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有關靜觀的某些疑難: 作靜觀時,該放下好奇、求學問以及自然的認知 積極生活與靜觀生活的區別、等次及其構成部分 你會向我說:祈禱時好些思想緊逼著我,我要怎樣辨認善惡呢?。說它是壞的吧,怎麼我深感它激勵我,使我熱心?它有時鼓舞我,甚至使我因基督所受的苦難、或為我所犯的罪而流淚痛哭;還有其它理由,使我認為這些聖善的默想似乎為我大有裨益。那麼,它既不壞,實際上又能產生好效果,我真不懂為什麼你建議要把它丟入「坐忘之雲」? 你 問的很好,我要盡力好好答覆。首先,你願知道那些看來如此有益的思想究屬哪一類。對這點,我的回答是:那些思想是理性在你頭腦裡架構出來的、合理的明晰觀 念。至於它是好或是壞的問題,我須強調它本身常是好的,因為你的悟性反映上主的大悟性。這些思想是好是壞,全看你怎樣處理它;如果因著上主聖寵的助佑,它 使你認清你的罪 I過、懂得耶穌受苦難的意 義、感覺上主的慈祥,或造化的美妙,它便確實是好的,那麼這類思想能增強你的熱心,並不意外。一旦它使人驕傲、激發好奇與自私、使心靈污染,那就變成惡 了。因為那時你已不是虛懷若谷的學者、神學教授及靈修導師,而變成邪惡的、傲氣的學者、虛榮撒謊的人了。這些話對任何人都是警告。本性的理解能力一旦驕矜 熏心,滿懷不必要的俗務與人世浮華,或貪圖世俗爵位、財富和虛幻的快樂或讚譽時,它已變成壞事了。
天人合一
-
-
祈禱時,該怎樣處理一切思念, 尤其那來自好奇和求知欲的思念 形形色色的意念,將不可避免地浮現在你腦海裡,引你分心。它會追問:「你尋找什麼,渴願什麼?。」對這一切問題,你該回答說:「我只找尋、渴願上主,唯有祂。」 如 果它問:「你這上主是誰?」告訴它:是創造你,救贖你,領導你作此靜觀的上主。告訴你的思想:「安靜吧,你是無法抓住上主的。」要用渴慕之情轉向耶穌,來 驅逐思念。勿因思念從表面上看來相當聖善、有益於祈禱,而感到驚奇。很可能你發覺你正在想耶穌的美德,祂的良善、愛、溫和、仁慈。若你注意這些意念,便中 了它的企圖;它將繼續和你閒聊下去,使你分心,甚至談到祂的苦難。接著是祂偉大的良善等意念;你若繼續聽下去,它便樂啦,很快地,你會想起你曾犯的罪過, 或在這機遇中回憶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直到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下覺中,心神渙散不堪收拾。
-
你現在要說:「我怎能按上主本身思念上主呢?」對這問題,我只能答說:「我不知道。」 你 這一問,卻把我帶到我願你進入的「不知之雲」和黑暗裡了。人能完全瞭解、深究每一件受造物和它的作為,包括上主的工程在內;但人無法瞭解上主本身。人的思 想不能洞察上主。為此,我寧願丟下我能理解的,選用愛去愛所無法認知的祂。我們雖無法理解祂,卻能愛祂。祂可以用愛去接觸和擁抱,卻無法用思想。當然,我 們有時思念上主的尊威和慈祥,從而獲得灼見,也是不錯。不過,在真正的靜觀中,該把這一切擱置一邊,用一朵「坐忘之雲」把它掩蓋起來,然後,讓你溫和虔敬 的渴慕,堅定愉快地越過那朵雲,衝破那上面的黑暗。是的,要下斷地用渴慕之箭,向「不知之雲」射去
-
若你願意進入這朵雲內安居,按我所說的去專務愛的靜觀,你該做到另一件事;猶如在你和上主之間隔著一朵「不知之雲」,你也該在你下面,在你與一切受造物之間,放上一朵「坐忘之雲」 (譯 注》。那「不知之雲」或許將使你有上主離你遙遠之感,其實不然,如果你的感受正確,你會發覺只因缺少了一朵「坐忘之雲」,你才遠離上主。每次我用「一切受 造物」一詞,不僅是指任何受造物本身,也指一切受造物的行動和境遇,沒有任何例外。我說擱在「坐忘之雲」之下,是要對任何受造物都不在意,不論它是物質或 是精神,也不管它的情況與作為是好或壞。簡言之:在進行靜觀時,把這一切統統擱置在「坐忘之雲」以下。 所 以如此的理由是:雖然有時在某些情況下,跟別人一樣參與特殊處境,採取特殊行動,是必須、也是有益的;不過,這事對於靜觀本身幾乎毫無益處。思考和回憶是 理性認知的一種方式,在這項行動中,理性之眼對準它的目標開開關關,宛如射擊手的眼瞄準靶子一樣。不過,我告訴你:作靜觀時,你所注意的任何東西,會構成 一種與上主合一的障礙。原來如果你的心神留意這些喧雜,便無法關注上主了。
-
我己稍微描述了靜觀牽涉些什麼,現在要進一步,就我所知的討論它,好使你能安全正確地去做。 這工作並不要求很多時間,在這點上雖見仁見智看法不一,但實際上所花的時間,只是你能想像的短短一刹那,不過這瞬間關係重大;原來對這短短時分,寫著:「你須對生命的全部時間負責。」這點正確無誤,因為意志,你主要精神生活的官能,只需這短促的刹那走向它所願望的物件。 假 如你賴聖寵恢復了人原始的完整,你便可以沒有偏差地,在各種激蕩中完全自主地,飛向唯一美善、眾望所歸的上主。原來上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我們,造我們相 似於祂。而且祂在降生時,空虛了祂的神性,成了和我們相似的人。只有上主,單單祂就能滿全我們心神的饑渴,救恩使我們的心神足以在愛中擁有上主。憑弱小的 悟性,人和天使都不能容納的上主,卻能憑愛去把握。 我們要試著瞭解,有理性的人和天使,賦有兩項主要官能:一種是認知,另一種是愛。人和天使都不能憑認知而完全瞭解自身即根本而非受造的上主;但兩者都能夠以不同方式,憑著愛完整地把握上主。一個有愛心的人,憑著愛,而能擁有上主——祂的本性本體充塞天地,也超越整個創化,這實在是愛的永恆奇跡。任何蒙受恩寵能賞識這話的人,願他把我的話深記在心:經驗這愛,便是永生的喜樂;失落這愛,便是永遠的折磨。
-
你 要以謙沖的愛,舉心向主,只嚮往祂自身,而不企求祂的任何恩惠。要專心貫注地渴願祂,只讓此事成為心神唯一在乎的事。盡你所能地忘掉其它一切,使你的思念 和願望不受任何受造物的羈絆,也不受任何個別和一般事情的牽掛。這看似不負責,但聽我的話,讓一切自行其道:不必去介意。 我 現在描寫的是使上主欣悅的心神的靜觀。因為當你忘懷一切,專心貫注于祂時,天庭天使和聖人是多麼樂意用各種方法協助你,而魔鬼必怒氣衝衝,不斷設法把你從 這情況中拖走。你的鄰人必因你的靜觀而獲益,縱然你不完全知道;煉靈也能受益,因著靜觀的效果,他們的苦得以減輕;當然,你的心神被靜觀精煉強化,勝過其 它工作合在一起的作用。而且,這種種都有上主恩寵的振奮,做來是如此的輕鬆,如此樂意;不過,沒有祂的恩寵時,卻是極端的艱辛,而且我要說,幾乎是超乎你 的能耐。
-
軟弱的人呀,鼓起勇氣認清你自己吧!你 自以為是個特殊人物,配得接受上主的恩賜嗎?你的心怎能如此頑梗不靈,而不被祂的愛和呼聲繼續喚醒呢?仇敵授意叫你棲息在成功中。小心,務必提防這項陰 謀。不要中牠的計:因為你聽到偉大的召喚、或邁入獨特的生命道路,便以為自己比人更聖善。正好相反,除非有上主的恩寵和引導,忠心竭力回答這召喚,你畢竟 是個最可憐不堪的罪人。你不但不敢妄自尊高,反該因蒙受全能上主,萬王之王,萬君主君的垂顧與召叫,更顯謙下,忠心耿耿去事奉祂才對。原來,祂從眾人中與 眾不同地鍾愛了你,選你做祂特愛的朋友。祂引領你到鮮嫩的草場上,用聖愛滋養你,仿佛勉強你擁有天國的產業一樣。 為此,我勸你務必再接再厲地奔跑。忘掉過去,展望前程。不管過去有何成就,注意把握在你面前的。這麼做才是踏實。目前,要維持成長,就該在你心中熱切願望上主。這愛的願望雖確系上主的恩賜,卻也需要你自己去培養。請注意這點:上主是有妒愛的情郎!祂 在你的心靈中工作,不容其它干預者插手。祂需要的只有一個,就是你。祂要求你的是:專心貫注於祂,讓祂單獨和你相處。關上心靈的門窗,免受瘟疫和仇敵的侵 襲,在祈禱中找力量。若能如此,上主必保你安全。願你在行動上擇善固執。上主常準備賜恩,只看你是否跟祂合作。你會問:「我該怎樣走下一步?」
-
主內的朋友,我希望能跟你談談我 對基督徒生活的粗淺領悟。一般說,它的成長過程可分為普通的、特別的、獨特的和成全的四個階段。前三階段可在今世開始與完成,第四階段,雖在現世開始,卻將無止境地、直到進入永福中仍延續不止。你看出我為何特意佈設這個程式嗎?因為我深信慈愛的上主正 召你順著這些步驟邁步前進。在你內心燃著緬懷上主的願望,我看出你蒙受了這項召叫。 你發覺你曾跟世上朋友們一樣,過 一個「普通」的基督徒生活。不過,我想從永恆便愛你的上主,既從烏有中創化了你,繼而用祂流血的犧牲從亞當遺害中救贖了你,不忍見你繼續離祂遠遠的,過著 普通的生活。因此,格外待你慈悲,激發你對祂的願望,加緊愛的聯繫,吸引你跟祂更親密,而進入我所說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祂召叫你做祂的朋友,在祂的朋 友行列中,學著去過那較普通生活更成全的內心生活。 上主難道不再多作一些嗎?是的,上主一開始就對你懷有如此深情大愛,祂無法滿足於此。祂做了什麼呢?難道你沒有理會祂已無聲無息地把你引進第三種「獨特的」的生活方式?是 的,你正活在生命核心深處,學著把心願指向我所說的「成全的」、最高的、最後的生活方式
-
引言 眾心所歸的上主, 一切心願都在向禰傾訴, 在禰眼裡沒有絲毫隱密: 求禰傾注禰的聖神, 潔淨我心的思念, 使我能以純潔的愛去愛稱, 相稱地讚美禰。 阿們。 前言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任何擁有這書的人,請知曉:我把 一項愛所能承擔的嚴謹職責交托給您。不管這書是您自己的,或是您替人保管的;不管是借來的或要轉借給人,除非您確信自己或那人決意要在成全道上追隨基督, 否則不該讀、寫、講論,或允許別人這樣做。我心目中的讀者是那已盡力完成積極生活,決意靠上主的恩寵,盡其所能,做一個深沉靜觀的人。憑您的明智,衡量他 是否先有一段時間,忠信地滿全了積極靈修的要求,否則他絕對無法把握本書的內容。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在當代世界闡明東正教(三) What is the Orthodox Church—Contemporary View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教會的存在 存在於教會即表示成為教會的一份子。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屬於聖靈的時代,聖靈組成了教會。我們活在歷史的一個階段,屬於聖靈的紀元。祂出現在教會,祂是He is the Paraclitos,是慰藉者Comforter。祂是人,而非力量,不是聖子和聖父之間的愛,卻是一個會表達有感覺的人。只有祂給予我們信心的禮物,讓我們說出耶穌是我的神,這個信心並不是我們原本就有的。 羅馬書 8:26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羅馬書 8: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現在我已經改變我存在的起源和存在的關係了。我的父已經不再是我的父了,而是聖父,因為我以被刻印在聖子的身體裡了。 加拉太書 4:6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父阿!」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受洗的原因。我成為一個全新的人。聖靈,雖然看不見祂,而祂卻在這裡,為我們進行聖餐禮。 和我有關的新的神秘是什麼?我既渺小也宏大,既卑微也崇高,既是凡人也不朽,既是世俗的也是神聖的。我和世俗分享同一個世界,也和上帝同在﹔一邊是我的肉體,一邊是我的靈魂。我必須和基督一同埋葬,和基督一同重生,加入基督的後嗣,成為神之子,成為神。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在當代世界闡明東正教(二) What is the Orthodox Church—Contemporary View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東正教闡明當今的世界(二) 對人自由最終的挑戰就是存在必要性。 但是何謂自我肯定的存在之自由?要如何表達呢?如何實現呢? 從 生物學上的情況,從宇宙的法則,或是從業(karma)的力量,我知道自己的存在。對人而言,要完全實現存在的自由的方法似乎就只有自殺一途(舉例來說, 就像文學家杜斯妥也夫司基所述);但是自殺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無法從人的狀況去界定人。佛教也提到存在的負擔,存在或不存 在的最終痛苦。這是無我的呼喚,特別是在禪學中,存在的最終自由是跳脫任何存在的限制的。 所 以只有從神聖的三位一體中,我們可以了解人的概念﹔因為只有這三位才是真正的人。我們也是一種人,但是是不完整的人。第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上帝對 他吹了一口特別的生命靈魂,根據聖經的記載,上帝也依據想像創造了他。所以是亞當初於原始的墮落而拒絕了這獨特的關係。 成為人就是指交流,主要是和上帝維持關係,其此是和他人。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我所擁有的不是靈魂而是人,我成為我所選擇的人。」 人就是交流,是共存 如同我們所看見的,根據教會,我們是一種相關的生命。我們知道我們擁有肉體,我們知道我們有的比這個還多﹔有人稱之為靈魂。但是人就是完整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教會整合了所有關於人類的理論: ‧ 有一種物質組成了人類的觀點。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6) 神學 Theology
在當代世界闡明東正教(一) What is the Orthodox Church—Contemporary View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東正教闡明當今的世界 從當代東西方人士的觀點,簡單闡述東正教會的一些主要觀點 dedicated to his grace John Zizioulas , metropolitan of Pergamon 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用很簡單的方式介紹東正教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甚至可說是近乎不可能的事。不過我會嘗試著從東方的觀點來闡述東正教教會。這不僅是因為這 樣的方式較鮮為人知,而且這兩者之間還有許多共通處。容許我這麼說,我認為和西方文化比較起來,東正教會反而東方文化和較為接近。 何謂東正教會? …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基督論 (二) Christology by Vladimir Lossk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4.基督身上的二元性和統一性 六八一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六次全基督教公會議,澄清了迦西頓公會議的基督學定義。會議重新肯定了本性的統一件和二元性,詳細說明了基督身上存在著不可能對立的兩種本性意志,因為人類意志服從作為上帝意志的神性意志。公會議上的教父引用了聖亞塔納修論基督的話:「我現在心裏憂愁……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約12:27)的一段──在一篇已失傳的論文中的一個片斷,教父強調指出,在道成肉身中,人的意志構成了道的意志。聖子抑制自己意志、他的意志因而不再單單是聖父意志這一事實,在聖父和聖子之間造成明顯的分離。拯救的全部精心設計都在於只與道有關的他的屬人意志對上帝意志的服從。這所「自立體化了的」人類意志沒有被摧毀,正如基督的肉體雖被神化,但依然保持其造物式的現實性。公會議的總結是,「然而,我們還是要把奇蹟(被神性之能所操作)和苦難(因人性而道受),歸屬於同一個位格。」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基督論 (一) Christology by Vladimir Lossk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基 督 論 教 1.引言 三位一體出現在基督論教義非常理智的結構,亦即位格與本性的區分之中。三位一體是處於三個位格中的同一種本性;基督是兩種本性中的同一個位格。神性與人性,從被造物與非被造物之間無限的鴻溝來看其隔絕程度無論多麼嚴重,也都能在一個位格的統一性中得以整合。 三位一體論和基督論之間有一個相關環節,即同體性:因為本體同一(homoousios)這個術語本來用於澄清三位一體中聖父與聖子的統一性,現在又出現在迦西頓公會議(Chalcedon)上最終制定的基督論教義之中。一方面,基督依其三位一體性便與聖父同體;另一方面,依其人性,他又與我們同體。因而,存在著看兩種同體性,卻只有一種現實的儀容,只有一個位格,同時是真正的上帝和真正的人。這一自立體包容了兩種本性。變愛成另一個的時候,它依然是它,神性沒有被轉化為人性,人性也沒有被轉化為神性。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Whispers (Magazine)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當下與未來的相互讓步 Orthodox Spirituality: Mutual concess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正教靈修,當下與未來的相互讓步 Orthodox Spirituality Mutual concess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 fr. George D. Metallinos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7.謹慎修行(Neptic)與社會神學 Orthodox Spirituality: 7. Nepitc and Social Theolog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謹慎修行(Neptic)與社會神學 7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神學真正意義在天主的話以及有關於天主的。神學愈是離不開真理以及對天主的神現,論及天主的話也愈真。但這假設了 有一位真實而忠信的神學家在。在教會各位聖教父的?導中,神學家被視同為一位見到天主的人。只有那見到天主並且經由神化與祂結合的,獲得了天主的真知識。 依神學家聖額我略所說,神學家是那些到達「推理性直觀」的人,他們的情慾已先獲洗淨;或至少是在淨化的過程中。 正是此種立場顯示教會的神學是統一的,並沒有分為謹慎修行與社會神學。所有的神學都同時是謹慎修行(Neptic)又是社會性的。這意指教父們也沒有嚴格分為謹慎修行及社會神學家。 不過講到那些一生都住在沙漠中和那些從事牧靈工作的教父時就能作出平常所見的區分了。但應該說,甚至這種區分是為 二個基本理由而想出的:第一、因為甚至所謂的社會性教父也通過「節制克苦(Nepsis)」及心靈的淨化;其次,因為謹慎修行的教父度隱修生話而間接作牧 靈工作;藉?祈禱幫助整個世界,也藉?引領那些拜訪他們為求治癒的朝聖者而為之。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6.聖事和克修 Orthodox Spirituality: 6. Sacraments and Asceticism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聖事和苦修 6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正教靈修是以基督和教會為中心。這表示透過神而人的基督,人被聖化且得救了,人活在教會裡,那裡是基督神聖的身體。基督不存在於三位一體的神之外,也不是在教會之外。因此,我們住在教會內,就像是住在醫務室或醫院,都可以獲得治療。 藉由聖事和操練苦行能有效參與非受造的天主恩寵並體驗教會生活。透過聖事,天主非受造的恩寵和能量進入到我們心中;一方面,透過克苦我們準備好一條道路,讓天主的恩寵能夠在這心內以一種具有療效的、救贖的方式運作。另一方面,我們捍衛從聖事中得到的神的恩寵。 聖尼古拉‧卡瓦西拉(St. Nikolaos Kavasilas)在他的《在基督內的生活(On the life in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5.實踐和神化 Orthodox Spirituality: 5. Praxis and Theoria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實踐(Praxis)和神視(Theoria)5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在教父們的教導中,靈修生活的三個階段可用實踐(praxis)和神視(theoria)二詞來象徵。我認為我們也應該細究這個議題,一方面是為了能更清楚了解什麼是懺悔及淨化內心;另一方面也能弄清現代人對實踐和神視二詞的誤用。我想先就後者來作分析。 許多人在閱讀教父們的著作中看到這些用語時並不了解其深層的意義,他們以西方思想的觀點來詮釋:「神視 (theoria)」被解釋為推理的,以理論而非以實踐為基礎,換句話說,就只是理論性地處理邏輯。而「實踐(praxis)」則是這些智性概念的教導和 應用。另外有些人把「神視」當作是神聖事物的投射,「實踐」則是其使命的推進,也就是這些理性概念的教導。 然而,教父著作傳統賦予「實踐」和「神視」二詞更多的含意,底下將對此作做簡短說明。 神學家聖國瑞表示神視和實踐是有益的,因為神視將人的心靈理智提升而超越俗事,引導人到聖中之聖,並將人恢復到其原來的本質;實踐是接受基督並為基督服務,用行動來驗證愛。明顯地,神視就是看見天主–心靈理智的復原和回歸天主;實踐是引到這個愛的所有行為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8.修道及婚姻生活 Orthodox Spirituality: 8. Monasticism and Marriag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修道及婚姻生活 8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正教精神可為所有的人接受,對她所給的信息作回應並不關連特定的人群。所有已因?天主聖三之名而領洗的人都「必 須」遵守基督的訓誡。朝神化之路並無例外的情況,這是天主的肖像歸向相似祂的「旅程」。保?宗徒說得很清楚:「因為你們凡是領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 督」(迦拉達書3章27節)。 在以上各章所呈現的正教精神的本質與目標是依基督聖言以及宗徒們的教導而描述的。聖經上有許多節段曾被引用,它們顯示出最初的基督徒度的是深度的精神生活,已獲得心靈理智的光照及繼續不斷的祈禱。 關於守貞及婚姻,保?說:「沒有妻子的,所掛慮的是主的事,想怎樣悅樂主;娶了妻子的所掛慮的是世俗的事,想怎樣 悅樂妻子」(格前7章32-33節)。但他同時8強調:「弟兄們,我給你們說:時限是短促的,今後有妻子的,要像沒有一樣」(格前7章29節)。如此結婚 的人也過苦修的生活,而且有精神生活的經驗。 此外,也不要忘了保祿宗徒發給各教會的書信都是寫給結過婚有家庭的基督徒。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成為東正教徒 Becoming Orthodox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正教靈修—3.正教靈修的核心 Orthodox Spirituality: 3. The Core of the Spritualit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正教靈修的核心 3 by Hierotheos metropolitan of nafpaktos 正教神聖傳統中,正教靈修的中心是心和心靈理智,這也是需要被治癒的地方,之後人完整的精神結構才會被治好。正如上主所言:「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Matthew5:8)。為了要看清楚什麼是心和心靈理智,我們要從檢視靈魂開始。 在舊約創世紀的?事中,我們知道天主先造了亞當的身體,然後向他吹一口氣造了他的靈魂。「祂創造了靈魂」這句話清 楚表示靈魂並非天主的一部分,也不是像有些人所宣稱的是天主的靈。然而正如聖金口若望所言,既然天主所吹的氣是聖神的能量,就是這個聖神的能量創造靈魂, 其本身並不是靈魂。這點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明白靈魂除非與天主相連否則無法自主地被檢視。 聖國瑞‧巴拉馬斯說每個人的靈魂在同一時間中既是一又是多。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教導說因為天主是三位一體:心靈理智、道、靈,在此對應下人的靈魂有了三一的本質:心靈理智-人存在的核心;道-由心靈理智所生;靈-「人的心靈理智之愛」。 靈魂緊密地與人的身體相連,但並非只存留在身體的某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