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把賜予生命的利劍, 斬斷期待,不求任何回報。 主日經文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哥林多後書6:16-18;7:1)
7. 聖經 Bible
-
-
仇恨會加重仇恨,要如何愛你的仇敵。 聽聽李亮神父怎麼說
-
當我們感到孤單,沒有人真正關心,沒有人前來安慰。請記得,耶穌在十字架上承擔了我們的痛苦,祂比我們受苦更深,比我們更切身的體會我們每一分的痛苦。聖靈—安慰者(Comforter)也會來到,祂會擁抱我們、安慰我們,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與我們同在。 【 使徒書信 使徒行傳2:1~11 】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都驚訝希奇說:看哪,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嗎?我們各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米所波大米、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呂彼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革哩底和亞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 …
-
聖靈降臨節 Holy Pentecost 主日經文:約翰福音 7:37-52;8:12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無人下手。 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他來呢?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法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嗎?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他的呢? 但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 內中有尼哥底母,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他們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2013.6.23 Fr. Jonah …
-
沒有聖靈,我們無法愛。 主日經文:約翰福音7:37-52;8:12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 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 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 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 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無人下手。 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他來呢?」 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他這樣說話的!」 法利賽人說:「你們也受了迷惑嗎?官長或是法利賽人豈有信他的呢? 但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詛的!」內中有尼哥迪慕,就是從前去見耶穌的,對他們說:「不先聽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難道我們的律法還定他的罪嗎?」他們回答說:「你也是出於加利利嗎?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李亮神父講道: 教會今日慶祝聖靈降臨節。今日和明日,也是本堂的紀念慶典。 聖靈是聖三一中的第三位,聖靈不是能量,是有位格的,當聖靈臨到我們時,這就是我們的救恩。當我們成為耶穌身體的肢體時,是非常好的,但還不足夠。還需要我們的神、聖三中的另一位:聖靈,祂沒有肉身,但祂促成我們在基督身體內的合一。聖靈賜予我們心智、思考和言語的能力。 聖靈並沒有道成肉身,祂沒有肉體,祂不是抽象的力量,祂是光,祂賜給我們力量。我們必須了解,有一位在我們裡面,與我們緊緊結合。祂在我們耳邊絮語,轉變我們的心意。我們生命中所行的良善,都是出於祂的提醒和善導。祂是在我們裡面的愛人(Lover),祂永遠不會背叛我們。我們不斷地尋求安慰、尋求某個愛我們的人。神差遣了聖靈,來到我們之中。 這在耶穌受難、復活和升天之前是不可能的。如今神差遣聖靈,使我們能在受洗之後領受聖靈。聖靈是住在我們裡面的愛人。聖靈不是個體的、如同你我彼此分開的生命。聖靈不願見到我們的生命彼此隔離、分離、孤立,聖靈使我們合一。 …
-
我們來教會,不是因為想進天堂,也不是因為怕下地獄。我們應該渴求的,是合而為一:在聖餐禮中、在耶穌基督的身體裡,合而為一。這就是基督信仰的全部。我們領受聖餐,不只為了自己,也為了心愛的生者與亡者,因為神的恩典會藉著你,傳遞給身邊的人們,使他們也蒙受祝福。 【 主日讀經 約翰福音 17:1~13 】 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如今他們知道,凡你所賜給我的,都是從你那裡來的;因為你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你出來的,並且信你差了我來。 …
-
真正偉大的神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踏實地去愛。~李亮神父 李亮神父講道: 在今天的使徒書信中,使徒保羅寫道:「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聖經 提摩太前書1:15),他如此偉大,如此神聖,卻認為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這不僅是因為他非常謙卑,也是表示為了神服事、為了教會服事的人們,不要認為自己是在一家「公司」工作,或是為了「賺錢」而工作。他們是為了偉大的奧秘而工作,為了呼召他們的那一位神而工作:耶穌基督。在基督面前,我們都是虧欠神的榮耀的罪人,沒有人可以說:「我比另一個人更好」。因此,為神工作是個偉大的呼召。我們必須警醒,必須了解,是誰呼召了我們、祂呼召我們去哪裡? 使徒保羅提及的第二件事,很重要,也很偉大。他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聖經 提摩太前書1:16)。也就是說,人們會了解,我(保羅)這個罪人,獲得了神的寬恕,如今屬於神,如何因著神的恩典,成為一個全新的人,成為一位屬神的人。這賦予我們責任,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成為的樣子。因為我們認定自己是東正教的基督徒,不論是從神學上、實踐上或正式的信徒身份上。 但是,當人們看見我們的時候,他們會因此真的了解:「喔!這就是東正教!真好!」或者人們會說:「跟這個傢伙保持距離,因為他心理有問題、他很壞、他既奸詐又狡猾!」究竟有多少人,善用了東正教信徒的身份,讓身邊的人們知道:「原來這就是東正教基督徒,真好,他/她誠實、謙卑、善良又樂於助人」。我們身邊的人,曾經這樣說過嗎?想想自己,包括我,我們都有很大的責任,我們領受了基督的聖體聖血,我們領受了聖洗,我們是東正教徒,但我們究竟為他人立下了如何的榜樣呢? 不幸的是,許多時候,人們說:「東正教徒,真壞!他/她是個壞蛋!」教徒並沒有為其他人立下好的榜樣。特別是在這裡,一個沒有東正教傳承的國家,一個非基督信仰的國家,人們會思考:「東正教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為東正教徒呢?」如果這些人看到我們,因著我們的愛和善行,而想要成為像我們一樣的人,那有多好呢?但是我們真的留下美好的見證嗎?神最終將會呼喚我們,詢問我們,我們究竟留下了什麼樣的見證?是留下愛的美好見證,或留下利用他人的醜惡見證?或是利用教會、背叛教會、背叛耶穌的見證?或者,人們只記得我們是一個充滿報復心的人?濫用權威?企圖控制?威脅勒索教會和神的事工?請記得這些提醒,因為從某個觀點來說,善盡我們的職責,成為一個良善的人,並不困難;從另一個觀點來說,神最終會詢問我們的並非高難度的事工,神也不會詢問我們為何沒有行各種神蹟?因為真正偉大的神蹟,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踏實地去愛。 另一個要談論的主題,是今天的福音書,關於一位盲人。他曾聽聞多次關於耶穌的事蹟,但他看不見,而這一刻他聽見身邊的群眾喧嘩了起來,他心想發生了什麼事?他平日在街道上乞討,因為他無法工作。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有更多的輔助措施幫助盲胞工作,但在當時盲人幾乎是不可能工作的。他在街道上乞討,身邊突然變得喧嘩,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像我們,總是被包圍、被各種情況和難題包圍,我們也應該像這一位盲人問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耶穌正走向我們,在我們不抱期待的時候,在我們被周遭困境淹沒的時候,耶穌正在走向我們。 當這位可憐的盲人詢問時,身邊的人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當然,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耶穌的事,但盲人並不認識耶穌。盲人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盲人稱呼耶穌為「大衛的子孫」,意思就是彌賽亞,他承認耶穌是彌賽亞。這一位未受教育的、簡樸的盲人,卻說出了這樣深奧的神學。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稱呼某人「彌賽亞」或「大衛的子孫」是一件大事,其他人並沒有這樣稱呼耶穌。 「身邊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喊叫。」我們可以看見,別人總是試圖阻擋我們呼救,出於他們的驕傲、冷漠、或者認為宗教只是一些儀式、或某種高級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中,人們穿著體面,安靜高貴。但這卻是非常錯誤的認知。即使旁人阻止,盲人還是堅持繼續呼喊,他看不見,但他呼喊,這是他在絕望中唯一能做的事,他大聲呼喊。終於,耶穌回應了。這就是心禱(the prayer …
-
(8) 其他聖事 Sacrament: Funeral, Memorial, Blessing死&愛 Death & Love講道 Sermons
拉撒路與財主:神無限寬廣的擁抱 Lazarus & The Rich Man: The Bosom of God
by pelayuby pelayu天堂就像大大擁抱,那裡我們彼此相愛; 地獄就像無邊黑暗,那裡沒人看見對方。
-
救恩 (天堂與地獄) Salvation (Paradise and Hell)死&愛 Death & Love講道 Sermons
拉撒路與財主:愛就是天堂 Lazarus & The Rich Man: Love Is Paradise
by pelayuby pelayu如果我們的信是出於愛,我們根本不會關心天堂或地獄,因為這愛本身就是天堂。我們不在乎天堂,我們只在乎對神的愛,和對眾人的愛。因為對神的愛,和對人的愛,是一體的。看,聖經中已寫明:「愛既完全,就怕懼怕除去」(約翰壹書4:18)。 【 主日福音書 路加福音16:19~31 】 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餂他的瘡。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的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裡,極其痛苦。 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這樣,並且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 財主說:我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他說:我祖亞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亞伯拉罕說: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
-
你信仰的目的是什麼?請問自己為什麼要信教? 聽聽神父怎麼說 https://youtu.be/lxIORQqWpjE
-
你怎麼信,就怎麼愛。~李亮神父 我們都是神的肖像(Icons) 本週日我們慶祝「東正教主日」,以及禮敬聖像畫(Holy Icons)的恢復。在歷史中,教會恢復了聖像畫禮敬。在第七世紀時,長達一百年之久,聖像畫的地位曾經備受爭議。這是因為當時的君王未受教育,極端宗教狂熱,他們誤解了聖像畫的意義,如同千年之後某些宗教改革的基督教派,出於驕傲和無知,誤以為聖像畫是偶像。然而,教會的正統教導,駁斥了他們的錯誤想法。 聖像畫是非常重要的,「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出於聖經歌羅西書1:15,耶穌是天父活生生的肖像(Icon),我們也是神活生生的肖像。這就是為何司祭在聖餐禮中不但向神獻香,也向眾人獻香。為何要在教會中獻香呢?為何向眾人獻香呢?因為你們就是神活生生的肖像。當司祭獻香尊榮(honor)你們,這榮耀是歸於神。這有著很深的神學涵義,關於「神聖」的意義、關於人類本質的神聖性。 為何人類的本質會成為神聖的?因為耶穌基督。因為神的兒子取了人類的本質,使這本質與祂自身合一:神性與人性「不混淆,不改變,不切割,不分離」[1]地合一。如果我們不能描繪基督,我們等同拒絕相信耶穌已成為真正的人類。而如果耶穌基督不是真正的人類,那我們崇拜的是誰呢?是鬼魂嗎?如果耶穌基督沒有成為真正的人,救恩就不再存在。這是極大的誤解,那些拒絕聖像畫的人們,因為他們等同拒絕了耶穌的人性。 如果某個人在自身之內領受了耶穌基督,就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20)。正因為人們在自己裡面懷著耶穌,我們也尊榮他/她。透過尊榮他/她,我們也榮耀了那在他/她裡面的耶穌基督,也榮耀了在他/她裡面的聖靈的恩典。這就是為何我們繪製聖徒的聖像畫、天使的聖像畫。 我們並不「敬拜」(worship)聖像畫中的聖徒,我們敬拜的是那在聖徒之內的耶穌基督,我們敬拜賜予聖徒神恩的聖靈。我們「尊敬」(venerate)聖徒,我們「尊敬」聖母,因為耶穌基督自己也尊敬聖母,聖母是祂的母親。那不尊敬聖母的,等同不尊敬她的兒子。因此,那些不尊敬聖母的,在「基督論」的教義上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的教導是異端。 聖像畫:天堂之鏡 容許我進一步解釋。我們說聖像畫是「神聖的」,但聖像畫到底是什麼呢?聖像畫是一面鏡子,一面來自天堂的鏡子。聖母的面容、基督的面容,被描繪在聖像畫中,這就是為何聖像畫是神聖的。聖像畫之所以神聖,並非因為受到教會司祭的祝福。聖像畫本身就是蒙福的,因為其上有著聖徒的面容和聖名,例如:聖母、St. Porphyrios、St. Anthony、眾聖徒等等。聖像畫如同一扇窗,一個通道,神的恩典藉此臨到我們,我們的祈禱也藉此上達天聽。當我們在聖像畫前祈禱:「St. Porphyrios,請幫助我!」因著聖像畫這個通道、管道,我們堅定的相信,我們的祈禱上傳天庭。St. Porphyrios會為我們向神祈求,請神幫助我們。 …
-
如果不以正確的方式,如果沒有正確的信仰,我們就無法真正的愛神。誰才是正教信徒呢?就是那與基督的身體保持連結、那參與教會聖事、那領受基督聖體與寶血的信徒們。 【 主日讀經 約翰福音 1:43~51 】 又次日,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這腓力是伯賽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腓力找著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 耶穌看見拿但業來,就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拿但業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
-
2012.03.10 sermon by Father Jonah 這是關於最後審判的福音書。當我們聽到最後審判,嗯,很多人會想到那是某一種讓我們恐懼,威脅著我們的事物。但實際上最後審判和那種想像完全不一樣;今天的經文所講的是希望的信息,和所有邪惡和壞事的終結。而這也是復活和永生的信息,因為從經文中我們了解到,每個人都將與耶穌基督相遇。這樣的會面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畢竟我們都將復活,從人類的始祖,到人類的最後一代。 This is the gospel of the last …
-
-
Luke 路加福音 15:11-32 2013.3.3 Sermon by Fr. Jonah 今天的福音講述了浪子回頭的寓言。故事的主旨在於探討天父的慈愛,那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愛。故事中描述的並不是一般的家庭,沒有隻字片語提到母親,可見它描述的是天國的家庭。它教導我們如何成為天父的兒子。 這個家庭有兩位兒子,他們的父親非常慈愛而富有。儘管在父親的照顧下生活無虞,他們對於自己「如何成為這個家庭的兒子」並沒有深切的認知。有一天,小兒子不想再與父親同住。福音並沒有向我們交待原因,不過,很顯然的,小兒子之所以想要離家,並不是父親的問題,因為,福音沒有提到父親任何的負面行為。我們可以推測,小兒子之所以想要離開,是因為他不想延續這段父子關係。在他離家之前,他要求父親給他財產。基本上,他並沒有權力要求財產,就算父親主動贈與,依據猶太律法,由於父親還在世,這位小兒子最多只能分得三分之一的財產。然而,這位慈愛的父親把財產分為兩份,全部分給兩個兒子,自己沒有保留任何財產。事實上,這兩位兒子分得了財產之後以不同的方式離開了家。 小兒子帶著財產去到非常遙遠的地方,在外地揮霍父親的財產。他沒有工作,也沒有利用這筆錢做生意。他的身邊圍繞著酒肉朋友,最後他散盡錢財又遭遇飢荒,只能狼狽地寄住在某人家中。福音中沒有提到這個人是誰,只有說他把這個小兒子當作奴僕一樣差遣、虐待,命令他照顧豬群,每天也只能吃豬的食物果腹。他讓自己從人的尊貴降為畜生。他浪費的不單單是父親的財產,也糟塌了這段父子關係和父親對他的愛。他並沒有珍惜兒子的名分,而選擇了與牲畜在一起。在極度的羞愧中,他忽然想起慈愛的父親。 在他心中,父親留下了慈愛的印象。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好好反省,我們留給孩子和身邊親友怎樣的回憶和印象。聖山的某位聖徒曾言:就算只是給予孩子一份小小的禮物或一點點的微笑,都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
-
愛一個不愛你的人,為他付出所有, 甚至容許他,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你。 在人世的標準,這是徹底的傻子、最大的輸家。 然而,這就是神對我們的愛。 2015.02.08 浪子主日 福音書經文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把肥牛犢宰了。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李亮神父講道摘要: 寓言中, 父親的愛是無條件的,卻也是無回應的。 …
-
教會聖事,與基督徒的生命息息相關。聽聽李亮神父怎麼說 https://youtu.be/cwR71N5vjoo
-
1 東正教/聖三/聖禮儀orthodox-trinity-liturgy講道 Sermons
神是愛,因為神是聖三一 God is love, because God is Trinity.
by pelayuby pelayu第一次查經班摘要: 主講人:李亮神父 神是愛, 因為在神之內,聖三之間,是關係的交流。 因為在神之內,聖三之間,是永恆的對話。 因為在神之內,聖三之間,是完全的分享。 人們總是希望, 神是權柄,是大能, 可以和我交換各種好處, 可以為我做許多好事。 事實上,這種對神的認知, …
-
愛的最佳證明,就是活潑的「創造力」。~李亮神父 李亮神父講道: 今天的福音書是關於「才能」(talent)的知名寓言。Talent是希臘字,原意是金幣,價格昂貴的金幣。但在後來的文學和聖經中,talent用來指「才能」,一個人所擁有的許多能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能力。在這裡,耶穌用了寓言故事,來賦予才能更深的意義。 耶穌說:「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我必須先解釋,當聖經中提到「僕人」,並不是指被老闆剝削的血汗勞工,或是奴隸制度之下,被欺壓鞭打的奴隸。不,並非如此。在古代,例如希臘時期,某些「僕人」能管理所有家產,甚至是主人孩子們的教師。因此,聖經中的「僕人」,和我們所想像的「奴隸」,是不同的。 耶穌接著說:「(他)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主人給僕人不同的銀子,因為主人知道某個僕人受過更多的教育、可以做更多的事。其他的僕人,也可以做某些事,但也許不這麼多。有意思的是,當主人離去,其中的兩個僕人,他們真的很愛這位主人,他們盡一切努力,來善用主人給予他們的銀子。他們開始工作,讓銀子增多。 許久之後,主人回國,他問這些僕人們財產狀況如何?那領五千銀子的僕人,又帶著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這僕人把一萬銀子交給主人。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同樣肯定他。 …
-
真正的愛,就是將他人視為自己;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為了祈禱,絕不放棄,這就是信心。希望絕不死去,希望就是愛,永遠不死。萬事的結局,都因愛而開放。 【 馬太福音 15:21~28 】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吧。」 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 東正教 李亮神父 講道 】 今天的福音書十分深奧,也十分感人。那時耶穌經過外邦人的地區,也就是推羅和西頓地區。住在那裡的人們,既不相信神,也不認識神。即使如此,當耶穌經過時,一位婦人開始大喊、哭泣,並說道:「求主憐憫!」希臘原文eleison意思就是憐憫,這個詞彙我們非常熟悉,因為教會的祈禱文中時常出現。 特別的是,這位婦人說道:「主啊!幫助我!憐憫我!」但這位婦人並不是在為她自己祈求,她想要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的女兒。之後我們會解釋更多,因為這教導了我們一種十分深刻的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