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園與天堂
by Metropolitan Hierotheos of Nafpaktos
任炎林 譯
基督再來、身體復活、所有的人出現於基督的可畏的審判座前、理所當然地接受最後審判,以樂園與天堂為最高潮。義人進樂園享永生,罪人則下地獄。
樂園始於人類歷史之初,到歷史終了之時,則有樂園與地獄。因此,全部聖經都說到樂園與地獄。
聖經的基本教導是,人被創造安置於樂園以後,喪失了和上帝的溝通。從此,人的內心一直在尋求如此的樂園生活。基督藉由道成肉身,為人提供返回樂園,重新獲得與三一上帝相交通的可能。於是,人終其一生,特別是如果人生活在教會裏,努力遵守上帝的誡命,並且有分於祂的恩典,他可以得到拯救進入樂園。
於是,「樂園與天堂」,是聖經和教會的中心主題。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和分析樂園與天堂究竟是什麼樣子,它們在正教教父的傳統裏又是如何解釋的。這工作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如此我們不僅能夠解釋聖經,並且可以知道教會的工作。從下述可以看見此主題極其重要,因為它將顯示教會的本質和工作。不審視正教的樂園與地獄概念,我們就無法明白教會的使命。解釋的結果因而影響深遠。
一﹒聖經對樂園與地獄的觀念
在這一部分,我們不僅要從舊約所描述來探討可以理解、可以知覺的樂園主題,主要的還是要從基督與使徒的教訓來明白樂園與地獄。
新約有三處經文說到樂園。第一處是基督向十字架上的強盜提出保證:「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加23:43﹚基督所說的樂園是上帝的國度本身。值得注意的是,上帝的國和樂園視為同一,因為強盜要求祂:「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加23:42﹚,基督才向他保證進入樂園。聖德菲拉對這主題的解釋值得注意:「強盜如今在樂園裏,而且不僅是他,保羅所列舉的所有的人也都在,不過,他還未曾完全承受祝福。」
說到樂園的第二處經文,是保羅根據自己的身經體驗所提:「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裏,聽見隱秘的話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12:3、4﹚
哈基的尼哥底母解釋這段經文說:「樂園是波斯語,意思是一種有不同樹木的園子…」同時,他又根據幾位譯經家的主張說,保羅被提到樂園的意思是,「他被告知有關樂園的奧秘與難以語言形容,到今天仍向我們隱藏的話語」。按照告解者聖馬克西母所說,根據他的異象,他被提到第三層天,這是說,他經過了實踐哲學和自然論的三層天,抵達神秘神學的第三天,再從那裏被提入樂園。於是,他從那裏得知,有關舊約所說園中的生命樹、智慧樹、把守伊甸園的基路伯和火焰劍、以及兩株能辨善惡的生命樹等偉大的真理。
第三段經文是在啟示錄。除了其他的事情外,以弗所主教還被告知:「得勝的,我必將上帝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2:7﹚根據凱撒利亞的安得烈所說,「生命樹」是對永生的一種委婉描述。上帝應許「賜給來世的美好事物」。凱撒利亞的亞里達也說,「蒙福的樂園要了解為永遠活著的生命」。
因此,樂園、永生、和天國,是同樣的。到這裏,我們不再進一步分析樂園是什麼,和上帝的國與天國二詞有什麼關係。事實是,樂園是與三一上帝相交通與聯合,並且享用永生的所在。
地獄一詞得自動詞「KOLAZO」,有二義。一是「剪除」,另外一個是「懲罰」。聖經使用的主要是第二義,不過,其觀點在於施懲罰的不是上帝,而是人懲罰自己,因為他不肯接受上帝的恩賜。無論如何,尤其當我們思及人按照上帝的形像和樣式而造,與祂相交是人存在的最精深目的,人受懲罰理所當然。
在聖經裏,有兩段經文明確提到地獄。其一是基督談到未來的審判。基督說:「這些人要往永刑﹙kolasi﹚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馬太 25:46﹚如果這段經文與前面的「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馬太25:41﹚連繫一起,地獄似乎與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而非為人所預備的永火等同。
聖經另一處含有地獄一詞的經文,發現於福音書作者約翰的第壹封書信:「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約壹4:18﹚可以確定的是,祂不願明白指出地獄這不義的人在基督再來時要去生活的地方,而使用與懼怕連繫一起,而和愛完全無關的刑罰一詞。
聖經用其他的詞語和表達描述地獄的生活,如「永火」﹙馬太25:41﹚,「外面的黑暗」﹙馬太25:30﹚,「地獄的火」﹙馬太5:22﹚等。不過,在此分析這些詞語不是我的目標。但在另外一部分,我們審視聖教父有關樂園與地獄的教訓的結果時,我們會再次提到。
二﹒聖教父對樂園與地獄的教訓
我們觀察聖教父關於樂園和天堂的教訓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他們是教會無過失的教師,純淨的樂園的信差,沒有他們得到上帝啟示的教訓,就無法解釋聖經。另外,作為基督天人身體的教會,寫出聖經文,並且加以解釋。
聖教父的一般教導是,樂園與地獄不存在於上帝的觀點,而存在於人的觀點。樂園和地獄的確存在兩種生活方式,但它們不是上帝創造的。教父的聖傳清楚指出,並沒有兩種方式,卻對聖徒而言,上帝本身即是樂園,對罪人來說,上帝本身則是地獄。
有關人與上帝和好或敵對,與教父的教訓密不可分。聖經沒有什麼地方提到上帝與人和好,而是基督叫人與上帝和好。另外,全部教父聖傳指出,上帝從來不反對人,卻是人自己反對上帝,不肯與祂交通。因此,不是上帝將人變成敵人,而是人將上帝當成敵人。人藉著所犯的罪,以忿恨的態度看上帝。我們在簡短研討特定的教父的教訓時,將再次審視這題目。
敘利亞的聖以撒談到什麼是樂園,和什麼是地獄,我們不妨從他開始研討。
談到樂園,他說,這是上帝的愛。我們提到愛的時候,我們首先是指上帝的永久自存能。他寫道:「樂園是上帝的愛,在裏面可以享有一切褔分。」在提到地獄時,即使地獄是愛的懲罰,他幾乎說同樣的事。他寫道:「我也主張,那些在革赫拿受懲罰的人,是受到愛的管教。不過,還有什麼比愛的管教更叫人疼痛的呢?」
所以,地獄是上帝之愛的痛苦。聖以撒又說,悲傷是犯罪反對上帝之愛由心所引起,「比任何懼怕懲罰更辛酸」。當我們否定並且反抗別人之愛的時候,真是一種懲罰呀。我們被人愛,卻又舉止失當,才真可怕。我們將此和上帝的愛相比擬,就能了解地獄之苦了。這又和聖以撒所說聯結一起,就是人若認為「在革赫拿的罪人被剝奪了上帝的愛」,是不適當的。
因此,甚至那些被懲罰的人,也將領受上帝的愛。上帝愛所有的人,無論是義人或罪人,只是感受如此的愛,在深度和方式上有別。不管怎麼說,認為地獄是無上帝臨在的地方,是荒謬的。
這一些告訴我們,人對上帝的經驗是不同的。「主所賜,要按照各人的貢獻和價值而定。」在那裏,不再有師生關係,每個人將「熱愛所有的人」。這就是說,有一位,也就是上帝自己,要將祂的恩典賜給所有的人,不過,人要按照自己的能力領受。上帝的愛會臨到所有的人,但將以雙重方式進行,對罪人施懲罰,對義人則賜予喜樂。敘利亞的聖以撒就這題目表示正教的聖傳,寫道:「愛的力量以兩種方式作工:刑罰罪人,就好像朋友也會受朋友的苦一般;但是對盡忠職守的人,則成為喜樂的源泉。」
上帝對摩西說:「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出33:19﹚使徒保羅引用舊約經文作出結論說:「如此看來,上帝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羅9:18﹚我們需要用正教的詞語來解釋。上帝怎麼可以愛一個人,卻又叫另外一個人剛硬呢?難道上帝也會偏心嗎?
按照保加利亞的德菲拉的解釋,這件事和人的性質有關,而與上帝的行動無涉。聖德菲拉說:「正如太陽軟化蠟燭,硬化泥土一般,並非出於故意,而由於蠟燭和泥土的物質不同使然。因此,說上帝叫法老的心剛硬也是如此。」因此,上帝的恩典,也就是祂的愛,雖然向所有的人散發,其作用則按照人的屬靈光景而定。
大聖巴西流認同此觀點。他解釋詩篇「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燄分岔」﹙詩29:7﹚ 一語說,這奇蹟發生於火爐中的三個孩子身上。在這情況,火燄一分為二,外面的人被燒,裏面幾個孩子則安然無恙,彷彿處於樹蔭底下一般。接著他看見上帝為魔鬼及其使者所預防備的火,「被耶和華的聲音分開」。火具有腐蝕和照明兩種能力,因此它能燃燒也能發光。於是那些配得火的人,感受的是其腐蝕性,那些配得光的人則感受到火的照明特性。所以他以如此的表示作結:「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燄分岔;分開後,地獄之火無光,平安之光則不燃燒。」
因此,地獄之火是黑暗的,沒有發光的品質;公義之光則具腐蝕性,沒有燃燒的品質,這正是上帝的不同能量的結果。不過,即使是上帝的永久自存能,也要按照人的領受情況而定。
有關樂園和地獄的解釋,不但敘利亞的聖以撒和大聖巴西流如此,教父一般也用格言對永火和永生作如此的解釋。我們說到雋語的時候,並不表示教父曲解教會的教導,說得抽象或反思,而是在解釋這些主題時,試著脫離人類思維的放範疇,以及感覺事物的形象。在這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正教希臘教父,與將這些實在視為被造的法蘭克拉丁教父的不同之處。
神學家聖貴格利也以此方式解釋這件重要的真理,我們以後將看到它對教會及屬靈的生活極具意義。
他向他的讀者建議,要接受教會有觀身體復活、審判、義人得賞賜等教導。這些事,應該從未來的生命「對思想純淨的人是輕省的」觀念領受,因為這「與他們的純淨程度相稱」,我們稱此為天國。「對那些主要器官失去作用」,實際上與上帝遠離,「與他們的盲目相稱的」則是黑暗。因此,對那些靈智純淨,按其純淨的程度而言,永生是光;對那些靈智蒙蔽,今生沒有得到光照和啟迪的人來說,永生則是黑暗。
我們也可以從感覺實在的觀點看待此不同。同樣一個太陽,「給健康的人提供光明,給患病的眼睛則是黑暗」。出問題的不是太陽,而是眼睛的狀態。基督再來時,發生的正是同樣的事。基督是「施與墮落和復活」的一位,「對信徒是復活,對不信者是墮落」。今天和那時是同樣的上帝的話語,「對性質不配的人是可怕,對預備好的人則充滿善意」。並非所有的人都屬同一族類,一為配得,一為不配,「我認為,各人要按照他自己的純淨而定」。人按照他內心和靈智的純淨,將品嚐同樣的上帝的永久自存能。
因此,再根據神學家聖貴格利所說,對人而言,上帝是樂園也是地獄,每一個人要按照他心靈的光景品嚐上帝的能。於是他朗誦三一頌:「哦,我所敬拜讚美的三一上帝呀,有一天你將向眾人顯現,對某些人藉著光照,對另外一些人則藉著懲罰!」對人而言,這同一位上帝是光照,也是地獄。聖徒的話語清楚且有啟示性。
帖撒羅尼迦主教聖巴拉馬也強調此教導。他提到基督的先鋒約翰所說「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意思是指出人將按照各自的表現,或受懲罰,或領受恩典的光照的真理。他說「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就是說,各人要按照自己的性情領受光照或懲罰。
為求確實,我們來觀察聖巴拉馬對上帝的非被造恩典所作的全部神學見解。聖徒告訴我們,全體被造物都能分享上帝的永久自存的恩典,但是方式不同,深度也不一樣。聖徒所分享的上帝之恩,與其他的被造物不同。他強調說:「如果所有的人分享一件東西,但方式不同,…如果上帝的東西每人都有一份,我們大體上依然可以看見聖徒所得的是不一樣的。」
另外,從教會的整個教導我們得知,上帝的永久自存恩典按照工作結果,採取不同的名字。它潔淨人時,稱為潔淨能;光照人時,稱為光照能;聖化人時,稱為聖化能。同樣,它有時候被描述為賜予存有,有時候為賜予生命,又有時候叫人有智慧。因此,所有的被造物都有份於上帝的永久自存恩典,只是方式不同。所以,聖徒所分到的聖化恩典不可與其他的能量混淆。在永生上,上帝的恩典也是如此。義人將分得光照和聖化能,罪人和不潔淨的人則將經驗上帝的腐蝕及懲罰能。
我們也在幾位聖徒的苦修著作中找到如此的教導。例如,拉德的聖約翰說,所興起的同樣的火兼具「燒毀和光照」的功能。他指的是出於上帝恩典的神聖與天上之火。人們今生所領受的上帝的恩典「會燃燒,是因為他們仍然不潔淨」,其他的人「則按照他們所達成的完美而照亮」。上帝的恩典確實不會在來生潔淨不肯悔改的罪人,不過,拉德的聖約翰所說,現在可以應用了。經過苦修的經驗證明,聖徒首先感到上帝的恩典如火一般燃燒他們的情慾,然後,他們的心得到潔淨,並且感到上帝的恩典如光。當代在苦修歷程看見上帝的人們斷言,人們盡力悔改並且在恩典裏經驗地獄,可能在沒想到的時候目睹恩典變成永久的自存光。當人達到深度悔改和潔淨時,首先叫人潔淨的同樣的上帝的恩典,可以看見為光。結果,問題不在於被造物和人類的情緒感受,而在於上帝的永久自存光的經驗。
三﹒教會生活中的樂園與地獄
教會聖教父所描述的事,我們在前面已經應用幾位大教父的見證加以分析,但在教會生活裏也清楚可見。另外,我們所引述的聖教父,並非思索信心題目的思想家,而在解釋教會的經驗,以及存在於教會裏的啟示的含意。我謹列舉兩個簡單的例證,來顯示我們所說是教會的共同經驗和信念。
例證之一是基督的身體和血的聖餐。聖餐按照人的條件而作工他如果污穢,他就會被燒毀,他如果努力求取潔淨和聖化,那麼,聖餐就會按照這情況作工。
使徒保羅就這件事如此寫道:「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林前11:27﹚他又強調結果:「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睡﹙指死﹚的也不少。」﹙林前11:30﹚其原因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 11:29﹚這是說,基督的身體與血的聖餐,對潔淨和聖化的人是生命,對污穢的人則是審判和死亡,甚至是身體的死。正如使徒保羅所斷言,許多人由於不配分享寶貴的恩賜,以致軟弱死亡。保羅因此建議:「人應當自己審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林前11:28﹚
「人應當審察自己」一語與使徒保羅的整個精神聯在一起,根據這說法,人應當在心裏擁有上帝的恩典,又和下列經文「因為人心靠恩得堅固纔是好的」﹙來 13:9﹚有聯繫,指出人為了領聖餐,應當審察自己的屬靈光景。對潔淨的人而言,聖餐是純淨的;對得到光照的人而言是光照;對聖化的人是成聖;對汙穢不肯悔改的人來說,則是審判定罪,也就是地獄。
因此,祭司在禮儀祈禱時,求上帝不要將聖餐作為審判定罪,而作為豁免罪。聖屈梭多模的祈禱是其典型:「求你叫我們能以清潔的良心領受這聖餐的可畏聖事,使罪得豁免,除去過犯,得享聖靈的交通,承受天國,無畏地站在你面前,不致遭受審判和定罪。」
我們在聖餐前後聖事的所有祈禱文中,可以看見同樣的精神。
如今在聖餐所發生的事,在基督再來和顯現之時也將發生。對那些純淨悔改的人來說,上帝將是樂園;對那些沒有得到潔淨的人而言,上帝則將是地獄。
舊約裏的其他例證,無疑表達出教會的教導。從修道院前廳所描繪的基督再來的聖像上,我們可以看見從上帝的寶座發出的光環繞著聖徒,從上帝的寶座發出的火流,則燃燒著所有不肯悔改的罪人。光與火出於同一個來源。我們從如此奇妙表示的教父的教訓,看到天恩的光照與腐蝕的特性。這確實和人的情形聯繫一起。
四﹒此真理的神學及教會學結果
我們已經談到這麼多的事並非理論上的真理,而和整個教會生活息息相關。更有進者,聖教父有關樂園與地獄的教導,對解釋聖經和教父文獻,以及教會生活,都是關鍵。我們將在本章,就正教的樂園地獄觀對教會與屬靈生活的影響,作更具分析性的審察。
﹙1﹚ 按照人所經驗,樂園和地獄是上帝的永久自存的恩典,因為它們是非被造的。根據教會聖教父的主張,正如法蘭克拉丁聖傳所教導,並沒有非被造的樂園和被造的地獄存在。法蘭克人跟隨奧古斯丁的主張,相信受懲罰的人由於將看不見上帝,因此認為地獄是被造的。但丁對地獄與受懲罰的人的描述眾所周知。於是法蘭克人想像世界有三層,不改變的天堂為幸運兒預備,改變的地球為考驗人預備,可改變的陰間則為那些受懲罰和潔淨他們所預備。此觀念的另外一個後果是法蘭克人有關潔淨之火的教導。
因此,在上帝那方面,樂園與地獄並不以威脅和懲罰的形式存在,而以疾病和醫治的形式存在。那些得到醫治和潔淨的人將經驗天恩的光照能,沒有得到醫治和患病的人則將經驗上帝的腐蝕能。
在聖經裏,上帝的榮光的特性是光與黑暗、火與黑暗、或光與雲、閃電與煙的相對。那些作為上帝之友具有無私之愛的人,「在光和屬天的黑暗中」看見上帝,自私不潔的人則將審判者上帝視為「火與黑暗」。
於是,樂園被稱為光,也被稱為黑暗。由於光與黑暗相對,黑暗與光相對,從語言方面來說,它們似乎是對立的。但實際上,在教父的聖傳裏,黑暗就是光,「因為它是卓越的光」。同樣,地獄以光和黑暗的形象作為特徵。不過,這兩種形象是相對的。
因此,就我們對這些實質的了解,地獄既不是火,也不是黑暗。再從這些已知的實質來看,樂園自然既不是光,也不是黑暗。教父於是為了避免混淆,寧可使用婉詞。
重點在於,樂園和地獄都不是被造的實體;它們是非被造的。義人和罪人在來生都要看見上帝,只是義人將和上帝一起,並且和祂相交;罪人則無分。從愚蠢的富人之喻,我們可以看出。富人看見拉撒路在亞伯拉罕的懷裏,但是他不能和上帝一起,因此被燃燒。他領受到上帝異像的腐蝕能。這雖然是個比喻,但仍然表示出實情。用喻是為了表明真理。
﹙2﹚ 人按照他們今生所已經需要的屬靈情況和純淨,各有不同的天恩經驗。根據聖教父所說,純淨主要發生於人的心和靈智。靈智是靈魂的支配部分,人藉以與上帝相交。支配部分變黑暗,稱為疏離;不過,不是人與上帝分離,而是不參與。人由於墮落和罪,靈智變黑,與理性、情慾、及周圍的世界等同。這時候,靈能的潔淨不可或缺。
聖貴格利以警句強調說:「因此,人首先必須潔淨自己,然後再推己及人。」如果有人想接觸上帝,獲得祂的知識,卻不首先經過必需的考驗,就是心的潔淨,那麼,神學家聖貴格利所提到聖經中發生如此多的個案,同樣會發生。將發生的,就是發生在看不見得到上帝恩典光照的摩西的臉的以色列人身上的事。或者就如在瑪那亞所說:「我們必要死,因為看見了上帝。」﹙士師13:22﹚又如使徒彼得豐收漁獲以後所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加5:8﹚ 又如使徒保羅,由於在看見他所迫害的基督以前,沒有先將迫害的罪洗淨,以至失明。又如百夫長雖然向基督求醫,卻由於懼怕,不敢請祂進家門,不過,基督依舊讚揚他。神學家聖貴格利說這些事,出於下列動機。如果我們有那一個仍然是個百夫長,為世上的統治者服務,就是一個不潔淨的人,應該像百夫長如此說:「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不過,不要到此為止。如果真想見基督,應該像撒該一樣,趕緊從樹上爬下,「俯伏於地,仰起謙卑之身」,將基督請回家。
不潔感是需要的,但也要努力追求潔淨和醫治。我們需要潔淨我們自己,美化我們的靈魂,更要得到基督的能力的光照。因此,當我們在各方面保守我們的心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心存警覺,預備將心作屬靈提升的時候,「我們就給自己提供屬靈知識之光;這時候,我們將上帝隱藏於奧秘裏的智慧說出,就光照了別人」。神學家聖貴格利於是寫下警句:「我們同時要自潔,領受道,於是我們可以確實獲得裨益,得到聖化,並且歡迎道的來臨。」
正教不斷談論潔淨和悔改,是按照基督所教導:「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4:17﹚人只有在悔改裏才能從經驗中認識上帝,因為上帝不是一種認識論或理念,而是要看見的。
﹙3﹚教會的最精深工作是醫治人,潔淨心和靈能。人潔淨後,為了看見上帝,為了有分於樂園和天國,人必須得到光照的靈能。
藉著聖禮和苦修,如此的事就會發生。實際上,這兩件事應該聯在一起。作為教父聖傳的苦修,實行於洗禮之前,然後再繼續;實行於聖餐之前,然後再繼續。我們如果將聖禮與苦修分開,苦修與聖裏隔離,就曲解了教會生活。
人如仔細審視祈禱書,會發現它是一種醫治處方。我們可以稍微用比喻來說,它是有關醫治人的靈魂的屬靈醫書。按照所有聖禮中的祈禱看來,這種醫治主要清楚指向靈能的醫治,靈能的啟發。因此,祭司不只是給人「剪」票上天堂,而要醫治人,好叫他能見上帝;由於我們所有的人既是總要見上帝的義人,也是罪人,祂叫我們看見的是樂園的上帝,而不是地獄的上帝。如果我們仔細審察法蘭克人的「苦修主義」,就會發現其目的在引導人進入上帝的異像。但問題不在於此,因為我們將要看見上帝,並且與祂談話。更有進者,主在未來的審判那些經節中描述過這件事。重點是人見到上帝的時候已經得到醫治。
正教有一種醫治法。裴羅卡利亞的副題寫道:「靈能藉由上帝的異象得到潔淨、光照、而完美。」
﹙4﹚ 我們不應該像許多好奇的人一樣,由於渴望看見上帝的榮光,不惜使用東方的冥想等方法。這種脫離事實的好奇不但可能將人導入歧途,也會採取不正當的途徑。在東正教會,正因為上帝對污穢的人會成為地獄,我們覺得主要的工作是潔淨我們的靈魂。潔淨與人的醫治密不可分,這醫治當然也是無私之愛的達成。
﹙5﹚地獄不像一般所說是沒有上帝的地方,而是上帝以火的異象臨在的所在。當然,如我們在另外一章所說,我們已經品嚐過樂園和地獄。我可以說,我們經驗祂再來的方式,要按照我們現在如何經驗上帝。
根據以利亞長老所說,樂園是可感知的實體的異象。在這異象裏,諾斯底,就是得到上帝的知識的人,「進入祈禱如同進入家門一般」。從事苦修處於潔淨階段的人,「有如過客」,因為他有意願進入,卻受阻於他的屬靈時期的障礙。樂園是無感情的,實際上是靈魂可能現象的改變。以利亞長老說,無感情的樂園隱藏在我們裏面,是「義人將要居住的所在的形像」。
根據西乃的聖貴格利所說,火與黑暗、蟲、陰間,就是說,地獄是「到處存在的放縱,完全的陰暗無知,普遍的淫蕩打扮,以及罪的可怕與惡臭」。甚至現在,放縱、無知與黑暗、恐怖與罪的惡味,是地獄的經驗。這些東西,甚至現在依然「活躍如出於地獄源泉的初結之果」。
這件分析的結論,是教會是醫治人的醫院和療養所。它也是祭司的最基本工作。人憑藉如此的看法也可以注意到其他的工作。例如,祭司可以關心人們最切身的問題,如從事慈善事業等,不過,主要的工作是醫治人。因為這才是具有永遠結果的出類拔萃的慈善事業。如果只關心人的物質需要,漠視他的永恆未來,有什麼益處呢?這樣的教會實際上是屬世的教會。人被造不是為了在現世耗盡一切,而是要將靈魂體的組織成分提升。
有人指責教會漠不關心社會需要,對社會及其他奮鬥避之惟恐不及。沒有人會否認,教會應該在這方面加強努力。但是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問:死亡難道不是社會問題嗎?人的死與生俱來,生而就死,一生為死所苦,同時又為親友之死所苦。死亡難道不是社會和個人問題嗎?教會關心這生死大事,協助人藉基督裏的生命加以克服。
教會專心醫治人的靈能,是有直接的結果的。得到醫治的人,和平、真誠、安靜,因此是一個顧家的好男人,好公民。另外,正如社會動亂的時代,醫院要醫治一般,教會在其時也照樣發揮醫療功能,醫人救世。
因此,生活在教會裏,我們必須得到它所有的資源,如聖禮與修道,藉所用的方式的醫治,那麼,現在,尤其是基督再來之時,上帝的恩典可以有光照與拯救的功能,而不是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