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Maximus the confessor著,前五十首 400 sayings about love (First 50) 1、愛4是靈魂善良的性情,心中有愛的人,喜愛上帝的知識更甚於自己的存在。如果人們對於塵世的事務仍有絲毫的依戀或執著,就不可能擁有這種愛的氣質。 1. Love 4 is …
愛
-
-
一切無非是愛 我從愛及尊重的觀點出發,來撰寫這篇文章。時下有越來越多人,不想繼續遵從社會的舊信仰(例如:中國傳統的禮拜儀式、寺廟內焚燒紙錢…等),或者,他們已經將這些舊信仰完全拋棄。或許,他們一年只會參加一次這樣子的活動,就算內心深處已經無法認同這樣的習俗,但是為了讓家人或長輩開心,還是勉強行之。也許是因為他已經接受了高等教育,又從網路上可以得到很多資訊,所以,他漸漸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輕易接受這些舊觀念。換句話說,他的心中,對於這些舊習俗,有著某種空虛感或失落感。我想把這篇文章送給這樣的人。 當然,我無法向大家「證明」上帝的存在,而且,什麼才是「證明」呢?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證明」的意義,是要以某個普遍受到認可的「定律」作為基礎,來提出某一個結論。
-
[img_assist|nid=232|title=St. Yevgeny Rodionov|desc=|link=none|align=left|width=331|height=400]聖 葉夫根尼‧羅季奧諾夫 St. Yevgeny Rodionov 你們知道嗎?在當今社會裡,有一位年輕的殉道者,為了守護耶穌基督之名而犧牲了生命。 他的名字是葉夫根尼‧羅季奧諾夫。他是一名俄羅斯的軍人,生命只有短暫的十八年。 在十八歲那年,葉夫根尼和其他三名士兵一起被俘虜。當時,他們正在車臣共和國(Republic of Chechnya)和殷古什共和國(Republic of Ingushetia)的邊境巡查。負責邊境管控的哨站,距離維持治安的軍隊約有兩百公尺遠。就在他們攔下一台救護車來查看時,車上忽然衝出十幾位武裝的車臣游擊隊員。儘管葉夫根尼和其他三名士兵奮力的反抗,然而,我們可以想像,這些沒有經驗的年輕士兵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車臣游擊隊時,根本就是以卵擊石。最終還是被車臣游擊隊員所俘虜了。
-
Whispers (Magazine)聖徒 Saints
真實事件:她們將被處決,因為她們成為基督徒 They WILL DIE Because They Become Christians
by pelayuby pelayumyriam她們將會死去因為她們成為基督徒 請大家救救她們,德黑蘭,伊朗 (BosNewsLife)——兩位被拘留的基督教女子有被遺忘的危險,在利害關系的包圍中她們面臨處決,二零零九年七月七日星期二伊朗基督徒上述。 三十歲的瑪芝娜•阿彌裏劄迪(Marzieh Amirizadeh)和二十七歲的瑪麗亞姆•如阿斯苔姆婆(Maryam Rustampoor),被監禁在德黑蘭臭名昭著的艾文監獄已超過了四個月,顯而易見是因為自伊斯蘭教皈依了基督教。 伊朗的基督徒們和人權調查者所述的這兩位年輕女子,她們是在三月五號被逮捕,剝奪睡眠只是警察審問她們被害的一部分,在五月和六月上旬分別單獨拘禁她們三週。
-
稱義不是被判無罪,而是永遠與神合一。 稱義不是不下地獄,而是讓神成為永生的食糧。
-
我是生命與復活 星期日就要到了,我必須準備追悼儀式,我們要為兩位基督徒的母親禱告,她們正巧是在同一天過世的,一位已經去逝多年,另一位則是去年去逝的。 東正教堅信肉體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了,人類的存在並不是單單指肉體,我們也了解到人類的思想潮流牽動著整個世界,而我們也相信愛的力量超越死亡,愛不至滅亡,所以我們所愛的人也不會完完全全的死去,更不會消失或歸於虛空,同樣的他們對我們的愛也一樣,這種愛是不會逝去的。 在教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在教會裡舉行追悼儀式。我準備好祈禱書,這書中寫著不同場合所需的禱文,此時有個念頭閃過我的腦海裡,聖經寫著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
by V. Bakouros 正如我們之前所學到的,「愛」並不只是人類內心某種神祕的狀態,也是一種從自己(也就是「我」)朝向他人(「你」)的具體情感表露。這種情感表達,不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傳達(儘管口頭上的傳達也有其特別的社會學意義),它還是一種具體的行為表現。如果「愛」沒有具體的行動,那麼,「愛」就不可能真正存在了,因為,在倫理學當中,「變化」(γίγνεσθαι)在邏輯上先於「存有」(είναι),因為,「變化」(γίγνεσθαι)可以證明「存有」(είναι)的存在,然而,「存有」(είναι)卻沒有辦法讓「我」和「你」起任何「變化」(γίγνεσθαι),除非,我們以具體行動將「存有」應用在生活中。因此,如果一個基督徒的愛,純屬於文字上的愛,卻沒有「愛的行動」,那麼,依據大馬士革的聖約翰的說法,此人的愛就像撒旦一樣,因為他說得太多,卻沒有真正的作為…
-
(1)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daily講道 Sermons
撒瑪利亞婦人:失敗的愛?The Samaritan Woman: Failures of Love
by pelayuby pelayu所有不好的事物,過去的傷痕,毀壞的一切,都可以成為生命的功課、他人的祝福。~李亮神父 撒瑪利亞婦人主日 約翰福音 4:5~42 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他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什麼?或說:你為什麼和他說話?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 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 李亮神父講道: 在今天的福音書中,很重要的,是耶穌主動開始了與這位婦人的談話。如同每一件我們擁有的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歷史;這口井,也有著自己的歷史。如同這口井屬於先祖雅各的歷史,耶穌也取了我們的歷史,並使這歷史變得更偉大。耶穌並沒有破壞我們的歷史。這口井,是從神而來,賜給雅各和其子孫的。耶穌在這井旁,運用了非常深奧的觀點,來闡明「水」是什麼。 耶穌向誰揭曉這信息呢?並不是向智者們,而是向一位婦人。這婦人不是猶太人,而是來自一支分裂的支派。耶穌向婦人說:「請你給我水喝」。耶穌很疲憊,他請求這位婦人的幫助。耶穌完全不該做這件事,因為猶太人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很不適當的、很不好的,而這婦人也非常驚訝耶穌向她要水喝。事實上,不直接向某人說:「我要告訴你某件事」,而先建立某種友誼,這是好的。雖然建立友誼的嘗試,可能帶來很大的危險,即使你只是想要建立簡單的、純真的友誼。人們是非常負面的,當他們看見純淨和良善的愛,結果卻是捅你一刀。我親身體驗這樣的痛苦。 當對話繼續,耶穌談論更多有關永遠不渴的水,和直湧到永生的泉源,這婦人非常驚訝,無法理解。耶穌也無法向她解釋更多,因為某些事物阻礙了婦人的理解力。這並非由於婦人不是知識份子,或者沒有受過教育,因此無法理解,而是因為她的「關係」出了問題。 …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Whispers (Magazin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by pelayuby pelayumarriage1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對於基督徒而言,在「受洗」之後最重要的階段就是「結婚」的時刻。在結了婚之後,我們不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要在婚姻中與伴侶合為一體。這才是上帝最初創造人類的原型,也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 然而,今日的社會卻充斥著離婚的事件。還有許多家庭,雖然沒有離婚,卻過著慘淡的生活,每天都在爭執…等。現代有許多年輕人,很害怕結婚,因為他們在原生家庭中,對父母的爭吵有深刻的體驗,也吃了不少苦頭。 關於此,我想要以謙卑的心情,從「正教」(Orthodox)的觀點出發,並且參考自己擔任「屬靈父親」(spiritual father)的經驗,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供大家參考:
-
受傷的身體固然令人傷痛,但受傷的心卻難以撫平,我們的言語,行為,態度,表情,都會深深印在對方的胸膛,是美好的印記,還是殘酷的烙印,甚至摧毀對方的名譽與尊嚴呢? 聽聽李亮神父怎麼說 https://youtu.be/I9Dpht62mW8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講道 Sermons
聖餐:十字架的愛與生命 Holy Cross as Love and Life
by pelayuby pelayu愛就是我們出生的緣由,就是我們存在的方式; 什麼是十字架?就是死去,讓自私在愛中死去。 李亮神父 講道 今天我們預備慶祝「舉揚十字聖架節」(9月14日),當天早上我們會舉行聖餐禮,希望各位能來參加。了解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意義,是很重要的。因為基督信仰最突出的標誌,就是十字架。各個教堂裡都有十字架,你們許多人也佩戴著十架項鍊,甚至不是基督徒的人們,也佩戴各種十字架的飾品。因此,十字架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佩戴十字架呢? 十字架的意義,就是孤立個體的死亡(to die as an individual)。如同各位知道的,我們是彼此分離的,被空間分離、被時間分離。但最糟的分離,是我的存在、與你的存在,相互對立。我就是我,我不是你。這是非常非常糟的,這就是真正的地獄。 我們生來就有強烈的慾望,想要結合、想要合一。男女之間的愛情、夫妻之間的愛情,強烈地表示出我們需要這愛,我們是為愛而生、為了結合而生的。我們深切渴求的友誼,也深刻地表示出我們想要與人合一。即使是對動物的友愛、對自然界萬物的友善,都顯示出強烈的欲求:我們是為「合一」而生。 但是,這「結合」的渴求卻受到限制,遭遇重重難關。看,我的身體在這裡,你的身體在那裡。此外,社會的人際互動中,也充滿各種限制。這些因素,都阻礙我們成為一體。特別是在今日社會,如果你對某人說:「我想成為你的朋友」,對方卻會殺了你,因為他覺得你有邪惡的意圖,如同我在大學生活中所經歷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是為愛而生的。愛就是我們出生的緣由,愛就是我們存在的方式。而什麼是十字架呢?就是孤立個體的死去,這孤立的個體認為:我是我,你是你。這孤立的個體,與人分離,也與神分離。若沒有耶穌基督,這孤立的個體是無法死去的。 福音書提及神如此深愛世人,以致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使信祂的人能夠得救。這「得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得救」並不是「不下地獄」的意思,因為這種「地獄」其實是一種病態的想像,出於某些詩人,或是某些人自創的想像。神沒有創造地獄,神是愛。「地獄」,就是活在神的愛中,活在神的擁抱中,活在神的榮光中,但卻抗拒、鄙棄這一切,這就是「地獄」的真義。因此,從神的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地獄。 神瘋狂的愛,臨到我們,以非常特別的方式臨到我們,而不是以抽象的方式。如果你問古代的希臘哲學家:「為什麼神這麼愛我們呢?」他們將無法回答。因為對他們來說,神這樣的愛,是錯誤的。對希臘哲學家來說,愛,只會朝向美善的對象,不會朝向醜惡的對象。因此,他們無法解釋神的愛。 …
-
(4) 懺悔聖事 Sacrament: Confession講道 Sermons靜修生活 Asceticism
寬恕:同處一地,共處一室 On Forgiveness (The Parable of the Unmerciful Servant)
by pelayuby pelayu能夠容忍彼此,看見彼此,相互交談,一起用餐,這就是真正寬恕的開始。 李亮神父 講道 在今天的福音書中,主耶穌提到「寬恕」。如果我們請求神寬恕我們的罪過,我們也必須寬恕別人。什麼是寬恕呢?寬恕的希臘原文是“synhoro”, 意思就是「我能和你共處一室」。如果我惡劣地對待你,或者我恨你,或者我不想見到你,我們就無法共處一室,也無法一起用餐。但如果彼此已經和好,即使雙方曾有過嚴重的衝突,卻能夠容忍彼此,看見彼此,相互交談,一起用餐,這就是真正寬恕的開始。 福音書提及,我們每個人,每一個人,都需要神的寬恕。如果我們拿自己和神的愛來比較、和神為我們所做的來比較,我們就會明白,我們並不真的配得神的寬恕,我們虧欠神太多了。這就是為何今天的福音書提到,有一位主人要和他的僕人甲結算債務,而這位僕人欠了主人一千萬銀子。你知道這是多龐大的一筆金額嗎?這筆金額足夠讓雅典城邦來建造一座神殿,實在太龐大了,根本不可能償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僕人是無法還債的。 這寓言也告訴我們,神知道我們無法償還,祂也不期待我們用某種東西來交換、來償還我們對祂所作的惡事。這是很重要的,因為許多人都誤以為:「我有還了啊!我犯了罪,可是我捐錢奉獻了……等等,這樣就沒事了吧!」但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而這問題也不可能被解決。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謙卑自己,祈求神的寬恕。但是祈求神的寬恕,必須同時處理兩個面向。一個面向是祈求神的寬恕,另一個面向是寬恕我們的弟兄姊妹:寬恕弟兄姊妹對我們所做的小小惡事。 因為在這寓言中,另一位同伴乙,只欠了僕人甲一點點的小錢。僕人甲卻掐住了乙的脖子,把乙關進監獄裡。我們習慣說:「我已經向神祈求寬恕,這僅僅是我和神之間的事,就這樣。」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世上絕對沒有「僅僅是『我』和『神』兩者的事」,而是「我、神、他人」三者之間的事。就像舞者的姿勢:一手往上延伸,另一手往身旁伸展。我們一隻手領受神的恩典,另一隻手也給予神的恩典。如果你不給予,神的恩典將無法發揮功效、將被你白白浪費,你無法從中獲得任何益處。這就是為何僕人甲後來失去了主人的寬恕。僕人甲沒有寬恕同伴乙,他也隨之失去被寬恕的恩典,因為神的恩典無法單單在「一個人」的身上運作。 …
-
-
-
疑問 questions?
教會就是聖餐禮 Church as Eucharist (Fr. Jonah’s Speech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by pelayuby pelayu演講:教會就是聖餐禮 Church as Eucharist 日期:2016.05.26 地點:文山社區大學 第一部分 李亮神父演講 在短短一個小時內,要介紹東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會嘗試為各位介紹一些基本的東正教理念。各位有問題請隨時發問,希望我們之間能有一個好的對話。首先請問在座有人是基督徒嗎?佛教徒呢?因為了解你們的背景,有助於我用更適合的方式來介紹東正教。那有人是睡覺嗎? 向各位介紹東正教(Orthodox),沒有什麼意義,我必須向各位介紹「宗教」(religion)。因為religion的原意和中文翻譯「宗教」是不一樣的。宗教是「教」,是「教」某種東西,和希臘原文的意思“θρησκεί”非常不同。“Religion”這個英文詞彙翻譯自拉丁文“religiō”,意思是重新連結,和希臘文意思非常不同。 那什麼是教會(church)呢?你們可以下載這個免費App「Orthodox東正教」(Android https://goo.gl/0Zl4Ue;iOS …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聖餐:愛的黃金律 Love, Golden Rule
by pelayuby pelayu愛是這世上最美麗,也最痛苦的事。許多時候,我們愛的方式錯了,使得這愛成為雙面刃,殺害了他人、也殺害了自己。 李亮神父 講道 今天的福音書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一段信息,稱為「愛的黃金律」(The Golden Rule)。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耶穌更進一步解釋,包括:愛你的敵人,施捨給那些無法回報的人,善待那些惡待你的人。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道理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人性的驕傲和疾病,會使那些你曾善待的人,反而回頭傷害你。有些時候,則是因為靈性上的疾病,我們會想:「嗯,反正我不想要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所以,我也不需要為他/她付出些什麼。」那是生病的「自我」,將自己孤立於他人之外。甚至在教會中,你也會看到有些人,試著在自己周圍建造一道隱形的城牆,好讓別人無法靠近。他們心中想的是:「我顧好自己就好,反正我沒做什麼壞事。」 但是,教會並非如此。信徒應該在敬拜中祈禱「彼此相愛」之時,親吻彼此。初代教會的信徒就是如此,希望有一天我們教會也能如此。復活節的時候,他們彼此親吻,以表示彼此相愛,而不是陷於自我孤立的虛假靈性之中。 …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聖餐禮 (二):進入天堂的國度 Liturgy II : Entering into the Kingdom of Heaven
by pelayuby pelayu今日我們會多談談聖禮儀,因為你們必須了解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活動。華人喜歡參加活動,這不是壞事。我很開心也很訝異,今天大家有記得帶代禱名單,交給我親近的生者與亡者的名字,讓我們在聖禮儀中紀念他們。會後你們可以取回這些名單,下次再帶給我。這樣你們就會知道你們不是獨自前來,你們帶來了你的整個世界、你所有的家人和所有朋友。你會明白聖禮儀就是將你我連結合一,甚至在過世後也是如此。在聖禮儀中,我們與所愛的人同在,裡面沒有死亡。生者亡者一同聚在這裡。
-
世界是一份愛的禮物 By father Jonah translated by Pelagia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卻無法享受人生,因為他對死亡感到恐隨著時光的流逝,他越覺得他邁向死亡,甚至認為街上的人像是瀕臨死亡的遊屍。 所以他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活著?雖然他是一位基督徒,卻有一個很怪異的問題煩擾著他?為何要信上帝?祂又能為我做什麼?我所活的世界就好像一個大墳場,難道只是掌管死人的世界嗎? 我曾試圖幫助我的朋友,但都沒有成效,我也曾多次為他禱告,有一天我終於了解他的恐懼,並不是因為他的信仰,而是因為他的邏輯觀念所導致他的悲觀想法,因此他腦部的運作改變了他的思緒,他並不是一個無神論者,他病了需要幫助! 請讓我來為你解釋,我不是說他瘋了,你知道我們思考的方式嗎?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及對世界的了解,還有生命的運作,並不是單純的心靈思想,而是連結浩瀚的神經細胞刺激傳達到個人感官,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及思考方式。人類已發現這奧秘的系統,再說的更清楚些,好比我現在有某種想法,但是我去吸毒或濫用毒品,這些藥品會影響且改變我的神經細胞運作,我也許不像我自己,我的腦也許會處在某一種狀態改變我一貫的思考模式,這並不是很好,這將會導致不同的人生觀,而你將會有悲慘的人生。
-
(4) 懺悔聖事 Sacrament: Confession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講道 Sermons
稅吏與法利賽人:愛無法衡量 The Publican and Pharisee: Love Can’t Be Measured
by pelayuby pelayu李亮神父 愛的箴言: 如果你想用數字,證明自己的愛, 這只證明了一件事:你不懂得愛。 真正的愛,不求證明, 而是敞開自己,為愛而傷。 2015. 2. 1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18:10~14 耶穌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
-
站在他面前的耶穌,就像一面鏡子 讓撒該一生中第一次,看見真正的自己 耶穌和眾聖徒,也都是我們的鏡子 幫助我們看見,我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2015.01.25 主日經文 路加福音 19:1~10 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耶穌到了那裡,擡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今天的福音書是關於撒該的故事。 撒該是悔改的典範,他是稅吏長,富有之人,同時也是不誠實的人,他的錢財,是透過欺騙和貪汙得來的。耶穌來到耶利哥,一個遠離聖城的外邦人之地。請記得,神總是臨到我們、走向我們。如同啓示錄 1:4,8所記載的,祂持續地、不斷地、一直地臨到,這才是希臘原文的意思,而非錯譯成「以後永在」。 因著祂的愛,因著祂的名,祂就像大磁鐵般,吸引了許多人的靈魂。撒該因著好奇心,也慕名而來,想看看這位知名的、神蹟般的人物。這樣的好奇心,並非信心或信仰(faith),但卻蘊藏著某些更深的渴望。撒該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不敢站在人群最前方,他想用比較隱密的方式來看耶穌,但他又無法躲在人群之後,因為他太矮。 在這裡我們看見,即使作惡多端的人,心中也仍藏有一些美善,就是擁有神的形像,是惡魔無法奪走的。耶穌愈接近他,神的恩典也離他愈近,使他獲得啟發,找到接近耶穌的方法,於是他爬上了桑樹,要觀看經過的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