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東正教是什麼 What Is Orthodox (6) 神學 Theology

在當代世界闡明東正教(三) What is the Orthodox Church—Contemporary Views

教會的存在  存在於教會即表示成為教會的一份子。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屬於聖靈的時代,聖靈組成了教會。我們活在歷史的一個階段,屬於聖靈的紀元。祂出現在教會,祂是He is the Paraclitos,是慰藉者Comforter。祂是人,而非力量,不是聖子和聖父之間的愛,卻是一個會表達有感覺的人。只有祂給予我們信心的禮物,讓我們說出耶穌是我的神,這個信心並不是我們原本就有的。 羅馬書 8:26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羅馬書 8: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現在我已經改變我存在的起源和存在的關係了。我的父已經不再是我的父了,而是聖父,因為我以被刻印在聖子的身體裡了。 加拉太書 4:6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父阿!」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受洗的原因。我成為一個全新的人。聖靈,雖然看不見祂,而祂卻在這裡,為我們進行聖餐禮。 和我有關的新的神秘是什麼?我既渺小也宏大,既卑微也崇高,既是凡人也不朽,既是世俗的也是神聖的。我和世俗分享同一個世界,也和上帝同在﹔一邊是我的肉體,一邊是我的靈魂。我必須和基督一同埋葬,和基督一同重生,加入基督的後嗣,成為神之子,成為神。

 

在當代世界闡明東正教(三) What is the Orthodox Church—Contemporary Views

 

教會的存在

 

存在於教會即表示成為教會的一份子。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屬於聖靈的時代,聖靈組成了教會。我們活在歷史的一個階段,屬於聖靈的紀元。祂出現在教會,祂是He is the Paraclitos,是慰藉者Comforter。祂是人,而非力量,不是聖子和聖父之間的愛,卻是一個會表達有感覺的人。只有祂給予我們信心的禮物,讓我們說出耶穌是我的神,這個信心並不是我們原本就有的。

 

羅馬書 8:26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
羅馬書 8: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現在我已經改變我存在的起源和存在的關係了。我的父已經不再是我的父了,而是聖父,因為我以被刻印在聖子的身體裡了。
加拉太書 4:6 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父阿!」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受洗的原因。我成為一個全新的人。聖靈,雖然看不見祂,而祂卻在這裡,為我們進行聖餐禮。
和我有關的新的神秘是什麼?我既渺小也宏大,既卑微也崇高,既是凡人也不朽,既是世俗的也是神聖的。我和世俗分享同一個世界,也和上帝同在﹔一邊是我的肉體,一邊是我的靈魂。我必須和基督一同埋葬,和基督一同重生,加入基督的後嗣,成為神之子,成為神。
(Gregory the Theologian, Oration 7:23)

 

祂賜給我們其它。其它已經不再是單獨分開的。聖靈不僅降臨至聖徒們,祂也降臨至每位接受祂的人。在聖餐禮之中,祂不僅啟發我們,還賜給我們其它的禮物,讓我們和其它共存相容。

 

有 些人強調耶穌在教會中的出現,他們落入一種 they fall into some kind of christomonismus.。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聖靈和聖子同是存在於教會,並不會因為祂們影響的方式不同而分道揚鑣。聖零建構了教會。進行聖餐禮 的不是神父,而是聖靈。

 

我是相關的﹔我自己本身存在於世界上,但是我的存在和什麼有關呢? 因為沒有任何事物是單獨存在於世,而和其它東西毫無關聯的。所以我不但不認為我的存在是世界上唯一的,在自我改變之後,我發現,我的存在和上帝是有關的! 是聖靈造就了這一切﹔這也就是為什麼

 

聖靈就是koinonia(指交往的經驗)--交流。

 

聖 靈無所不在。當人們對祂禱告的時候,祂四處移動,充滿萬物。不過祂從來都不會背離基督而行,或是單獨行動。祂接受基督同時也引領祂。「聖靈的支出」並不存 在,只有聖子的支出。在這裡的支出(economy)是指投胎轉世,指的是神變成人,並且愛這個人。聖靈並沒有必要化作肉身投胎,但是因為祂而使得聖子顯 見。正是因為聖靈才讓基督有所謂的來世,再度降臨。

 

耶穌不 僅只是神人﹔他不僅創造了新的事實,他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品質。祂提供我們一種新的解脫,而是給予我們的痛苦帶來新的意義。祂承體驗一切痛苦,承擔 所有痛苦,。之前沒有任何交流的經驗在無盡絕望的循環裡幫助我推動這痛苦的轉輪﹔而現在,我很訝異地發現站在我痛苦正中的竟是耶穌。祂站在那裡並不只是 2r了基督教徒,而是2r了每一個人。藉著接受痛苦,我戰勝了它。

 

耶穌是個絕佳的救星,也 是唯一的救星。在不久之前,我對於佛教的意義感到十分掙扎與困惑。我很喜歡聖嚴法師的著作「禪的智慧」,我嘗試著去理解其中有關無我的部分,就我所知,無 我意味著掏空自我的一切因為我更愛其他人。我想我們也可以試著去理解耶穌,這位神人如同一般人一樣地和我們談論著,而同時祂也是神。這就是說神再化作肉身 時,變得無我﹔這無我也代表不為自己而活,而是2r了他人。耶穌也說道,「如果你想要拯救你的靈魂(生命)的話,你就必須先學會放下」。

 

我並不孤獨

 

我們同時也明白,聖靈是無形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另一個救星。因為耶穌並沒有丟下我們不管,或把我們丟給聖經;我們不能很無所謂的說「我不在乎別人」,事實上,我們有責任要喚醒大家一同在教會交流融合。

 

我 並不存在無盡的因果之中。事實上我存在於教會,一個和神溝通的對話裡。所以,我的救贖不僅只是依靠我自己,也不只是依賴上帝而已,救贖需要我自己和上帝的 配合。更重要的是,我也需要他人扶持,因為教會裡並不是只有一個人。舉例來說,很典型地,神父無法單獨舉行聖餐禮。一位正教教徒,不能孤獨地生活著,因為 獨自一人或是孤獨的活著和教會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即使是往生者也仍是教會的一員。一位正教教徒不能以個人的方式存活,因為它無法單獨得救,只有成為耶穌 身體的一份子,也就是指成為他人的一員,我們才能得救。他不能說「我只在乎自己的救贖」﹔事實上,個人的救贖只有在教會裡和他人在一起才會實現。在教會 裡,他實現至高無上的愛,成為他人的一員,扛起他人的負擔。另外,我們也無法單獨受洗或是接受聖餐禮。事實上,上帝已經安排好了,我們無法直接接受來自於 祂的恩典,唯有在教會裡,透過和其他人一起,透過某位神父,或許它的罪也不會比我少,但是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接受神的恩典。而這就是真正的愛,我無法獨自 接受救贖,我因為他人而存在,即使死亡也無法除去這種結合,因為即使在死後,我仍會在禮拜儀式中受到懷念,我仍和耶穌的血合而為一。當我們說回憶是永恆 的,那不只是代表他人應該要記得我,而是說在上帝愛的記憶裡,祂會記得我是祂的子。

 

聖餐

 

教 會裡共有的角色和態度在聖餐聚會中顯露無遺。在這個聚會中,大家圍著主的桌子,並沒有區域或是個人之分,所有人都和主教融合在一起;主教則是代表了基督的 形象,他會發給每個人麵包和紅酒,藉著發給信徒那象徵基督身體和鮮血的麵包和紅酒,教會中的每一個人實現和基督合而唯一的境界。因此,透過聖餐禮儀,我們 的人性被提升至神聖的階段,我們和上帝化身的肉體,那位神聖的人合而為一了。

 

這個和萬物結合的概念是非常深澳的。聖餐儀式的目的並不只是2r了「創造」神聖的交流,而是2r了要結合我們大家。在祈福的禱告中,首先神父懇請上帝讓聖靈降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然後賜福給我們,而在St. Basil的聖餐儀式中,這目的則是更清楚,就是希望聖靈降臨然後讓我們結合在一起。這些並不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而是我們對所信仰的事實的堅定不移。

 

在 聖餐禮儀時,時間並不像我們每天的生活一樣,它並不是一種數理上的時間,不會對我們人類造成任何變化,而是一種對未來的回憶。以柏拉圖式的說法來看,時間 並不是一種在柏拉圖式說法哩,所謂對過去的回憶,也不是指在乎未來。上帝的國度在這裡,現在但尚未結束。所以藉著聖靈的力量,我們在教會中實現最終的愛, 在耶穌裡成為他人的一員,我們不只存在,我們也正在成為,在一種無盡運作裡,我們會成為完美的人。

 

在 聖餐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這種成為發生在宇宙神秘的救贖中。我們將自己獻給聖父,包括我們的生命和整個宇宙,我們也奉上麵包和酒,這些日常生活折磨的產 物,也是生活中最平常的食物。聖父接受它們,並且將它們已不同的形式回饋給我們﹔祂派遣聖靈改變它們,將它們變成聖子的身體和鮮血,而聖靈則充滿其中,好 讓我們享用這未來的食物,這上帝國度的食物。

 

我們超越了時間,因為在上帝國度的禮拜裡,上 帝已經在那裡等我們了,只是我們還未看見﹔上帝從未來而非過去(柏拉圖式的說法)到來,我們說……「記得第二次榮耀的到來」,這是表示要記得未來。聖餐的 禮拜儀式代表著耶穌至高無上的愛,吃著祂的肉,喝著祂的血,我們成為祂的一部分。藉著成為彼此的一部分,成為愛的共同體裡真正的親屬,這也是全新的愛他人 的一種方式。當我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耶穌會到來。在聖餐中,我們慶祝超越死亡的勝利。教會中的一切都是現在,即使是靈魂、天使、活著的人、往生的人、 還有整個世界都一樣,一切都是屬於現在。

 

誰被認為是教會中的一份子呢?
‧ 凡是那些接受這信仰並且和當地具有威信的主教有共同信仰的人。
‧ 凡是在受洗成為教徒並且參與聖餐禮儀和告解。
‧ 不論是在基督之前或後,凡是活著的人、往生的靈魂、天使、先知、還有殉難者。

 

空 間可以有不同的功用,即便空間不同,人們一樣可以獲得恩典,變得神聖。這就是為什麼特別是在教會裡,這個物質的空間裡,我們會有一些美麗和藝術的擺設,舉 例來說,我們運用肖像,把它當成天堂的入口,用新的方式油漆;沒有醜陋的臉孔,而是光輝燦爛的面容,還有光芒自臉上散發出來,而那些光是發自他們內在而非 任何外在的光源。另外,我們同時也利用焚香、音樂以及引發靈感的教會建築。當然內在的美麗是勝過這一些東西的,我們可以不需借助外力,在屬靈的層次多加禱 告。不過,這些肖像和其它美好事物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禱告。也就是說,人類工藝的創作和上帝的靈感一同合作,在我們的禱告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上帝之愛,神聖的力量—神聖的光

 

這 就是和無形的上帝有關的那些不變的事物。不論何時,當某人看見祂顯容,他就會看見光。在此時,他一方面驚訝於自己所看見的景象,另一方面,在一瞬間,他並 不清楚自己看見的到底是誰,而又不敢發問。不過他怎麼能夠發問呢?因為他甚至無法張開裝眼看著這莊嚴的景象。他心懷恐懼的顫抖地看著自己的雙腳,這才發覺 原來是有人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如果剛好有人曾經過他有關類似的情形,或是這人從以前就認識上帝的話,那麼他會走向前去對著這位出現的人說:「我已經看見 了」,而這人會說:「孩子,你看到什麼?」「光!喔,天父啊,這是多麼美好,多麼美好啊!這是如此地美好,所以我的理智沒有辦法告訴by」。當他說話的時 候,他的心雀躍不已,心中燃起一股烈焰,因為長久以來他一直盼望看見這景象。然後,他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又開始說著:「父啊,當這光出現在我面前,我庵室 的牆立刻就消失了,世界好像也消失了,我感覺自己好像站在祂面前,我好像獨自站在這光裡。可是,父啊,我不知道我的身體是否也存在,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身 體之外。有一陣子,我甚至不知道我還有一個軀體,我還被這軀體包覆著。而我的內心有著無比的喜悅,現在這喜悅仍與我同在。由於這偉大的愛和長久以來的渴 望,我非常感動,而淚流成河,就像現在你所看到的一樣。」這人回答道:「這就是祂啊,孩子。」就在這話說出口的同時,他又在一次地看見了祂,一點點地被淨 化著,漸漸地達到完全潔淨的境界,他變的勇敢,並且問這位祂說:「我的上帝,這是by嗎?」祂於是回答道:「是的,我就是祂,2r了你而化做人形﹔看啊, 我已經改變你了,如同你所看到的一樣,我將使你成為神。」
(“On the Mystical Life (Vol. 2)”, pp. 54)

 

直 到目前為止,我們談論了上帝如何存在於祂自己。上帝用祂的能量影響世界。這種能量是自發的、神聖的、神化的、和三位一體相同的。我們必須指出我們無從三位 一體對世界不同的影響方式而去了解上帝是什麼﹔嘗試著從聖子投胎為人,從這神聖的三位對我們不同的救贖方式來了解祂到底是什麼的這種觀點是歷史上的錯誤。 (例如,filioque,由聖父和聖子共發的這個理論就是由西方神學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誤解)。

 

神 聖的光就是宇宙被轉化的方式。當耶穌在山上變容的時候,祂的衣服甚至周圍的區域都變成了一片光芒。而這就像是火焰中的金屬﹔金屬雖然被燒紅,但是它的本質 仍然是金屬。這光同時也會讓我們神格化。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教會中我們尊敬、親吻聖人的遺物,甚至是去那神聖的地方親吻它們。2r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上帝 的光仍然在那理。

 

這自發的光,是神聖的能量,讓這個世界和 萬物都神格化了。換句話說,這是基督教理論和東方宗教信仰的一座橋樑﹔因為後者認為神是世界的一部分,並且神似乎讓一切統合了。世界就是神,而神也就是世 界。剛才我用了似乎這個字,在那種情況下,神只是一股集合的能量,但不是人。你不能對這個神,這股能量傾訴。就想你所看到的,這股「與你同在的力量」不能 決定是否存在。因為它必須存在而且無法逃脫這種需求。

 

聖人們也體驗過這改變感官的神聖之光。

 

從 讓他重生的聖靈之中,他得到一對新的眼睛和耳朵,從今而後,不像「一般」人,他不再用感官去看事物﹔他從靈的一面看事情,好像是個超人類一樣;對他而言, 所有的事物像是隱形的一般,是無形狀也沒有形體的。有人可能會說他不再聽得到任何人類的聲音,只有那些透過人的聲音而說出的存在的話。由於他聽見祂之中的 靈魂,心無雜念,並且讓祂進入﹔他得到愛與了解。當祂進入時受到極大的歡迎﹔主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翰福音10: 27),「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至於其他人,雖然也聽到所有的話語,但是卻不發自內心接受﹔他不讓這些話進入,還轉身離去,把它們趕走。 有時候他甚至沒有注意到這些聲音,或是它們敲著門等待回應﹔雖然他都聽見了,但是卻裝的好像耳聾一般,什麼也沒聽見。這就是他對這些聲音的態度。
(“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 The Discourses”, pp. 189-190)

 

這光改變了那些看見這光發散的人。.

 

{和 上帝合而唯一的人}看見一些我無法記載的事情。他的腦海中看見一些奇異的景象,整個都被照亮了,就像是光一樣﹔但是他無法理解這一切或是形容這一切。他的 腦海本身就是光,看到所有東西都是光,而這光是有生命的,並且把這光傳給看到它的人。他看見自己完全和這光結合,當他看見這光的時候,他十分專注於這景 象,如同之前一樣。他發現這光在他靈魂裡,這令他心醉神迷。當他沉醉於這狂喜中的時候,他看見它在遠處,但是當他回神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正身處於這光的中 央。於是他無法言語,不知道該用什麼字眼來或觀念來形容他所看見的這光景。
(“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 The Discourses”, p. 56)

 

教會向萬物、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傳送恩慈和光

 

在參加禱告的時候,你會在心中說,主耶穌基督,請賜福於我。2r了更近一步了解這種合而為一,我們必須問道,這個我是誰?
我 就是他人,那些我為他們禱告的人。不論他們信仰正教與否,在耶穌的恩典之中,我同情他們,為他們背負十字架,並且扛起他們的負擔。依據個人的靈性,不論是 預知或是超自然的預感,有時候一個人真的可以同情對方,感同身受。但是我們不可以認為這一切是很重要的,我們不應該認為禱告就是2r了獲得什麼或是感受一 些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就是驕傲。

 

對我而 言,似乎沒有什麼事比關上自己的感官之門更令人嚮往;想逃離這軀體和世界,將一切專注於自我,和人間的事物不再有任何絕對必要的關聯,對自己和上帝傾訴以 便超越這些有形的事物;在我之中保存這些聖潔的的印象,不讓它和低俗世界中的罪惡表象混合,我們存在著,持續存在著;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 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柯林多後書 3:18)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柯林多前書  13:12)。藉由希望享受給世界的賜福 …甚至現在我們可以藉著遺棄這世界而位於其上,透過聖靈而處於高處。(Gregory the theologian Oration 2:7)

 

這 光既是天堂之光也是地獄之火。這個訓諭在東正教的理論中是非常重要的。上帝並沒有準備任何的火﹔沒有永遠不朽的火。這火的確是永恆自存的--這是永恆自存 的光,是上帝的恩典。對於那些坦率地接受祂的人而言,這光就是天堂。但是對於那些拒絕和上帝有共同信仰的人來,這光嚐起來卻像火彥。接下來我將會進一步做 說明。

 

 

有關罪的概念,我 們相信,罪是出處自於過錯,是因為我們濫用自由違反了上帝的法則。當我犯罪的時候,我們將自己拒於上帝之外,我們拒絕和祂在一起,和其他人在一起。當我們 犯了罪之後,不僅對自己造成痛苦,也對其他人帶來痛苦。就最終的感覺來說,東方宗教對於罪較少論述,僅著重在最後的苦難。東正教會的觀點認為,罪就是苦難 的理由。

 

但是,在我們犯了罪之後會發生什麼狀況呢?如果我們懺悔的話,上帝會原諒我們,我們接受懺悔的聖餐禮,或是進行和解。耶穌的血已足夠,不需要再付出。換句話說,耶穌2r了我們被定在十字架上受難,所以我們的懺悔和付出一點關係也沒有,相反地,和懺悔相關的是態度的轉變。

 

如 果我們犯罪的話,我們不能用善行來中和(平衡)我們的罪。從某個角度來看,所有的罪都是一樣的--拒絕上帝的愛,拒絕和其他人一起。我們不能為我們的罪償 付,沒有人能夠那麼做。我們不接受這種觀點,認為人可以行善,或是從其他的優點而讓他人因此受益。原諒是免費不需任何代價的﹔上帝不需要我們做任何事回 報。如果我們可以了解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可以明白轉世輪迴是沒有必要的。

 

更 進一步來說,我們會發現,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坦率不拘並且充滿愛的。我們不應該算計我們付出多少,又回收多少。我們應該坦率自由地行善,因為上帝的 愛,因為我們對於其他弟兄的愛﹔這是我們的義務,並不期盼因此而有所回報。當我們從上帝那裡免費地獲得生命之禮,我們必須免費地將它和其他人分享。這種高 貴的愛是沒有限制或是極限的。沒有人能說「我已經做的夠多了」,即使我們2r了他人而犧牲生命,我們也只是進我們的義務罷了。我們不能因此而換得就贖。

 

讓我們所有在世上的人將自己獻給上帝吧……讓我們交付完整的自己,合理的了結,完美的犧牲……那我們之後可能會重新獲得完整的自我﹔因為當我們將自己交給上帝,並且獻出自己的救贖做為奉獻的時候,我們會獲得完整的自己。 (Oration 40:40)
讓我們獻出自己,將這最珍貴,也最適合的財產交給上帝。讓我們交回這形象(Image),讓我們認識我們的尊嚴,讓我們榮耀我們的原形,讓我們了解那基督為此而犧牲的神秘力量(Oration 1:4)。
…我們是上帝活生生的殿堂,有生命的祭品,合理的奉獻,完美的犧牲﹔透過崇拜三位一體而神格化的神。
(Oration 33:15)
(Quotations from Gregory of Nazianzus)

 

未來

 

以上所闡述之感恩禮儀的理論是指人可以藉此了解東正教會有關於死亡和來生的訓諭。聖餐禮就是預先體驗天上完美的交流,那會是一個被神聖自存之光照耀穿透的交流。

 

救 贖同樣也是指對身體的救贖﹔而身體就是我。如同我之前提到的一樣,我就是我們人格,我正在轉變,不僅是我的靈魂,還我的肉體在無盡的過程中轉變為一,而不 再是兩個分開的實體。藉由我的身體,我可以入世,我的身體是一個肖像,是整個宇宙的形象。St. Maximus說過,我就是一個縮小的世界,也是整個宇宙的一幅畫。再則,我的身體是獨特的【不僅只是因為我的『DNA』】,即使我被複製,由於環境、經 歷以及教育的不同,會使得我和被複製的另一個我截然不同。很清楚的是,我的目的不在於被拯救,而是能夠神格化。教會從來沒有面對透過轉世輪迴而得救的問 題。人本身的獨特之處在某些方面也造就了身體上的獨特不同。我認為現代生物學幫助我們看清這一點。雖然我的DNA,也就是說生物上的「我」是獨特僅有的, 但是我的身體也在轉變著﹔而這種絕無僅有的獨特也眼響了我每天的生活品質。舉例來說,當我有愛的時候,我可以說我永遠愛你,因為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 那個他或她在一個獨特的身軀裡。我想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能夠永遠地愛著某個人是多麼地美好,而不是只能在輪迴的某個環節裡相愛。

 

上帝的朋友們再度復活的時候會是無比榮耀的,就像是使徒們所見證的,當基督在顯容日裡,祂身體充滿榮耀而美麗。

 

「我 們相信在基督再來之前死亡仍然存在著,但是儘管如此,儘管靈魂會和身軀分開,我們的本質,我們並未消失。靈魂的存在並不早於身軀,而是和身軀一同被創造出 來的;要組成一個人,靈魂和身軀是缺一不可的。然而,即使靈魂短暫地和身體分開,人也不會迷失。這可以由靈魂仍有良知這一點得證,而神父們解釋說道:一個 人的靈魂認得自己身體的組成成分﹔即使這個身體仍在地球上,也可能被丟棄或是損壞分解成原本的成分。當基督再來的時候,透過上帝的恩典,這靈魂會重新組合 這些成分,完整的人就會形成了,當然包括正直和不正直的人都一樣,他們的身體都會重新組合好,並且具有靈魂,也就是說他們不需要食物,也不會因為距離或其 他限制而有所不同。復活是一份賜給所有人的禮物,不論好人還是壞人都一樣會獲得。

 

聖人對於 世界的救贖感到十分有興趣。藉著上帝的恩典,他們聽到我們的禱告並且將這些祈禱上呈給上帝。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向聖人禱告。藉著盛宴奉獻的表現,顯示出 他們就是聖人,他們已經和上帝合而為一,他們已經獲得上帝賜福,他們是不朽的,他們等待再度復活的到來。相同地,我們也關心那些已經沉睡的人,我們向聖人 禱告,祈求他們向上帝為我們禱告﹔經由他們的介入,我們也希望向上帝祈求,希望賜福給其他已經沉睡的人。這除了代表著我們彼此之間的交流之外,同時也透露 了更深的含意。

 

根據神聖的神父們的教誨,當一個人開始懺悔時,他就一步步持續地趨進潔淨的 境界。而這淨化的過程在「過渡」時期和耶穌再次降臨之後都同樣地持續著。這並不是一個滴水不漏的境界,而是參與上帝恩慈的程度。這股正在淨化他的上帝恩慈 叫做淨化能量,如果有人在這其中掙扎,猶豫是否要接受,當他的智慧被照亮,被啟蒙的時候,表示他接受到上帝的能量,這股能量照亮了他,這就是啟蒙的能量。 當他在神格化的過程中,這種因上帝恩慈而發生成為神的情形就是神格化﹔這個過程是持續不間斷的。因此,那些在靈魂離開身體之前就懺會過的人,進行著神格化 並且逐漸地被永久自存的恩典接受。因此我們舉行紀念儀式,為那些已經往生的人祈禱。不過對於那些在靈魂與軀體分開之前未能見證屬靈景象的人,他們只能體驗 到上帝的能量,卻無法參與。但是我們仍2r所有人祈禱,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內在的靈性。」(Ierotheos Vlahos)

 

2r了更進一步闡述自由的概念,讓我們來看一些西方哲學 有關自由的觀點。我們總會向宗教上的導師提一些這樣的問題希望讓他們感到困惑;例如,上帝會犯罪嗎?後來我們才知道這樣的問題根本沒有意義。這其實是一個 文字遊戲,因為選擇的自由不代表要在兩件相對事物之間選擇。根據我的道德規範,我可能永遠都只會選擇其中一個,進而達到一個更高的自由境界。舉例來說,你 的皮包掉了,有個人看到這件事,於是想是否該把它撿起來,把皮包偷走。然而,另一個很仁慈又充滿靈性的人就絕對不會想到要偷它。它無法想到這一點。相反 地,他會叫住你,然後跟你說你的皮包掉了,下次要小心。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自由並不一定會牽涉到兩種極端的選擇。不過我們還是選擇好的一方,選擇上帝比較 好。所以懺悔與否,與上帝同在與否,都是根據我自己的決定。

 

我所謂的善並不是指理論而是指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善是一種理論,那麼就會有許多問題隨之而來,而到最後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善。因此,有關善是指人的這個觀點也是非常革命性的。因為除了和上帝結合之外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而藉著和上帝結合,包括其他兩位,我們才會和祂保持關係。所以由此可知,我們不需要轉世輪迴﹔如果我們選 擇的話,我們可以經歷不停的改進而達到善。事實上,所謂與善同在就是與上帝同在。

 

在歷史的 這個階段,上帝是非常客氣的﹔他並沒有對每個人顯現祂的存在,所以我們也可以拒絕祂。但是,等到歷史的盡頭時,當祂在榮耀中降臨的時候,祂如光的出現,那 神聖的光將會充滿各處,讓整個宇宙都神格化。每個人將會活在這神聖的光裡,因為這光是萬事最後的真理。但是如果我仍然不願意愛,我不想和上帝有相同的信仰,我無法逃避,在光的身處人可見到我的存在。我試著去避開它、脫逃它,但是卻做不到。所以我體驗了地獄,一種無止盡的、失敗的嘗試所招致的孤獨,這是存 在的自殺。然後我會感到這光變成火焰,而不是天堂樂園。就像是因為不願意和他人呼吸相同的空氣,所以我試著不要呼吸一樣,我摀住鼻子,但是卻覺得有股真正 的火焰在裡面。可是那些選擇祂的人卻感受到這神聖之光是如同天堂樂園一般。

 

在東正教國度之外,東正教的神學之美並沒有廣為人知。在西方基督教興盛的國家裡,天主教理論或是新教思想被認為是「基督教」思想,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因為那個國家或是區域本身的緣故,所謂的基督教多半是天主教以及新教的混合物,﹔而有更多的地方卻根本沒聽過東正教會。

 

在 這短短的文章中實在不可能簡述東正教神學兩千年悠久的歷史。在此我只是嘗試著勾勒出最基本的觀點,特別是和其它基督教會不同之處,雖然那些教會的觀點在亞 洲可能較為人們所熟悉。我深深相信,認為東正教會和東方思想,和佛學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契合與相同之處。希望我們能夠繼續探索彼此之間的共通點,並且因為這 些追尋而讓我們都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