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是通往天堂的大門; 當胃口受到限制,心就是謙卑的。」
東正教
-
-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聖餐:愛的黃金律 Love, Golden Rule
by pelayuby pelayu愛是這世上最美麗,也最痛苦的事。許多時候,我們愛的方式錯了,使得這愛成為雙面刃,殺害了他人、也殺害了自己。 李亮神父 講道 今天的福音書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一段信息,稱為「愛的黃金律」(The Golden Rule)。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耶穌更進一步解釋,包括:愛你的敵人,施捨給那些無法回報的人,善待那些惡待你的人。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道理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人性的驕傲和疾病,會使那些你曾善待的人,反而回頭傷害你。有些時候,則是因為靈性上的疾病,我們會想:「嗯,反正我不想要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所以,我也不需要為他/她付出些什麼。」那是生病的「自我」,將自己孤立於他人之外。甚至在教會中,你也會看到有些人,試著在自己周圍建造一道隱形的城牆,好讓別人無法靠近。他們心中想的是:「我顧好自己就好,反正我沒做什麼壞事。」 但是,教會並非如此。信徒應該在敬拜中祈禱「彼此相愛」之時,親吻彼此。初代教會的信徒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天我們教會也能如此。復活節的時候,他們彼此親吻,以表示彼此相愛,而不是陷於自我孤立的虛假靈性之中。 …
-
2007年 除夕夜 誠實行聖禮儀 Br Father Jonah translated by Pelagia 除夕夜我獨自在咖啡廳,只有孤獨與寂寞陪伴著我,面對著一堆書和面前的咖啡疑惑卻占滿在我的腦海裡,但我的思緒卻停滯在此頁,子路問孔夫子我如何服事神, 孔子的回答卻是:你都還沒學會如何服事人,你怎能服事神,子路說夫子我可以問你死亡嗎?夫子說你還不明白人生,又怎能了解死亡。 我望著窗外稀少的行人,走在空蕩的中山北路上,剎那間我忽然想通,我終於了解孔子的意思了。 身為正教的神父 ,我行聖禮儀,什麼又是正教教會呢?基督教並不擁有什麼特殊的教義,也不是光強調理論,更不是只有西方人才了解的理論,也許是因為傳統的哲學觀念不同,我 也不認為正教是西方人的信仰,而正教主要的教義是付諸行動,付諸行動去服事,但是要如何實行呢? …
-
年夜飯亦稱為又稱圍爐。南方稱為團年飯、團圓飯,是農曆除夕通常年廿九(農曆如果是小月)或年三十晚。也就是每年最後一天的晚餐,在過年前一家大小團聚再一起並共同度過新春,傳統上年夜飯大多是在除夕祭祖後食用。 在華北地區普遍稱為年夜飯,又稱圍爐,江南、華南地區則稱為團年飯、團圓飯。各地團年飯時間不盡相同,較為常見的是晚上吃,所以媒體普遍稱為年夜飯。但在中國極為少數地區,團年飯亦有農曆臘月三十下午、中午、上午、甚至早晨吃的。有些地區,可能街坊鄰居間的團年飯時間都不盡相同。
-
世界是一份愛的禮物 By father Jonah translated by Pelagia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卻無法享受人生,因為他對死亡感到恐隨著時光的流逝,他越覺得他邁向死亡,甚至認為街上的人像是瀕臨死亡的遊屍。 所以他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活著?雖然他是一位基督徒,卻有一個很怪異的問題煩擾著他?為何要信上帝?祂又能為我做什麼?我所活的世界就好像一個大墳場,難道只是掌管死人的世界嗎? 我曾試圖幫助我的朋友,但都沒有成效,我也曾多次為他禱告,有一天我終於了解他的恐懼,並不是因為他的信仰,而是因為他的邏輯觀念所導致他的悲觀想法,因此他腦部的運作改變了他的思緒,他並不是一個無神論者,他病了需要幫助! 請讓我來為你解釋,我不是說他瘋了,你知道我們思考的方式嗎?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及對世界的了解,還有生命的運作,並不是單純的心靈思想,而是連結浩瀚的神經細胞刺激傳達到個人感官,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及思考方式。人類已發現這奧秘的系統,再說的更清楚些,好比我現在有某種想法,但是我去吸毒或濫用毒品,這些藥品會影響且改變我的神經細胞運作,我也許不像我自己,我的腦也許會處在某一種狀態改變我一貫的思考模式,這並不是很好,這將會導致不同的人生觀,而你將會有悲慘的人生。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5) 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pelayuby pelayuPart 11 在正教傳統的教條 (Creed) 裡的每一個教義之形成、以及地方性的和正式的大公會議所作出的每一個定義,皆是爲了反對異端邪說,而從未是那所謂的轉變性的推測性的思想的過程中的一部份或是那個著名的、但是並不是存在的神學說(theologoumenon )。教父們之搞神學是以這種方式:將他們的理智合應於1) 他們不斷的禱告, 2) 他們自己的教父傳統之內的聖經, 以及 3) 他們自己的讚美榮耀的境界 (如果是他們的話)或是他人的讚美榮耀的境界, 但不是以推測性的思想。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4) 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pelayuby pelayuPart Eight 聖保羅極為激怒,因為一些歌林多神靈魅力者 (Corinthian charismatics )顯然地說服了其他人來舉辦一個崇拜儀式,卻不在心中為聖靈表達出可以聽見的禱告。對保羅來説,這是做地好的。「你感謝的固然是好 ,無奈不能造就別人。」(歌林多前書14, 17) 。「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歌林多前書 14, 16) 。很明顯的, 以方言祈禱以及以聖靈祈禱,那是可以互換的、完全相同的説法。 聖保羅談論過存在於世界中的各種聲音, 不管是由無生命的事物所發出的聲音,如長笛、豎琴,、和喇叭等等,或者是由人所發出的聲音。保羅是在講所做出的聲音自己,而不是在講那些未被瞭解的模湖的聲音,這事從在歌林多前書14 …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3) 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pelayuby pelayuPart Five 適當地準備視像上帝於他與基督共有的榮耀中,那就是以將自私和功利性的愛轉變為無私的和無功利性的愛的方式,而成為聖靈的寺廟。這個轉變發生在照明的高等階段中,叫做 theoria; 此字的基本意思是視覺,在此則指著,對上帝在創造中的能量或未受造的原因而有的視覺,經由不斷的禱告和對上帝不間斷的記憶。noetic 器官因此從被理智、感情、 和環境所奴役的情況中被解放出,並且它只被這個對上帝的記憶所影響到,而這個記憶是同時與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活動一起起作用的。當noetic 器官是在這樣的狀態中之時,人就成為了在基督中的、與聖靈一起的、上帝的寺廟。 聖巴希爾曾寫信給聖格理高理神學家 (St. Gregory the Theologian),説道,「上帝在身中居留之事是如此的:經由記憶而將上帝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我們因而成為上帝的寺廟, 當記憶的連續性不被塵世的憂慮意願等等所中斷、並且, noetic …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2) 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pelayuby pelayuPart Three b) 在聖靈降臨節之時, 以真理的靈,啓蒙於基督的生命和所有的真理 所有發展於第一和第二大公會議的辯論中的區分等等,皆由所有之後的大公會議所保持住, 那些之後的大公會議實際上只是引伸著第一大公會議而已。然而,它們所用的術語之表達方法,是不能從這些術語之前提預想要件中分離開的。在術語表達方法之中,也許會種類多多,但在術語前提預想要件之中則不會如此。 神學性的表達方法中的術語之前提預想要件是被發現於 1) 心靈之清淨的靈修狀態之中, 2) 心靈的照明之靈修狀態之中, 以及 3) 心靈的讚美或神化、以及語詞在他的聖靈中所出現於其之前、在他自己之中所對其顯露出父親的之者的整體之中的。那以聖靈、在榮耀中看見基督之者,也就是看見了父親之者。這個經驗就是在教父傳統之中的教條公式的基石。
-
(2) 神如何存在 How God Is(6) 神學 Theology
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1) 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pelayuby pelayu耶穌基督: 世界的生命JESUS CHRIST -THE LIFE OF THE WORLD by fr. professor John Romanides,[A paper delivered …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講道 Sermons
主受割禮節:時間的真諦 & 父母之愛 Circumcision of Baby Jesus: True Meaning of Time & Parenthood
by pelayuby pelayuCircumcision of Baby Jesus: True Meaning of Time & Parenthood 2012-1-1 李亮神父講述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04746094 今天是新年。首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新年的快樂,並非來自於狂歡或飲酒作樂,它是一份與上帝同在的喜悅,還有領受上帝救恩的喜悅。 「時間」是上帝的恩賜,它可以使人分離,也可以使人團聚。為什麼時間讓人分離?
-
(4) 懺悔聖事 Sacrament: Confession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講道 Sermons
稅吏與法利賽人:愛無法衡量 The Publican and Pharisee: Love Can’t Be Measured
by pelayuby pelayu李亮神父 愛的箴言: 如果你想用數字,證明自己的愛, 這只證明了一件事:你不懂得愛。 真正的愛,不求證明, 而是敞開自己,為愛而傷。 2015. 2. 1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8:10~14 耶穌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
-
站在他面前的耶穌,就像一面鏡子 讓撒該一生中第一次,看見真正的自己 耶穌和眾聖徒,也都是我們的鏡子 幫助我們看見,我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2015.01.25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 19:1~10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耶穌到了那裡,擡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今天的福音書是關於撒該的故事。 撒該是悔改的典範,他是稅吏長,富有之人,同時也是不誠實的人,他的錢財,是透過欺騙和貪汙得來的。耶穌來到耶利哥,一個遠離聖城的外邦人之地。請記得,神總是臨到我們、走向我們。如同啓示錄 1:4,8所記載的,祂持續地、不斷地、一直地臨到,這才是希臘原文的意思,而非錯譯成「以後永在」。 因著祂的愛,因著祂的名,祂就像大磁鐵般,吸引了許多人的靈魂。撒該因著好奇心,也慕名而來,想看看這位知名的、神蹟般的人物。這樣的好奇心,並非信心或信仰(faith),但卻蘊藏著某些更深的渴望。撒該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不敢站在人群最前方,他想用比較隱密的方式來看耶穌,但他又無法躲在人群之後,因為他太矮。 在這裡我們看見,即使作惡多端的人,心中也仍藏有一些美善,就是擁有神的形像,是惡魔無法奪走的。耶穌愈接近他,神的恩典也離他愈近,使他獲得啟發,找到接近耶穌的方法,於是他爬上了桑樹,要觀看經過的耶穌。 …
-
Luke路加福音19:1-10 2013.1. 27 Sermon by Father Jonah 今天的福音提到耶穌進入耶利哥。古時候耶利哥是一個經濟與貿易十分發達的城市。許多人聽到耶穌要來都很好奇,想要去一窺究竟。或許是出於好奇心,或許是出於私心,有人只是單純地喜歡耶穌、想要親近耶穌,有些人想要從耶穌身上得到一些好處。
-
愛是改變,而非後悔。~李亮神父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福音書告訴我們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撒該的真實故事。撒該非常富有,但他自己知道,他獲得錢財的方式,並不正當。因此,他內心藏有罪惡感,特別是在公眾面前。這就像我們,當我們做了不好的事,都會經歷長期的罪惡感。這也是撒該為何內心得不到釋放的原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做了不好的事,神的恩典卻總是靠近我們,從不放棄我們,即使我們經常遺棄神。 撒該得知耶穌會經過他住的城鎮,人潮聚集在街道上,為了一睹耶穌一面。撒該心中懷著強烈的渴望,也想看看這位行了許多偉大神蹟的耶穌到底是誰?我們必須記得,這種奇特的渴求,許多時候也會臨到我們。那是一種呼喚,隱秘地、溫柔地,來自神的呼喚。彷彿我們聽見了某個聲音,這聲音駐留心中盤旋不去。這是耶穌的呼喚,溫和地、有禮地。這就是為何撒該心中浮現了如此的渴望。但是呼喚神的回應時,我們心中總是會出現某些阻礙、某些困難。因為從某方面來說,撒該想見耶穌,比任何人都想見耶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撒該也聽見另一個阻擋他的聲音:「你?就憑你?也想見耶穌?你這個惡賊!」 當我們遇見耶穌,上述這種自動式的審判和論斷,並非來自耶穌,祂並不會論斷我們。這其實也是最後審判的情境:耶穌並非置我們於法庭中以律法的辯論攻防。耶穌僅僅只是臨在,在耶穌的臨在之中,在祂的祈禱之中,每個人都會看見真實的自己。我們必須了解,蘇格拉底和古代哲學家們總是提醒我們:「認識自己」。但我們也必須記得,我們無法單單靠著自己來認識自己。如果我們只從人性的觀點來尋找自己,我們將會崩潰和慘敗,因為我們只會看見一個非常醜陋的自我形象。我們無法倚靠自己來尋找自我,來發現真相:「我是誰?」只有在神的光照之下,才能達成。對撒該來說就是耶穌的臨在。請謹記,自我省察無法向我們揭示自我的真相,只有在神的光照下,在耶穌的光照下才有可能。 當耶穌靠近,撒該知道自己心中浮現的,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好奇。它始於好奇,一種良善的好奇。但這樣的好奇逐漸轉變成一種渴望像磁鐵般。撒該好奇但也膽怯甚至羞愧。此外,還有其他的限制。街上擠滿群眾,他們根本不關心撒該。也許撒該可以付錢請人們讓他擠到前面一些,但他對此感到羞愧。況且撒該太矮了,即使擠到前面一些,他的視線還是會被擋住。 然而想看見耶穌的渴望,來自神的呼喚,促使他找到方法。當我們真正想要某件事,我們總是會找到方法來遇見耶穌,總是能克服我們的軟弱。撒該的弱點是矮小,我們的弱點可能是驕傲、或想要一間華美的大教堂、或想要像天使般地祈禱,即使自己並非天使等等。其他的軟弱,例如某些人曾對我說,他們想要一間大教堂,這樣他才能氣派地走進教堂,現在這個地方根本不是教堂,不過是一間公寓罷了。我回答他們:「喔!真的啊?也許當神來見你的時候,也會對你說祂想要氣派地走入一間大教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軟弱,有些人甚至要耶穌服從他們,如同他們習慣使用權力,來掌控別人。還有許多不同的軟弱,是不值得在這裡提起的。 撒該的第一個阻礙是矮小,此外還有其他的阻礙:他的渴望可能會使他蒙羞,會傷害他的財富和社會聲望,當他決定爬上樹頭,趴在樹上,好能俯視經過的耶穌,群眾將會看見他難看的姿勢、無情地嘲笑他。就像我們來到教會,其他人可能嘲笑我們:「去教會幹嘛呢?真是可笑又浪費時間。」有些信徒則是完全不了解教會,有些信徒甚至遺棄了耶穌基督。 即使撒該不是基督徒,不是耶穌的跟隨者,他卻克服了所有的阻礙,僅僅為了這神聖的好奇,這深切的渴望,這來自神、浮現在他心中的呼喚。神的呼喚總是靠近我們,阻礙總是會出現,但是當我們克服了阻礙,向神踏出一小步,神就會向我們踏出一大步。撒該克服的第一個阻礙,就是他矮小的身材,他爬到樹上,在大眾面前出醜、被人嘲笑。喧嘩的群眾們出於好奇而聚集在街上,當耶穌經過撒該爬上的這棵樹,耶穌止步。然而耶穌並沒有看著群眾任何一位,因為這些群眾視耶穌為一位魔法師、有特異功能的人,期待耶穌行某些神蹟。耶穌只有抬頭往樹上看,呼喚撒該的名字,因為耶穌早已認識撒該。耶穌「認識」撒該,並不是因為他們住在同一個鄉鎮,而是因為耶穌是神,神「認識」我們,早在我們知道自己的名字之前,早在我們了解「我是誰」之前,神就已「認識」我們。 耶穌對撒該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撒該如此驚訝,那是他從來無法想像的榮耀,他從未認為自己配得這樣的對待,他只是覺得能見到耶穌基督,已經很幸運了。耶穌也沒有對撒該說:「去懺悔吧」,耶穌什麼也沒有多說,因為耶穌看見的是一顆受傷的心,看見他生病、汙穢的心,曾經做了這麼多的惡事。但是耶穌也看見撒該心存著某種良善,某種有意思的特質。如同一顆鑽石被掩埋、隱藏在汙穢之處。為了這良善,基督呼喚撒該。耶穌沒有指責撒該任何一句話,耶穌也沒有要求撒該做任何事,耶穌只有對他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耶穌甚至沒有先問撒該:「你想要我去你家嗎?」因為耶穌知道對撒該來說這就是救恩。事實上,耶穌不只是對撒該說,也對我們每個人說:「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在希臘原文耶穌說:「我『必須』住在你家裡」,這表示耶穌一定要到撒該家中。為什麼「必須」呢?因為沒有基督所在的房舍、是空蕩的、是不完整的、是失落的。沒有耶穌基督我們無法了解自己,又怎麼能了解他人?沒有基督的臨在,我們的家又如何能成為真正的家?因此,這「必須」,其實是為了我們。 撒該跑回家他太驚訝了,什麼也沒說地跑回家,興奮地預備招待耶穌。過了一會兒耶穌來到撒該的家,耶穌看見撒該在門口等待著。耶穌還未開口,撒該就對耶穌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這就是真正的悔改,發自真心的悔改。悔改並不是口頭上道歉而已,如果我對你造成極大的傷害,例如:經濟上的損失、名譽上的損害、工作上的損失。這時,什麼是真正的悔改呢?口頭請求對方原諒就夠了嗎?口頭悔改不是真正的悔改,真正的悔改,是真正的彼此和好、和解。例如:如果某人偷了你的錢,向你道歉之後,就對你說:「好了,現在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吧!」但是錢卻還在他的口袋裡,這不是真正的悔改。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控訴基督教的信仰「悔改」並不真實。 真正的悔改,真正的和好,意指如果可能,例如某個人因為你的錯誤而失去生命,你雖然無法使對方復活,但你依然應該為他做些事情,或者照顧他的家人、孩子。你不能夠只是口頭說說:「原諒我吧!」然後就一走了之,這並非真正的悔改。 真正的悔改是深切的,並非我們雙方簽訂合約,約定好一年內不再攻擊彼此,就像兩國交戰簽訂和平條款一樣。但這並非真正的和平,因為雙方只是停止戰爭罷了。 在靈修生活中這麼做毫無道理,因為我們既不是殺手,也沒有利益衝突,更不需要彼此攻擊。事實上在耶穌基督中,我們看見自己;從我們的過犯中,我們學習如何修正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撒該的悔改,是真正的悔改。真正的悔改,不只是改變心意和態度,這只是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一部份。但真正的悔改,不是「後悔」。「後悔」只是覺得自己之前不該做某件事,但卻做了,因此只是讓自己繼續活在驕傲中罷了。但真正的「悔改」是生命方向的轉變,從前我朝這個方向走,現在我朝另一個方向去。 …
-
因奇蹟才信,有九位; 信且感恩的,只有一位; 心懷感恩,回轉向主,愛基督的那位撒馬利亞人。 2015. 1. 18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7:12-19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 關於神蹟 > 大痲瘋,在當時不只是身體上的不治之症,更會因此被驅逐,被隔離,人們的恐懼,造成孤立。耶穌並沒有按照猶太教的律法,驅趕這群大痲瘋的病人,而是在他們呼喊祂的聖名時,走向他們。這群病人所呼喊的,就是心禱的禱詞:「主耶穌,憐憫我」。我們可以在福音書的許多情景中,發現心禱。 …
-
2013-1-20 李亮神父講述 http://www.justin.tv/dao_love/b/358787196 今日的福音提到了感恩。耶穌前往耶路撒的路途中,經過一個村莊,那裡有十個痲瘋病病人來找他。當時,痲瘋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患病的人也被視為不潔。他們必須與世隔絕,遠離市區和人群。若是有一天,他們的病痊癒了,也必須經過司祭的檢驗和認可,才能回到人群中重拾正常的社交生活。在非洲擔任牧靈工作期間,我曾在一個村莊裡見到痲瘋病人。那是非常悲慘的景象,任何人見到都會很想流淚。
-
theophanyJesus baptism feast, blessing of waters &divine liturgy 5/January 7pm please join 神顯的聖宴 Theophany或Epiphany,神顯或是聖顯,意指神向人顯現,神以祂顯容!這是神聖的三位一體的顯現。 伯利恆和拿薩勒的時間接近尾聲了;再將近三十年左右低調的生活,耶穌基督就要向世界顯現;祂就要到約旦河接受受洗禮,在那兒天父會證明神子。在神顯盛宴之前的幾天,我們在晚禱或晨禱中唱道:<準備好,喔 約旦河,看啊,基督 我們的神開始要接受約翰的洗禮…>;<去吧,天使的力量,從伯利恆到約旦河的河水中>。在神顯節前的星期天,我們會在教會的晨禱中唱頌這些詩歌。這不只是因為教會和歡欣的天使有關,這些天使會在基督受洗時出現,就像在基督誕生時出現一樣,同時也是因為教會邀請人們也一同走向約旦河,並且告訴人們,他們在那裡會得到什麼。
-
時間 新年到了!就像往常一般的時光飛逝,無論如何,至少我們可以快樂的說,終於可以擺脫去年的種種苦惱。我們將為您祈禱,也祝福您在新的一年中,一切都比去年更好。 新年讓我們重新檢視「時間」的概念。事實上,我們無法真正掌握時間的意義,而科學和哲學提供了我們豐富的詮釋。 有一種說法是,時間讓自己與「別人」(Other)相遇。 對方的臉總是在我們心中留下一道謎題,看到對方的臉,我們會不經意的想要做出回應,或許是說聲「嗨!你好」,或許是表達出心中的愛意(或是厭惡)。我們總是在看到對方的臉「之後」才做出回應。以這種概念出發,我們可以說,時間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度量衡。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反映出,我們內心深藏一種對「別人」的無限責任與關懷。我們無法忍受看著對方的臉而不做出回應,因此,我認為「我們因『別人』(Other)而存在」。我們給對方的回應總是開啟了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儘管有時候,我給「對方」(Other)的回應慢了點,但是,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調整自己並且給對方更深的關懷。這也是我們的新年願望,願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愛別人、療癒別人的心、為別人服務。 或許有些人會說,如果我「為了」別人而存在,那自己該怎麼辦?什麼時候我才能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