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亞歷山大˙希瑪曼作) 世上所有的生命 著名德國唯物派哲學家費爾巴哈(Feuerbach)說:「人是由他所吃下去的東西所構成的。」此話出口,這位哲學家認為自己已經阻斷所有與人性相關的「理想化」思索途徑。然而,他卻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表達了人類最具宗教觀點的看法。在費爾巴哈之前長久以來的這一段時間,這種關於人的相同定義都是由聖經所提供。在聖經的故事中,第一次將人類以一種會產生饑餓感的生物被呈現出來,而整個世界就是人類的食物。再者,創世紀第一章的作者提到,神要人類繁殖、要管理土地、要從這個土地上取得食物:「看哪!我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蔬菜,和一切果樹上有種子的果子,都賜給你們作食物…」為了維持生命,人類必須吃,他必須取得這個世界的物質,吃進肚子裡,再將物質轉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成為自己的血與肉。的確人類就是自己所吃進肚裡的東西,而這整個世界就像一場菜色紛呈、包羅萬象的盛宴,呈現在人類眼前。這樣的意象,也就是一種生命的重要意象,在整本聖經中持續出現。這是在人最初被創造時的意象,也是在生 命結束、完滿時所出現的意象:「叫你們在我的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吃喝。」(經文翻譯取材自新譯本-譯註)
家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Introduction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感恩禮 禮儀一詞指共同所作之事或共同行動。感恩禮是東正教會一起共同所作之事。它是教會作為天主召選的子民禮儀性地相聚一堂的正式行動。教會一詞,正如我們所記得的,就是特別被召選的人們的相聚或集合,他們被召叫執行一個特殊的工作。 感恩禮是東正教會基督徒正式集合在一起的共同行 動,由此建立東正教會。這是一個由天主召集的教會行動,為了使大家能以一個團體集合的方式敬拜、祈禱、歌頌,聆聽天主聖言,接受天主誡命的指引,好能在基 督內,以感恩之情把自己奉獻給天主父,透過與基督的共融獲致永恆天國的體驗,就是這同樣的基督,藉聖神臨在於其子民之間。 東正教會的基督徒在主日,就是星期日,舉行感恩禮,是「安息日的第二天」,象徵創造的第一天,和天國的最後一天 - 或是教會聖傳統來說,第八天。這一天基督由死者中復活,這一天是先知預言的天主的審判和勝利之日,這一天是上主之日,開展了「將要到來的國度」的臨在和力量,它現已存在於現代世界的生命中。 教會也會在特別的慶日舉行感恩禮。在修院、主教座堂和堂區聖堂通常每天舉行感恩禮,除了在四旬期的平日,因巴斯卦的特殊原因才有例外(見前頁77)。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6) 神學 Theology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聖餐禮 For the Life of the World: Sacraments and Orthodoxy (Eucharist)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聖餐禮-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聖餐禮 基督被這世界所拒絕。祂是上帝想要呈現的最完美生命形式。這世界斷簡殘篇的生命融入了祂的 生命,祂是這世界的心跳,而這世界殺死了祂。然而在這次謀殺中世界本身也因而死去,它失去了變成上帝想要它成為的天堂最後的機會。我們可以繼續發明創造更 新更好的物品,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更具有人性的社會,其中人不會再把彼此視為無關緊要。但是當基督—這世界真正的生命—被拒絕時,就是結束的源頭了。這個拒絕有其一定的終局:祂被永遠的釘上十字架。就如巴斯卡(Pascal)說:「基督的痛苦將持續到世界末日為止。」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1章 聚會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聚會聖事 「首先,我聽說你們在聚會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1:18) 「當你們在聚會的時候…」,這是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時所寫下的。對他而言,同時對早期所有基督徒而言,這些話所提到的不是聖殿,而是聚會的目的和本質。大家都很清楚,「教會(希臘原文為έκλησία)」這個名詞,指的是「聚會」或是「集會」,而在所有早期基督徒心中,「在教堂聚集」指的是一種目的為揭示、實現教會的活動。 這個聚集是聖餐的—它的目的與實現都在那成就「主的晚餐」的背景中,在那聖餐的「擘開餅」發生的所在。在保羅同樣一篇寫給哥林多教會人士的信中,他責備這些人聚會時參加另外的餐宴,而非主的晚餐,或是這個聚會另有目的,卻非聖餐的「擘開餅」(哥林多前書11:20-22)。因此在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無庸置疑的三位一體,發生在聚會、聖餐、教會中,這是早期跟隨保羅的腳步而形成的教會傳統,完全能毫無異議作證的事實。因此禮儀神學的基礎任務,包含了揭示這個統一性的意義與本質。 在這個任務中更為緊急的部份是,當這個三位一體對於早期教會來說是不證自明的時候,它卻在現代基督教的意識裡停止了這個特性。我們習慣上叫做「經院派」神學—就是與教父傳統決裂後出現的派別,也是在方法和本質上主要構成西方對神學的理解—卻忽略了與聚會、聖餐、教會之間的關係。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6章 供奉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test test eucharist 供奉聖事 第六章 6 …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己, 當作馨香的供品和祭物獻給神。 以弗所書5:2 餅與酒。我們取來這些謙卑的人類贈禮,是我們塵世的食物與飲料,並把它們放在祭壇上時,我們所執行的是人類歷史形成所有宗教核心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儀式,只不過我們都沒想到罷了。我們祭獻犧牲給上帝,「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有一天,該隱把地裡的出產拿來,當作禮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把自己羊群中一些頭生的,和羊的脂油拿來獻上。」(創世紀4:2-4) 無數的書籍探討有關祭獻與祭獻的供品,不過各家解釋均有不同。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通通有自己的觀點,要試圖闡明祭獻的本意。有些說是出於恐懼,有些說是出於喜悅,有些理由「低等」而有些「崇高」。這些解釋不論其價值為何,不容置疑的事實是,人類不論何時何地求助於上帝,他都一定會意識到必須要向祂獻上自己最珍貴的所有物,等於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作為一項贈禮與犧牲。從該隱和亞伯的年代開始,犧牲物的血就日日覆蓋大地,而燒化祭獻物的煙亦不斷裊裊上升。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4章 聖言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聖言聖事 第四章 4 「君宰,熱愛世人者, 請以你神聖真知的純潔之光照耀我們的內心, 開啟我們靈智的眼目,好能理解你福音的教導; 請將對你真福誡命的敬畏灌輸於我們五內, 使我們踐滅所有肉體的欲樂, 達致屬靈生命之道, 所思所行,無不中悅於你。」 福音前祝文 1 根據大家對早期證據毫無異議的見證,最初閱讀聖經的步驟是包含在「如同教會般的聚會」這裡頭,而且特別的是,聖餐的聚會。在我們所能找到的最早關於聖餐禮的紀錄中,我們讀到:「當禮拜天到來時,住在同一個城裡的人會在某個地方聚會,這時只要時間允許,就會有人誦讀使徒的回憶錄,或是先知的著作。當朗誦的人唸完的時候,眾人的首領會鼓勵並邀請我們模仿這些高貴的事物,然後我們一起站起來,獻上祈禱…當我們祈禱完後,就有人拿來餅,酒和水…」(原文取材自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所著之First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2章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第二章 「…父怎樣把王權賜給我,我也照樣賜給你們,叫你們在我的國裡坐在我的席上吃喝。」 路加福音22:29-30 1 假使如同教會般的聚集,最深刻的意義就是聖餐慶祝(這是它的首要基礎條件)的開端, 那麼它的結束與成就就是教會進入天堂,教會在主國裡,在祂席邊的成就。在宣認「如同教會般的聚集」是聖事的開端之後,馬上接著宣認上述這件事屬於聖事的結 束、目的與成就,兩件事的重要性彼此相當,因為這個「結束」也顯示了聖餐禮的統合,它的秩序和本質,就如同行動和飛升一樣,尤其最重要的是,天國上帝的聖 事。當然,在現今的形式中,禮儀會以莊嚴的天國祝頌開始,也就不是巧合了。 今 天我們特別需要提醒自己這個「結束」,因為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聖事,也就是在正教會經歷「黑暗時期」時,西方壟斷式神學院教育下的產物,不但沒有提到「如 同教會般的聚集」作為開端以及聖事的條件,也沒有提到教會飛升進入天國聖殿,到達「主的席邊」。聖事被簡化成兩項「演示」,兩項「行動」:聖餐禮物進入基 督的身體與血的轉變,以及變成共榮本身。它的定義包含回答「如何」的問題,比如說,基於什麼樣的因果關係,以及何時,還有在什麼時候,這個轉變發生了?換句話說,我們經院神學決定了每個聖事都是「祝聖的元素」,對於特定的聖事是與生俱來的,同時對其完成也是必須而足夠的。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12章 共融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共融聖事 (第十二章 12) 「檷施予的奧祕,噢基督我們的神, 已經盡在我們的力量中被完成, 因為我們已經記念檷的死亡, 我們看到檷復活的預表(type), 我們被檷不死的生命所充滿, 我們享用檷無盡的食物, 這是在這將臨的國歡喜恩賜給我們所有人的, 藉著檷永生的父的恩典, 以及檷聖善、創造生命的靈…」 聖大巴西略的禮儀 1 …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3章 入祭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入祭聖事 第三章 3 「君宰,主,我們的上帝, 祢在天上設立了天使和總領天使的品級與軍旅, 來事奉祢的榮耀。」 入祭式禱詞 1 以往,在信眾聚會之後,禮儀演示的第一個部份是司儀神父的入祭。聖金口若望寫道:「當信眾的首領進來之後,他會說『願平安與眾人同在。』」就是隨著並經由這個入祭,莊嚴的儀式開始了—就 像主教接見日的次序一樣。後來,由於若干原因,這個最初的入祭被另外一項「開始」的儀式代替了,因此我們現在所稱做「小入祭式」的,跟禮儀最初的儀式就不 再相同了。而從這裡,相當意外地,同時也出現了熱門的「圖像式象徵主義」詮釋,就比如說是基督會走到外面去祈禱,如此這般。然而在此必須提醒我們自己最初 的實踐,並不只是基於某種考古上的知識賣弄,而是因為入祭的概念了解聖餐裡具備相當關鍵的重要性。最後,我們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要顯示聖餐禮的意義涵蓋進入教會,就是進入上帝的國,某種程度而言整個聖餐禮就是進入天國。還有高舉,不只是與神聖的賜與(「那麼我們就能在平安中獻上神聖的祭品…」)有關,也與教會本身、以及會眾有關。因為(我要不厭其煩的重複此點)聖餐禮就是天國的聖事,被教會的升天與進入天上的聖殿所完成。
-
(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3) 聖餐聖事 Sacrament: Eucharist
行聖禮儀/聖餐禮 Eucharist 第7章 至一聖事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eucharist 至一聖事(第七章 7) 「你們要用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 哥林多前書16:20 現代禮儀教規中的程序,說到「讓我們彼此相愛!」這個部份只花了一點點時間,以至於我們幾乎不可能真正聽進去—不只是外邊的耳朵聽到,也要聽到心眼兒裡。今天對我們而言這部份不過就是像其他部份的高聲呼喊(Exclamation)一樣,作為信仰的象徵。但在早期卻不是這樣的。我們從早期教會有關禮儀的文獻得知,平安之吻是在高聲呼喊後進行。而整個教會,所有會眾都會參與其中。聖金口若望寫道:「當各自接受平安的告誡時刻來臨時,我們所有人會互相親吻,神職人員親吻主教,男性的平信徒親吻男性,女性的平信徒親吻女性…」這個做法今日被保存在聶斯托留(Nestorians)派、科普特(Copts)與亞美尼亞(Armenians)人的教會儀式中,因為當年未受到拜占庭晚期的影響,因此得以反映早期的聖餐慶祝形式。而這不只是聖餐禮而已,因為平安之吻包含所有基督教崇拜中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剝奪/分割的一部份。因此在聖洗禮時,當主教親吻受洗信徒會舉行這個儀式,這時主教會邊說:「願主與你同在。」在按立新主教時,整個教會裡的信眾,包括神職人員和平信徒,也都會以「聖潔之吻」親吻他,之後,他就要主持第一次的聖餐禮。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婚姻 –東正教的婚姻觀 正如前文所說的,東正教教會承認世俗法律所認可的婚姻,不但不加以廢除,同時也不去破壞法律運作之下的社會秩序。如果初期教會將婚姻看作是參與上帝王國喜悅的「聖事」,那麼,我們要如何解釋,東正教教會為什麼沒有以任何典禮或儀式來認可婚姻呢? 答 案就是,非基督教徒的婚姻,是建立在兩個非基督教徒之間,然而,基督教徒的婚姻,是建立在兩個基督教徒之間。兩者的區別不在於結婚的形式,而是雙方是否為 基督教徒。聖保祿(保羅)宗徒經常被提起的教誨之一,就是上帝不是活在「人造的聖殿」之中,「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聖殿」,在婚姻之中,夫妻成為「一 體」,如果彼此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在他們體內的活生生的聖靈,會印可他們的結合。 如此,聖體聖事使他們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 迦納的婚宴(John 2:1-11)提到了婚姻聖事和聖體聖事的連結,當代「加冕」禮儀還採用了這些文句。這是若望(約翰)福音中,指出聖洗聖事和聖體聖事的章節之一(註4):當水變成酒,因著基督的示現,罪惡的人生也被轉化,成為天國裡的新氣象。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附錄三 教會法規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Canon Law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附錄三教會法規 正教會的法規是以古老的文獻為基楚,這些文獻反映出基督教在一千多年歷史中的修行與實踐,其中包括了: - 七次的大公會議的教會法規。 - 區域性或行政區的宗教會議所定出來的法規,而後被全面地採納。 - 教父所制定的法規,也就是說,一些教父所提出的忠告與告誡,而後被宗教會議所贊同。 第六次大公會議(第二條)同時也為集結而成的85條「宗徒時期的法規」背書,這是第四世紀安提阿教會所訂定的規範。 大部分的內容,都可以找到英文譯本。(請參考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VI. 婚姻、獨身與出家生活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Marriage, Celibacy and Monastic Lif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XVI. 婚姻、獨身與出家生活(MARRIAGE, CELIBACY AND MONASTIC LIFE) 在基督教倫理中,其中一個似是而非的議論就是關於婚姻生活與獨身生活,如果假設在上帝的國度裡,它們是以相同的神學為基礎,只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不同的行為表現,那麼,我們可以說,這兩種生活是立足於相同的靈修。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VII. 總結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A Word in Conclusion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婚姻 – 正教會的婚姻觀 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John Meyendorff著 XVII. 總結(A WORD IN CONCLUSION)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V. 已婚的神職人員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Married Clergy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XV. 已婚的神職人員(Married Clergy) 從新約裡我們得知,有一些宗徒是已婚的,包括了聖.彼得,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正面的訊息;對於那些繼承神職的人而言,已婚是一個常態:「當主教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應慎重,端莊,好客…善於管理自己的家庭,使子女們服從,凡事端莊。」(弟茂德前書/提摩太前書3:2-4) 然而,早期的律法規定,一個已婚的人,想要成為祭司或主教必須符合一個前提:他們的婚姻必須保有完整的基督徒特質:「一個人若在受洗之後,結兩次婚,或是納妾,就不可以成為主教、祭司、執事,或是神聖人員。」(宗徒法規 17)我們之前已經討論了,教會只能容忍信徒再婚。事實上,祝聖儀式也包含了完整的基督教真理的教導,特別是根據「基督與教會」獨特的婚姻關係所發展出的教理。因此這樣的要求,就被拿來當作神職人員的妻子的條件:「一個人若是迎娶了一位寡婦,或是離婚的婦女,抑或是娼妓、奴隸或女演員[21],就不可以成為主教、祭司、執事,或是神聖人員。」(宗徒法規 18)這與基督教理中的一夫一妻制完全符合,它受到聖餐禮儀的印可,具有完整的聖事意義。讓我們謹記,「再婚」是不受教會所祝福的。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III. 家庭與家庭計畫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Family and Family Planning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XIII. 家庭與家庭計畫(Family And Family Planning) 耶穌在受難的前夕與門徒一起共進「最後晚餐」的神聖時刻,回憶起了孩子所帶來的喜悅:「婦女生產的時候,感到憂苦,因為她的時辰來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樂再不記憶那苦楚了,因為一個人已生在世上了。」(若望/約翰福音16:21)所有的父母都知道,當孩子出世時,那個完全被遺忘的「劇烈產痛」不只是母親身體上的痛楚,也是人類心中的煩惱與經濟上的擔憂,這是為人父母者常有的壓力。當一個無助的小嬰兒突然闖進你的家庭,渴望著愛與關懷,並且完全「屬於你」的時候,一切煩憂都消失無蹤。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耶穌看待孩子的態度:「耶穌就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中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決不能進天國。』」(瑪竇/馬太福音)這個告誡似乎是整部福音當中最有啟發性的。然而,如果有人故意剝奪自己孕育或養育孩子的機會,那麼,這人真的能夠瞭解上主如此告誡的真意嗎?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 結婚的條件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Conditions For Marriag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X. 結婚的條件(Conditions For Marriage) 基督教婚姻是兩個人相遇而產生愛,並且將人性之愛藉由聖靈的恩典(也是聖事的恩典)轉化為永恆的結合,就算是死亡也不能將兩人分開。然而,這種藉由聖事而達到的轉化,並不能超越人性特質(一切情感、行動、喜悅、無常)與婚姻的連結:相識、約會、求婚、決定心意、共同面對艱難的責任與生活。新約實實在在的教導我們,婚姻不只是對基督的承諾,也要在現實生活中接受考驗。基督徒也必須遵守各種婚姻的規範,這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保護婚姻最根本的意義。這些規範並不是最終目的,它們將被愛取代,這些規範是為了守護婚姻當中的人性與神性而存在的,目的是要避免人類的墮落。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IX. 再婚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Successive Marriage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IX. 再婚(Successive Marriages) 我們已經多次提及教會法規與聖禮儀傳統上一貫的堅持,「再婚」違背了基督教教義,現今教會之所以允許再婚,是出於仁慈和對人性弱點的寬容(請參考:哥林多前書7:9),我們也可以將它視為教會給予那些在第一次結合時犯錯的人第二次機會,使他們能夠進入基督體內真實的婚姻(我們必須明白,並不是所有的人性錯誤,都能藉由教會的祝福就神奇的修復)。那些再婚的聖徒(例如:Georgia的皇后St. Tamara)都指出,依據教會法規,唯有第一次婚姻才是最真切的,我們不能用律法的角度來衡量此事。 然而,聖巴西略(St. Basil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VIII. 聖禮儀方面的建議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A Liturgical Suggestion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VIII. 聖禮儀方面的建議(A Liturgical Suggestion) 深入教理,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是否應該修復教會儀式中『聖餐禮儀』與『婚姻』之間的原始連結?」我們的意見是肯定的,這個連結必須在教會的指導下,以一種既負責又適當的方式著手進行。 事實上,希臘的Euchologion和斯拉夫的Trebnik兩種儀軌都要求儀式必須「在聖禮儀之後」當祭司仍然在聖壇內的時候舉行。儘管,這個要求未曾實現,依照現況,聖餐禮儀與婚姻之間的連結在加冕儀式(通常在下午舉行)中並沒有顯現出來。然而,我們相信,原始聖禮儀架構下的加冕儀式(請參考第IV章),無論在牧靈或聖禮儀的意義上,皆是表現基督教婚姻真實面向的最好方式,面對當前的加冕儀式,我們應該加以修復。 很顯然的,訂婚儀式必須分開慶祝,提前一天(很有可能是婚禮前夕)舉行。加冕儀式則在一般週日的聖禮儀(Sunday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XII. 離婚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Divorce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正教的婚姻觀 John Meyendorff著 XII. 離婚 羅馬天主教會對於婚姻的「無可解除性」十分堅持,他們完全無法接受一個尚未喪偶的人離婚或再娶,長久以來,這個議題一直引起很多爭論。對此,正教會的立場往往被大眾定位成「與羅馬天主教相反的」,大家甚至簡單的認為「正教會同意離婚」,這樣的說法真的正確嗎? 關於再婚的議題,羅馬天主教的傳統觀點和教會法規都以這兩種考量做為基礎:(1)對基督徒而言,婚姻是一個合法的契約,而且依法具有「無可解除性」。(2)婚姻的契約只涵蓋了世間的生命,因此,當夫妻雙方有一人過世,這個契約就無效了。如之前的章節所示,正教會方面則是以不同的考量為依歸: (1)婚姻是一個聖事,藉由神父的祝福,參與教會(基督與眾人結合而成的身體),婚姻隸屬於上帝國度裡的永恆生命的範疇,因此,即使是死亡也無法拆散,它在夫妻之間,按照夫妻雙方的意願,創造一個永恆的連結 — 「只有那些得了恩賜的人,才能領悟。」(瑪竇/馬太福音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