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以這樣的方式行動,他在那些能夠接受它的人身上灌輸了一種內在的情慾和愛的關係。
在那些能夠接受它的人中灌輸一種內在的情慾和愛。他的行動自然地吸引了那些向著他的人的慾望。
宣信者馬克西姆
性別認同的概念目前正處於西方社會政治意識的最前沿。這個問題給基督教界帶來了挑戰,他們在神學解釋和適當反應方面存在分歧。同性戀、同性婚姻、同性戀夫婦收養孩子、自由公開地表達性偏好,被 “政治正確 “的人等同於公民權利問題。 選擇自己的性身份(不管自己的生理性別)現在被大多數人道主義者認為是人類條件的正常部分。西方國家的政府現在利用性別認同作為與其他國家政府交往的政治槓桿,威脅要扣留財政和政治支持,例如,如果抵抗政府拒絕採取同樣的立場。這一事件的轉變無疑標誌著我們所處的動蕩時期,並要求東正教會領導人做出回應–為了她的成員,也為了 “政治上正確 “的現狀。東正教會剛剛開始在學術神學家以外的人可以理解的神學背景下解決性別問題。
在本文中,我討論了性別與聖像思想和神聖禮儀的關係。我認為,為了理解性別的意義和解決性別衝突,必須不是從理性上,而是從經驗上通過聖像思想來把握它,這意味著對神性的參與。最後,我認為性別的劃分在標誌性的禮儀生活中得到瞭解決,這是每個人在其神性目的中被召喚的自我犧牲、共融和愛的使命。
上帝與人之間的夫妻關係
上帝對他子民的愛在《聖經》中表現為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婚姻關係。上帝對他的子民的愛的忠實記錄是整本聖經的主題,是其信息的本質。 以賽亞書》第54章第5節用世俗的、字面意義上的婚姻來影射神聖的、屬靈的意義。因為你的造物主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字;你的救主是以色列的聖者;他應被稱為全地的神。以弗所書第5章中使用了相反的類比,在那裡,屬靈的存在方式被用來象徵塵世的存在方式:25丈夫們,你們要愛你們的妻子,就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一樣;26他要用水藉著話語洗淨教會,使之成為聖潔,27他要把教會獻給自己,成為榮耀的教會,沒有斑點,沒有皺紋,也沒有任何東西,而是聖潔的,沒有瑕疵的。 先知們用色情、夫妻的形象來說明上帝與人類關係的奧秘,就像福音書、使徒的著作和啓示錄一樣。
主將自己與他的子民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愛的結合,”兩人成為一體”。無論他的子民多麼有罪,多麼叛逆和奸詐,無論他們變得多麼愚蠢和邪惡,主對他們的愛仍然是忠實的。 這種愛在神聖禮儀中得到最強烈的體驗,而神聖禮儀本身就是關於愛的:上帝和人類之間的夫妻結合,聖餐儀式是其中心,代表這種結合的完全融合和圓滿。
聖像思想與參與
為了深入研究禮儀的意義,首先必須掌握聖像的概念。聖像這個英文單詞來自希臘語的εἰκών,即 “圖像”。聖像是代表其他事物的東西。 聖經》中第一次出現聖像的例子是在《創世紀》1:26中,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七十士希臘文 εἰκών)。聖像和聖像關係滲透到教會(作為基督的聖像機構)的經驗現實中,以及教會所有成員的個人生活中。存在的象徵性是一種必然。聖像現實中的每件東西都代表著其他東西,要麼 “高於 “要麼 “低於 “自己。原始 “形象是三位一體的上帝。創造和它的所有成分都是原始的個別的、具體的和不同的圖標。神聖的圖標代表從上帝那裡獲得它們的存在、它們的生命力、它們的理性(logi)。這意味著萬物在宇宙中都有一個說明的、有目的的位置。這意味著創造物不能存在於自身之外,因為如果任何東西與它的原型–上帝–隔絕,它就必然停止存在,陷入非存在。它意味著參與。只有當人親自參與到上帝中,參與到他的神聖生命中(但不是參與到他的神聖本質中),他自己的動態和複雜的性質才是真實的。上帝和人的 “本性 “完全不同,但即使如此,也通過共融行為中的本體關係進行 “交流”,這與愛是相同的。
禮儀向我們揭示了天國的奧秘,因為它本身就是這個天國的聖像,是天國現實在我們塵世條件下的最完整、最完美的反映,是通過內在的東西對超驗的啓示。因此,聖像,特別是神聖的禮儀,是人間和天國存在之間的橋梁。它們提供了對神秘的神性的一瞥。它們使不可見的東西變得可見。
聖像思想是人類創造條件的一部分,由信仰激活。所有的孩子,作為固有的忠實的小動物,在大約7歲之前都會表現出標誌性思維,在這之後開始強調理性思維。在傳統文化中,偶像思維通過參與聖事生活不斷得到培養,聖事生活由節慶和齋戒的日曆來慶祝和調節。當代文化的解體發現伴隨著標誌性思想的解體。時間和空間關係的意義已經喪失,人們只能根據個人的慾望和快樂來分配他們自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的意義。人類失去了與神聖的、與造物主的聯繫。新的 “現實 “被認為是唯一的 “現實”,它必然會助長憤世嫉俗和怨恨的態度,因為符號獲得了隨機的意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它們與整體聯繫起來。信仰變成了一種 “不顧 “反信仰文化的活動,儘管它斷開的表達方式很難增強對神性的主觀體驗。
在缺乏存在的標誌性模式的地方,人們無法認識自己,因為缺乏的還有參與。參與是存在的標誌性本質所固有的。一個人只有通過與他人的關係才能認識自己。關係意味著自我犧牲。 上帝在人類中的真實形象在耶穌基督身上體現得淋灕盡致,他為世界的生命獻出了自己;東正教人類學的中心思想是,人只有通過獻出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自我奉獻是人與他人和上帝的愛的交融,正是通過這種愛的交融,人可以被認識。當一個人被認識時,他就會發現自己是誰,而只有在那時,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他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
男性和女性
象徵性的存在把性別的劃分放在了創造的最開始。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照著上帝的形像造人,又造男造女(創1:27)。在這一節經文中,包含了兩個基本的真理。首先,人的形象是上帝的象徵。在人身上,我們瞥見了神聖的形象。然而,人間和天上的現實之間的橋梁是一面雙向的鏡子;我們不僅通過思考上帝來瞭解人,我們也通過思考人來瞭解上帝。人類被創造為男性和女性,這使人推斷出在上帝那裡有男性和女性。這些 “特徵 “不是因為上帝的 “憲法 “本身,而是因為他把所有被造物都包含在他自己身上,所有被造物都參與到他身上。
在聖馬克西姆斯的神學中,被造物顯示出最廣泛的多樣性,每個生命都是上帝在他的多重性和完整性中的個體反映。”所有的生命都有一個初步的參與上帝,根據他們的創造的類比,特別是理性的生命,根據創造的原因,他們坐在上帝本身,因此被稱為μοίρα Θεού,上帝的粒子。” 所有的生命,雖然他們根據上帝的意志和適當的時間從無到有,但他們的λόγοι,原因,永遠預先存在於一個Logos,即在上帝之內。每一個都是根據相應的理由,即它的邏各斯,定義了它的起源和本質。從這個起源,創造動態地衝向它的完成。
性別遠不是從外部強加給人們的一套隨機的行為期望,其目的是壓制人們的表達自由,它是人們出生時的分裂狀態的一個方面。內置的,也是這些劃分的內在原因,作為活出自己的目的性的最佳手段,在他或她向神的轉變中。 保羅在給加拉太人的信中寫道(3:28)。沒有猶太人,也沒有希臘人;沒有奴隸,也沒有自由;沒有男人,也沒有女人;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里都是一家人。”在基督耶穌里都是一樣的 “常常被解釋為指在上帝手下的精神平等,提供了一個教訓,即基督徒不應該互相壓迫,甚至給人貼標籤和分類,因為在上帝手下人人平等。這樣的解釋是有限的,似乎是在為任何可能已經存在的壓迫感辯護。在更深的意義上,並與聖馬克西姆的神學一致,這節經文建議解決所有的分歧,提出在基督的整體性中實現統一。 這節經文與《創世紀》1:27形成對比,後者表明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典型的男性和女性,這些典型的模式也在上帝身上,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在塵世的存在中,與其他分裂的狀態一樣,性別劃分反映了 “極端”,即這些存在模式是從上帝的綜合狀態中抽象出來的。然而,這段經文也暗示,每個人都面臨著克服性別劃分的挑戰,因為它是塵世的、刻板的期望,並走向這些極端對立的整合,作為在基督里新的整體存在模式的互補要素。
性別與聖餐儀式
聖餐儀式或神聖禮儀是教會的核心奧秘。它既是教會生命的源泉,又是教會生命的頂峰。在其中,教會不斷地從一個人類團體轉變為基督的身體,聖靈的聖殿,以及上帝的子民。聖餐儀式,根據聖尼古拉斯-卡巴拉斯的說法,是最後和最偉大的奧秘,”因為不可能超越它或為它增加任何東西。在聖餐之後,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再去。所有人都必須站在那裡,努力研究我們可以將寶藏保存到最後的方法。因為在其中我們得到了上帝本身,而上帝與我們在最完美的結合中結合在一起”。
每一個神聖的奧秘都使其參與者成為基督的成員。但聖餐儀式最完美地實現了這一點。”通過他的恩典的分配,他通過來自麵包和酒的肉體在每個信徒中傳播自己,將自己與信徒的身體融合在一起,以確保通過這種與不朽者的結合,人也可以成為不朽者的分享者。
如果宇宙中的一切是神聖現實的象徵,那麼塵世中的男性模式就像天上的男性角色–祭司的主導原型。牧師是調解人。他 “成為 “基督,為禮儀服務,說出 “這是我的身體 “這句話。他在聖餐共融中向他的新娘–教會傾吐自己。男性是Pantocrator–所有人的統治者。他是亞當的身體,夏娃是從他的肋骨中塑造出來的(為對方奉獻自己)。 他是治療者、變革者和變革的發起者。在定期的禮儀服務中,他不斷地更新所有的創造物,使她更接近她的神聖意圖。馬克西姆斯經歷了整個禮儀,並將其各個階段應用於靈魂的內在禮儀。人在這裡成為世界的牧師,他 “像在祭壇上一樣把自然獻給上帝”,並深入到他精神的最深處,即 “聖潔的地方”,直到他達到神聖的沈默的深處。
女性的原型最終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找到了它的天國聖像。她是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她是聖靈的容器。 在她身上揭示了上帝的光輝,他無限的愛,得到了彰顯。 她是耶路撒冷,她最大的錯誤是掌握了順服的教訓。她是教會,而教會是分娩中的女人,在痛苦中孕育著她的後代,她的慾望(神聖的情慾)將是對她的丈夫–上帝–的支配。
愈合分歧
一個人被要求在關係的動態轉變中表現出男性和女性模式的標誌性表達。然而,全人類的主要標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是祭司。隨著共同的、共有的、牧師的使命,男人和女人進入了一種自我奉獻的關係。每個人都為另一個人傾注了自己,並在自我犧牲中放棄了自己,就像基督為人類所做的那樣。在這種犧牲行為中,每個人都反映或採用了另一個人的特徵。這樣一來,這種關係就成為一種積極的、賦予生命的、相互轉化的關係。任何通過同一性來實現性別平等的嘗試,使男人和女人一樣,都不會治癒這種分裂。真正的性別愈合是通過每個人,每個人,擁抱他們的天職,首先是作為牧師。
對馬克西姆斯來說,所有的世界都是禮儀。
教會位於自然和超自然的宇宙之中,像一個光源,使萬物圍繞自己旋轉;由於她象徵性地代表一切,她也是整個宇宙轉變的有效保證。對馬克西姆斯來說,禮儀不僅僅是一種象徵;用現代的話說,它是一種操作方法,是對世界的有效改造,使之成為變身的、神化的存在。因此,在馬克西姆斯看來–與埃瓦格利烏斯和偽狄奧尼修斯的觀點不同–禮儀最終總是 “宇宙禮儀”:一種將整個世界引入聖體合一的方式,因為世界和禮儀都有一個基督論的基礎。這是新的和原創的東西,必須被視為馬克西姆斯自己的成就。
事實上,邏各斯給人類分配了一個類似於天意的任務,即通過激活瀰漫於萬物的神聖原則來克服所有的分裂。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人類必須採取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這與λόγος或事物的原則相對應。馬克西姆斯特別認為,人是兩個極端之間的結合者和調停者,他從消除自己的男女之分開始,就可以把宇宙中所有其他的分工結合起來,達到作為一切原因的上帝。
通過允許自己被瞭解,也就是懺悔,通過進入關係,也就是共融,通過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也就是生活在我所掙扎的和我被召喚成為的人之間的張力中,然後我們遇到了基督,遇到了真正的關係,並理解作為男性或女性的意義。在基督里,我們就會變得自由,以上帝的形象生活。 這樣一種 “變身、神化的存在 “肯定為治癒人類現在所處的破碎的、去偶像化的時代帶來希望。
參考書目
- Alfeyev, Met. Hilarion, Orthodox Worship as a School of Theology, 2002年9月20日在基輔神學院的演講。
- Berger, Teresa.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making of liturgical history: lifting a veil on liturgy’s pas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Burlington, Vermont, USA, 2011。
- 聖尼古拉斯-卡巴拉斯:《神聖禮儀的解釋》,摘自《教父之聲》第三卷,神聖的帕拉克萊托斯修道院,奧羅波斯,阿提卡,2003。
- Christou, Panayiotis, “Maximos Confessor on the Infinity Of Man”, from: Felix Heinzer – Christoph Scönborn (ed.), Actes du Symposium sur Maxime le Confeseur (Fribourg, 2-5 september 1980), Éditions Universitaires, Fribourg Suisse, 1982.
- Coakley, Sarah. “性別與神學有前途嗎? On Gender, Contemplation, and the Systematic Task”, Criterion, A Publi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vinity School, vol. 47, no. 1, spring/summer 2009.
- Costache, Doru. “生活在性別之上。懺悔者聖馬克西姆斯的啓示”,《早期基督教研究雜誌》21:2 (2013) 261-290。
- Evdokimov, Paul. 愛的聖禮》。Crestwood, NY: 聖弗拉基米爾神學院出版社,1985年。
- Hart, Aidan, “Icons and the Human Person”, a talk given at a pilgrimage to Iona, Scotland, September 29, 2000.
- Kreeft, Peter, and Von Hildebrand, Alice. 女人與聖職》,方濟各會大學出版社,1994年。
- 懺悔者馬克西姆斯,聖安比瓜。
- 11.懺悔者馬克西姆斯:《致塞薩羅尼烏斯的信》。
- 約翰-梅恩多爾夫 婚姻。東正教的視角. Crestwood, NY: 聖弗拉基米爾神學院出版社,1984年。
-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身體的神學”,© 2003年復活出版社,郵箱21357 – Cheyenne, WY 82003-7026。
- 瓦西里耶維奇,馬克西姆。”聖馬克西姆斯懺悔者對超越被造性問題的貢獻》,Sobornost, 6 (2012)。
- Von Balthasar, Hans urs, Cosmic Liturgy,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Maximus the Confessor, San Francisco, Communio Ignatius Press, 1988.
古代信仰廣播的播客。
- Metropolitan Kallistos Ware on Gender Issues in the Church http://www.ancientfaith.com/podcasts/illuminedheart/metropolitan_kallistos_ware_on_gender
- 菲利普-馬馬拉基斯博士和安德魯-威廉姆斯,”基督教與同性吸引力”,2012年。
http://www.ancientfaith.com/podcasts/aftoday/christianity_and_same_sex_attraction
- Philip Mamalakis, Dr., “Gender as icon and vocation”,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