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虔誠地愛著上帝,就讓他們盡情享受這個充滿榮光的慶典吧!如果有人心懷感恩地服侍著上帝,就讓他們進入主的喜悅中吧!如果有人對於守齋與禁食已經感到倦怠,讓他們現在就享受付出之後的代價吧!如果有人從最初就勞苦至今,就讓他們今日獲得應有的報償吧!如果有任何人在三個小時後才到達,讓他們在感恩中享受盛宴吧! 如果有人在六個小時後才到達,請他們不要有任何猶豫,趕快進來吧:這裡不會有任何的懲罰。如果有人九個小時後才出現,請他們不要有任何遲疑,趕快加入我們吧。如果有人十一個小時後才姍姍來遲,請他們不要為自己的遲到而感到害怕或不安:因為主是仁慈的,主會以相同的態度迎接後到的人。主對於先到與後到的人會賜與相同的祝福,使他們身心同樣舒緩。主關懷先到的人,也憐憫後到的人。主對所有人都是寬大的。主接納一切完成的工作,主歡迎一切好的動機。主榮耀一切成就,主讚揚一切好的目的。 因此,請大家一起進入主的喜悅中:無論先到或後到的人,讓我們一起享受辛苦過後的報償。無論貧富,讓我們一起共舞。以嚴肅的態度和放鬆的心情,共同榮耀這一天。無論之前是否守齋與禁食,今日,讓我們敞開胸懷,享受喜悅。桌上放滿了豐盛的饗宴,讓我們盡情享用。小牛已經被養得十分肥美,我們全都不要空腹而歸。讓我們共同享用這信仰的盛宴,盡情取用上帝無窮無盡的至善。 讓困窘的人不會感到悲傷:因為上帝向眾人啟示了天國。讓我們都不要再悲嘆過去的錯誤:因為基督從墓中復活帶來了寬恕。我們不用再害怕死亡:因為救世主的復活已經解脫了我們的苦。祂以親身的經歷平息了苦痛。祂下降至地獄,奪取了地獄的權力。當「死亡」在品嘗祂的肉體時,祂反使「死亡」受苦。就如同以賽亞所預言的:「當死亡在地下遇到祢時,死亡反倒受苦。」死亡正在受苦啊!因為它被毀滅了。死亡正在受苦啊!因為它被嘲弄了。死亡正在受苦啊!因為它被殘殺了。死亡正在受苦啊!因為它被徹底消滅了。死亡正在受苦啊!因為它被徹底的約束。它想接收肉體,卻與上帝面對面。它想接收人間,卻遇見天堂。它想接收眼中的一切,卻在它所看不到的地方撲了個空。 死亡啊死亡!你的毒刺在哪裡呢?地獄啊地獄,你的勝利又在哪裡呢?基督復活了,死亡被消滅了。基督復活了!魔鬼全都墮入深淵。基督復活了!天使們也歡欣鼓舞。基督復活了!生命已經尋獲自由。基督復活了!現在的墓穴是空蕩蕩的。基督復活了!在安息者當中,祂是最先結果的果實。 願光榮歸於主,世世代代直到永遠。阿門。
死後
-
-
當基督第二次來臨、最後的審判結束之後,就會展開永恆的生命。對人們來說,永恆的生命永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地獄」。St. Maximux the Confessor說「天堂」就是永恆的幸福,「地獄」就是永恆的不幸。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說,二者都是「永恆的存在」,只不過依據人們不同的狀態,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而已。
-
教父告訴我們,從上帝的眼光看來,天堂與地獄並不存在,天堂與地獄只存在於人類的眼中。乍看之下,天堂與地獄的存在,確實像兩種生活方式,然而,我們必須明白,它們之間的分別並非來自於上帝。( 死後的生命,第7章 )
-
靈魂與肉體的分離,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奧秘。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當死亡的時刻迫近,靈魂處於即將離開肉體的臨界點上,會有什麼遭遇,還有,靈魂離開肉體之後,會有怎樣的經歷。這些奧秘是基督給我們的啟示,教會的聖徒為此做了見證。聖徒的人生典範可以為這些重要問題提供圓滿的答案。
-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曾經共同探討,死亡的時刻對於人們來說,是令人震驚的一刻,因為,靈魂會與肉體分離,這個緊密相連的共同體將會一分為二。教會的聖徒總是付出一生的心力來為死亡的關鍵時刻做準備。在臨終之際,他們會潛心於大量的祈禱之中。
-
書籍:死後的生命 Book: Life after Death
01. 死後的生命:財主與拉撒路的寓言 The parable of the rich man and Lazarus about life after death
by pelayuby pelayu在本書以後數章,我們將詳細解釋關於死後生命、末世論和永遠生命的主題。這些主題將按照聖教父的教導來解釋,由於他們是屬天啟示的擁有者,表達的當然是正教的教訓。在有需要的地方,也會提出哲學立場。
-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談了不少「肉體的死亡」。然而,所謂的「死亡」指的應該是肉體與靈魂的分離。由於祖先所造的罪導致了人類「必死的命運」與「腐敗」,因此有了人類的死亡。
-
書籍:死後的生命 Book: Life after Death
02. 靈魂與肉體的分離 The separation of the soul from the body
by pelayuby pelayu我想,本章的內容相當重要,因為,它為那些想要瞭解「靈魂」與「死後生命」的讀者,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知識。在本章中,我們將會探討「靈魂」是什麼?靈魂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靈魂與肉體分離之後,人格是如何被保留下來?也會提及教父著作中的「關稅局」還有其他的真理。因此,本章作為探究「死後的生命」的基礎,是相當重要的一章。
-
在本書的一開頭,我曾經告訴讀者,本書的內容將以「人類死後的生命」為主題,所有的討論都會圍繞著它。回顧前文,我們的討論開始於靈魂與肉體分離的那一刻,然後,一路追隨靈魂的旅程,直到基督第二次來臨和審判終了。
-
在今日的社會中,對於「死後生命」的關心與討論已蔚然成風。死亡的奧秘在每個人心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很自然地,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世代)開始思考所謂的「存在性問題」: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死後將何去何從?靈魂離開肉體之後,還有生命嗎?
-
一切與基督的第二次來臨有關的事件,都屬於「末世論」的範疇,因為,它們都與末日有關,也與現世終結之後將會發生的一切有關。我們經常談到歷史的結局,然而,這並不能表達出全部的事實,因為,歷史不但包含了歷史事件,也包含了聖徒的生命。聖徒死後的生命,還有人類在基督第二次來臨之後的生命,我們不能將它看作是「超歷史紀元」(meta-historical epoch),它就是一個歷史紀元。就好像,世界不會被毀滅而是會復興,人類不會消失而是會被轉化,同樣地,歷史不會有終結,只是它的內涵與生命將會轉變。
-
正教會總是喜歡跟人們說「天堂」與「地獄」的事,因為這是信仰中最根本的部份,然而,自古以來,有一些人創造了「萬物復興」的理論,告訴人們永恆的地獄並不存在。
-
「死亡」是最偉大的奧秘,它在人類心靈永遠佔有一席之地。「罪」是死亡之因,也是死亡之果。從出生以來,我們就帶著死亡的命運。仔細地觀察自己,我們會發現,自己對死亡的觀感,是一切行為反應的源頭。死亡造就了心中的不安全感、恐懼、自私,這些負面情緒又引發野心、佔有欲、自我放縱和其他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