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洗中,神將兩個寶貴的禮物賜給孩子:透過受洗聖事,與耶穌合一;透過聖膏聖事,讓聖靈降臨。「受洗聖事」也必須與「聖餐聖事」一同舉行,讓孩子領受從天上降下的、生命的食糧:耶穌基督的聖體與寶血。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請觀看影片,文字稿未逐句翻譯) 我想要再一次談一談,為什麼我們要幫嬰兒受洗。嬰兒受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因為「受洗」關係到人類的本質。 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要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環境、最好的醫療,然而,我們能夠給孩子最美好的事物,就是耶穌基督。父母與孩子有很深的連結,然而,受洗給予孩子更深奧的連結,那是與耶穌基督和教會的連結。 在受洗中,神將兩個寶貴的禮物賜給孩子:透過受洗聖事,與耶穌合一;透過聖膏聖事,讓聖靈降臨。沒有聖靈,基督徒的生命是無法成就的。 受洗並不是要違背嬰兒的自由意志,父母親當然想要把最好的提供給孩子,耶穌基督就是我們所能給嬰兒最好的禮物。在孩子成長之後,他可以再一次思索,是不是要繼續基督徒的身份。無論要保留或是放棄,都是一個完全自由的決定。然而,有些法西斯主義者和宗教的激進份子,他們讓孩子受洗的動機,是為了想要創造受洗人數增加的數據。 受洗並不是一個個人的事件,而是屬於整個教會的聖事。有人會認為,受洗不應該佔用聖餐禮儀的公共時間,需要受洗的人應該和神父另外約一個私人的時間來進行。這樣的想法,事實上,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受洗聖事,就如同教會其他聖事一般,參與的人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神的恩澤。如果你細讀受洗聖事的禱文,你會讀到這段文字:「神,請降臨在受洗者和我們身上。」神的恩澤除了臨到嬰兒身上,也將臨在我們所有人身上。今天並不是只有嬰兒領受神的恩澤,我們每個人都會帶回神的恩賜。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特別說明。如果仔細研究最傳統的東正教聖事,「受洗」必須與「聖餐禮儀」一起舉行。除了受洗聖事之外,婚姻聖事也是如此。將受洗聖事和聖餐禮儀分開舉行,是一個不合理的習俗。東正教會在台灣雖然是一個小教會,但是,聖餐禮儀舉行的過程,都會被拍攝下來,透過網路直播讓全世界的人看見。我們遵從教會最正統的方式,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難題,我都會堅持遵循教會的傳統,讓正統的教會聖事延續下去。 願至聖聖三賜下愛與平安。 阿門。
嬰兒
-
-
教會賦予我們另一種衡量「時間」的方式:以「愛」衡量。神超越時間,父、子、聖靈永遠同在。同樣,時間立基於你我的相遇相知、相愛相惜。時間成為愛的量尺,充滿歡笑或憂傷,不再只是無意義的數字。 【 馬可福音 1:1~8 】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正如先知以賽亞(有古卷沒有以賽亞三個字)書上記著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他傳道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的。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V78-e2OMY[/embedyt]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是2017年最後一天,我們在這一天為教友的嬰兒舉行了洗禮,一起迎接這新的生命、新的盼望。如同我們今天誦讀的福音書所寫,曠野裡的施洗約翰正為人們預備著基督的到來,而這一切都始於洗禮。也許,今天的嬰兒洗禮,也能給予我們同樣的盼望,為新的一年帶來平安,並提醒著基督與我們同在。 …
-
我們容許嬰孩受洗嗎? (infant baptism) 由於不瞭解受洗的真正意義,大部分的新教世界都拒絕嬰孩受洗。在以下研究當中,我們將會初步檢驗一下這些誤解的部分。 對受洗的重要性的誤解 新教教會拒絕嬰孩受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受洗的重要性的誤解。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受洗呢?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新教團體會提出不同的答案,但是,他們通常會這樣回答: 「為了贖罪」。還有一些持有更激進的看法的人會說:「為了獻身於上帝」。如果受洗真的是一種「獻身」,我們可能會主張,一定要是一個成年人才能受洗。然 而,受洗的意義不是某人的「獻身」。一個受洗的人,將獲得靈性的復活,關於這一點,在我們其他的研究當中,已經向各位說明,所以,在此我們只提出一些必要的部分。讓我們先從保祿(保羅)宗徒開始講起: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死 亡嗎?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如果我們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已與祂 結合,也要藉著同祂相似的復活與祂結合,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舊人已與祂同釘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屬罪惡的自我消逝,好叫我們不再作罪惡的奴隸 …… 所以,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我們相信也要祂同生」(羅馬書6:3 – …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聖像畫 Iconography
聖誕節期:聖母感恩禮拜,殉道嬰孩紀念日,主受割禮節
by pelayuby pelayuchristmas聖誕盛宴 Christmas 2011年01月06(old calendar) 上午 8:00PM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那天,我們會舉辦非常有趣的禮拜儀式。在這些儀式當中,我們聽到聖經中有關耶穌誕生的說明,而在今天我們會聽到比隔天更多更仔細的解說。在這一天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教堂會佈置成耶穌誕生的故事全貌,完整地呈現這個節日。這一切對我們準備迎接耶穌基督誕生的偉大事件是非常有幫助的。
-
Whispers (Magazine)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講道 Sermons
聖誕節真諦:愛,不分別 On Christmas: Love Unconditionally
by pelayuby pelayu2005 聖誕節的真諦 By Father Jonah translated by Pealgia 騎著我的摩托車去上中文課,雖然這對我來說是甜美的負擔,打擊我的是所學無成,而且我的年齡也越來越大了,當我騎車時看到路旁,掛滿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品,同時耳邊也聽到聖誕節的的音樂與歌曲,這些林林總總圍繞著我…….. 剎那間我彷彿回到我的祖國希臘,在我享受片刻甜美的時光,噢!不,回到現實我身在台灣,一個非基督教國家,為什麼會對未到來的聖誕節大費周章呢 ?為什麼要慶祝這一天呢?難道這些商店只為了賺錢嗎?還是為了促銷來增將營業額呢?還是有其他更深層的意義呢?因為連馬祖的生日我也不曾看過全台灣人民這 樣大肆慶祝,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奇怪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什麼到處都是這些東西,聖誕節對他們來說到底有何意義呢?我認為聖誕節是愛的禮宴,而且我們知道上帝深愛著我們,他為我們來到世上,而他來的方式卻不以 威嚇的形式,他也不以名利顯耀的方式,他以最美最溫柔良善受人喜愛嬰兒的方式來到世上。 他無言無語默默的來到世上,不以自高的方式教導,或論斷人!!!事實上他也無法以此法因為他只不過是個嬰兒,他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上帝的智慧與無限的慈愛。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Whispers (Magazine)講道 Sermons
聖誕節真諦:愛,是自由 On Christmas: Love is Freedom
by pelayuby pelayu2006聖誕 每當我在台灣的商店、櫥窗,看到聖誕樹和聖誕燈飾,在咖啡廳、百貨公司、公車上聽到悅耳的聖誕歌曲,或是 注意到有許多人,買聖誕飾品來布置他們的家,我總是在心裡自問,他們真的了解這樣做的意義嗎:買這些東西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嗎?他們是基督徒嗎?我想, 大多不是。當然,我沒有問那些店家的宗教信仰,因為我知道那是為了商機,但是其他的人呢?他們為何要花這筆錢?只為了慶祝一下嗎?然而,緊接而來的,卻是 農曆新年。 我想,其中必定蘊藏更深的涵義。它潛於人類心靈核心,是對於救贖的期待。即使對於實情一知半解,也仍然能夠隱隱約約的「感覺到」耶穌誕生的甜美。 聖誕指的是上帝成為人類,卻不失其上帝的身分,藉著聖誕,人類參與其中,與上帝「合為一體」。 並非我們慣用的邏輯、科學、哲學,或是高貴尊嚴、善良德行等要素,可以改變我們的人性。就算,改變了DNA,仍然無法成為上帝。然而,現在上帝來到我們 面前,幫助我們,啟動改變的契機。你或許會問,這是怎樣的改變?在我眼前的,只不過是一個柔弱可憐的嬰兒,躺在骯髒的牛棚裡,四周都是牛和其它牲畜,看起 來一點也不像上帝,除了在成長過程中,還算個乖孩子,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了。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講道 Sermons
懷孕的祝福 Conceiving a Child (Sermon on Luke 1)
by pelayuby pelayu每一位孕育孩子的母親,都參與在神的奧秘之中。一個孩子的誕生,是父母與神之間奇妙的合作。生命是宇宙中最珍貴的事物。 【 路加福音 1:1-25, 57-68, 76-80 】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當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伊利莎白。他們二人在 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伊利莎白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 撒迦利亞按班次在 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撒迦利亞看見,就驚慌害怕。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 神。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 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巴,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 …
-
當今教會裡的兒童 Children In The Church Today 傾聽兒童(On Listening to Children) 當我們與孩子交談時,應該要完全專注的傾聽。往往,一些成年的基督徒,對孩童太過於心不在焉,只用一半的心思在聆聽,或許,只有在談論到神的時候,父母才會稍加用心。然而,我們應該以專注和祈禱之心,來傾聽孩子生命的所有面向,這樣,神的靈性才能在孩子生命的每一處賜福。大部分的人,都不贊成讓小孩不斷插嘴,也不喜歡總是讓小孩有求必應,然而,我們必須深省,究竟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和小孩交談並傾聽他們想法。即使在我們忙碌的時候,也要能意識到「孩子的問題的價值」,並且用心判斷「這個問題是不是值得我們停下手邊的工作」,因為,如果錯過了這次寶貴的機會,我們很有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回應他這個問題了。我們不該讓延遲回覆的重要答案,耽誤了孩童心智成熟發展的每個階段。 有時候,尤其當孩子想把觸角從尖銳的主題「移開」時,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來回答一些重要問題,反而是比較好的做法。這並不是虛偽的表現:在祈禱中,我們的內心會告訴我們,為了孩子們的利益,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St. Porphyrios: 父母在家中的榜樣,能救他們及培養好孩子 What saves and makes for good children is the life of the parents in the home
by pelayuby pelayu在家庭中,父母親能為孩子做的和保留的,正是自己的生命與生活。 What saves and makes for good children is the life of the parents in …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孩子需要被熱誠祈禱的人所擁 A child needs to be surrounded by people who pray and pray ardently.
by pelayuby pelayu孩子需要被熱誠祈禱的人所擁 A child needs to be surrounded by people who pray and pray ardently 孩子需要被熱誠祈禱的人所擁抱。身為母親,不可以只因為給予孩子生理上的擁抱就滿足,還要以祈禱來擁抱來溺愛自己的孩子。在靈魂的深處,孩子能夠感覺到母親所要傳達、描繪的靈性愛撫。當母親以堅定的、恆常的、深刻的、熱切的祈禱,奧秘的擁抱著孩子時,就能幫助孩子從壓迫當中解脫出來。 …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孩子需要的是「多一點祈禱,少一些責備」With children what is required is a lot of prayer and few words
by pelayuby pelayu孩子需要的是「多一點祈禱,少一些責備」 With children what is required is a lot of prayer and few words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在主耶穌裡,父母親散發神聖的氣質,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The sanctity of the parents is the best way of bringing up children in the Lord
by pelayuby pelayu在主耶穌裡,父母親散發神聖的氣質,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The sanctity of the parents is the best way of bringing up children in …
-
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當孩子在學校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 With prayer and sanctity you can also help children at school
by pelayuby pelayu當孩子在學校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 With prayer and sanctity you can also help children at school 在教育方面,師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與父母親的教育方法完全相通。當孩子來上學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孩子會因為你的幫助而沐浴在上帝的恩典中,也會變得更善良。只有祈禱能夠帶來這樣的結果。讓上帝的恩典遍佈在所有孩子身上,因為上帝的恩典將會進入他們的靈魂當中、轉化他們。這就是作為一個基督徒的意義。 你們當老師的人,不需要去實現自己的焦慮,而焦慮就會自然而然的傳導到孩子的身上,並影響孩子們發展。但藉著信仰,焦慮則會隨之瓦解,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整個生命,託付給基督,我們的上帝。」*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教導孩子如何尋求上帝的協助 Teach the children to seek God’s help
by pelayuby pelayuTeach the children to seek God’s help 教導孩子如何尋求上帝的協助 孩子進步最奧秘的良藥,就是謙卑。信賴上帝將帶給孩子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上帝就是一切。沒有人可以說:「我就是一切」。因為,這樣想會壯大「自我中心」。上帝希望我們引導孩子謙卑。沒有謙卑,我們和孩子將會一事無成。當你鼓勵孩子時,必須留意這一點。你不應該跟孩子說:「你一定會成功!你好厲害,你還這個年輕,什麼都不怕。你是最強的!」這樣的說法對孩子很不好。你可以要求孩子祈禱,並且說:「上帝給了你與生俱來的天賦,藉著祈禱,上帝將會給你力量,好好發展自己的天賦,並且走上成功的道路。上帝將賜予你他的恩典。」這就是最好的鼓勵方法。孩子應該要學習,在生活中各方面都尋求上帝的幫助。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 Children are not edified by constant praise
by pelayuby pelayu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 Children are not edified by constant praise 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在不絕於耳的讚美聲中,孩子將變得自我中心,崇拜虛榮,且心靈空虛。在一生當中,他們將不斷期待別人的讚美,即使別人的讚美都是謊言也無所謂。很不幸的,現今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已學會怎麼說謊,也把別人的謊言當成每日生活的養料。他們想:「說吧!就算那不是真話也沒關係。」或是「說吧!就算那是一種反諷,我也當成聽不懂。」這並不是上帝所樂見的。上帝希望的是真誠與真理。很不幸的,大部分人不懂上帝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僅如此,他們還背道而馳。 當你不分青紅皂白就不斷讚美孩子時,孩子就陷入了魔鬼的試探與折磨中。他陷入自我中心的碾磨機當中,對於父母和師長的讚美習以為常,本來他們可以在學校裡進步,可是現在他們得到了什麼?在生命裡,他們將成為自我主義者,而非基督徒。一個自我中心的人,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基督徒,自我中心者渴望時時得到所有人的讚美。每一個人都愛他們,每一個人都讚美他們,這並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教會和主耶穌基督所樂見的。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Whispers (Magazin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by pelayuby pelayumarriage1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對於基督徒而言,在「受洗」之後最重要的階段就是「結婚」的時刻。在結了婚之後,我們不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要在婚姻中與伴侶合為一體。這才是上帝最初創造人類的原型,也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 然而,今日的社會卻充斥著離婚的事件。還有許多家庭,雖然沒有離婚,卻過著慘淡的生活,每天都在爭執…等。現代有許多年輕人,很害怕結婚,因為他們在原生家庭中,對父母的爭吵有深刻的體驗,也吃了不少苦頭。 關於此,我想要以謙卑的心情,從「正教」(Orthodox)的觀點出發,並且參考自己擔任「屬靈父親」(spiritual father)的經驗,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供大家參考:
-
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A child’s upbringing commences at the moment of its conception.
by pelayuby pelayu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 A child’s upbringing commences at the moment of its conception 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就擁有聽覺和感覺了。他藉著媽媽的雙眼來聽、來看。即使心智尚未開始發展,對於媽媽的運動和情緒,卻是可以意識得到的。如果媽媽變得憂鬱,他也跟著憂鬱。如果媽媽惱怒,他也跟著惱怒,無論媽媽經驗到任何情緒—-悲傷、痛苦、害怕、焦慮…等,胎兒也會經驗到同樣的感覺。 如果媽媽不想要這個孩子、不愛這個孩子,胎兒也會有感覺,還有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創傷,終生伴隨著孩子的靈魂。相反的,如果媽媽擁有神聖的情感,一切將會完全不同。當媽媽的內心對胎兒充滿了喜樂、平安與愛的時候,她就會將這些神聖的情感傳遞給胎兒,這種奧秘的傳遞,對胎兒來說,是一種很實在的經驗,就好像他出生之後才發生的事件一樣。 因此,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應該要熱切的祈禱,並且深愛著腹中正在成長的嬰孩,誦讀詩篇、吟唱聖詩給他聽,過著神聖的生活。這也是為了母親自身的益處。母親為了胎兒犧牲奉獻,這個孩子也將變得愈來愈神聖,而且為日後神聖的心靈打下穩固的基楚。 你知道,一個女人所經歷的整個懷孕過程,有多麼微妙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責任和榮耀呀!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過度保護只會讓小孩子處於不成熟的狀態 Over-protectiveness leaves children immature.
by pelayuby pelayu過度保護只會讓小孩子處於不成熟的狀態。 Over-protectiveness leaves children immature 另一件會傷害孩子們的事就是過度保護,也就是說,在父母親的角色上,對孩子付出過多的關心、焦慮及擔憂。有一個媽媽總是向我抱怨他五歲大的孩子不聽話。我直接的告誡她:「那是妳的錯。」但她無法理解。有一次,我和這位帶著孩子的媽媽一同在海濱散步,這孩子甩開媽媽的手,向大海奔去,那裡有片沙丘,沙丘之後緊接著大海。這位母親立即出現焦慮的反應,大聲的吼叫,並朝著小男孩的方向跑去;這男孩正站在沙丘的頂上,伸展他的手臂,並試圖保持平衡。我請這位母親冷靜下來,並請她背向她的孩子,同時,我用眼睛的餘光,關注著那個小男孩。就像往常一樣,這個男孩試著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緊張,他大聲的吵鬧,最後,他放棄了,靜靜走下沙丘,向我們這邊走過來,這個事件就這樣子結束了。這時,這位母親,才體會了我的用意。
-
建立一個基督教家庭 Beginning a Christian Family 孩童最初始的生命(The Child’s Early Life) 許多嬰孩,並非在父母的期望下來到世間 —- 也有一些嬰孩,甚至不被允許來到這個世間。我們應該用愛來歡迎每一個加入家庭的嬰孩。對一個初生的嬰孩來說,父母的愛是無可取代的 —- 這是他建構生命所需的安全基礎。若是缺乏父母的愛,內心的創傷將無法治療,除非他能從神的愛中,找到特別的恩典。因為一個人,在早期的生命裡,若缺乏雙親的愛,將無力承受心理上的災難,甚至在面對一些生命中必須面對的人物時,都會輕微的發抖。 從聖人的生命和聖經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母親子宮裡的嬰孩,已經可以感覺到神的存在。你還記得聖施洗約翰在母親腹中時,有一次他認出了瑪利亞腹中「道成肉身」的上主,並且興奮的在子宮內躍動。在St. …
-
question:我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媽媽,但是,我的家人都不是基督徒。請問我應該如何向我的孩子們介紹上帝呢? Answer:我的建議是,請你盡力給予孩子們「愛」。如果孩子們接收到「愛」,就會懂得「愛」是什麼,然後,他們才會瞭解「上帝是愛」。 請告訴你的孩子,有一個人深愛著他們,這個人愛他們的程度,甚至超越你,也超越任何人。 這個人將會永遠陪伴著他們,所以,他們永遠不會感到害怕和孤單。 告訴他們,無論他們是乖孩子或壞孩子,「這個人」將會永遠愛他們,而且,「這個人」絕對不會拋棄他們。 如果他們問你:「為什麼『這個人』會愛我們呢」? 請留意,當孩子這樣問的時候,就代表他們尚未真正從你或你先生身上體驗到愛,他們並不瞭解什麼是「無條件的愛」…這是非常重要的,請務必先留意這一點,而不要預設「自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如果他們問你:「『這個人』有家人嗎?」 你可以回答他說:「當然有!他們家有三個人。事實上,『這個人』要他的『兒子』在你身邊陪伴著你,他的名字叫做耶穌。」然後,孩子們可能會問:「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們『耶穌在哪裡』?」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