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文化傾向將一切不幸或殘疾,解釋為前世的罪業。卻忽略了,這有可能是神的恩典,正在某個人身上顯現。 【 約翰福音 9:1~38 】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他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 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紛爭。 他們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
奇蹟
-
-
我們經歷的傷痛和疾病,我們走過的悲慘歲月,都不會是白白受苦的。 【 約翰福音 5:1~15 】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加: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甚麼人?」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裡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後來耶穌在殿裡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 …
-
許多時候,我們並不想痊癒,我們想要待在疾病裡。~李亮神父 2016 起癱主日 約翰福音 5:1~15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做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什麼病就痊癒了。)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裡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後來耶穌在殿裡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 …
-
因著朋友的信心,奇蹟發生了;因為友情的力量,罪被赦免了。由此我們明白,寬恕的社會性,是多麼地重要:我們可以幫助他人,獲得罪赦,重獲新生。 【 主日福音 馬可福音2:1~12 】 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見他在房子裡,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用四個人擡來的;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 …
-
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
拉撒路復活的週六 Saturday of Lazarus’ Resurrection
by pelayuby pelayu拉薩路復活的週六 lazarus ,在聖枝主日到來前的這個星期六
-
(4) 懺悔聖事 Sacrament: Confession家庭生活 Family Life祈禱 Pray講道 Sermons
友情奇蹟: Friendship Makes Miracles
by pelayuby pelayu在單純的愛中,甚至沒有言語表達,對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孩子,我們都可以付出這樣的愛。我們可以為他們祈禱,教他們祈禱,將他們呈獻給耶穌。 【 馬可福音 2:1~12 】 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見他在房子裡,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用四個人抬來的; 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 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 「這個人為甚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說:「你們心裡為甚麼這樣議論呢?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dTfb8HuY4[/embedyt] 【 東正教 李亮神父講道:譯者未完全翻譯,建議請觀賞影片 】 …
-
(4) 懺悔聖事 Sacrament: Confession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講道 Sermons
稅吏與法利賽人:愛無法衡量 The Publican and Pharisee: Love Can’t Be Measured
by pelayuby pelayu李亮神父 愛的箴言: 如果你想用數字,證明自己的愛, 這只證明了一件事:你不懂得愛。 真正的愛,不求證明, 而是敞開自己,為愛而傷。 2015. 2. 1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8:10~14 耶穌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
-
站在他面前的耶穌,就像一面鏡子 讓撒該一生中第一次,看見真正的自己 耶穌和眾聖徒,也都是我們的鏡子 幫助我們看見,我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2015.01.25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 19:1~10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耶穌到了那裡,擡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今天的福音書是關於撒該的故事。 撒該是悔改的典範,他是稅吏長,富有之人,同時也是不誠實的人,他的錢財,是透過欺騙和貪汙得來的。耶穌來到耶利哥,一個遠離聖城的外邦人之地。請記得,神總是臨到我們、走向我們。如同啓示錄 1:4,8所記載的,祂持續地、不斷地、一直地臨到,這才是希臘原文的意思,而非錯譯成「以後永在」。 因著祂的愛,因著祂的名,祂就像大磁鐵般,吸引了許多人的靈魂。撒該因著好奇心,也慕名而來,想看看這位知名的、神蹟般的人物。這樣的好奇心,並非信心或信仰(faith),但卻蘊藏著某些更深的渴望。撒該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不敢站在人群最前方,他想用比較隱密的方式來看耶穌,但他又無法躲在人群之後,因為他太矮。 在這裡我們看見,即使作惡多端的人,心中也仍藏有一些美善,就是擁有神的形像,是惡魔無法奪走的。耶穌愈接近他,神的恩典也離他愈近,使他獲得啟發,找到接近耶穌的方法,於是他爬上了桑樹,要觀看經過的耶穌。 …
-
Luke路加福音19:1-10 2013.1. 27 Sermon by Father Jonah 今天的福音提到耶穌進入耶利哥。古時候耶利哥是一個經濟與貿易十分發達的城市。許多人聽到耶穌要來都很好奇,想要去一窺究竟。或許是出於好奇心,或許是出於私心,有人只是單純地喜歡耶穌、想要親近耶穌,有些人想要從耶穌身上得到一些好處。
-
愛是改變,而非後悔。~李亮神父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福音書告訴我們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撒該的真實故事。撒該非常富有,但他自己知道,他獲得錢財的方式,並不正當。因此,他內心藏有罪惡感,特別是在公眾面前。這就像我們,當我們做了不好的事,都會經歷長期的罪惡感。這也是撒該為何內心得不到釋放的原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做了不好的事,神的恩典卻總是靠近我們,從不放棄我們,即使我們經常遺棄神。 撒該得知耶穌會經過他住的城鎮,人潮聚集在街道上,為了一睹耶穌一面。撒該心中懷著強烈的渴望,也想看看這位行了許多偉大神蹟的耶穌到底是誰?我們必須記得,這種奇特的渴求,許多時候也會臨到我們。那是一種呼喚,隱秘地、溫柔地,來自神的呼喚。彷彿我們聽見了某個聲音,這聲音駐留心中盤旋不去。這是耶穌的呼喚,溫和地、有禮地。這就是為何撒該心中浮現了如此的渴望。但是呼喚神的回應時,我們心中總是會出現某些阻礙、某些困難。因為從某方面來說,撒該想見耶穌,比任何人都想見耶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撒該也聽見另一個阻擋他的聲音:「你?就憑你?也想見耶穌?你這個惡賊!」 當我們遇見耶穌,上述這種自動式的審判和論斷,並非來自耶穌,祂並不會論斷我們。這其實也是最後審判的情境:耶穌並非置我們於法庭中以律法的辯論攻防。耶穌僅僅只是臨在,在耶穌的臨在之中,在祂的祈禱之中,每個人都會看見真實的自己。我們必須了解,蘇格拉底和古代哲學家們總是提醒我們:「認識自己」。但我們也必須記得,我們無法單單靠著自己來認識自己。如果我們只從人性的觀點來尋找自己,我們將會崩潰和慘敗,因為我們只會看見一個非常醜陋的自我形象。我們無法倚靠自己來尋找自我,來發現真相:「我是誰?」只有在神的光照之下,才能達成。對撒該來說就是耶穌的臨在。請謹記,自我省察無法向我們揭示自我的真相,只有在神的光照下,在耶穌的光照下才有可能。 當耶穌靠近,撒該知道自己心中浮現的,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好奇。它始於好奇,一種良善的好奇。但這樣的好奇逐漸轉變成一種渴望像磁鐵般。撒該好奇但也膽怯甚至羞愧。此外,還有其他的限制。街上擠滿群眾,他們根本不關心撒該。也許撒該可以付錢請人們讓他擠到前面一些,但他對此感到羞愧。況且撒該太矮了,即使擠到前面一些,他的視線還是會被擋住。 然而想看見耶穌的渴望,來自神的呼喚,促使他找到方法。當我們真正想要某件事,我們總是會找到方法來遇見耶穌,總是能克服我們的軟弱。撒該的弱點是矮小,我們的弱點可能是驕傲、或想要一間華美的大教堂、或想要像天使般地祈禱,即使自己並非天使等等。其他的軟弱,例如某些人曾對我說,他們想要一間大教堂,這樣他才能氣派地走進教堂,現在這個地方根本不是教堂,不過是一間公寓罷了。我回答他們:「喔!真的啊?也許當神來見你的時候,也會對你說祂想要氣派地走入一間大教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軟弱,有些人甚至要耶穌服從他們,如同他們習慣使用權力,來掌控別人。還有許多不同的軟弱,是不值得在這裡提起的。 撒該的第一個阻礙是矮小,此外還有其他的阻礙:他的渴望可能會使他蒙羞,會傷害他的財富和社會聲望,當他決定爬上樹頭,趴在樹上,好能俯視經過的耶穌,群眾將會看見他難看的姿勢、無情地嘲笑他。就像我們來到教會,其他人可能嘲笑我們:「去教會幹嘛呢?真是可笑又浪費時間。」有些信徒則是完全不了解教會,有些信徒甚至遺棄了耶穌基督。 即使撒該不是基督徒,不是耶穌的跟隨者,他卻克服了所有的阻礙,僅僅為了這神聖的好奇,這深切的渴望,這來自神、浮現在他心中的呼喚。神的呼喚總是靠近我們,阻礙總是會出現,但是當我們克服了阻礙,向神踏出一小步,神就會向我們踏出一大步。撒該克服的第一個阻礙,就是他矮小的身材,他爬到樹上,在大眾面前出醜、被人嘲笑。喧嘩的群眾們出於好奇而聚集在街上,當耶穌經過撒該爬上的這棵樹,耶穌止步。然而耶穌並沒有看著群眾任何一位,因為這些群眾視耶穌為一位魔法師、有特異功能的人,期待耶穌行某些神蹟。耶穌只有抬頭往樹上看,呼喚撒該的名字,因為耶穌早已認識撒該。耶穌「認識」撒該,並不是因為他們住在同一個鄉鎮,而是因為耶穌是神,神「認識」我們,早在我們知道自己的名字之前,早在我們了解「我是誰」之前,神就已「認識」我們。 耶穌對撒該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撒該如此驚訝,那是他從來無法想像的榮耀,他從未認為自己配得這樣的對待,他只是覺得能見到耶穌基督,已經很幸運了。耶穌也沒有對撒該說:「去懺悔吧」,耶穌什麼也沒有多說,因為耶穌看見的是一顆受傷的心,看見他生病、汙穢的心,曾經做了這麼多的惡事。但是耶穌也看見撒該心存著某種良善,某種有意思的特質。如同一顆鑽石被掩埋、隱藏在汙穢之處。為了這良善,基督呼喚撒該。耶穌沒有指責撒該任何一句話,耶穌也沒有要求撒該做任何事,耶穌只有對他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耶穌甚至沒有先問撒該:「你想要我去你家嗎?」因為耶穌知道對撒該來說這就是救恩。事實上,耶穌不只是對撒該說,也對我們每個人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在希臘原文耶穌說:「我『必須』住在你家裡」,這表示耶穌一定要到撒該家中。為什麼「必須」呢?因為沒有基督所在的房舍、是空蕩的、是不完整的、是失落的。沒有耶穌基督我們無法了解自己,又怎麼能了解他人?沒有基督的臨在,我們的家又如何能成為真正的家?因此,這「必須」,其實是為了我們。 撒該跑回家他太驚訝了,什麼也沒說地跑回家,興奮地預備招待耶穌。過了一會兒耶穌來到撒該的家,耶穌看見撒該在門口等待著。耶穌還未開口,撒該就對耶穌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這就是真正的悔改,發自真心的悔改。悔改並不是口頭上道歉而已,如果我對你造成極大的傷害,例如:經濟上的損失、名譽上的損害、工作上的損失。這時,什麼是真正的悔改呢?口頭請求對方原諒就夠了嗎?口頭悔改不是真正的悔改,真正的悔改,是真正的彼此和好、和解。例如:如果某人偷了你的錢,向你道歉之後,就對你說:「好了,現在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吧!」但是錢卻還在他的口袋裡,這不是真正的悔改。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控訴基督教的信仰「悔改」並不真實。 真正的悔改,真正的和好,意指如果可能,例如某個人因為你的錯誤而失去生命,你雖然無法使對方復活,但你依然應該為他做些事情,或者照顧他的家人、孩子。你不能夠只是口頭說說:「原諒我吧!」然後就一走了之,這並非真正的悔改。 真正的悔改是深切的,並非我們雙方簽訂合約,約定好一年內不再攻擊彼此,就像兩國交戰簽訂和平條款一樣。但這並非真正的和平,因為雙方只是停止戰爭罷了。 在靈修生活中這麼做毫無道理,因為我們既不是殺手,也沒有利益衝突,更不需要彼此攻擊。事實上在耶穌基督中,我們看見自己;從我們的過犯中,我們學習如何修正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撒該的悔改,是真正的悔改。真正的悔改,不只是改變心意和態度,這只是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一部份。但真正的悔改,不是「後悔」。「後悔」只是覺得自己之前不該做某件事,但卻做了,因此只是讓自己繼續活在驕傲中罷了。但真正的「悔改」是生命方向的轉變,從前我朝這個方向走,現在我朝另一個方向去。 …
-
因奇蹟才信,有九位; 信且感恩的,只有一位; 心懷感恩,回轉向主,愛基督的那位撒馬利亞人。 2015. 1. 18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7:12-19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 關於神蹟 > 大痲瘋,在當時不只是身體上的不治之症,更會因此被驅逐,被隔離,人們的恐懼,造成孤立。耶穌並沒有按照猶太教的律法,驅趕這群大痲瘋的病人,而是在他們呼喊祂的聖名時,走向他們。這群病人所呼喊的,就是心禱的禱詞:「主耶穌,憐憫我」。我們可以在福音書的許多情景中,發現心禱。 …
-
住在我裡面的耶穌 Jesus in Me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講道 Sermons
十位痲瘋病患得醫治:感恩的奇蹟 Ten Lepers: Thanksgiving & Salvation
by pelayuby pelayu我們向神表達感激,為了我們的生命、為了我們所愛的、為了我們的家人、為了神賜予我們的一切。最極致的感激,就是參與聖餐禮。最極致的感謝,就是將神領受到我們裡面。 【 路加福音 17:12~19 】 耶穌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耶穌施行了偉大的神蹟,同時也講論了偉大的教導。 耶穌遇見了十個痲瘋病人。在古代,人們認為痲瘋病既可怕又嚴重。不但會傳染,病患也會被整個社群驅逐和排斥。這些病人非常可憐,即使現代醫學已經能治癒痲瘋病,我仍然看到一些村莊,就在非洲,裡面全住著痲瘋病人,那景象既駭人又令人心痛。 福音書中的痲瘋病人,看見耶穌經過他們的村莊,他們與耶穌相遇了。首先,耶穌總是會在我們的生命中,與我們相遇。那並不是意外,也不是偶然,耶穌經過那兒並不是「隨機的」。 …
-
愛一個不愛你的人,為他付出所有, 甚至容許他,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你。 在人世的標準,這是徹底的傻子、最大的輸家。 然而,這就是神對我們的愛。 2015.02.08 浪子主日 福音書經文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寓言中, 父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卻也是無回應的。 …
-
講道 Sermons
彼得下網打魚:當耶穌來到我們的困境中 Peter Lets down the Nets for a Catch: When Jesus Comes in Our Difficultie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失敗灰心之時,耶穌對我們說的可能不合邏輯; 學習彼得的順服:「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