身為首都的羅馬,同時也是古文明的主要城市,直到君士坦丁堡被建立,仍舊保持某種程度的重要地 位。第三,雖然教皇曾偶爾受異端所惑,但在前八世紀的教會史中,羅馬主教仍以其信仰純正著名;即使當其他宗主教因教義爭論而有所動搖時,羅馬仍能保持堅定 不移。因此教皇成了異端盛行時,信徒尋求解答的對象。當然不僅是羅馬主教,事實上每位主教都是信仰的教師,然而因為羅馬至終保持對真理的忠貞,因此成為早 期教會請求指引的權威。

 

上述關於宗主教的原則,同樣適用於教皇。羅馬教皇的首位並不影響所有主教同等的地位–教皇雖是主教之首,卻與眾主教保有同等地位。

 

以弗所和迦克敦會議不但是東正教的基石,也使衝突因而停止。亞流派從此逐漸回歸主流,不再造成教會分裂。然而至今仍有隸屬於東部教會(常被誤稱為「景教」)的基督徒不接受以弗所會議的決議,認為稱聖母馬利亞為「上帝之母」是錯誤的,也依舊有信奉狄奧斯科魯斯一性論、拒絕迦客敦信經和利奧的《大卷》的 信徒。東部教會分布在整個拜占庭帝國外圍,在拜占庭的歷史上不足輕重;但許多拒絕迦克敦會議決議的信徒–尤其在埃及和敘利亞,都是來自拜占庭帝國的居民, 多次努力使教會回歸拜占庭帝國而未果。許多時候因為文化和國內局勢的緊張,致使彼此神學的歧異益加惡劣;其中埃及和敘利亞主要因為其非希臘的語系和背景, 對於君士坦丁堡的宗教和政治勢力十分抗拒,也因為政治上的分離,導致教會分裂情形加劇。若非這些神學以外的因素,雙方可能在迦克敦會議之後就已達成神學共 識。許多當代學者就因此說,迦克敦會議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的不同,主要來自名稱上、而非神學上的差異。雖然雙方對「本質」(physis)一詞的解釋不同,但卻對基本真理有同樣的堅持:救主基督是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兩者合而為一。

 

5 & 6. 君士坦丁堡會議 – 迦克敦決議的確立 –

「基督一志論」的推翻……………………………………………………………………………………….(文件5) (文件6)

 

迦克敦會議的解釋,之後在兩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又獲得補充。第五次大公會議(553)從亞歷山大教會的立場重新檢視迦克敦信經,並試圖用更明確的用字,將基督兩性、一位格的真理表達出來。第六次大會議(680-81) 則譴責「基督一志論」的異端加以譴責,後者認為基督雖有兩個本質,但因為僅有一個位格,因此只有一個意志。會議對此回覆說,若基督具有兩個本質,他必定也 有兩個意志。基督一志論者忽略了基督完全的人性,因為沒有意志的本質即不完全,亦即不是完全的人。然而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他必定有神的意志和人 的意志。

 

在第六次大公會議召開前的50年間,拜占庭亦面臨一項突來的衝擊:伊斯蘭教(回教)的興起,其中最讓人吃驚的是穆斯林(回教徒)擴展的速度。當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時,他的勢力僅限於漢治(Hejaz)地區,但僅僅15年內,阿拉伯人迅速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50年後也攻陷君士坦丁堡外圍,幾乎占領了整城;100年之後又迅速橫掃北非和西班牙,迫使西歐人群起反攻,發生「普瓦泰之役」。 阿拉伯這種到處入侵的現象被稱為「向外擴張」,各地都有成群前來覓食、搶奪、攻陷佔領的突襲兵。這時的拜占庭已無力反抗;雖然君士坦丁堡僥倖殘存,但東部 卻完全陷落,亞歷山大、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三個教區也落入異教徒的手中,使君士坦丁堡的教區在東部地區獨霸天下。此後拜占庭仍常遭受穆斯林的入侵,經過八個 世紀後終究乏天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