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正教的婚姻觀—VI. 當代訂婚儀式 Marital Viewpoint of the Orthodox Church: Engagement

正教的婚姻觀 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John Meyendorff著 VI. 當代訂婚儀式 利奧六世(LeoVI)與阿列克塞一世(Alexis I)所制訂的新法律,一方面賦予了婚禮合法性,一方面也迫使教會發展其它形式的婚禮。這些新的儀式必須反應出婚姻的永恆性,並且保存教會在婚姻方面的教導。拜占庭正教會,憑藉著衍義經典的卓越能力,將新的儀式與基督奧秘的核心巧妙的連接在一起,並且,運用某些象徵與標誌,來表達基督教信仰的真實意義,在十、十一世紀間,創造了沿用至今的「訂婚儀式」與「加冕儀式」。 現今,「加冕儀式」通常緊接在「訂婚儀式」之後。儀式在教堂後方舉行(更確切的說,是在門廊或是前廳舉行),在莊嚴的儀式進行中,兩位新人面對著讀經台,那裡是待會兒進行「加冕儀式」的地方。就特徵而言,教會保留了兩個可以分開舉行的儀式,它們在本質上有所區別,分別對應於婚姻的不同觀點。「訂婚儀式」是一種新式的婚約,新郎、新娘立誓彼此互信。最初,這只是民法中的儀式。由於責任使然,教會並沒有摒除這些合法且合乎道德的規範,這些舊約與羅馬法令中強制執行的規範,甚至沿用至今,不僅如此,教會還賦予它們靈修上與聖經詮釋上的展新意義。

 

 

正教的婚姻觀
MARRIAGE – An Orthodox Perspective
John Meyendorff著

 

VI. 當代訂婚儀式

 

利奧六世(LeoVI)與阿列克塞一世(Alexis I)所制訂的新法律,一方面賦予了婚禮合法性,一方面也迫使教會發展其它形式的婚禮。這些新的儀式必須反應出婚姻的永恆性,並且保存教會在婚姻方面的教導。拜占庭正教會,憑藉著衍義經典的卓越能力,將新的儀式與基督奧秘的核心巧妙的連接在一起,並且,運用某些象徵與標誌,來表達基督教信仰的真實意義,在十、十一世紀間,創造了沿用至今的「訂婚儀式」與「加冕儀式」。

 

現今,「加冕儀式」通常緊接在「訂婚儀式」之後。儀式在教堂後方舉行(更確切的說,是在門廊或是前廳舉行),在莊嚴的儀式進行中,兩位新人面對著讀經台,那裡是待會兒進行「加冕儀式」的地方。就特徵而言,教會保留了兩個可以分開舉行的儀式,它們在本質上有所區別,分別對應於婚姻的不同觀點。「訂婚儀式」是一種新式的婚約,新郎、新娘立誓彼此互信。最初,這只是民法中的儀式。由於責任使然,教會並沒有摒除這些合法且合乎道德的規範,這些舊約與羅馬法令中強制執行的規範,甚至沿用至今,不僅如此,教會還賦予它們靈修上與聖經詮釋上的展新意義。

 

首先,在連禱(包含了這對新人的特別請求)之後,儀式還包括兩段簡短的祈禱、交換戒指和一段較長的立約禱文。對現代社會中的男女而言,想要從祈禱文中擷取其中的真正意涵,並且將它們與聖經事件或啟示相互呼應,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基督的光中,就算只是淺嘗聖經的意旨,我們也會立刻得到非凡而可靠的體會。

 

本書的第三章已經闡明了新約聖經中所採用的隱喻,在上帝的國度裡,基督是拯救人類的新郎,而祂的到來,則是一場婚禮的盛宴。人類從精神的貧乏中解放,與基督連結在一起,獲得聖靈的豐富。它成為「上帝的教會」,它的子孫不再為了死亡而出生,而是為了永恆的生命。在人類的層次上,婚姻的奧秘使人類獲得一個類似的體驗,在人類層次的愛情當中,兩人將生命交付於完美的結合當中。

 

訂婚儀式中的這兩段祈禱文(它們或許是最古老的兩段禱文),把婚姻與基督的「拯救工作」連結在一起,基督迎娶了「人性」,修復了上帝和人類之間的連結。禱文採用了舊約中Isaac(亞伯拉罕的繼承人)與Rebecca(來至遙遠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新娘)的婚姻作為範例:

 

哦~永恆的上帝,祢已使分開的兩人成為一體,為他們賦予永不瓦解之愛,祢確實祝福了Isaac與Rebecca,也確實使他們成為祢所承諾的後嗣:祝福你的僕人XXX與XXX,引導他們到每一個至善的境地…

 

哦~我們的上帝,祢已從異教徒之中,娶了教會這位純潔的童貞女:祝福這個婚約,使祢的僕人在平靜和完整的意志中和為一體,持守不斷…

 

Isaac與Rebecca訂婚的陳述,是創世紀當中最美的故事之一(創世紀24章)。在交換戒指之後所唸誦的那段長禱文的開頭,就提到了這個故事:

 

哦~我們的上帝,當亞伯拉罕的僕人被送去為他的主人Isaac迎娶妻子時,祢確實伴隨著他進入米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汲水的過程中,祢啟示了他必須與Rebecca訂婚:上主,也祝福祢僕人們的訂婚吧…

 

儘管Rebecca是Isaac的近親(Rebecca是亞伯拉罕的兄弟Nohor的女兒)(創世紀22:22),僕人Eliezer之所以將Rebecca帶回(作為Issac的妻子),乃是受了亞伯拉罕的願望所驅使,他不希望看到Isaac娶一個異教的「迦南人」為妻(創世紀24:3),因此,Rebecca從遙遠的國家,受上帝的召喚而來,在那裡,亞伯拉罕曾與阿拉姆族(Aramaeans)生活在一起,過著游牧的生活。

 

因此,教父們將Isaac與Rebecca的訂婚視為一種上帝對外邦人的召喚。教父們也認為「僕人Eliezer在汲水的工作當中認出了Rebecca」是一種「洗禮」的象徵(創世紀24:14):藉由水的洗禮,使人類與上帝和解。每一個基督徒從洗禮的水盆裡浮出水面的時候,自己的靈魂就與基督訂了婚。

 

訂婚儀式的祈禱文,收錄了上文對Rebecca與Isaac訂婚故事的詮釋,還加上受造物的「合一」(原本,受造物分裂成許多部份)、教會對外邦人的召喚、Rebecca在汲水時受邀成為Isaac的新娘。這個邀請,只是她與Isaac共度一生的開始,就好像受洗開啟了基督徒的生命。訂婚儀式的祈禱文,開創了一段共同的生命,而這個生命仍然在我們眼前,就好像宗徒對外邦人的召喚是永恆不變的:修復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重新與上帝合一,再一次整合人類的生命,使他們成為真實的整體。這也是基督徒訂婚的意義。

 

然而,如果上帝沒有忠於祂的承諾,人類將無法抵抗分離與罪的力量,並且在愛中再一次結合。因此,忠誠在訂婚儀式中是最重要的一環,配戴戒指就是忠誠的象徵。

 

我們往往把交換戒指解釋為夫妻雙方忠誠的誓約。世俗社會,也廣泛的接受這個風俗。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換戒指的禱文中」所引用的福音,都不是以有限的人類意識來作詮釋。在所有的引文中,戒指象徵著「上帝對人類的誓言」(不一定和婚姻有關):若瑟(約瑟)從埃及法老王那收到一枚戒指,象徵著他的新權力(創世紀 41:42)。巴比倫的國王,以他的戒指,為Daniel所投入的獅子圈封印,以這種方式,他為這位受難先知對上帝的忠誠背書,確實,上帝也將Daniel從獅群中救出(達尼爾/但以理書6:17);Tamar在獻身給猶大之前,她要求猶大手上的戒指當作保身的信物,以確保將來在猶大面前被審問的時候,這戒指能保護她免受通姦的刑罰(創世紀38:18)。另一則關於浪子的寓言,戒指則代表了父親失而復得的兒子(路加福音15:22)。

 

在這四個提及戒指的例子中,禱文還添加了一個右手的象徵:摩西的右手!事實上,那正是上帝的手。那雙手,橫越了埃及而帶來紅海的水(出谷記/出埃及記15:26),除了上帝的力量之外,沒有人能「穩固」大地的根基。

 

如此說來,訂婚儀式只是雙方所訂定的法律契約嗎?他們之中有誰可以將之隨意毀壞?如果上帝的教會為契約作見證,就沒有人可以將之毀壞。因為,上帝為祂的祝福和支持立了誓。對基督徒而言,如果夫妻雙方對彼此不忠,代表了對上帝的背叛,也代表他們拒絕上帝所賜予的新而健全的生命。

 

如同教會所認知的那樣,訂婚儀式,是婚姻的契約,它包含了新人雙方,也包含了上帝。這也是第六次大公會議的第98條法規所陳述的:
「與某個在世的男人的未婚妻發生關係的人,必須蒙受通姦的罪刑。」

 

闡釋這個法規的拜占庭聖典專家,強調了訂婚與結婚在法律上是完全等同的。巴勒薩蒙(Theodore Balsamon)甚至還以聖約瑟和童貞女瑪利亞為例,他們只有訂婚,可是天使依然稱瑪利亞為約瑟的「妻子」(瑪竇/馬太福音 1:20),這個例子解釋了為何在教會中,就算只是訂婚而未完婚的夫妻,在分開的時候也必需辦理離婚手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皇帝阿列克塞一世(Alexis I, 1081-1118)將教會在婚姻事務上的權限普及到世俗社會,並且聲明:只有藉由正式的離婚,訂婚才得以解除。

 

因此,教會莊嚴的訂婚儀式,遠比簡單的「契約」來的有意義。它代表了婚姻的真實凝聚力,只缺少了終極的聖事就達到完美。這也是為什麼它總是緊臨在加冕儀式前面舉行。

 

 

address

台灣基督正教會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aiwan 新北市23150新店區溪園路389-12號B8棟4樓(湯泉社區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