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名字,將如何因為幫助教會,而被記載在教會的歷史中?你們所做的,是否如同這些人一樣,值得被教會傳頌多年? 【 使徒書信 哥林多前書16:13~24 】 你們務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 弟兄們,你們曉得司提反一家,是亞該亞初結的果子,並且他們專以服事聖徒為念。我勸你們順服這樣的人,並一切同工同勞的人。司提反和福徒拿都,並亞該古到這裡來,我很喜歡;因為你們待我有不及之處,他們補上了。他們叫我和你們心裡都快活。這樣的人,你們務要敬重。 亞西亞的眾教會問你們安。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裡的教會,因主多多的問你們安。眾弟兄都問你們安。你們要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我─保羅親筆問安。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我在基督耶穌裡的愛與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embedyt] …
講道 Sermons
-
-
死亡 清明節來到時,民眾都會前往掃墓,掃墓這件事讓我們不自覺得會想到死亡。事實上死亡這個概念對現代人而言會感到不舒服,我們盡量遮蔽這個念頭,盡量讓它不要存在在我們生活中,我們不願意去想自己會老的事實,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健康,還可以到處去旅行遊玩。 電視或醫療節目,不斷的以醫學的角度告訴我們,應該怎麼保養自己才不會老,在21世紀的時代,表面上我們很驕傲,和崇拜醫療科技的進步,但這卻是我們企圖埋藏對死亡的恐懼。現代人所過的生活方式,好像我們永遠不死。我們忙碌的安排很多事情,計畫一年後…兩年後…三年…無數年後的計畫。這似乎是很合理的,但在我門的計畫之中,卻忘了安排上帝這個因素! 到底基督宗教如何看待死亡,我們知道很多聖人笑著死亡,對死亡並沒有恐懼。這是為什麼?因為對他們來說,死亡是和上帝的約會,像我們會很期待與自己所愛的人約會、相見,正如同他們也很期待與上帝見面,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對死亡的了解。
-
(1)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daily死&愛 Death & Love講道 Sermons
復活寡婦的獨子:愛比死更強 Resurrect a Widow’s Son: Love Is Stronger than Death
by pelayuby pelayu停止去愛,停止被愛,就是死亡。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人,每一天,都與死亡相遇了。 主日福音書 路加福音 7:11~16 過了不多時(有古卷:次日),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擡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裡的許多人同著寡婦送殯。 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他,對他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擡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他的百姓! 李亮神父 講道 …
-
講道 Sermons
血漏婦人&瀕死女孩:女性的苦難 The Bleeding Woman & Jairus’s Daughter: Women’s Suffering
by pelayuby pelayu路加福音 Luke 8:41-56 2012-10-28 李亮神父講述 今天的福音內容,主要與婦女有關。文中提到兩位女性,她們人生的希望,可以說已經被疾病完全摧毀了。 其中,有一位小女孩,只有十二歲,就性命垂危。古代,女孩十二歲已經算是可以結婚生子的年紀,然而,她卻病入膏肓。她的父親睚魯是會堂的主席。雖然他貴為主席,還是謙卑地當眾向耶穌下跪,求耶穌救他的女兒,毫不畏懼眾人的眼光。耶穌看到之後,並沒有多問,就立刻動身去醫治他的女兒。由此可見,耶穌十分關心婦女。 還有另一位婦女,她患血漏已經有十二年,血漏讓她身心俱疲,根本無法工作。女性朋友應該知道,生理期失血過多會讓人身體很虛弱。哪一位男性遇到這樣的女性,會想要與她結婚呢?在婚姻方面,她幾乎完全絕望。她費盡積蓄尋醫,卻從來沒有成功。 此時,群眾一窩蜂跟隨在耶穌身後。當然,大部分的人並不是出於關心,而是出於好奇。群眾心裡想的,並不是一同去關心這個女孩、一同為她祈禱,而是想去看熱鬧。媒體上常常播報一些關於神蹟、魔術的新聞,一些在信仰上還沒有很成熟的人,常被這種訊息吸引。我們不應該為了某個神蹟而信主,因為,有時候神蹟來自於撒但,而非來自於神。 耶穌走在狹小的巷道中,人潮互相推擠,有一位患血漏的婦女也在人群之中,她擠到耶穌身邊,像竊賊一般,偷偷地摸了耶穌的衣角。從經文的描述,我們知道,這位婦女儘管已經傾家蕩產,病還是無法得到醫治。在猶太社會中,患血漏等於是「不潔」的象徵,如果她觸碰到誰,那個人就必須接受淨化的儀式,才能夠回覆潔淨。因此,這位婦女偷偷摸摸地觸碰了耶穌的衣角,不敢公開。此時,耶穌忽然停下腳步問道:「是誰觸碰我?」此時彼得回答耶穌:「老師,在這麼擁擠的情況下,可能是別人不小心碰到您了。」但是耶穌說:「不是的,我感覺到有一股能力從我身上出去了。」這位婦女聽了,就知道耶穌在說她,因為,在她觸碰耶穌衣角的那一刻,她的血漏已經完全痊癒了。這位婦女知道,已經無法再隱瞞下去,就懷著恐懼的心情承認了。沒想到,耶穌沒有責備她,只是對她說:「女兒,妳的信德救了妳,平安去吧!」為什麼耶穌要當眾指出她痊癒的事實呢?當然,耶穌並不是為了要贏得眾人的讚美,而是想要讓眾人知道,這位婦女已經潔淨了,希望大家允許她再進入聖殿祈禱。耶穌想要幫助她回覆正常的社交生活。 讀到這段經文時,我很震驚。在廣大群眾的推擠下,雖然有許多人都觸碰到耶穌,但是,唯獨這位婦女,真正領受了耶穌的愛。身為一位神父,我將聖餐分送給各位,我的手真真實實的觸碰到神,但是,我真的領受了神嗎?讓我們好好想一想,我們不只觸碰了神,還讓祂進入我們體內,然而,我們是真正領受了祂嗎?我們有用虔誠的心領受神,並且讓祂真正轉化我們的態度、生活,還是,我們只是以湊熱鬧的心態,像那些群眾一樣,前去領受聖餐。這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 讓我們好好省思,這些群眾看似離神很近,但是卻很遠,這位患血漏的婦女,被大家驅離在聖殿之外,看似離神很遠,卻是離神最近的。 有一首我非常喜歡的、很有名的希臘「雙行詩」,它非常簡短又寓意深長,每當念誦它的時候,我都會感動地流淚。它的內容就是在訴說這段福音。我很難將它翻譯成英文,只能就它的涵義與各位分享。它寫到:「主啊!她以全部的靈觸碰了祢,縱使只有一根小指頭,輕輕劃過祢衣服的小角。那從耶穌身體流出的能力是什麼呢?是變魔術嗎?還是耶穌不小心洩漏的奇蹟?當然不是,這是神非受造的能量。」這位婦女觸碰的,並非神的本質,而是神的能量。我常說,神的本質與能量,可以用鐵與火來比喻。就好像煉鋼的時候,將鐵放入火中,鐵發紅的時候,鐵與火已經合為一體。我們可以看到,耶穌顯聖容的時後,充滿了榮光。雖然有些人看不見,神的榮光卻一直存在。這些擁擠的人潮,對於生病的女孩沒有任何愛,而只有湊熱鬧的心態,他們看不見神的榮光,然而,這位患血漏的婦女,她的心中有愛,她見到了神的榮光。 就在這位婦女得到醫治之後,那位生病的女孩的父親,差人來告訴耶穌,他的女兒已經過世了,不需要煩勞老師了。若是改編為電影,這樣的情節真是高潮迭起。先是患血漏的婦女得醫治,之後又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悲劇,就是這位謙卑的會堂主席,他的女兒竟然過世了。這位父親之前跪在耶穌面前哀求,完全把自己崇高的社會地位拋在腦後,此時女兒過世了,他完全陷入絕望,他甚至不敢奢望耶穌能為他的女兒舉行追掉儀式,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心情有多麼痛苦。然而,耶穌並沒有讓他陷入完全的絕望。耶穌對他說:「只管信,你的女兒必得救。」耶穌告訴他:「你的女兒並沒有死,她只是睡著了。」 我們會發現,聖經當中,每當提到有人死亡的時候,耶穌從來不說那人死了,而只說那人睡著了。只要有耶穌的地方,就不會有死亡。耶穌並非給我們生命,耶穌本身就是生命。耶穌說:「信我的就不會嘗到死亡的滋味。」基督徒從來不說「墓園」,而說「安息之地」,也就是一個安眠、休息的地方。在我們受洗的時候,第一次的復活已經發生了,我們得到永恆的生命,即便我們的肉體會腐敗,我們的生命還是永恆的,而且,肉體的腐敗終有一天會修復。我們復活的時候,會重新獲得全新的身體。那時,我們會有更深的感受,宇宙萬物也都會更新。聖經當中說的「最後敵人」就是「死亡」,我們將會戰勝它。有耶穌在身邊,我們只會感受到亡者的安息,而非死亡,我們懷抱著復活的希望。 …
-
我們可以百分之百確信:是愛,而非死亡, 在此生的終點等著我們。 如果你真的愛。 2014.11.09 路加福音第七主日 主日經文 加拉太書6:11-18「請看我親手寫給你們的字是何等的大呢!凡希圖外貌體面的人都勉強你們受割禮,無非是怕自己為基督的十字架受逼迫。他們那些受割禮的,連自己也不守律法;他們願意你們受割禮,不過要藉著你們的肉體誇口。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凡照此理而行的,願平安、憐憫加給他們,和神的以色列民。從今以後,人都不要攪擾我,因為我身上帶著耶穌的印記。弟兄們,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阿們!」 路加福音8:41-56「有一個管會堂的,名叫睚魯,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求耶穌到他家裡去;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約有十二歲,快要死了。耶穌去的時候,眾人擁擠他。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花盡了他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他。他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穌說:摸我的是誰?眾人都不承認。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說:夫子,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你。(有古卷在此有:你還問摸我的是誰嗎?)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那女人知道不能隱藏,就戰戰兢兢的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裡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不要勞動夫子。耶穌聽見就對他說: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兒就必得救。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他進去。眾人都為這女兒哀哭捶胸。耶穌說:不要哭。他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就嗤笑耶穌。耶穌拉著他的手,呼叫說:女兒,起來吧!他的靈魂便回來,他就立刻起來了。耶穌吩咐給他東西吃。他的父母驚奇得很;耶穌囑咐他們,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訴人。」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福音書的內容相當重要並富有深意。耶穌來到了耶利哥,那個管理猶太會堂的睚魯,他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他十二歲的女兒病得很重,很可能快要死了(十二是我們需要留意的數字)。這個可憐的爸爸試著為女兒做一些事,跪在一個人面前並不容易,但他放下身段、付上代價,羞辱地跪在耶穌基督的面前祈求。他不像是羅馬官員的信心那麼大(馬太福音八章)。睚魯告訴耶穌,他女兒病得非常重,請耶穌來醫治她。耶穌也答應了他的請求。 有趣的是,那裏有很多人在耶穌旁邊,跟著耶穌是為了要看神蹟。耶穌在那裏走著的時候,很多人推擠著。在人群中有個婦女,她病了。在亞當夏娃墮落之後,世上有許多的不好的事情產生,疾病就是其一;疾病本身還具有其他隱藏的意義。首先,它顯示出我們與神、與人之間的分離。另外,它還顯出我們都病了,都需要完全的醫治,不只是身體的醫治,也是人與神之間關係完全地恢復。 …
-
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哥林多前書15:26)。這是使徒保羅在基督遭受殘酷的迫害、死亡之後,於基督教萌芽時期寫下的話,那是個對基督徒普遍充滿激烈恨意的時代。 上次的談話中,我提到人們對於死亡的疑問,更精確的說,是對於死亡的困惑,如此深植於人類意識的核心,以致於最終,一個人對死亡的態度,將決定他對生命的態度(也就是他的世界觀)。我也提到世俗面對死亡的兩種基本態度,但顯然都無法滿足,也無法解決我們真正的疑惑。 從某一面看來,我們可以藉死亡的名義拒絕生命,如同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義人的生命,永遠邁向死亡(The life of a righteous man, is a etrnal dying)。」如同許多宗教,一個人發現死亡不可抵擋的勝利,它毀滅了生命的目的。既然我們都無可迴避,終將一死,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我們所有的希望和心願,都轉向另一個神秘的來世。
-
住在我裡面的耶穌 Jesus in Me死&愛 Death & Love講道 Sermons
血漏婦人&瀕死女孩:愛的觸動 The Bleeding Woman & Jairus’s Daughter: Touching Jesus
by pelayuby pelayu在我們裡面,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內在疾病、自我貶抑,和許多負面思緒。最重要的是:不要專注在這些問題上。謹記,聖餐就是最強大的良藥,最深奧的療癒,是在我們裡面的、無盡的愛的泉源。 【 主日福音書 路加福音 8:41~56 】 有一個管會堂的,名叫睚魯,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求耶穌到他家裡去;因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約有十二歲,快要死了。耶穌去的時候,眾人擁擠他。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花盡了他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他。他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 耶穌說:摸我的是誰?眾人都不承認。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說:夫子,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你。(有古卷在此有:你還問摸我的是誰嗎?)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那女人知道不能隱藏,就戰戰兢兢的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 …
-
2 教會聖事 Church Sacraments講道 Sermons
寬恕,心還是會痛?Forgive: The Wounded Feeling (Mat 18:23-35)
by pelayuby pelayu不要將「感到傷痛」和「無法寬恕」混淆了,不需要覺得:「因為我還感到心痛,這就表示我還無法寬恕、表示我還心懷恨意。」並非如此,你確實已經選擇了寬恕。 然而,「從心裡饒恕」是什麼意思呢?是真心誠意地,打從心底,為了對方生命的益處而祈禱,盼望對方能獲得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在聖餐禮中,紀念這人的名字,願對方也能蒙受神的寬恕和祝福。這就是真愛。 【 福音書 馬太福音18:23~35 】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因為他沒有什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
-
當神沒有立即回應我們的祈禱,不要誤以為神沒有垂聽。神總是垂聽,這是百分之百確定的。有時候,祂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等待我們足夠成熟。有時候,祂不應允,是因為我們心懷惡意,或者我們所求的,反而會傷害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是因為神要運用我們,來成就更偉大的事,就像摩西、保羅、甚至耶穌基督那樣。所以,當你祈求,卻似乎未蒙回應,不要放棄。 【 福音書 馬太福音17:14~23 】 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 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的憂愁。 [embedyt] …
-
講道 Sermons
魔鬼如何影響人?How do the devils affect human? (The demon-possessed boy who was cast into water and fire)
by pelayuby pelayu主日經文 馬可福音 Mark 9:17-31 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無論在哪裡,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 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 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有古卷:立時流淚地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的問他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他去呢?耶穌說:非用禱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 他們離開那地方,經過加利利;耶穌不願意人知道。於是教訓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 李亮神父 講道 Sermon …
-
【 鬼月:獻給渴求愛的孤魂野鬼 】 孤寂,比死更傷。記得去愛,別讓身邊的人,變成乞求愛的餓鬼。~李亮神父 在鬼月期間,我是如此感動。因為在民間信仰活動的背後,我看見的是對愛的渴求,這樣的渴求,即使死亡也無法抹除。紙錢、供品,這些微小而憂傷的嘗試,都是為了滿全對愛的飢渴,愛那離我們而去的弟兄姐妹。 憂傷,因為我們都知道,亡魂無法真的使用這些紙錢,但是他們會感到些許安慰,因為有人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講道 Sermons
主顯聖容節:愛的光芒 Transfiguration: The Light of God
by pelayuby pelayu基督信仰的「完美」境界,是人的靈魂與肉身都充滿神的榮光,超越死亡,與神合一,與眾人合一,也與宇宙萬物合而為一。所有一切,都被神的榮光轉化。這就是天堂,無窮無盡,對神的愛、對人的愛,都永無止境地增長。 【 福音書 馬太福音17:1~9 】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說: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D7wNX1XiA[/embedyt] …
-
3.1 東正教節慶 Orthodox Feasts講道 Sermons
主顯聖容節:顯現神聖的容貌 On Transfiguration and Hard Time
by pelayuby pelayu我們每天所有的工作,都是與神同工, 為了讓世人和萬物,顯現神聖的容貌。 東正教會每年8月6日慶祝主顯聖容節,也就是耶穌登山變像,顯現出神聖的容貌,這是一個很大的節慶。在你們身後的聖像畫中就有一幅耶穌登山變像圖。耶穌上他泊山上時帶了三名門徒去禱告,正禱告時他的面貌就變了,充滿了榮光。關於神的榮光這一部分我們錄製了許多影片,歡迎大家上網收看。雖然我們是說「耶穌變像」,但實際上他的容貌並沒有改變,而是他開啟了門徒的雙眼,讓他們看到他實際(充滿榮光)的樣子。雖然這種榮光是由神所發出,但卻不是神的本質。當神臨在(the presence of God)於任何事物,或者說任何事物被神的恩典充滿時,就會在這強烈的榮光之中。 神的榮光和屬世的光,像是燈光和日光,是完全不同的。榮光是不被時間所限制,是從過去直到現在:在過去,是以利亞和摩西;在現在,是我們,我們都活在同樣的榮光下。這種時間觀在新世代是有意義的,但今天我不想說太多的神學解釋,而是藉此說明人類所需要的內在提升與轉化。就好像婦女們出門會精心打扮,讓自己看起來更美一樣,我們內心都有一種求善的 DNA,想讓自己變得更美好,只是每個人對於美好的定義不盡相同,有的人覺得是外表的美好,有的人覺得是名聲,另有些可能認為是財富,這樣的追求並非不好,事實上,這樣的追求是好的,但是要以正確的方式達到目的才行。事實上,人們都在追求一種外在於自己,但卻更美好的事物,最終想讓這美好成為自己的一部份。大家會裝潢房子,買些不必要的東西讓它變得更美麗,也會買些不必要的東西裝飾自己,這是為了美麗的緣故。這就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人會追求外在附加的美麗,而動物就算有,也是在經歷長時間的演化之後。但我們必須了解,沒有什麼比神的形象,還要使人能更華美的了。 這也是今天的使徒書信講述的重點:如何與神同工,讓世人和宇宙萬物,能夠因著神的恩典,顯出聖容。我們手中的工作並非毫無意義,不是每日機械性的重覆手中的工作,直到死亡。我們必須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聖事,就是參與聖禮儀,就是領受聖餐。而我們每日在職場或家庭中的工作,就是教會聖禮儀的延續。每次當我們在教會領受完聖餐之後,回到職場或家中,神的恩典會散發給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在下次的聖禮儀,我們又會再一次地帶著他們心中的憂愁掛慮痛苦煩惱,來到教會,向神獻上我們的祈禱,如此不斷地循環往復。要記住,我們所有的事工都是與神同工,即便我們的職場或我們的上司不良善,但我們實際服事的是神。 …
-
【 使徒書信 哥林多前書1:10~17 】 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革來氏家裡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紛爭。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 基督是分開的嗎?保羅為你們釘了十字架嗎?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嗎?我感謝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免得有人說,你們是奉我的名受洗。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此外給別人施洗沒有,我卻記不清。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wXia4Dc0I[/embedyt] 【 …
-
當你感到疲憊灰心,可以對神祈禱:「神啊!我擁有的這麼少,根本不夠用來幫助他人!」只要你的發心良善,神會將你獻上的,變得加倍豐盛,餵飽千萬眾人。 【 福音書 馬太福音14:14~22 】 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 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他們都吃,並且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的人,除了婦女孩子,約有五千。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qcj1G89rw[/embedyt] 【 …
-
當我們領受了聖餐,耶穌基督就住到我們裡面,如同腹中的胎兒。祂珍惜愛護著我們的人格,在我們裡面默默地支持我們、強化我們,讓我們變得更為美好、發出光芒。 李亮神父 講道 首先提醒各位,昨天(8月6日)是一個重大的節慶:基督顯聖容的慶典(Transfiguration)。那時耶穌先說到:「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馬太福音16:28)。在這之後,發生了什麼事呢?耶穌帶著三位門徒:彼得、雅各和約翰,上了一座山(不是高山,猶太人說山,因為他們沒有特定的詞彙,來描述丘陵)。在這山上,耶穌突然改變了容貌。事實上,耶穌並沒有真的改變,而是祂允許門徒看見真正的祂。突然間,耶穌充滿榮光,就連祂的衣裳也潔白如光,甚至祂周圍的石頭,也充滿榮光。我們教堂裡就有這幅聖像畫(圖一),深奧地顯明了基督顯聖容的事件、聖經的描述,和其中的神學。 這榮光,就是神祂自己(This light is God Himself)、是神的能量、是神本身,以不同的方式,臨到我們。對華人來說,研究「神的能量」(the energy of …
-
對真正愛慕耶穌基督、真正信靠耶穌基督的信徒來說,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良藥,最珍貴的寶物,就是耶穌基督的聖體與寶血。如同他/她會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維他命、最好的食物、最好的教育、最好的一切,他/她也一定會給予自己的孩子那白白得來的、天堂與人間最珍貴的、耶穌基督的聖體與寶血。 【 主日讀經 馬可福音9:17~31 】 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無論在哪裡,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 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 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有古卷:立時流淚地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
-
在聖餐禮中,耶穌基督為我們而來,祂一次又一次地接納了我們。我們也應當在生活中,因神的名,練習接納他人。 【 使徒書信 羅馬書 15:1~7 】 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 【 福音書 …
-
我們來教會,是為了與神結合,成為祂在世上的光。我們來教會,是為了履行平信徒的「祭司職份」,這是在堅振聖事中領受的。我們來教會,是為了完成聖餐禮的祈禱,我們的:「阿門」,完成了神父為眾生訴說的每句祈求。 我們來教會,是為了獻祭,獻上所愛的一切,使這愛更深更廣。當我們獻上代表萬物的麵包與酒,神會將它們改變為基督的聖體與寶血,滋養萬有的生命。這就是祭司職份,這就是終極的愛。這愛會改變世界,讓天堂降臨於此時此地。 【 主日讀經 馬太福音5:14~19 】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
-
Matthew 馬太福音 8:5-13 2013.7.21 sermon by Fr. Jonah 今天的福音向我們描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耶穌到達加百農,有一位羅馬的軍官(聖經的中譯本將它譯為「百夫長」)稱耶穌為主,並且請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他的僕人病得很重,在病痛中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