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是通往天堂的大門; 當胃口受到限制,心就是謙卑的。」
禱告
-
-
來吧!讓我們講述這個奧秘時,在主裡大大的歡喜!那分隔的牆已經被毀壞;那火紅的刀劍已經歸回,
-
靜默 silence Silence By Seraphim Davidson translated by Pelagia 這 世界充滿著各種干擾響聲,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鐘皆被聲音包圍著,但這些聲音不完全來自這些干擾聲,我們還被其他的訊息疲勞轟炸,每日的廣告信件, 大部分我們都視若無睹,但大多數還是悄悄進入我們的心房,你可曾發現你不自覺的唱著押韻動聽的廣告詞嗎?這些聲音的訊息影響之大我們無法將它排除在外,我 們發現家裡電視機或音響裡所播放著無益的談話,就算是想找個方法靜下來讀本書腦袋也充滿著思緒。 有些人選擇逃離這些喧囂,像是去大安森林公園或是爬爬陽明山,即便是如此我們仍然背負著這些惱人的聲響,思緒中儘充滿著生活中煩擾事件,雖然置身在安靜 之地,我們的思緒已不在我們控制之下,片刻的寧靜卻成為奢華的享受。 …
-
Whispers (Magazine)祈禱:心禱 Prayer of the Heart
心禱:主耶穌基督憐憫我 Lord Jesus Christ, have mercy on me. (by Fr. Jonah)
by pelayuby pelayu耶穌基督憐憫我!! Translated by Pelagia 我想起來了,當我問我的屬靈的父親:「最好是說憐憫”我們”對嗎?」因為我不喜歡說”我”。他微笑著說:「如果您喜歡的話,你是可以這樣說,但是我不建議你這麼做;說成”我”比較好。」神父又說:「但我現在無法解釋給你聽(他知道我在屬靈上還不夠成熟)。」當時我是在Athos山,那裡還有2個弟兄,我們收到一封信要求為某人代禱,但他們建議我應該祈禱”耶穌基督憐憫”某某”先生”。但我記得屬靈父親的話,所以我拒絕他們。他們則說下次我們去見神父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後來我們要求神父告訴我們原因。他說:「好的!如果你們真的想瞭解,為什麼要說憐憫”我”因為在教會裡我們屬於同一個身體!其他的肢體也就是 “我”!這裡已沒有你我之分了。」我聽了覺得很震驚!對我來說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我們不是居住在分裂和分離的世界,而是合一的!!! 這才是教會,對於心禱則有極大的幫助。 我記得我屬靈父親在祈禱的時候,他的身體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病痛。耶穌讓我的屬靈父親感受到心禱,並容許這些痛在他身上發生,有時他會感到稍許痛,他為此事感恩因為能夠親身體驗他人痛苦。他也感謝耶穌賜給他力量能夠承受此種狀況,讓他更珍惜神所賜給他的一切。
-
封面 關於聖名的祈禱 里夫˙吉列 作 東正教修士 書背 以耶穌聖名進行的祈禱,對東方的基督徒來說,可能比西方的教徒來得更為熟悉。在東正教(Orthodox Church )教會中,我們用「耶穌的祈禱(Jesus Prayer)」這樣一個專有名詞來描述這種形式的禱告。在西奈山與阿陀斯山的修道院以外的地方,非神職人員亦普遍採用這種形式的祈禱。對於西方的基督徒來說,這種以聖名進行的祈禱已經行使了許多個世紀。這種形式的祈禱自有其吸引人的魅力,對於正教會、羅馬人、福音派信徒、更正教信徒乃至於東西方所有的基督教傳統而言皆然。 封面之全能聖像者為Russel Hart所繪 目錄 前言 聖名的祈禱:形式 …
-
有人在稀有的神魂超拔時刻,經歷頂尖的靜觀經驗: 有人卻是在日常生活間,經驗到它 有一些人以為靜觀是如此難得而了不起的經驗,非經艱巨奮鬥無法到達,且只在所謂「神魂超拔」的稀有時刻才能品嘗。我將盡力答覆這些人們。 是 的,上主按祂的上智,照各人所受的天分和恩典,安排了每人的靜觀旅程和風格。雖然,有些人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靈心磨練,才到達靜觀之境,甚至只偶爾在那所 謂「神魂超拔」的甘飴中認識它的美好。不過,也有些人受聖寵的精細雕琢,在祈禱中與主如此親密交往,看來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擁有、並經驗靜觀的美境,甚至 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不管坐立行走或跪著時都能夠。他們能維持管制著生理與心靈官能——雖有時並沒有一些困難,可是並無多大困難。 在 梅瑟身上,我們看到第一類型的靜觀,在亞郎身上,則是第二類型。結約之櫃象徽靜觀的恩寵。按聖經的記述,那些緊挨著約櫃生活的人,象徵著度靜觀生活的人。 用約櫃象徵靜觀的恩寵很貼切,因為約櫃內裝載著聖殿的珍寶,正如那從人心裡發出、透過「不知之雲」而貫注於上主精微的愛。原來人的心靈涵有一切德行,宛如 上主的聖殿。
-
怎樣分辨歡愉的善與惡 我說這些話的用意,絕非抑制你在聖神要你大聲祈禱時,不這麼作。如果心神的喜樂潤澤感官,使你對上主像對人一樣地說話,說「耶穌」 或「親愛的耶穌」,或類似的話,也不需加以壓抑。願上主不讓你在這件事上錯懂我的意思。真的,我無意授意你放棄愛的外在表達。上主所結合為一的身靈,願主 不容我把它分開。事實上,我們完整的人,身體與靈魂應該一起頌揚上主。到達永生時,上主將適宜地榮耀我們整個的人:肉體與靈魂。就在今生,為我們預嘗這永 恒的光榮,上主有時也用不可言狀的喜樂和安慰,點燃虔心愛祂者的感官。不僅僅一兩次,而且按祂認為最適宜的頻繁次數。不過,這種喜樂,並非來自人外,經由 官能之窗進入,而是從心神的歡愉和屬靈的熱心湧溢出來的。像這類的安慰歡愉不必予以疑懼。總之,我認為經驗到這種喜樂的人,也不可能懷疑它的可靠性。 但對於別的從外而來的安慰,聲音、喜樂,或不能確知其來源的甘飴,我建議你要對它保持警覺。因為它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惡的;可能是善神或惡神的作為。只要你按照我告訴你的辦法——或用你自己發現的辦法更好,回避詭辯、以及身體與感情不自然的緊張,不管它是善是惡,都害不了你的。為什麼你可以如此安全呢?因為真安慰的源頭是深藏在純潔心田中虔敬的熱望,是上主的工程,不是憑其它技巧構架而成的,為此不含有幻想及現世人所會犯的錯誤。
-
當神沒有立即回應我們的祈禱,不要誤以為神沒有垂聽。神總是垂聽,這是百分之百確定的。有時候,祂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我們足夠成熟。有時候,祂不應允,是因為我們心懷惡意,或者我們所求的,反而會傷害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是因為神要運用我們,來成就更偉大的事,就像摩西、保羅、甚至耶穌基督那樣。所以,當你祈求,卻似乎未蒙回應,不要放棄。 【 福音書 馬太福音17:14~23 】 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 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的憂愁。 [embedyt] …
-
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A child’s upbringing commences at the moment of its conception.
by pelayuby pelayu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 A child’s upbringing commences at the moment of its conception 從受孕的那一刻起,小孩子的教養就已經開始了。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就擁有聽覺和感覺了。他藉著媽媽的雙眼來聽、來看。即使心智尚未開始發展,對於媽媽的運動和情緒,卻是可以意識得到的。如果媽媽變得憂鬱,他也跟著憂鬱。如果媽媽惱怒,他也跟著惱怒,無論媽媽經驗到任何情緒—-悲傷、痛苦、害怕、焦慮…等,胎兒也會經驗到同樣的感覺。 如果媽媽不想要這個孩子、不愛這個孩子,胎兒也會有感覺,還有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創傷,終生伴隨著孩子的靈魂。相反的,如果媽媽擁有神聖的情感,一切將會完全不同。當媽媽的內心對胎兒充滿了喜樂、平安與愛的時候,她就會將這些神聖的情感傳遞給胎兒,這種奧秘的傳遞,對胎兒來說,是一種很實在的經驗,就好像他出生之後才發生的事件一樣。 因此,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應該要熱切的祈禱,並且深愛著腹中正在成長的嬰孩,誦讀詩篇、吟唱聖詩給他聽,過著神聖的生活。這也是為了母親自身的益處。母親為了胎兒犧牲奉獻,這個孩子也將變得愈來愈神聖,而且為日後神聖的心靈打下穩固的基楚。 你知道,一個女人所經歷的整個懷孕過程,有多麼微妙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責任和榮耀呀!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過度保護只會讓小孩子處於不成熟的狀態 Over-protectiveness leaves children immature.
by pelayuby pelayu過度保護只會讓小孩子處於不成熟的狀態。 Over-protectiveness leaves children immature 另一件會傷害孩子們的事就是過度保護,也就是說,在父母親的角色上,對孩子付出過多的關心、焦慮及擔憂。有一個媽媽總是向我抱怨他五歲大的孩子不聽話。我直接的告誡她:「那是妳的錯。」但她無法理解。有一次,我和這位帶著孩子的媽媽一同在海濱散步,這孩子甩開媽媽的手,向大海奔去,那裡有片沙丘,沙丘之後緊接著大海。這位母親立即出現焦慮的反應,大聲的吼叫,並朝著小男孩的方向跑去;這男孩正站在沙丘的頂上,伸展他的手臂,並試圖保持平衡。我請這位母親冷靜下來,並請她背向她的孩子,同時,我用眼睛的餘光,關注著那個小男孩。就像往常一樣,這個男孩試著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媽媽緊張,他大聲的吵鬧,最後,他放棄了,靜靜走下沙丘,向我們這邊走過來,這個事件就這樣子結束了。這時,這位母親,才體會了我的用意。
-
建立一個基督教家庭 Beginning a Christian Family 孩童最初始的生命(The Child’s Early Life) 許多嬰孩,並非在父母的期望下來到世間 —- 也有一些嬰孩,甚至不被允許來到這個世間。我們應該用愛來歡迎每一個加入家庭的嬰孩。對一個初生的嬰孩來說,父母的愛是無可取代的 —- 這是他建構生命所需的安全基礎。若是缺乏父母的愛,內心的創傷將無法治療,除非他能從神的愛中,找到特別的恩典。因為一個人,在早期的生命裡,若缺乏雙親的愛,將無力承受心理上的災難,甚至在面對一些生命中必須面對的人物時,都會輕微的發抖。 從聖人的生命和聖經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母親子宮裡的嬰孩,已經可以感覺到神的存在。你還記得聖施洗約翰在母親腹中時,有一次他認出了瑪利亞腹中「道成肉身」的上主,並且興奮的在子宮內躍動。在St. …
-
疑問 questions?
Q & A 是不是信了基督教之後,就不可以拿香祭拜亡者或祖先?Can we burn the incense to commemorate our ancestors after converting to Christianity?
by pelayuby pelayu請問一下,信了東正教後,還能到祭拜祖先或是拿香拜拜嗎?在我讀書的時候,我選修了一門基督教的課,那堂課總會找一些教徒來分享他們的見證,有一次,有一個教授說:「我在當兵的時候,部隊裡發生了意外,隊上的阿兵哥都覺得是在鬧鬼,所以就說要來祭拜一下,當時我心裡覺得很不高興,我是個基督徒,我怎麼可以拿香祭拜亡者?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我還是拿了香,為死者祈禱,後來,我就生了一場重病,我知道那一定是主耶穌在處罰我,那時我就祈求上帝寬恕我的罪,我絕對不會在拿香了,後來我的病就慢慢的好了。」 這堂無聊的課,就這一段我記得最清楚,這件事讓我覺得非常的疑惑,是不是信了基督宗教之後,就不可以拿香祭拜亡者或祖先了呢? Answer: 謝謝你提出這個重要的問題。 ㄧ﹑讓我們先釐清一件事情,這個問題發問的重點應該是在於「祭拜儀式」或「敬神儀式」。 正教會認為,「敬拜上帝」和「祭拜祖先」是不同的,對此,正教會很清楚要如何作區分。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經做了詳細的論述,歡迎你上我們的網站去閱讀,或許可以作為參考:https://theological.asia/content/it-allowed-pray-dead 除了這篇文章之外,網站上還有其它文章,都有提到相關的問題。
-
question:我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媽媽,但是,我的家人都不是基督徒。請問我應該如何向我的孩子們介紹上帝呢? Answer:我的建議是,請你盡力給予孩子們「愛」。如果孩子們接收到「愛」,就會懂得「愛」是什麼,然後,他們才會瞭解「上帝是愛」。 請告訴你的孩子,有一個人深愛著他們,這個人愛他們的程度,甚至超越你,也超越任何人。 這個人將會永遠陪伴著他們,所以,他們永遠不會感到害怕和孤單。 告訴他們,無論他們是乖孩子或壞孩子,「這個人」將會永遠愛他們,而且,「這個人」絕對不會拋棄他們。 如果他們問你:「為什麼『這個人』會愛我們呢」? 請留意,當孩子這樣問的時候,就代表他們尚未真正從你或你先生身上體驗到愛,他們並不瞭解什麼是「無條件的愛」…這是非常重要的,請務必先留意這一點,而不要預設「自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如果他們問你:「『這個人』有家人嗎?」 你可以回答他說:「當然有!他們家有三個人。事實上,『這個人』要他的『兒子』在你身邊陪伴著你,他的名字叫做耶穌。」然後,孩子們可能會問:「那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們『耶穌在哪裡』?」
-
PENTECOST PRAYERS 我們的救世主,祢在大先知書裡,向我們宣布了救恩的道路。祢又在小先知書裡,為我們顯現了聖靈的恩典。祢是我們的上帝,從現在到永遠,直到世世代代。 在祢的殿堂裡,我要歌頌祢,祢是世界的救主,我要屈膝崇拜祢無可匹敵的力量,無論是夜晚、早晨或是正午,時時刻刻我都感激祢,哦!我們的主。 在祢的殿堂裡,主,我將彎下靈魂及身體的膝蓋,我們帶著虔誠的心,讚美祢,無始的聖父與聖子,以及那照亮我們的靈魂,使我們變得神聖的聖靈,祢們是永恆的。 主,當祢從天上派遣聖靈到宗徒身上時,那時候宗徒們坐著,希伯來的孩子見此景象都感到驚奇,因為,他們聽到宗徒以陌生的語言說話,就好像聖靈在說話一樣。頭腦簡單的人,竟然變得有智慧!人們也因此充滿了信德,一起宣揚神聖的事;我們向祢吶喊:祢來到世上,拯救我們;主,我們將榮耀歸於祢。
-
-
書籍:靜修之道 Book: The Way of the Ascetic Life
靜修之道 第26章 重價珍珠 Ascetics-the Pearl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永恆之光,穿透萬事; 只有聖潔和純淨的心,才能看見。
-
書籍:靜修之道 Book: The Way of the Ascetic Life
靜修之道 第25章 奧秘心禱 Ascetics-Jesus Prayer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心禱能使內在安定,在苦痛中得安息, 心禱使我們能愛、能感恩並謙卑。
-
撒該發現,沒有愛就不可能進入神的國; 而愛同伴的,會無條件地放棄擁有的一切。
-
神似乎離開了他們,為的是使他們知道, 沒有祂的支持,自己是多麼徹底的落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