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6) 神學 Theology 9 其他 other 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

耶穌的洗禮及其意義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耶穌的洗禮及其意義

在接近了耶穌和約翰的相識和見面的事件之後,有必要對施洗約翰給耶穌施洗的事件進行更廣泛的探討。約翰的洗禮可以被看作是悔改的洗禮,為的是有效地加入上帝忠實的子民,即真以色列。在洗禮中,為了真正融入真正的 “亞伯拉罕的子孫 “的群體,進行了一種清洗(太3:9;約8:33,羅4:12)。這就是為什麼約翰在受洗前呼喚悔改,不僅是針對罪人或皈依猶太社區和信仰的人,也是針對所有希望屬於那些期待神國的人。這是一種獨特的洗禮,在猶太人的儀式中找不到,它是由約翰專門在約旦河的水中和沙漠地區進行的,在那裡傳講悔改。”它被稱為 “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馬可福音1:4)。
當然,這種洗禮的前提是認罪,並明確決定進行實質性的改變,不僅在日常實踐中,而且在對生活中的重大問題的態度上(參見太3:6前)。
約翰的水洗也具有理論性、象徵性的特點。它象徵著人的道德純潔性和貞潔性。在神學語言中,它也被認為是為人類準備的必要條件,因為他要接受末世論的洗禮。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彌賽亞式的 “靈與火 “的洗禮是約翰水洗的延續,並且總是以約翰的水洗為前提(太3,11;徒1,5-11,16)。
耶穌受洗的意義
現在,約翰對耶穌的洗禮被看作是對福音派歷史和傳統非常重要和特別有趣的事件。這是一個正式的事件,我們可以說,是對耶穌的公開承認和提升到他的彌賽亞地位。四位福音書作者都詳細地描述了這一事件,並進行了特別的研究,他們都在耶穌的公開行動之前以一種非常有啓示性的方式提到了這一事件。
在這方面,人們認為在對觀福音和約翰尼福音傳統中觀察到的融合是特別有特點的,即通過洗禮和神性來介紹和宣傳耶穌是上帝獨一無二的 “愛子”。福音書作者馬太在描述和報告整個場景的細節時最有說服力,(太3:13-17)。在這些福音書的描述中觀察到的差異很小,主要是圍繞著 “神的靈像鴿子一樣”(太3,16)出現的時間標記和耶穌正式確立其彌賽亞使命的確切時刻。
根據馬太福音,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見到約翰,以便他可以 “在他手下受洗”。通過這一行動,耶穌想揭示,除其他外,他通過自己的個人意願和決定,來順從天父的意願,謙卑地參與人類事務。
雖然根據施洗約翰的申明,耶穌既不 “需要 “受洗,更不需要赦罪,因為他是無罪的,但他還是來了,”在他手下受洗”,”付與一切公義”(太3:13-15)。 從時間上看,這一受洗事件肯定發生在公元28年的二月,據其他人說,要早得多。
關於耶穌和約翰會面的整個記述沒有給人留下任何空間,讓人以為這兩個人是完全陌生的,在這次洗禮之前沒有其他會面或許多其他會面。相反,事實上,隨著耶穌在約翰面前的出現,以及在河邊他為即將到來的懺悔者施洗的地方,我們看到施洗者對看到即將到來的那位有強烈的反應,並願意接受 “悔改的洗禮”。整個場景反而顯示出兩個人彼此很熟悉,當一個人堅持他來的目的時,另一個人的反應是因為他很 “瞭解 “這位即將到來的人,他說。”我需要在你手下受洗,你還來找我嗎?” (太3:Ki)。但正如耶穌所揭示的那樣,”所以你們付出一切公義是合適的”。


因此,約翰對神聖經濟的 “適當性 “進行了約束和順從,並 “被迫 “為新拉比施洗,當然沒有像其他所有人那樣進行認罪的過程。耶穌進入約旦河水,接受洗禮,”受洗的人立刻從水里出來”,沒有任何其他動作或行為(太3:16)。
馬太福音》中記載的耶穌案例的這種 “直接升天 “特別具有指示性和獨特性,因為我們知道在所有其他的洗禮案例中,都有很大的延遲和拖延,因為我們對受洗者的生活有廣泛的記載,並有相關的 “公開 “懺悔。最早的福音書馬可福音中非常簡短的敘述也強調了這一 “直接升天 “的說法(1:10)。這是因為懺悔罪過是在候選人在水中時進行的,要麼是在進入約旦河時立即進行,要麼是在受洗的 “儀式 “中。對耶穌來說,整個福音書的傳統強調,他進入河水後,”就直接從水里上來”(太3:16)或 “直接從水里升上來……”(太1:10),以明確區別於約翰對 “所有的人 “進行的所有其他洗禮(路3:21)。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耶穌的洗禮與我們所說的 “寬恕罪行 “毫無關係。我們沒有懺悔的行為,因為我們沒有個人的罪過,但耶穌的洗禮與世界的救贖有很大的關係,對人們的罪過有深刻的意義。
耶穌是無罪的,但卻成為 “上帝的羔羊”,承擔了人的一切罪孽(約1:29;1:36)。 因此,約旦河的洗禮 “預示 “和預示了耶穌的另一次 “洗禮”,即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性死亡(馬可福音1:29;1:36)。10:38;路加福音12:50),在那裡不僅實質性地發生了 “赦免我們的罪”,而且還發生了對世界的救贖。
我們看到,耶穌的公共行動和生活被框定在兩種洗禮之間,第一種是 “水”,第二種是 “火”,也就是說,在羞辱、犧牲和殉道之間。
福音書的經文中,施洗約翰被描述得好像他從他們以前的接觸中很瞭解耶穌,好像他深深地欣賞這個人,因此在他走到約旦河邊的那一刻,他堅持否認他的洗禮。只有當耶穌堅持並向他揭示 “這是合適的 “時,他才松口並為他施洗。到此為止,事情的發展大約是簡單而自然的,而且強調了區別於兩個人的洗禮的最深刻的欣賞和相互尊重。
而且有可能約翰對 “這要來的可能是誰 “有某種 “預知”,這也在文本中得到暗示。但僅此而已,也沒有更多的實質性內容。到目前為止,所有這些都是他個人和 “先知 “的知識和經驗水平。偉大的啓示性時刻還沒有顯現。上天的決定性干預似乎還沒有發生,以表明和膏抹這位天選之人。正是在這種 “等待 “中,只有在耶穌受洗的短暫和 “正式 “過程結束後,我們才有天堂的 “開啓 “和神性的啓示性 “標誌 “的 “降臨”(太3:16;馬1:10)。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 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address

台灣基督正教會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aiwan 新北市23150新店區溪園路389-12號B8棟4樓(湯泉社區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