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以這樣的方式行動,他在那些能夠接受它的人身上灌輸了一種內在的情慾和愛的關係。 在那些能夠接受它的人中灌輸一種內在的情慾和愛。他的行動自然地吸引了那些向著他的人的慾望。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
-
-
當我墜入愛河時,我實際上是在與對方的關係和相互放縱中誕生的。 我與對方的結合給了我生命。我們注意到,戀愛中的人不考慮任何事情,甚至不考慮死亡,他有能力為他所愛的人犧牲自己。因為愛是一種存在的給予,甚至可以打敗死亡。特別是神聖的愛是上帝和人之間關係的最高形式。 克利馬庫斯的聖約翰為了描述人與上帝的關係,使用了男女之間愛情生活的圖像,因為他說:”對上帝產生這種愛的人是有福的,就像一個狂熱的情人對自己的愛人一樣……他確實想象著他所吻的人,這就是他在生活中發展的東西。而有福之人在祈禱方面走得更遠,使用了另一個 “醜陋 “的詞,即 “性交 “的說法。具體而言,聖人說:”祈禱,就其質量而言,是人與上帝的交往和結合,就其作用而言,是世界的構成和維護,與上帝的和解,是眼淚的母親,也是女兒,赦免罪過,……….. 祈禱對於真正祈禱的人來說,是一種判斷和標準,是主在未來步驟之前的一個步驟”(Logos KH,《論祈禱》,I. Monastery of Paraclete編輯,1978)。 教會的人對 “愛 “這個詞有一點情結,因為我們邪惡的思想把它放在床上,這是個巨大的錯誤。當然,我們不讀教會教父說的話,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我們甚至陷入了愚蠢的情感ag亞游集團官網,只是為了在敏感問題上製造粉絲,人們說:”哦!”。說得多好啊!” …
-
因為這病是可原諒的,而不是被懲罰的。” 東方和西方的七宗罪或在天堂的醜聞 Chrysostomos A. Stamoulis 誠然,在基督教的範圍內,對罪的談論是多的,對美德的談論少一些。因此,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找基督的過程似乎必然要經過避免犯罪的途徑。也就是說,生命的中心是罪惡,必須克服它以達到美德。它本質上是一條剝奪的道路,其目標不是追求善,而主要是避免惡。 毫無疑問,這樣的立場給了罪一個比它更大的維度,產生了罪惡的情結,並揭示了上帝的世界是一個摩尼教的世界,善的力量與惡的力量爭奪主導地位。所有這些都是在一種文化中進行的,這種文化尋求並瘋狂地促進,有時甚至創造出越軌的態度,將善的出現邊緣化,它完全以一種認識論的方式來理解。畢竟,每年都有一次聖誕節和復活節慶祝活動,對生活的積極方面、人性的民俗介紹屬於這類活動。
-
Bishop John Zizioulas 現代人似乎正在憤然拋棄幾個世紀以來基督教文化傳統強加給他的道德規則。我們不要討論這種情況的原因,而只需注意到,我們以極大的熱情將我們所珍視的道德價值集合在一起而建造的大廈,已經被證明是人類的監獄,其基礎正在被人類的反應所動搖。我們關注這些價值觀的墮落問題,並想知道為什麼我們作為基督徒的聲音被壓在了空洞之中。我們求助於理性和道德的說教來說服世界,結果失敗了。我們使用教條式的說教,並沒有被再次聽到。獻上話語,世界 “不接受他”。在我們的自我批評中,我們忘記了基督教的話語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個人;它不是一個聲音,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存在;這個存在主要體現在聖餐儀式中,體現在一個聚會和共融的聖餐儀式中。這種為了被改造而被改造的共融不再存在了。 它被我們的虔誠的個人主義所摧毀,個人主義認為它不需要教區,這個聖體團體,就可以在世界中行動。它被我們的教義邏輯學所取代,教義邏輯學認為只要對世界說話就能改變它。我們的教會作為世界上的一個存在,已經成為一個沒有祭壇的住持和一群沒有團結和集會的基督徒。我們沒有從我們的聖餐集會中誕生的新生命中汲取我們的道德要求,聖餐似乎已經失去了上帝賜予的共融的萌芽,而這種共融會將它揉成一種道德的重生。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說我們社會的聖體觀會解決其道德問題。相反,必須強調的是,聖餐式的世界觀在社會福音的 “願景 “中沒有地位。道德上完美社會的人間天堂是西方理性主義提出的期望,而聖餐的見證卻沒有採用這種期望。因為聖餐在其內在的性質中包含了一個末世論的維度,無論它如何進入歷史,都不會完全轉化為歷史。它是末世與歷史、最終與人類生存中的相對的相遇的最戲劇性的見證–此時此刻。這是一種倫理的見證,它不是一種歷史的發展,而是一場存在的戰鬥,它贏了,卻又輸了,直到 “最後一天 “最終獲勝。這種末世論對歷史的滲透不是邏輯上和經驗上可以想象的歷史發展,而是聖靈的垂直降臨,通過聖靈的召喚,”現時代 “在基督里轉變為 “新創造”,這是東正教的根本和特點。這種天降人間,使人間有可能指代天堂,使人間充滿了光明、恩典和歡樂,使禮儀成為一種慶典,一種盛宴,信徒們從這種盛宴中歡樂地返回世界,充滿恩典。但在寺廟的門外,鬥爭始終在等待著他們。直到時間的盡頭,他們將繼續他們的聖餐之旅,只接受神聖聖餐的味道,與邪惡的苦味混合。聖餐會給了他們基督戰勝魔鬼的最生動的保證,這種勝利在這個地球上將是 “刺繡 “的勝利,是十字架的勝利,是英雄鍛鍊的勝利,正如東方的修道者所感知和經歷的那樣。 …
-
東正教徒每月讀經月曆(請點選)
-
麵包、酒和存在方式 By Chrysostom Koutloumousianos 牧師博士 最近,大流行病這一古老的恐怖現象再次出現,促使世界各地的神學家和文學家們展開了肥沃的對話。人們闡述了各種觀點,如疾病可以通過目前分配聖餐的方式傳播,或者聖餐禮物本身可以成為致病病菌的攜帶者和傳播者。有人說,既然麵包和酒沒有改變它們的本質和基本屬性,那就說明它們會腐爛,也會傳播有毒的病毒。這種想法據說也找到了基督論的依據,因為基督的人體是病菌的載體,雖然對我們有害,但對他並無害處;畢竟,病菌本身並不壞,因為受造物中沒有壞東西。 在這個框架內,從教父的著作中得出的以下證據可能是相關和有用的。 毋庸置疑,受造物中沒有壞東西。任何形式的生命,甚至自然的破壞都不能被認為是壞的,因為邪惡只是讓我們與上帝疏遠的東西。然而,人們也應該考慮到個人罪孽的產物,例如,危險的實驗室雜交種,以及祖先墮落的影響,即腐爛和死亡,人類已經服從於此。現在,上帝的道成肉身在這個世界上表現出了全新的東西。 讓我們打開一個簡短的括號,描述一下東正教關於聖體元素的信仰。我們是否認為它們只是代表主在會眾中的存在,正如新教的一般理解那樣?在這種情況下,聖餅可以用消毒過的袋子提供,聖酒可以用合格的密封瓶提供。另一方面,如果按照羅馬天主教的變質學說,聖潔的禮物在本質上是基督,那麼我們要麼必須致力於崇拜這些禮物,要麼在認為它們會被損壞時陷入不信的境地。 希臘教父說的既不是變質,也不是象徵性的功能,而是物質元素的 …
-
(9) 屬靈父親 Spiritual Father影片 Video講道 Sermons
屬靈父親的苦難 sufferings of spiritual father
by pelayuby pelayu來自初代傳承教會的教導 屬靈父親使徒保羅 審查自己 如何對待你的屬靈父親呢? 使徒書信 1 Corinthians 4:9-16 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裡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做工。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做世界上的汙穢,萬物中的渣滓。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了你們。所以,我求你們效法我。 今日使徒書信若你有閱讀則會讀到屬靈父親所遭遇痛苦的事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信徒,提及他的苦楚是信徒所對待他的,非以人性的方式或人性的痛苦,而是以教師及屬靈父親的身份解釋給信徒們,
-
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徒 Saints講道影片 Sermons Video
復活節金口約翰之證道 Easter sermon Chrysostom
by pelayuby pelayu由初代傳承大公教會李亮神父誦讀–復活節金口約翰之證道 Easter sermon Chrysostom Sermon of our Father among the Saints John Chrysostom Is anyone …
-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講道 Sermons
神顯節:聖水的祝福 Theophany for Eastern People
by pelayuby pelayuPhoto Credit: Professor George Kordis 聖水使我們、使萬物不再趨向朽壞,而是充滿神的恩典,變為榮耀,成為新天新地。那是萬物在天堂中,將會顯現的榮耀。當我們將聖水帶回,遍灑各地,邪惡勢力、魔鬼邪靈,都將消失無蹤。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
-
在受洗中,神將兩個寶貴的禮物賜給孩子:透過受洗聖事,與耶穌合一;透過聖膏聖事,讓聖靈降臨。「受洗聖事」也必須與「聖餐聖事」一同舉行,讓孩子領受從天上降下的、生命的食糧:耶穌基督的聖體與寶血。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請觀看影片,文字稿未逐句翻譯) 我想要再一次談一談,為什麼我們要幫嬰兒受洗。嬰兒受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因為「受洗」關係到人類的本質。 我們總是想盡辦法要給孩子最好的,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環境、最好的醫療,然而,我們能夠給孩子最美好的事物,就是耶穌基督。父母與孩子有很深的連結,然而,受洗給予孩子更深奧的連結,那是與耶穌基督和教會的連結。 在受洗中,神將兩個寶貴的禮物賜給孩子:透過受洗聖事,與耶穌合一;透過聖膏聖事,讓聖靈降臨。沒有聖靈,基督徒的生命是無法成就的。 受洗並不是要違背嬰兒的自由意志,父母親當然想要把最好的提供給孩子,耶穌基督就是我們所能給嬰兒最好的禮物。在孩子成長之後,他可以再一次思索,是不是要繼續基督徒的身份。無論要保留或是放棄,都是一個完全自由的決定。然而,有些法西斯主義者和宗教的激進份子,他們讓孩子受洗的動機,是為了想要創造受洗人數增加的數據。 受洗並不是一個個人的事件,而是屬於整個教會的聖事。有人會認為,受洗不應該佔用聖餐禮儀的公共時間,需要受洗的人應該和神父另外約一個私人的時間來進行。這樣的想法,事實上,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受洗聖事,就如同教會其他聖事一般,參與的人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神的恩澤。如果你細讀受洗聖事的禱文,你會讀到這段文字:「神,請降臨在受洗者和我們身上。」神的恩澤除了臨到嬰兒身上,也將臨在我們所有人身上。今天並不是只有嬰兒領受神的恩澤,我們每個人都會帶回神的恩賜。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特別說明。如果仔細研究最傳統的東正教聖事,「受洗」必須與「聖餐禮儀」一起舉行。除了受洗聖事之外,婚姻聖事也是如此。將受洗聖事和聖餐禮儀分開舉行,是一個不合理的習俗。東正教會在台灣雖然是一個小教會,但是,聖餐禮儀舉行的過程,都會被拍攝下來,透過網路直播讓全世界的人看見。我們遵從教會最正統的方式,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難題,我都會堅持遵循教會的傳統,讓正統的教會聖事延續下去。 願至聖聖三賜下愛與平安。 阿門。
-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疑問 questions?
Q & A 為什麼東正教無法讓天主教或新教徒領取聖餐呢(2)? Can Catholics and Protestants receive Orthodox’s Holy Communion?
by pelayuby pelayu謝謝你們對我的問題進行的詳細的回答,萬分感謝,不過,我還有一些問題想要深入的請教。你們的文章中說到,要領取聖餐的意義為: 1. to believe correctly, 正確的信仰 2. have the same faith. 有同樣信念 3. have a …
-
教會賦予我們另一種衡量「時間」的方式:以「愛」衡量。神超越時間,父、子、聖靈永遠同在。同樣,時間立基於你我的相遇相知、相愛相惜。時間成為愛的量尺,充滿歡笑或憂傷,不再只是無意義的數字。 【 馬可福音 1:1~8 】 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正如先知以賽亞(有古卷沒有以賽亞三個字)書上記著說: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他傳道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彎腰給他解鞋帶也是不配的。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V78-e2OMY[/embedyt]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是2017年最後一天,我們在這一天為教友的嬰兒舉行了洗禮,一起迎接這新的生命、新的盼望。如同我們今天誦讀的福音書所寫,曠野裡的施洗約翰正為人們預備著基督的到來,而這一切都始於洗禮。也許,今天的嬰兒洗禮,也能給予我們同樣的盼望,為新的一年帶來平安,並提醒著基督與我們同在。 …
-
因為太愛,所以受洗,好捨去那自私的生命,瘋狂地愛神,瘋狂地愛著身邊的人。 【 羅馬書6:3~11 】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
-
我們容許嬰孩受洗嗎? (infant baptism) 由於不瞭解受洗的真正意義,大部分的新教世界都拒絕嬰孩受洗。在以下研究當中,我們將會初步檢驗一下這些誤解的部分。 對受洗的重要性的誤解 新教教會拒絕嬰孩受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受洗的重要性的誤解。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受洗呢?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新教團體會提出不同的答案,但是,他們通常會這樣回答: 「為了贖罪」。還有一些持有更激進的看法的人會說:「為了獻身於上帝」。如果受洗真的是一種「獻身」,我們可能會主張,一定要是一個成年人才能受洗。然 而,受洗的意義不是某人的「獻身」。一個受洗的人,將獲得靈性的復活,關於這一點,在我們其他的研究當中,已經向各位說明,所以,在此我們只提出一些必要的部分。讓我們先從保祿(保羅)宗徒開始講起: 「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死 亡嗎?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如果我們藉著同祂相似的死亡,已與祂 結合,也要藉著同祂相似的復活與祂結合,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舊人已與祂同釘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屬罪惡的自我消逝,好叫我們不再作罪惡的奴隸 …… 所以,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我們相信也要祂同生」(羅馬書6:3 – …
-
聖水 我們飲用的水是人類生命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一切活著的、會呼吸的有機體都需要水來維持生命。沒有水,我們會死 亡。水也常出現在正教會的聖事和禮儀中。例如,舉行聖禮之前,在儀式的預備時間裡(proskomide),水會被倒入將轉變為聖血的酒中。另外,在洗禮 聖事中,水是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最後,在喬遷之喜或新學年開始時的祝聖儀式裡(agiasmos),我們會將水滴灑在新家和受祝福的人們身上。 一般說來,正教會的儀式中對物質的使用,顯明了基督教信仰中一項重要的信念:一切受造物,如同聖經所宣認的, 都是好的,並且有益於人(創世紀1:4,12,18,21,24,31)。因為 神正是這一切造物的創造者,祂自己會透過自然界觸碰人類的生命,並和我們交流。水作為最基本的元素,神的恩典藉著飲用和滴灑,傳遞給人類看不見但卻最深刻 的祝福。 不論是盛在碗中用來祝聖的水,或是注入洗禮池中預備作為小孩或成人洗禮
-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為世界所有生命–東正教聖事(聖水與聖靈 )For the Life of the World: Sacraments and Orthodoxy (Holy Water and the Holy Spirit)
by pelayuby pelayu關於水與聖靈 (給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 – 聖事與正教) 所有我們所說有關時間的一切,以及它的轉變與重生,如果沒有新人來執行聖事,也就絲毫沒有 意義。現在我們就必須要來討論這個新的人,他更新自己生命的行動,以及他所藉其存活下去的力量。然而我們卻不是要從聖洗這個部份開始討論,因為聖洗是基督 徒生活的開端,而卻是要從聖餐禮與時間談起,因為這是為了建立聖餐禮中的生命宇宙維度所需的重要基礎。長久以來,神學上對於聖餐禮的關注,事實上卻都與它 的宇宙重要性脫節,讓人與世界之間存在的整體關聯脫節。一般都把聖餐禮當作人自「原罪」中被解放出來這樣的意義來解釋,但是說到原罪與自其中解放,都是一 種非常狹隘的單一的觀點。大家了解聖洗是確認個人的靈魂被救贖的一種方式,難怪這樣的理解導致了關於聖洗儀式的類似偏狹觀點。從整個教會的行動,包含個宇 宙,聖洗變成一個私人的儀式,在教堂的一角,由「私下指定」的的人選來處裡,在這樣的狀況下教會被簡化成「聖事的執行者」,整個宇宙被簡化成象徵性的三次 灑水,大家覺得對於「有效性」而言這樣是「必要」而且「綽綽有餘」的。有效性這個字應該是前提,而不是該儀式的喜樂圓滿境界,因為對於聖洗神學,人們喜愛以法律術語去討論甚於了解其實體意義,可說到了著迷的地步,真正的問題:究竟是什麼使它有效,通常未獲解答。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聖像畫 Iconography
聖誕節期:聖母感恩禮拜,殉道嬰孩紀念日,主受割禮節
by pelayuby pelayuchristmas聖誕盛宴 Christmas 2011年01月06(old calendar) 上午 8:00PM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那天,我們會舉辦非常有趣的禮拜儀式。在這些儀式當中,我們聽到聖經中有關耶穌誕生的說明,而在今天我們會聽到比隔天更多更仔細的解說。在這一天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教堂會佈置成耶穌誕生的故事全貌,完整地呈現這個節日。這一切對我們準備迎接耶穌基督誕生的偉大事件是非常有幫助的。
-
耶穌為什麼要道成肉身? 觀賞影片
-
Whispers (Magazine)節慶 紀念耶穌 Feasts of Jesus Christ講道 Sermons
聖誕節真諦:愛,不分別 On Christmas: Love Unconditionally
by pelayuby pelayu2005 聖誕節的真諦 By Father Jonah translated by Pealgia 騎著我的摩托車去上中文課,雖然這對我來說是甜美的負擔,打擊我的是所學無成,而且我的年齡也越來越大了,當我騎車時看到路旁,掛滿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品,同時耳邊也聽到聖誕節的的音樂與歌曲,這些林林總總圍繞著我…….. 剎那間我彷彿回到我的祖國希臘,在我享受片刻甜美的時光,噢!不,回到現實我身在台灣,一個非基督教國家,為什麼會對未到來的聖誕節大費周章呢 ?為什麼要慶祝這一天呢?難道這些商店只為了賺錢嗎?還是為了促銷來增將營業額呢?還是有其他更深層的意義呢?因為連馬祖的生日我也不曾看過全台灣人民這 樣大肆慶祝,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奇怪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什麼到處都是這些東西,聖誕節對他們來說到底有何意義呢?我認為聖誕節是愛的禮宴,而且我們知道上帝深愛著我們,他為我們來到世上,而他來的方式卻不以 威嚇的形式,他也不以名利顯耀的方式,他以最美最溫柔良善受人喜愛嬰兒的方式來到世上。 他無言無語默默的來到世上,不以自高的方式教導,或論斷人!!!事實上他也無法以此法因為他只不過是個嬰兒,他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上帝的智慧與無限的慈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