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 Sermons

黃金律法,恕與愛 ( part 1 )

黃金律法………
負面的態度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正面的態度
己之所欲,亦施於人
無論如何這都不是真正的和諧

福音書Luke 6:31-36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做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今日福音書所誦讀的部分是耶穌對我們的教導,一般哲理常會議論到,稱為黃金律法,有多種說法,從人類最初的歷史,希臘,印度,中國….全世界。負面的看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稱為銀律法。正面的則是,己之所欲,亦施於人。如果從歷史倫理及哲理的角度應用於人類文明,源於道德。

今日從孔子的名言出於論語,孔子的學生,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為“恕”,如心爲恕

,恕在中國文字是非常重要,寫法為女口心,字的意思是反射,看對方如同看到自己,漸漸地成為寬恕的意思,原意映照,對方是你,從對方映照你。為什麼?我會提到此字,因為基督宗教對中國人不該是外來宗教,而是在哲理,倫理徹底改變下一步達至完美。

中國人看到更深層的連結, “自我”,非西方人理解獨立的個體,因為我不是你。完美的解釋黃金律法則是 “忠恕”,忠就是中與心, “忠”在我裡面,此為忠心認真的人,內心的表達。如我所說過始終與他人連結,如果你更深入的研究,中國哲學家孔子,所指他者, “他者”並非指所有的人,從環繞你的圈圈開始,首先內圈就是家人,然後外圍的圈圈為朋友….在外圍圈圈為國家,依如此氛圍區分出來,我們了解到這是在侷限內,中國人了解到這種氛圍關係的結構。

你可能會提出疑問,與今日福音書所讀到的有不同嗎?還是有新想法嗎?當然不同,架構的基礎全然不同,中國哲學家與新神經科學認知和諧為社會的和諧,現代生物數學顯出良好的表現在群體中。然而耶穌所教導的不是架構在人類社會環境的和諧,這是不完美的和諧,也不是真正的和諧,只要死亡存在,我們怎能述說和諧呢?耶穌給我們的是架構在新的方式,超越所有困苦。

為什麼要善待人呢?因為我們在天上的父神善待我們,因為愛是神的屬性,因為神是愛,無需理由祂愛所有人類,善與惡,是我們不愛祂,也不愛他人。

如果我們要成為神真正的孩子,而不是對抽象的神,是對父神,我們必須盡最大的能力去愛對方。因此我們了解到中國人對家人的概念,達至一個大家庭,不是我的家庭有多少成員,而是父神是我真正的家人。

以這種方式提供給中國人一種新的思維,態度。你可能會對我說,但有人反方對這原理,例如:有人要我給他某物,又不還我,一而三再而四的下去向我要東西,我不斷給他,他依然不還我。耶穌並沒有要我們成為愚拙者,我們要有智慧,耶穌教導我們純潔如鴿子,靈巧如蛇。我們並不孤單,如果你來到我這裡請教屬靈父親,屬靈朋友,可將你的困境告訴他們,並說明原因如:幫助他,他還嘲笑我,而我是照著聖經的教導行之。因而藉此我們可以找到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仗著自己的想法說:我再也不會幫你了,也不給你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