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徒的真正性格特質是「愛」,對眾生、對萬物的無窮無盡的愛。而聖餐禮,賜與我們「聖徒的身份」(sainthood),世上沒有比領受聖餐更神聖的。只有一位是聖的,就是神。而在聖餐禮中,我們將這唯一至聖的神,領受到我們裡面。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我們慶祝「萬聖主日」(The Sunday of All Saints)。萬聖主日安排在聖靈降臨節之後的第一個主日,為的是慶祝聖靈結出的果實:聖徒。
許多人誤解了「聖徒」的意思,以為聖徒就是會行神蹟的人、會行奇事的人,人們會蜂擁而至,向聖徒俯伏跪拜,期待獲得神蹟。這是最常見,卻也最荒謬的誤解。
聖徒的希臘原文是“ἁγίοις”,詞源「聖」的意思是「分開、分別」(separation),意指某人或某物,是為人敬畏的、與一般人或物有所分別的、卓越的(tremendous)、奧秘的、超脫的(far away)、令人驚嘆的(awesome)。只有神,聖三一,配得這些形容詞。如同舊約聖經的記載,眾天使圍繞著神,向神歌頌:「聖、聖、聖」。
在東方文化中,「聖」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物(例如山、樹……等)。但在基督信仰中,只有一位是「聖」的,就是神。基督信仰不去分析「聖」是什麼,而是回答「聖」就是「神」,因為只有從神的各種屬性(attributes),我們才能了解「聖」。
「聖徒」又是什麼呢?神將祂的愛賜給這些人,使他們與神緊密地結合。神是「聖」的,而神在這些人能承受的程度之下,將「聖」賜給這些人。聖徒領受了神「非受造的恩典」(uncreated grace),閃耀著神賜予他們的光芒。例如在耶穌登山變相的時候(馬太福音第17章),耶穌基督充滿神光,在祂兩旁的摩西和以利亞,也同樣充滿光芒。
聖徒並不容易被人們發現。他們不會每天都閃耀神光,也不會在額頭上寫著「我是聖徒」。若有人公然自稱是聖徒,他們的精神狀況是有問題的。真正的聖徒,就是與神結合的人,他們在世上時,就已經與神緊密結合。然而,一般人都會以為聖徒就是會行神蹟奇事、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再次強調,這樣的認知是錯的。
真正的聖徒,不會覺得自已是聖徒,相反地,他們會真的認識到「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摩太前書1:15)。這絕對不是病態的自我折磨,而是因為他們認識神,比你我都要更深刻地認識神。因此,在與神長闊高深的愛相較之時,他們明白自己確實「什麼也不是」。
聖徒的真正性格特質是「愛」,對眾生、對萬物的無窮無盡的愛。此外,聖徒並不是「完美」的人。如同聖經裡稅吏與法利賽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8:9~14),他們兩人都到聖殿祈禱,稅吏確實是個罪人,但他「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而法利賽人,雖然遵守了律法,卻喃喃自語,自我吹捧。神接受了稅吏的禱告,因為稅吏真正地懺悔了。
因此,聖徒不是外星人,不是我們自身對於「完美形象」的心理投射。我們往往誤以為聖徒都會帶著慈祥的笑容,能神奇地療癒你的疾病,或者奧秘地說出你的心事。不,並非如此。聖徒也是「人」,而成為聖徒,並不會毀掉他們獨特的個性,即使這些個性不如人們想像的「好」。
例如,教父聖金口若望,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在充滿艱困的環境建立教會。他的作風強烈、講道嚴厲、甚至與人爭吵。另一位聖徒St. Gregory the Theologian,則飽受孤單。第二次大公會議的主席不承認他正統主教的地位,也不接受他的神學論述,他因此辭去主教職務,隱遁曠野,書寫詩歌。這些詩歌滿是哀傷、憂鬱和孤單。因此,再次強調,聖徒不是我們心中「完美形象」的心理投射,他們不需要符合我們的期待,以我們想要的方式來滿足我們。
我雖然不配,生命中卻有一段時期是與聖徒(St. Porphyrios)同住的。他很訝異我竟然能待在他身邊,因為許多人是受不了他的。當人們來見他,而他察覺這些人其實想要的是奇蹟時,他就會開始跟這些人討論股市行情。這些人吃驚不已,對他完全幻滅,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但他其實是故意這麼做的。另一位聖徒,當人們來拜訪他,他甚至會打他們。人們逃離之後,卻發現自己身體的病痛被治癒了。他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公然施行醫治,避免人群的盲目崇拜。
當你靠近一位真正的聖徒,你會忘記時間,也會忘記你所有的困難。就像你攀登到一座高山上,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看見最壯麗的美景,而忘了一切。這不只是忘記,也是療癒,因為聖徒們放射著健康的能量。聖徒如同天堂的窗口,療癒的能量從中流瀉而出。
當我在阿陀斯聖山(Mt. Athos)上,學習成為一名修士時,曾經前去拜訪 St. Paisios。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趟充滿喜悅的會面,但是當我愈來愈靠近 St. Paisios的小屋時,卻感到愈來愈悲傷。當我見到他,我問:「長老,為何我感到這麼悲傷呢?我不是應該感到喜樂嗎?」長老說:「我剛做完腎臟手術,身體很不舒服,如果天氣不好,我得彎著腰才能走路。」他正在向我表達他生活中的痛楚。聖徒並不掩飾自己,他們如實表達自己。在神的恩典面前,聖徒是赤裸的。他們不會用社會地位、日常瑣事來偽裝自己、掩蓋自己,他們不會忘了自己是誰,也不會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聖徒,就是信仰的臨在和保證。藉著他們,我們明白信仰教導的一切,都是可能的。信仰不是為了「不下地獄」,這不是基督信仰。基督信仰是為了瘋狂地愛神,並因此「成聖」。你會問:「我嗎?成聖?」然而,成聖就是身處天堂,身處天堂的就是聖徒。當然,成聖有許多不同層次,而人們需要成長。也許你只有「一點點」愛神,但即使在天堂中,你的愛仍會增長,直到永遠。同時,你對弟兄姊妹的愛,也會愈來愈深、愈來愈廣。這一切,始於此生。
聖徒,就是信仰的證明,證明信仰教導的一切都是真的。教會並不是一個哲學團體,也不是一個「好人」訓練中心。如果要做好人,當個無神論者也可以。當個好人,和當一個好基督徒,是不一樣的。好基督徒「關心」、「關懷」(care),因為最糟的罪惡,就是「漠不關心」。
在聖餐禮中,司祭說道:「這聖物是賜給上帝聖潔子民的」(The holy Gifts for the holy people of God.)。因此,教會稱呼各位為「聖徒」。同樣地,使徒保羅也多次在書信中,稱呼教會的信徒為「聖徒」(例如:以弗所書1:1)。但同樣地,保羅也在書信中責備了這群「聖徒」,因為他們仍有許多不好的行為。
所以,我們到底是不是「聖徒」呢?當司祭在聖餐禮中說道:「這聖物是賜給上帝聖潔子民的。」(The holy Gifts for the holy people of God.)。而信眾回應:「只有一位是聖的,只有一位是主、耶穌基督,給予祂上帝聖父的榮光,阿們」(One is Holy, one is Lord, Jesus Christ, to the glory of God the Father. Amen.)。
這表示信徒並不自視為「聖」,但是信徒在神的眼中,卻是「聖」的。因為信徒是耶穌基督奧秘之身的肢體,而聖父看見的是祂的聖子,臨在於信徒形成的信仰群體之中。這使得這個信仰群體「成聖」,即使其中的成員可能行為不良,甚至「相咬相吞」(加拉太書5:15)。
我們必須關心「聖」,即使今日人們早已漠不關心。如果我告訴你:「願你的孩子未來成聖」,你會回答:「喔!不不不!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為成功的商人!」因為他們誤以為聖徒一定是修院裡的修道者,或是曠野裡的隱修者,但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每一個基督徒,各種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成聖。在教會歷史中,有成為聖徒的妻子、丈夫、兒童,他們深愛耶穌基督,憑著自由意志,他們自願為耶穌犧牲生命。在我們的修院中,就有一位兒童聖徒的聖髑,他才三歲,因為信仰,他責備當時的帝王,帝王殺了他,也殺了他的母親,他們母子都成為殉道聖徒。
即使教會年曆上,每天都紀念許多聖徒,但我們仍然不認得所有的聖徒。聖徒是隱蔽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是聖徒。但是,是聖徒讓這個世界繼續存在。愛讓人成聖,愛是最大的恩賜(哥林多前書第13章),所有其他恩賜,都是為了使愛成長。
偉大的教父St. Anthony,修道生活的創始人,誰能比他更偉大呢?他明白自己擁有神的恩賜,有一天,他向神祈禱:「請指示我一位比我更卓越的人吧!」他這樣祈禱不是為了與對方競爭,而是為了學習、請益。天使告訴他:「不要以為自己如此卓越,有一位比你更加卓越的。到亞歷山大城裡,找某某人,他會告訴你你需要知道的。」
St. Anthony立即動身,在城裡找到一對夫妻,他們住在一間小屋裡。St. Anthony表明身份和來意,請求對方給予靈性的指導。這對夫妻知道站在眼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St. Anthony,嚇壞了,跪倒在地,祈求St. Anthony的祝福。他們回答說:「我們是罪人,我們沒有什麼能告訴您的啊!」St. Anthony仍然不斷追問,得知先生是一名鞋匠,而夫妻相互敬愛,也敬畏神。他們的收入,三分之一留給自己,三分之一捐給窮人,三分之一獻給教會。鞋匠對他說:「我是個罪人,是所有人之中最糟的。」
鞋匠這麼說,並不是在控訴自己,而是將他自己置於每個人之下。要將自己置於每個人之下是非常困難的,通常我們是將自己置於每個人之上,並且命令別人用自己的方式來做事,因為自己更「優秀」。而這一點,就是鞋匠比St. Anthony更卓越之處。直到今天,歷史記載了St. Anthony的各種偉大事蹟,但沒有人知道這位鞋匠的名字。然而,在天堂中,這對鞋匠夫婦也會出現,而我們將會認出他們。
每一位信徒受洗時,都會以一位聖徒的名字,作為自己的聖名。但我們往往只記得慶祝生日,卻不慶祝這位聖徒的紀念日,這是很悲哀的。因為我們原本應當仿效這位聖徒、紀念這位聖徒。
聖餐禮,賜與我們這「聖徒的身份」(sainthood),世上沒有比領受聖餐更神聖的了。只有一位是聖的,就是神。而在聖餐禮中,我們將這唯一至聖的神,領受到我們裡面。如果我們想要這「聖徒的身份」,別無他途,只有在獨一無二、至聖至公、使徒所傳承的教會,領受聖餐,才能達成。這「聖徒的身份」不是來自禁食,也不是來自任何其他苦修或奉獻。唯有聖餐,能賜與我們神聖的神,唯一的「聖」。沒有聖餐,我們不可能「成聖」。
現在,我們就要舉行聖餐禮的第二部分「聖祭禮儀」,來紀念所有聖徒,他們與我們同在,在萬聖主日的聖餐禮中,在每一天的聖餐禮中,也在每間教堂的聖餐禮中。這是神的盛宴,即將舉行,神邀請我們每一個人,一同參與其中。
願至聖聖三一保守我們每一個人。
阿門。
東正教 App 繁體中文版 Traditional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