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講道 Sermons

富有的少年:交託給神 The Rich Young Ruler: In God We Trust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唯一確定的事,就是神的愛。我們信任神,在心最深處。而不是倚賴自己的職業、家庭、錢財,我們將自己交託給神。

 

 

【 路加福音18:18~27 】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福音書的經文,非常有意思,在心理學上也很深奧。一位富有的年輕人,他也是一位官長,有自己的辦公室。他來找耶穌,問耶穌問題。事實上,他問問題的方式,是帶著嘲諷的(ironic)。他問問題的態度,是高高在上的。他受過高等教育,賺了大筆財富,他擁有世上的一切。

 

這位富少稱呼耶穌為:「良善的老師」,這個稱呼的希臘原文非常重要,是最高等級的敬稱,不只是「良善」(Good),更接近「完美、卓越、偉大」之意(Your Excellence)。但是他並非打從心底敬佩耶穌,只不過諂媚和嘲諷罷了。他表面上尊敬,心裡卻覺得自己比耶穌更懂,雖然他沒說出口,但這才是他真正的態度。

 

耶穌以十分深奧、隱密、療癒的方式,與這位富少對話,試著教導這位富少,引導他回到正路,回到現實世界,覺察神的臨在。因此,耶穌對他說:「你稱呼我為『良善的』嗎?但沒有任何人是良善的,只有神是良善的。」耶穌這麼說,並非否認自己是神。耶穌確實是神,祂也接受這個尊稱。耶穌並沒有否認,並沒有對富少說:「不要這樣稱呼我,我不是神。」耶穌並沒有這麼說,耶穌坦然接受這個敬稱。耶穌這樣回問富少,因為他想幫助富少自我覺察,覺察到自己並不真的信服耶穌是「良善的」、「完美的」。相反地,富少的思想和言語,都是嘲諷式的。

 

富少接著問:「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永生呢?」對富少來說,「得到永生」就等同於「做某些事情」、某些可以被計算的事情,可以列成清單:待辦事項一、二、三等等。由此我們得知,富少一開始的立場和神學思維,就是錯的了。為什麼是錯的呢?因為他只想完成待辦清單:一、二、三……「完成了!我拿到入場券了!我可以進天堂啦!太容易了!」

 

漸漸地,耶穌會讓富少知道,永生不是「做些什麼」(what to do),而是「如何存在」(what to be),如何改變內在的自我。逐漸地,各位也會明白福音書:「行真理」的意思(約翰福音3:21)。因此,我們做了什麼,就等於我們是誰(what we do is what we are)。

 

耶穌順著富少的思考方式,對他說:「嗯,你期待我回答些什麼呢?你精通律法上的誡命,不是嗎?遵守它們就是了。」富少反問:「哪些誡命呢?」富少假裝自己不懂,但事實上他應該是知道的。耶穌回答:「不可殺人、不可偷竊、不可作假見證、不可姦淫、孝順父母。」各位是否發覺,耶穌的回答,其實有點奇怪?好像少了什麼東西?

 

少了什麼呢?少了兩大最主要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鄰人」的翻譯並不精確,之前我們討論過了。)這是很奇特的,因為耶穌總是反覆強調這兩條最重要的誡命,強調這兩條誡命就是所有律法的總綱。因為耶穌想要教導富少,什麼才是真正的信仰、什麼只是表面的、偽裝的基督信仰。

 

這個富少很高興地說:「您說的這些誡命,我通通都遵守了,從小時候就遵守了。」我個人認為,在座的各位,也同樣遵守了這些誡命。各位沒有殺人、沒有偷竊、沒有姦淫。所以,一般的基督徒都會說:「當然,這些誡命我都遵守了,我很OK啦!所以,我拿到入場券了,可以進天國啦!」由此可以看出,這富少其實是在說:「看!我是多麽的善良啊!」許多現代的東正教徒,也會說:「我沒殺人、我沒偷竊、我也沒做壞事,所以我不需要上教會啦!每年復活節去一次教會、領個聖餐,沾沾喜氣,添添好運就夠了啦!」

 

當我們研讀聖經時,並不是在看「別人」,看一位與我們無關的富少,因為重點不在「錢」,而在於「生命的方式」(the way of one’s life)。耶穌非常有禮貌地、隱密地教導這富少。耶穌並沒有質問他:「你愛神嗎?你愛弟兄姊妹嗎?」耶穌沒有這麼問,因為他知道富少會立刻找藉口反駁:「我又沒殺任何人,這不就代表我愛別人嗎!」

 

既然富少認為在面前的這位老師,是最好的、最完美的,耶穌就順著他的問題,回答他:「你還有一條誡命沒有遵守。變賣你所有的財產,施捨給窮人(耶穌並沒有說把錢給我,而是說給窮人們),然後來跟隨我。」耶穌並不是對富少說:「變賣一切,因為你『必須』是貧窮的,因為基督徒團體的生活就是施捨窮人,就是慈善工作。」

 

耶穌是一位醫生,祂將手術刀,刺入富少靈魂裡的癌症腫瘤。因為富少心中真正的神,是什麼呢?就是錢,他非常富有。他心裡的一切,他的整個生命,就是佔有、擁有(to have),而不是「存在」(to be)。有錢不是錯,亞伯拉罕也很有錢,但神卻向亞伯拉罕顯現。如果富少回答耶穌說:「好」,也許耶穌反而會進一步說:「不,其實不用變賣一切,變賣一半就可以了。」耶穌為何要求富少施捨窮人呢?這是為了引導富少首先要懂得關心弟兄、鄰人,和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們。這行動是為了實踐愛、憐憫和同情。這樣的行動,是富少之前未曾有過的,他不懂愛、不懂同情、不懂憐憫。他不知道關於愛的一切,他只是遵守律法,律法就是他的全部。

 

此刻,耶穌的手術刀精準地刺入,而富少靈魂裡的腫瘤,再也無所遁形。富少看見自己所缺少的,就是對他人的「愛」。耶穌又引導富少更往前一步:對神的愛。因為如果我們不愛弟兄姊妹,就無法愛神。耶穌對富少說:「來跟隨我。」這是多麽高的榮耀啊!耶穌呼召富少,成為使徒。這呼召是合情理的,因為富少「似乎」視耶穌為偉大、完美、卓越的導師。但結果如何呢?

 

富少憂傷無比,一句話也沒說,黯然離開,心中滿懷哀愁。這反應很奇怪,不是嗎?舉例來說,富少可以對耶穌說:「我現在無法『全職』跟隨你,但可以讓我『兼職』跟隨你嗎?」別忘了,耶穌不只有十二使徒,祂另外還有七十使徒,四處跟隨祂。還有其他許多的跟隨者,也包括婦女們。不只是十二使徒而已。因此,富少其實有許多選擇。

 

但是,因為耶穌戳破了富少的驕傲,和虛假的基督信仰,富少顏面盡失,這就是他的問題所在。因此富少對耶穌說:「老師,再見,永不再見!」看,最初是富少提出請求,向他面前這位最偉大的導師提出請求,但最終他卻完全沒有聽取耶穌的建議,連一半也沒有,一點點也沒有。因為富少感到丟臉,轉身就走了。

 

富少無法承受自己的真面目,他的假面被揭露了,在耶穌面前,也在他自己面前。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面對自己的真相。富少沒有再對耶穌提出任何請求,例如,有些門徒曾對耶穌說:「我們願意跟隨你,但請允許我們先回家埋葬過世的父親吧!葬禮就要舉行了。」耶穌卻回答:「讓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吧!你們儘管跟隨我!」這些門徒就跟隨了耶穌。

 

我的意思是,耶穌並不是獨裁者,並非像軍閥領袖一樣,命令人們:「聽命!」,而跟隨者只能說:「遵命!」並非如此。再看看其他的使徒,例如彼得、安德烈、約翰。當耶穌對他們說:「跟隨我」,他們立即拋下一切跟隨耶穌,即使他們是窮人,他們拋下的,卻是他們的全部。或者是馬太,他是個稅吏,非常有錢,當耶穌對他說:「跟隨我」,他也捨棄了一切。想想看,那就像今天某一位銀行家,只因為某人從銀行前面經過,這位銀行家就拋棄一切,拿了外套,跟隨了這人,甚至連一紙文件都沒簽,就全部結束了,簡直是場大災難。

 

對其他跟隨耶穌的使徒來說,也是場大災難。在座的各位,試著想像,你們都有家業、學業、事業,如果有人要你們拋棄這一切,這不是場大災難嗎?退休金呢?家人呢?父母呢?使徒彼得已婚,其他使徒例如雅各、約翰,則是有老父要奉養,每個人都擁有些什麼,卻都捨棄所有,只因為愛上耶穌。但卻沒有人後悔,沒有人說:「我竟然跟隨了耶穌,噢,真是笨到極點!」沒有任何跟隨者這麼說。即使是背叛耶穌的猶大,最終也懺悔了,但他懺悔的方式卻是自我毀滅性的。

 

你可能會說:「哎喔!感謝神!耶穌沒有這樣呼召我們,也沒有這樣要求我們,沒有要我們拋下家庭工作、錢財資產、社會地位!」但各位必須了解,耶穌「沒有」呼召各位成為修士修女,要在修院中度過一生,只因為這世界是邪惡的,或者因為錢財是罪惡的,不,耶穌沒有這麼說。

 

耶穌呼召每一個人,但這聲音什麼時候會出現呢?就是當我們的安全感,當我們心中最深之處,唯一能讓我們感到安全的,只有錢財、地位、和我們在這世上的一切之時。我們對這呼召的回答是:「好」。如果你擁有職業、家庭,但在你靈魂的核心,你明白即使是你的房子,也是神的禮物;你、我、他仍然活著,首先是神的賜予,其次才是我們的健康習慣、醫療保健等等。最重要的事,唯一確定的事,就是神的愛。我們信任神,在心最深處。而不是倚賴自己的職業、家庭、錢財,我們將自己交託給神。就像美鈔上印的:「我們信任神」(In God We Trust),每張美鈔上,都印著這句話,對嗎?當然,鈔票上這句話真正想說的是:「不要信任神,信任美金吧!」

 

重要的是,神想要我們首先信任祂,信任萬事都在祂旨意之中。然後,才是其他的事物:醫療保健、健康養生、金錢理財、人際關係等等其次,我們信任神,並非「獨自地」信任,並非僅限於「神和我」,而是「神和我們」。這就是為何在愛神之前,我們必須愛弟兄姊妹,必須關懷社群,必須真心去愛。怎麼做呢?心懷憐憫,心懷同情,真正的關照他人。

 

在今日,基督信仰不只是捐款做公益,因為社會福利已經成為國家責任。基督徒應該透過社會結構、公共政策等社會機制,積極參與社會,使社會制度更為健全,並且心懷憐憫、關照他人,而不只是捐錢了事。

 

最後,容我提醒一件事。當教會教導我們,而我們因此感到丟臉時,那是因為我們自以為良善,自以為沒殺人就夠了。難道我們需要的是讚美嗎?需要別人來讚美我們說:「哇!你好棒喔!你沒有殺人呢!」那算什麼呢?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神的愛,走向神,領受祂的聖體與寶血。神的愛從這裡開始,成為真真實實的生活。看,如今我甚至得乞求信徒來領聖餐,因為許多信徒不來領聖餐。如果我膽敢糾正信徒的錯誤,他/她就再也不來教會了。就像今天福音書中的富少,受過高等教育、家財萬貫、精通宗教律法。他擁有一切,但當他遇見耶穌,他卻轉身離開。

 

富少的態度就是:「全有,或全無。給我想要的,否則就免談,再見!」富少甚至沒有說:「好吧!是我不懂事,我需要更多教導,我可以再來拜訪您嗎?」就像尼哥底母那樣,秘密地夜訪耶穌。尼哥底母一開始,也是不接受耶穌的,還有其他許多相似的例子。富少也沒有說:「關於變賣一切,我們可以之後再詳談嗎?」富少一句話也沒說,就轉身離開了。他的態度就是:「全有,或全無」。當有人傷了我們的面子,我們就把神丟一邊,把「我」擺中間。因此,請記得今天的教導,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檢視自己,我們會選擇哪一邊?當我們看見耶穌之時?

 

就像福音書中的富少,我們也是富裕的、是基督徒、是東正教徒、是受過教育的,我們擁有一切。讓我們問問自己,我們如何回應耶穌的呼召呢?是「再見,再也不見」嗎?

 

結束講道之前,我想提醒各位,因為聖誕節即將到來。比較好的做法是,一步步地預備自己,特別是聖誕節將要來到之時,更要以懺悔、悔改來預備自己(譯注:懺悔聖事Confession,又譯為告解聖事、和好聖事)。最近信徒愈來愈少懺悔,這並不好。我「不是」在要求各位,每次領聖餐之前都要懺悔,不,並非如此。

 

如果你犯了嚴重的過犯,當然要立即來懺悔。如果沒有嚴重過犯,每兩個月、或三個月,視情況而定,我們會需要做一般的、總括的懺悔(general confession)。用意為何呢?各位都知道,在這段期間,我們不可能沒犯任何過錯。也許我們沒有反省,也許我們忘記了,也許我們忽略了。

 

例如:我們疏忽了祈禱、講了傷人的話等等。所以,要來懺悔,並且與屬靈父親談談這些生活中一般的罪過、每個人都會犯的罪過。好在懺悔聖事中得潔淨,得寬恕。因為如果我們都不懺悔,或兩三年才懺悔一次,那是不好的。逐步地,我們應當預備自己,迎接聖誕節。請來教會懺悔,各位都知道教會每天都舉行聖餐禮,大部份時間我都在教會。因此,有時要來懺悔,即使是一些微小的過犯,神父也能幫助你。又或者懺悔自己缺乏愛,應當更愛他人等等。神會寬恕你的。

 

願至聖聖三一保守我們每一個人。阿們。

 

富有的少年人:交託給神 The Young Rich Man: In God We Trust (東正教 李亮神父)

 

 

東正教 App 繁體中文版 Traditional Chinese


 

东正教 App 简体中文版 Simplified Chinese

promote-all-large simplified Chinese

 

blue Monday 7:00-8:00pm bible study. https://www.facebook.com/tree.fans

address

台灣基督正教會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aiwan 新北市23150新店區溪園路389-12號B8棟4樓(湯泉社區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