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關係和與其他信仰的關係
讓我們為所有人的團結祈禱
東正教會認為自己是尼採-康提諾爾信仰符號中所說的唯一、神聖、天主教和使徒教會。它是各會議的教會,從耶路撒冷的使徒會議時期(使徒行傳15.5-29)一直到今天,它的魅力和使命是連續的。[47]它不缺乏對基督身體的完全公教性和完全統一性所必需的東西,並擁有所有聖事、裁判和牧師的恩典。正如喬治-弗洛洛夫斯基神父所寫的:”東正教必然會聲稱,關於他們自己在’分裂的基督世界’中的地位的唯一’具體’或’獨特’的特徵是,東正教會與所有時代的教會,甚至與’早期教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它不是一個教會,而是一個教會。這是一個可怕的,但也是一個公平和公正的主張。這裡不僅有一個不間斷的歷史連續性,這確實是很明顯的。最重要的是一種最終的精神和本體上的認同,同樣的信仰,同樣的精神,同樣的氣質。而這也構成了東正教的獨特標誌。’這是使徒的信仰,這是教父的信仰,這是東正教的信仰,這種信仰建立了宇宙'”[48] 。
也就是說,東正教會出於愛和渴望與所有尋求基督面孔的人分享其傳統的精神財富,懇切地尋求與所有基督徒的統一。此外,它明白,傳統的特殊文化形式不能與真正的使徒權威或其被賦予的聖事恩典相混淆。教會尋求與其他教派的基督徒進行持續的對話,以便讓他們充分瞭解東正教的美,而不是讓他們皈依某種文化上的 “拜佔庭主義”。它這樣做也是為了學習世界各地基督徒的經驗,瞭解基督教的多種文化表現形式,並尋求所有呼喚耶穌之名的人之間的團結。東正教不能沈默,必須伸出手來,呼喚所有的基督徒,讓他們獲得信仰的充實。”東正教會的使命和責任是傳遞和宣揚聖經和神聖傳統中的所有真理,這也賦予了教會以天主教的特性。大公會議闡明瞭東正教會對統一的責任以及她的普世使命。這些會議特別強調了真正的信仰和聖事共融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49]。
雖然目前所有基督徒之間可見的聖事合一隻是一個遙遠的希望,但沒有什麼能超越上帝之靈的力量,教會不能松懈她的努力,以實現所有以基督之名走到一起的人的最終團聚。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只要他們的心和思想向上帝的話語和聖靈的提示敞開,所有教派的基督徒都可以在愛中相聚,為改造世界而共同工作。特別是,他們可以在慈善事業中相互合作,從而向世界彰顯上帝的愛,並努力推進社會和公民的正義,從而向所有人民宣揚上帝的公義與和平。此外,即使他們還不能在教會完整的聖事生活中享受完美的共融,所有的基督徒都因他們在神聖三位一體中的洗禮而被召喚,聚集在一起祈禱,懺悔過去對兄弟姐妹的誤解和冒犯,並作為天國的同工和繼承人彼此相愛。”你們若是彼此相愛,眾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翰福音13:35)。
東正教會與那些直接來自古代使徒教會的教派保持著特別密切的關係,這些教派與東正教會對主教繼承的使徒魅力的理解相似,與她的聖事神學相似:埃及和埃塞俄比亞、亞美尼亞、亞述傳統的古老教會、坎特伯雷和羅馬的教會。因此,教會與羅馬天主教會和英國聖公會進行了重要的雙邊對話,並祈禱這些對話能在與教會的完全統一中取得成果。但所有的基督教團體都是她的親屬,她對所有人的愛同樣是無條件的。因此,一個多世紀以來,東正教會在實現基督教統一的運動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這是出於對我們主的祈求和勸告,即 “眾人可以合而為一”(約翰福音17:21)的順從。尤其是大公教會,一直處於東正教與其他教派的基督徒接觸的最前沿,並一直堅定不移地參與與其他主要基督教會的許多雙邊和多邊對話。事實上,大公教會是世界教會理事會的創始成員之一,並一直在該理事會的中央辦公室保持官方代表的存在。
簡而言之,教會致力於與其他基督徒的持續對話。在東正教的理解中,對話從本質上說是上帝與人類之間對話的反映:它由上帝發起,並通過神聖的邏各斯(dia-logos),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進行。對話貫穿於所有的人類生活,它發生在我們所有的接觸中,無論是個人的、社會的還是政治的,而且必須始終延伸到那些信奉與我們不同的宗教的人。在我們所有的聯繫和關係中,上帝的話語神秘地存在著,永遠引導著我們的語言和思想交流,使我們的心在他裡面達到精神上的結合。自然,東正教會認為她的責任是始終以上帝啓示給她的東西來解釋其他傳統和觀點。在這樣做的時候,它對 “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可喜的、可稱道的”(腓立比書4:8)持開放態度,並準備在她的對話夥伴中發現這些東西時感到欣喜。我們對與其他基督教派的普世關係的承諾反映了這種開放性,即對所有真誠地尋求作為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的真理,並忠於自己的良心的人,即使我們繼續在東正教會中見證基督教信仰的完整性。此外,教會能夠以這種方式與其他基督徒站在一起,不僅是出於對共同歷史和道德願景的聲援,而且還因為這些基督教團體通過其三位一體的洗禮和對各理事會信仰的承認,表明並分享了東正教的許多方面和傳統。
上帝是天地萬族之父。上帝的邏各斯瀰漫於萬物之中,萬物是通過他的邏各斯創造的。上帝的精神無處不在,啓迪並活躍著所有的現實。因此,創造物普遍宣稱其創造者的能力、智慧和恩典,而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上帝都會出現在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面前。東正教會作為基督的神秘身體在時間上的具體現實而存在,始終為 “認識上帝在基督臉上的榮耀之光”(哥林多後書4:6)做見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教會不僅向各種基督教派伸出援手,為東正教作證,與他們進行歷史性的對話,而且還向外伸出援手,迎接那些對真理和上帝的召喚持開放態度的非基督教宗教和信仰團體。在這方面,它還申明,而且自信仰的最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上帝的邏各斯在被造世界的整個框架中閃耀,並在良知的寂靜小聲中對所有的心說話,而且無論在哪裡,只要真理受到尊重,上帝的精神就在工作。例如,聖賈斯汀-馬蒂爾宣稱,上帝不僅將上帝的邏各斯的知識傳給了以色列人,還傳給了從未認識基督的希臘哲學家,以及所有民族,因為永恆的邏各斯的種子已經種在了所有人類身上;因此,他說,所有與這個邏各斯和諧相處的人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基督徒,而基督徒可以將上帝的靈感傳給地球上各國的任何和所有真理作為自己的東西。 [此外,教會知道,上帝的邏各斯的全部奧秘超越了人類的理解力,並以難以計算或想象的方式傳達自己。因此,教會尋求與其他宗教傳統的對話,並不是出於改變其信仰積澱的願望,更不是出於對該積澱的充分性的擔憂,而是出於對所有尋求上帝和他的良善的人的敬畏之愛,以及對上帝沒有讓任何民族無法分享他的榮耀和恩典的堅定信念。當然,這並不是要否認教會對真理的理解與其他宗教傳統之間存在著許多不可調和的差異,它當然也不希望掩蓋這一現實。它既不尋求對自己的基本信仰作出妥協,也不居高臨下地將其他信仰的信仰視為無足輕重。同時,教會知道上帝以無數的方式和無限的創造力來顯示他自己,因此,教會與其他信仰進行對話,準備為上帝在所有民族中慷慨地表現出神聖的仁慈、恩典和智慧的多樣性和美麗而感到驚訝和高興。
雖然東正教會尋求與所有信仰建立更深的友好關係,但它認識到自己對另外兩個 “聖經中的民族”,即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亞伯拉罕傳統負有獨特的責任,它與這兩個民族有著長期的對話,並與它們一起生活了數千年。因此,教會可以而且確實參與了伊斯蘭教所有多種傳統中的美和精神真理,承認與伊斯蘭教的接觸點,特別是在其對處女出生的肯定(古蘭經3:47,19:16-21,21:91)和對耶穌是上帝的彌賽亞、使者、道和精神的承認(4:171)。雖然東正教不能同意伊斯蘭教對道成肉身和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拒絕,但它仍能與伊斯蘭世界的所有部分就正確理解這些基督教核心教義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它認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中東的共同根源,對上帝統一的信息的共同肯定,以及對上帝的話語和他的先知的神聖和真理的共同承認,祈禱和苦修的重要性,以及在所有事情上辨別上帝的意志的鬥爭,邀請伊斯蘭教和東正教進行密切的對話,以促進所有民族之間的和平和理解。
至於猶太教,當上帝的永恆之子成為人類時,他化身為猶太人,出生在以色列的身體里,是上帝與他的選民所立之約的繼承人。他作為以色列的彌賽亞,實現了上帝對其子民的拯救承諾。他為救贖世界所流的第一滴血是在他受割禮的那一天流的;他在世人面前第一次承認上帝的公義是在會堂里,正如他第一次向世界宣佈他的使命一樣(路加福音4:18-21);他的事工恢復了以色列大先知的語言;他被異教當局以 “猶太人的國王 “的頭銜處決。上帝正是向以色列人宣佈自己是 “存在者”,向以色列人頒布了作為愛和交流語言的律法,與以色列人建立了永恆的盟約,並向以色列人宣佈:”我必賜福給你的人,咒詛你的人,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紀12:3)。正如使徒保羅所強調的,基督徒在基督里得救,只是像野橄欖枝一樣被嫁接到以色列這棵栽培的橄欖樹上,枝子並不支持,而是被根所支持(羅馬書11:16-24)。東正教基督徒對世界各地的猶太社區的看法,不僅僅是作為另一種信條的實踐者,而是在某種意義上,作為他們在上帝拯救啓示的歷史中的精神長者,以及作為那份寶貴遺產的守護者,那是上帝的拯救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充分體現。可悲的是,此刻有必要特別強調這些事情。近年來,我們看到在西方世界的許多地方,最陰險的民族、宗教、甚至種族認同的意識形態,特別是反猶太主義運動正在復蘇。對猶太人的偏見和暴力長期以來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文化的一個明顯的罪惡;歐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系統性大屠殺和種族滅絕企圖就是針對歐洲的猶太人進行的;雖然一些東正教的神職人員和教友對他們的猶太兄弟姐妹表現出特別的慷慨,甚至是犧牲性的同情,從他們那裡贏得了 “民族中的正義 “的榮譽,但其他歷史上的東正教國家卻有著反猶太主義暴力和壓迫的黑暗歷史。對於所有這些惡行,基督徒必須尋求上帝的寬恕。在為那些專門在東正教土地上對猶太人犯下的罪行贖罪時,教會既要尋求上帝的寬恕,也要尋求與猶太社區和猶太信仰建立更深的愛與關懷關係。
其他非正統基督教宗教傳統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東正教申明,像其他非正統基督教團體一樣,它們只有在東正教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一致性和明確性。至於其他宗教,東正教會從使徒保羅在Areopagus對雅典人說的話中得到了鼓勵。”因此,你們所崇拜的不知道是什麼,我向你們宣佈”(徒17:23)。由此,教會得到許可,可以宣稱全人類生活和活動並擁有其存在的真神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敬拜,無論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這使她更渴望讓所有人和民族意識到,這位唯一的真神的面孔在耶穌基督的臉上毫無遮掩地閃現。此外,教會在這種光芒的照耀下,與其他信仰進行對話,充分準備接受他們自己的許多推測、文化和精神成就的指導。也許,正如早期幾個世紀的教會從基督教之前的歐洲、小亞細亞和近東的許多哲學、宗教和文化財富中獲益並及時接受洗禮一樣,它現在也可能通過接觸印度的偉大哲學和信仰,或中國和大遠東地區的傳統,或世界各地部落人民的精神體驗等,發現闡明信仰積澱的新方法或思考其文化表達和概念形式的新方法。同樣,正如賈斯汀-馬爾泰爾所堅持的那樣,凡是真實的、敬畏的,我們都歡迎,因為邏各斯無處不在,在所有地方都能發光。
此外,東正教會還尋求與所有培養和保護精神事物以抵御現代腐蝕性物質主義的人和民族建立共同的事業,並與所有與她一樣憎惡那些將其仇恨、偏執和暴力與上帝的名字聯繫起來的宗教極端主義和原教旨主義形式的人建立共同的事業。神聖大公會議的通諭指出:”誠實的宗教間對話有助於發展互信,促進和平與和解。教會努力使’來自高處的和平’在地球上有更具體的感受。真正的和平不是靠武力實現的,而只能靠’不求自己’的愛(哥林多前書13:5)。信仰之油必須用來撫慰和治癒他人的創傷,而不是重新點燃新的仇恨之火。”[52]為此,東正教會在處理宗教間對話時,充分認識到傳統之間的真正差異,但還是堅定地堅持不同信仰之間和平共處和合作的真正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它尋求以對等的理解和真正友誼的和平來克服無知、敵意和恐懼。
對於生活在非東正教國家的東正教徒來說,宗教間的接觸和對話現在和將來都是實現尊重宗教差異和宣揚真理的重要手段。宗教間對話不僅僅是尋找共同點或確定共同的領域;它也是在個人和人類層面上與他人的相遇。它需要尊重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人,尊重上帝對全人類和所有造物的愛。邂逅和對話需要在個人和社區的層面上承擔風險。因此,所有的對話都是個人的,因為它涉及到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人的互動,不管是不是基督徒,他們的人格與他們的個人、社會、文化和宗教歷史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然而,所有的對話都是一項共同的事業,因為東正教教會學的基本概念是,教會的個人成員只存在於與整個教會主體以及最終與作為教會之首的基督的共融或關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