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神出於愛,賜與我們的禮物。如果我們為了愛神、為了愛他人,將這份禮物—自己的恩賜和才能—獻給神,這恩賜將會成長,並且發熱發光。 【 路加福音Luke 18:18~27 】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
錢
-
-
講道 Sermons
愚昧的財主:奪不走的財寶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 Treasure that Can’t Be Taken Away
by pelayuby pelayu2015年11月22日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的主日經文,提到一位愚昧的財主,他面對著深奧的人生疑問:去成為,或去擁有?同樣的問題,人們會專注閱讀心理學家Erich Fromm的著作,但卻會忽略聖經的教導。 福音書提到這位財主只關注他所擁有的:擁有錢財。但他卻是一個空虛的靈魂,甚至沒有名字。當他死亡時,也帶不走一點財富。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因為我們所擁有的,隨時都可能消失。例如經濟蕭條,或戰爭,或其他重大意外事故。唯有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無人可以奪走。如果我們是仁慈的、智慧的、寬容的、心胸開闊的,這些美麗的人格塑造著我們的特質。即使被關入最糟糕最殘酷的監獄,沒有食物,我們還是擁有這些美麗的特質。 不幸的是,人們總是喜歡比較:這人有錢,但我沒錢;那人工作比我好,我沒有好工作……但卻沒發現,有一個空洞在自己體內,虛空一無所有。我們必須好好努力塑造美好的品格,讓生命架構在愛、憐憫、智慧、寬恕、好奇、喜悅之上。如果經常比較別人擁有什麼、我沒有什麼,只不過不斷地暴露自己是多麼空虛罷了。 27 俱樂部,是指由一群過世時全為27歲的偉大搖滾與藍調音樂家所組成的「俱樂部」,如Amy Winehouse及其他頗負盛名的歌手。他們都於27歲的時候去世,雖然紅極一時但卻因為內心空虛,染上惡習。死因有吸毒、酗酒、過度服藥、自殺…..等。他們覺得空虛,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全空虛的,因為他們擁有美好的嗓音。但是他們卻沒有好好耕耘自己,專注發展自己的才能。反而沉迷在不當的事物中,殘害自己的生命,最後走上不歸路。 值得注意的是,這愚昧的財主是「反社會的」,因為他只對自己說話,不求問神。基督信仰不是個體的信仰,也不是個人的靈修。若有基督徒說我只在乎我自己,只為自己祈禱,我不在乎你,就是極大的錯誤。 如果我想建造自己,這基石必須來自我以外。我們必須明白,沒有他人,我們根本不存在,也無法生存。如果某人自尊心低落,他/她必須要學習去愛,因為愛可以幫助他/她,可以重塑他/她完整的個性。 耶穌說我們有很多肢體,但只有一個身體,這身體就是耶穌的身體。我們不單是耶穌的肢體,也彼此互為肢體。所以你們在我裡面,如果我是富有的,也是因你而富有。我富有,因為你們是我的生命,我的寶藏。這是真實的寶藏,豐富了我的生命。讓我們彼此擁有,在主內富足,這是真正的喜悅,即使死亡也無法奪去。
-
2015年11月30日 李亮神父講道: 聖經中耶穌與少年人的這段對話非常重要,因為提醒了我們什麼是良善及良好的生命。這位少年人非常有錢,自認是一位很好的人,他來到耶穌面前,想要從這位知名拉比的口中得到證明與讚美。為什麼要提到這點?因為他來到耶穌面前稱耶穌為良善的大師,問耶穌他應該如何做,才能夠承受永生。但事實上,如果他明白耶穌是良善的,他就不該「質問」他,而是應該直接「請教」耶穌的指引與教導,然後依照耶穌所說的去行。但是,我們知道最終這位富有的少年人,聽了耶穌的教導之後,卻黯然地離主而去。 最終,這位年輕人到底想要得什麼呢?他想要耶穌稱他為義人,多數的人自認為是好人,在生命中沒有缺失或過犯。當我們獨處,不在職場中,身邊沒有家人、朋友、同事或任何媒體、眾人的喧嘩環繞我們時,面對鏡子,鏡中的自我將質問自己:「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這樣說吧!就如同勞勃狄尼諾在電影計程車司機中扮演的角色,他在鏡中對著自己說話。因為最終,我們都無法掩藏反射的自我。 年輕人自己認為他是一位義人,他想要從大師的口中稱他為義人,耶穌明白他的遊戲,也照著他的遊戲進行下去。耶穌問他你為什麼稱我為良善,只有一位是良善的,就是神。耶穌對這少年說出反諷的話,因為他既稱耶穌為良善,又不信他是神,還特地來質問他問題。 我也看過很多信徒,對主教或神父見面時就說出奉承的讚美詞,在我們教會也有信徒不想用神父這個敬稱來稱呼我,這都沒有關係,但他們對其他神父卻畢恭畢敬?人們習慣用面具偽裝自己,甚至還有人暗中寫信給我的朋友,說我不配稱為神父,而這位暗中寫信重傷我的人,我還是持續關愛著他。 耶穌對這位年輕人說,誡命你是知曉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所以這位年輕人對神的信仰,不是架構在「關係」中,而是將信仰當成「律法」,如公民遵守民法、刑法,不要觸犯律法即可。對他來說神根本不存在,只有遵行律法的規章。 我在寫論文時,寫到民主、自由、理想國,柏拉圖論到這座城市,動物界如豬群也有動物的規則。博弈論的馮.伊諾曼觀察生物界的行為,例如餵鳥食物,發覺到鳥在吃食物時也有牠們自己的規則與習性。 耶穌說要全心全意地愛你的神,愛神不像律法有規則性,愛是無法衡量的。但不是單單愛神,也要全心全意的愛鄰人,愛你的弟兄姊妹。這是耶穌給他的誡命,這誡命非常奇特,不像一般的規條,有尺度可以去規範、衡量。事實上,律法不是教人「應該」如何做,而是叫人「不要」做某些事免得觸犯律法。經上告知的律法有:「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這個富有的少年,依然住在自己的圍城中,自認自己是良善的義人,自認無人能夠質疑他良好的生命。 耶穌點破他的真實面,呈現真實鏡子中的富少。耶穌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完全遵行這些律法,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富少可能會反駁說難道我有殺人嗎?我有作奸犯科嗎?我們也知道耶穌教導我們,若是看到婦女,就起了淫念,這人已經犯了姦淫罪。教父St. Basil說他從未與婦女發生性關係,但他並不是處男。不愧為偉大的聖徒,他述說著他靈性的軟弱,真正實踐耶穌的教導。從偉大的教父St. Basil,這位被聖靈充滿的人,對神正確的認識,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分辨真正的東正教徒。 既然這位年輕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也就是他自認為遵行律法,那他必定也全心全意的愛神,全心全意的愛人。既然如此,耶穌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耶穌對他這麼說,是要告訴他,他的生命有所缺乏。看到這裡請不要想說,喔!是這富有的少年缺乏這一件,不是在說我喔!我真好運,不用去幫助窮人啊! 有些人的愛是很危險的,我很愛你喔!但請跟我保持距離,甚至離我越遠越好。為什麼耶穌要這樣對他說呢?為了提醒他,他真正崇拜的是財富,而不是神。並不是說擁有財富是不好的,例如亞伯拉罕就是一位富豪,但神卻親自拜訪他。尼哥底母還有亞利馬太的約瑟,他們向彼拉多買下耶穌的身軀,安葬於自己的墳墓,這些人都是非常富有的。但我們內心最重要的不應該是金錢,而是神,充滿愛的神。很多人說我不在乎神,也不在乎神學,不要跟我談論神學,這些留給你自己吧!特別是台灣人,常會對我說,都一樣啦,好了,好了,不要再說了。你所說的這些,是給你自己和其他跟從那本聖經的人。 想一想,如果真的愛上某個人,你是否會願意拋棄一切,只為了跟他在一起,甚至願意跟他一同刻苦的生活在一起。這可看出你們之間的愛,是不是真愛:是跟對方的錢結婚,還是真真實實的跟所愛的人結婚。我在台灣看到很怪異的現象,在歐洲離婚主要因素為婚外情造成婚姻破裂,在台灣離婚並非都是婚外情,而有很多不同因素,可能因為破產,經濟狀況巨變;或者要多花錢,配偶不給就離婚。所以婚姻好像一個錢包,放在心中隨時取用,沒有錢就棄之如敝屣。然而,在我心中的應該是神,唯有從神開始,我們才能將這愛擴大,愛你的配偶,愛你的孩子,成為井然有序的美麗生命。 …
-
唯一確定的事,就是神的愛。我們信任神,在心最深處。而不是倚賴自己的職業、家庭、錢財,我們將自己交託給神。 【 路加福音18:18~27 】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 …
-
神之所以富足,因為神是分享的生命。神是三位一體,是共存。祂將自己分享給我們,以深奧而又實際的方式:祂分享了自己,成為麵包與酒,將自己獻給我們。 我們也能在神之中,變得富有:當我們領受耶穌本身—那成為麵包與酒、成為聖體與寶血的聖餐,我們就領受了,世上最大的財富。 【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2:16-21 】 主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 …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講道 Sermons靜修生活 Asceticism
愚昧的財主:真正的財富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Fool: Real Richness
by siaoliangby siaoliang愛與被愛,就是你能擁有的最大財富。 心中有夢,也能夠使你變得非常富足。 2014.11.23 路加福音第九主日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2:16-21「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李亮神父講道: 今日的福音書中,耶穌說了一個無知財主的比喻。比喻中的這個財主,那年很幸運,他的田地四時和順,五穀豐登。有意思的是,這個人並不努力,一切就發生了。然而,那其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因為那是神給他的祝福,讓他擁有許多。但是這財主並不開心,農作豐收反而讓他非常煩惱。他內心開始愁煩思想,重要的是,他只在心中自言自語。他問自己,這麼多的農作物該怎麼處理。他只是獨自思索,沒有和任何人討論,因此雖然想到解決辦法,卻是一個最糟的辦法。他要把原本的倉庫拆了,蓋另外一座更大的倉庫,然後他就可以不用工作,他告訴自己:「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