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的動機不在「復仇」,而在「公義」。
【 福音書 馬太福音21:33~42 】
你們再聽一個比喻:有個家主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裡面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收果子的時候近了,就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裡去收果子。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待他們。
後來打發他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不料,園戶看見他兒子,就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佔他的產業!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園主來的時候要怎樣處治這些園戶呢?他們說: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
耶穌說:經上寫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KiKFUOMIs[/embedyt]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在福音書中,耶穌將天國比喻為葡萄園。葡萄園的主人,將園子租給園丁,訂了工作的契約。按照契約,園丁要按時將果子交給主人。之後主人就出國去了。
當主人派僕人向園丁收取果子時,園丁卻「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一個。」園丁折磨且殺害了這些可憐的僕人。
在這比喻中,主人其實就是天父,而天父是充滿憐憫心的。主人並沒有報復這些作惡的園丁,他只是繼續派出更多的僕人。但是,殘酷的園丁們卻一次又一次地殺害這些可憐的僕人。
園丁們想要奪取葡萄園,然而,這就如同伊甸園中亞當夏娃的墮落,始祖們想要變得像神一樣,開始與神競奪權力。神確實希望人類變得像祂一樣,但祂希望人類是以善良的方式,也就是「愛」,來與神合一。
園丁其實並不需要殺害這些僕人,他們可以僅僅只是打發僕人回去。然而,一旦我們開始與邪惡為伍,就會變得愈來愈邪惡。我們也許會心想:「嗯,沒關係的啦,做點小惡沒什麼,我知道分寸,我會小心的。」但是,人性的軟弱,往往會使我們愈陷愈深。
充滿憐憫心的主人,不但沒有復仇,反而派了自己親生的兒子去找園丁,希望園丁們會尊敬祂的兒子。這些邪惡的園丁,不但沒有尊敬主人的兒子,反而因為他是繼承人而殺了他,好能夠奪取葡萄園:「他們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園外,殺了。」這其實正預言了耶穌自己將會被宗教領袖拖出耶路撒冷城外,釘在十字架上。再次,我強調,他們並不需要這麼做,但是人性一旦開始沾染邪惡,就難以戒除,往往如同上癮,愈陷愈深。
耶穌問聽比喻的人們,主人該怎麼處置這些邪惡的園丁呢?人們回答:「要下毒手除滅那些惡人,將葡萄園另租給那按著時候交果子的園戶。」在路加福音第20章,則是耶穌親口說:「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
有些人會質問:「你們基督教不是都講愛、講寬恕嗎?結果呢!你們的神還不是殺人了!」這樣的論點是錯的,因為世上必須有「公義」。如果主人繼續放任邪惡的園丁恣意殺人,他們可能會殺掉每個膽敢接近葡萄園的人,甚至就只是經過的路人。因此,主人的動機不在「復仇」,而是在於「公義」,在於維持社會的和諧。
這些邪惡的園丁,同時也是愚蠢的,因為他們雖然知道,有一天主人可能會回來懲罰他們,他們卻還是肆無忌憚地作惡。是的,邪惡確實會使人變得愚蠢,會讓人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擁有權柄和力量任意妄為,但是,當公義的懲罰來到,人們將會發現之前利用自己來作惡的魔鬼,如今卻離棄了自己、袖手旁觀、邪惡冷笑著。謹記,一旦染上邪惡,人性的軟弱,會使你像上癮一樣,難以戒除。
願至聖聖三一保守我們每一個人。
阿門。
東正教 App 繁體中文版 Traditional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