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多一點祈禱,少一些責備」 With children what is required is a lot of prayer and few words
耶穌
-
-
家庭生活 Family Life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在主耶穌裡,父母親散發神聖的氣質,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The sanctity of the parents is the best way of bringing up children in the Lord
by pelayuby pelayu在主耶穌裡,父母親散發神聖的氣質,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The sanctity of the parents is the best way of bringing up children in …
-
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當孩子在學校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 With prayer and sanctity you can also help children at school
by pelayuby pelayu當孩子在學校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 With prayer and sanctity you can also help children at school 在教育方面,師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與父母親的教育方法完全相通。當孩子來上學時,你也可以藉著「祈禱」和「聖化自己」來幫助他們。孩子會因為你的幫助而沐浴在上帝的恩典中,也會變得更善良。只有祈禱能夠帶來這樣的結果。讓上帝的恩典遍佈在所有孩子身上,因為上帝的恩典將會進入他們的靈魂當中、轉化他們。這就是作為一個基督徒的意義。 你們當老師的人,不需要去實現自己的焦慮,而焦慮就會自然而然的傳導到孩子的身上,並影響孩子們發展。但藉著信仰,焦慮則會隨之瓦解,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整個生命,託付給基督,我們的上帝。」*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教導孩子如何尋求上帝的協助 Teach the children to seek God’s help
by pelayuby pelayuTeach the children to seek God’s help 教導孩子如何尋求上帝的協助 孩子進步最奧秘的良藥,就是謙卑。信賴上帝將帶給孩子百分之百的安全感。上帝就是一切。沒有人可以說:「我就是一切」。因為,這樣想會壯大「自我中心」。上帝希望我們引導孩子謙卑。沒有謙卑,我們和孩子將會一事無成。當你鼓勵孩子時,必須留意這一點。你不應該跟孩子說:「你一定會成功!你好厲害,你還這個年輕,什麼都不怕。你是最強的!」這樣的說法對孩子很不好。你可以要求孩子祈禱,並且說:「上帝給了你與生俱來的天賦,藉著祈禱,上帝將會給你力量,好好發展自己的天賦,並且走上成功的道路。上帝將賜予你他的恩典。」這就是最好的鼓勵方法。孩子應該要學習,在生活中各方面都尋求上帝的幫助。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聖徒 Saints
St. Porphyrios: 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 Children are not edified by constant praise
by pelayuby pelayu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 Children are not edified by constant praise 不斷讚美孩子,並不會提升孩子的人格與心靈。在不絕於耳的讚美聲中,孩子將變得自我中心,崇拜虛榮,且心靈空虛。在一生當中,他們將不斷期待別人的讚美,即使別人的讚美都是謊言也無所謂。很不幸的,現今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已學會怎麼說謊,也把別人的謊言當成每日生活的養料。他們想:「說吧!就算那不是真話也沒關係。」或是「說吧!就算那是一種反諷,我也當成聽不懂。」這並不是上帝所樂見的。上帝希望的是真誠與真理。很不幸的,大部分人不懂上帝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僅如此,他們還背道而馳。 當你不分青紅皂白就不斷讚美孩子時,孩子就陷入了魔鬼的試探與折磨中。他陷入自我中心的碾磨機當中,對於父母和師長的讚美習以為常,本來他們可以在學校裡進步,可是現在他們得到了什麼?在生命裡,他們將成為自我主義者,而非基督徒。一個自我中心的人,永遠都不會是一個基督徒,自我中心者渴望時時得到所有人的讚美。每一個人都愛他們,每一個人都讚美他們,這並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教會和主耶穌基督所樂見的。
-
神已經向你踏出最大的一步,只要你踏出一小步, 你將會看見祂要行的大事。
-
「在基督裡,一切失敗轉為祝福,過往傷痛都將治癒」。
-
daily講道 Sermons
撒瑪利亞婦人:在信心、真理和愛中敬拜 The Samaritan Woman: Worshiping in Faith, Truth and Love
by pelayuby pelayu2013.06.02 John 約翰福音 4:5-42 sermon by Father Jonah The Samaritan Woman: Worshiping in Faith, Truth …
-
約翰福音 John 4:5-42 2012-5-13 李亮神父講述 那天,耶穌和門徒來到撒瑪利亞的一座城,那時大約正午,門徒往城裡買食物去了,耶穌因為旅途勞累,坐在泉邊休息。此時,有一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泉邊打水。事實上,這位婦人不太守婦道,為了避開眾人異樣的眼光,她刻意選擇無人的時段來打水。耶穌見到她,很有禮貌地向她要水喝。依據當時的時代背景,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之間並不往來, 尤其,耶穌以禮相待,態度十分尊重,婦人感到很驚訝,就對耶穌說:「你,是猶太人,怎麼向我這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耶穌對她說:「妳若曉得對妳說『請給我喝』的人是誰,妳早就向他要活水了。」婦人回答耶穌:「先生,你又沒有打水的器具,哪來的活水?」耶穌說:「凡喝這活水的人,永遠都不會再口渴,它將變成湧泉,從妳的內在湧出。」她回答:「如果有這種水,那你快點給我吧,這樣我就不用在這麼熱的天氣穿街過巷到這裡來打水」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以使用。我們或許無法想像古人打水的辛勞,有時他們必須在崎嶇道路上步行良久,才能獲得一點水源。因此,對古人來說,水是非常珍貴的。 耶穌所說的活水,是從內在生命湧出的泉源。我們是上帝的聖殿,上帝的恩典就像太陽光一樣,從內而外散發著光芒。在我們受洗之後,聖靈進入我們心中。聖靈的光芒不僅照亮我們、照亮眾人,也會照亮宇宙萬物。 耶穌想要藉著水的真諦來啟發這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但是,她顯然不懂耶穌話中的真義,耶穌只好就此打住這個話題。我們應該留意,這位婦人之所以不瞭解耶穌的話,並不是因為她教育程度不好或是智商不高,而是出於兩個原因。第一、她欺騙了自己的良心,犯了姦淫的罪。第二、她的心曾經受過傷,讓她變成一位人格有缺陷的人。 此時,耶穌為了教導她,就對她說:「去叫你的丈夫來吧。」她回答:「我沒有丈夫。」耶穌以尊重又有禮的方式對她說:「你說的不錯。因為你巳經有了五個丈夫,如今他們都不是你的丈夫。」由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儘管她犯了罪,耶穌並沒有用難聽的話苛責她。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他們的對話: 第一、婦人簡短的一句回答,其實透露出她內心的傷口。「我沒有丈夫」這句話帶有很深的悲情。我們可以猜想,在愛情上,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失敗者,就算可以找到一個同居人,卻無法找到愛,因為,她仍然活在姦淫的罪惡之中。反觀現今社會,許多人或許學歷很高、事業有成,在愛和生命上卻一無所有。我們都知道,上帝最初創造人類時,是創造一對佳偶,而非孤獨一人。夫妻之所以在婚姻中結合,並非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而是為了藉由對方來認識上帝。我們必須瞭解,上帝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對象,可以藉由科學的觀察、研究等方法來認識。「因為生命之源頭是在於你;在你光中我們才得以見光。」(詩篇36:9)詩篇告訴我們,在光中才能見到光。人類自身的罪惡,阻礙了人類對上帝的認識。唯有藉著聖靈的恩典,才能認識上帝,如果沒有聖靈的恩典,就算拿到再多神學博士學位,也不可能認識神。 第二、教會並不會控訴或苛責人們的罪,在教會中,犯錯的人需要的是照顧與治療,就像病人一樣。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接納。從這段聖經的描述可以知道,耶穌選擇用真誠和尊重的態度對待這位犯罪的婦人,他接納婦人的一切,婦人也接納了耶穌,敬稱耶穌為先知。我們會發現,接納的那一刻,就是療程的開始。此時,婦人並沒有把焦點放在她與同居人的關係,或是其他生活瑣事上,而是放在「認識上帝」上面。婦人對耶穌說:「既然你是先知,又是猶太人,請你告訴我,我應該在哪裡祈禱?應該像撒瑪利亞人的祖先一樣在這山上祈禱,還是在耶路撒冷?」上帝是屬靈的,是超越物質世界的。上帝不會像某個物體,被放置在某個特定地點。約翰福音中多次提到,敬拜者應該要用「屬靈」和「真實」來敬拜。上帝並不屬於某一個種族,也不在某一個特定地點。有些教友會問我,你們是希臘東正教、俄羅斯東正教還是美國東正教,這些都是用人的觀點來看教會。教會是一體的,上帝也是,不該如此作區分。因此,我們也不應該區分是撒瑪利亞的上帝,還是猶太人的上帝。在此,我們必須特別留意,這裡所說的「屬靈」,並不是某種時下流行的靈修,或者聆聽著靈性音樂、沈浸在靈性氛圍中打坐、冥想…等。當然,這樣做並不是不好,只不過,除了「屬靈」也必須要有「真實」。在教會,「真實」就是與基督合一。我們應該在聖靈之中,在基督之中祈禱。有些屬靈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心中都會自然湧出祈禱,那是一種不止息的祈禱,我們稱之為「心禱」,那是上帝的恩賜。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活水」。喝了「活水」為何能讓人永遠不渴?耶穌並非一位哲學家,他的教導並不是哲學性的。耶穌來到世上,將自己獻給我們,藉著耶穌,我們獲得聖靈。我們應該留意,在屬靈的生活中,「屬靈」和「真實」缺一不可。 …
-
「天人合一」的體驗 神學院院長、大學教授John Romanides神父 (†)著 在 我們所閱讀的聖經當中,有哪些人物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呢?我想,在舊約當中,是先知們,在新約當中,則是宗徒們。而新約當中最先達到「天人合 一」的境界的,是若望洗者(施洗約翰),然後才有宗徒們陸陸續續達到此境。宗徒們並不是同時達到此境界的,因為,基督顯聖容時,只有其中三位宗徒出現在大 博爾山(Mt. Tabor) 上。在新約所提到的人物當中,我們確信有四位已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無庸置疑,聖母已經達到此境界,但是這裡並不將她列入),那就是聖若望洗者(施 洗約翰)和出現在大博爾山上的三位宗徒:伯多祿(彼得)、雅各伯(雅各)和若望(約翰)。直到「聖神降臨」的那一天,所有宗徒才都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 界。當時,七十位門徒都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背叛基督的猶達斯(猶大),他的地位已被馬提亞所取代。當時,不只門徒們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 界,還有許多人,也在同一天受了洗。
-
http://www.readnovel.com/novel/13887/237.html http://blog.roodo.com/shanchiw/archives/1959939.html http://163.30.0.78/mngk/Orthodoxy.htm Monastic life Monasticism (from Greek: μοναχός, a solitary person) 隱修生活(源自於希臘文:μοναχός,,意為:隱修士) 前文曾經提過,隱修生活始於最古老的初期教會。早期,隨著教難的解除和許多法律限制的鬆綁,有一些渴望殉道的基督徒為了追求更屬靈的生活,選擇了出世的隱修生活。當時基督教與羅馬帝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促使某些基督徒開始尋求另一個新的、更難達成、甚至是過份極端的靈修方式(例如:禁止結婚、去勢、為了從道德規範中解脫而極度的放蕩…等)這些方式也受到教會的譴責。還有某些出家的修士,為了要保持內心的謙卑,採取了一些獨特的修行方式,尤其,他們最常假扮瘋顛,做出不尋常的舉動,使人們瞧不起他們。
-
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
復活節祝賀:獻給豐富多彩的教會—普世宗主教巴多羅買 Patriarchal Blessing of the Holy Pascha
by pelayuby pelayuBARTHOLOMEW By the Grace of God 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New Rome And Ecumenical Patriarch 恩典、平安與仁慈 …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
復活節祝賀:都主教黎大略 Metropolitanate Blessing of the Holy Pascha
by pelayuby pelayuEASTER WISHES FROM METROPOLITAN NEKTARIOS 憑藉著上帝的恩典,這個令人期盼的「救贖的慶典」已經來臨,今天就是主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教會偉大的教父,聖金口約翰,曾經發表生動的演說,告訴我們為什麼基督的復活是人類喜悅的泉源:「今天,人們與天使們聚在一起,不論有形和無形的,都同心獻上讚美與崇拜。今天,魔鬼的力量已經被消滅,死亡的束縛已經被鬆綁,地獄的魔鬼不再張狂。此刻,我們要高聲宣佈這些預言:『喔!死亡阿!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阿!你的毒刺在哪裡?』(哥林多前書 15:55)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經推倒了這個青銅色的閘門,死亡已經被消滅…今日,就是光榮的勝利之日。我們的主,已經戰勝死亡,升起勝利的旗幟,征服惡魔的力量。他的復活,為我們啟示了救贖的道路。因此,讓我們聚在一起慶祝,高興的跳舞。因為,主已經消滅了死亡,揚起勝利的旗幟。上主所完成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我們的救贖,因此,勝利的喜悅也屬於我們。我們可以說,惡魔在哪裡攻擊我們,基督就在哪裡征服惡魔。」
-
「真愛,就是認出那些為了我們受苦的人; 他們承擔了我們的傷痕,擔當了我們的苦痛。」
-
April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
復活節文告:普世宗主教巴多羅買 Patriarchal Proclamation on the Holy Pascha
by pelayuby pelayu宗主教的復活節主日聲明 PATRIARCHAL PROCLAMATION ON THE HOLY PASCHA + B A R T H O L …
-
2013.5.4 Sermon by Father Jonah http://www.justin.tv/dao_love/c/2241558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節。這是教會最偉大的節日,也是我們最深切的盼望。我們所說的復活,並不是耶穌基督個人的復活,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復活。因為有了復活,我們對生命充滿盼望。 生命的真諦是什麼?讓想像一下,有一塊墓地一直等待著我們入住。有什麼比死亡更可怕的呢?耶穌道成肉身的目的,不單單為了赦罪。
-
(5) 婚姻聖事 Sacrament: MarriageWhispers (Magazine)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by pelayuby pelayumarriage1經營一個成功的婚姻 For A Successful Marriage 對於基督徒而言,在「受洗」之後最重要的階段就是「結婚」的時刻。在結了婚之後,我們不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要在婚姻中與伴侶合為一體。這才是上帝最初創造人類的原型,也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 然而,今日的社會卻充斥著離婚的事件。還有許多家庭,雖然沒有離婚,卻過著慘淡的生活,每天都在爭執…等。現代有許多年輕人,很害怕結婚,因為他們在原生家庭中,對父母的爭吵有深刻的體驗,也吃了不少苦頭。 關於此,我想要以謙卑的心情,從「正教」(Orthodox)的觀點出發,並且參考自己擔任「屬靈父親」(spiritual father)的經驗,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供大家參考:
-
我的第一次正教復活節 By Wendy Schlamp translated by Pelagia 我的一生都在慶祝復活節。即使小時候,我的家人總是在復活節主日那天穿上最好的衣服到教堂裡慶祝基督的復活。在活到近32個年頭,我生平感到首次的復活節。我有著未曾有過的感動,並深刻體會到這個第一次「復活節」的真正意涵。 這是我第一次的正教復活節。聖週五晚上,教堂裡寧靜又哀愁。一朵悲傷之雲掛在我們上頭,許多人將花放在教堂前靠近十字架的地方。我知道下一步要做什 麼,但我對將要發生的事尚未準備妥當。當等著要開始隆重典禮時,憂愁佈滿我們的心頭。這與我在童年時去的基督教會相形之下較為輕鬆的儀式大為不同。然而時 間與永恆在此相遇,使我「記起了」受死於十字架上,這卻刺透了我的靈魂。 首先,我們記起基督受死於十字架上。我看見救主懸掛在十字架上,祂為我們所做的事重創著我。歌裡說著事情的始末,優美地表達天主以他珍視的兒子替我們完成的深度神學。「以死亡來戰勝死亡,因而墳墓裡結出生命」。這是怎樣的愛呢?這愛看見我們墮落,俯身「將我們再次舉起」。
-
基督從死人中復活, 藉著死亡踐踏死亡, 然後那些躺在墓裡的人就獲得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