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先進信仰的力量 當人看到自己必須忍受的程度時,他開始看到他不可能不從上帝那裡得到安慰,如果不是在這個世界,至少是在下一個世界。 Dimitru Staniloae神父 什麼是希望? 迪米特魯神父告訴我們,它是處於高級階段的信仰。 它是對未來現實的肯定,是對自己將參與其中的肯定。 迪米特魯神父說。 希望是處於高級階段的信仰。 一種力量,它使時間透明,它穿透時間,就像信仰穿透空間和可見的自然。 正是通過希望,我們能夠感覺到一個更好的未來,而這個未來只有通過一些困難才能達到。 它是 與我們的憂慮和恐懼相反,迪米特魯神父稱之為憂慮,它只指向一個不確定和不愉快的未來。 在沒有憂慮或煩惱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找到宗教希望。 我們對未來的恐懼越少,對上帝和我們在他的國度里的未來越有信心,希望在靈魂中的力量就越大。 …
3. 屬靈生命與信仰 Spiritual life and faith
-
-
參考:《東正教精神》,第145-146頁。 自製力使我們在這個世界的事物中看到無限的可能性。 “信徒自由行使的自製力並不是對上升到上帝的約束,而是對邪惡事物的離開。 其目的是使他不至於完全淹沒在世界中」。 從創世之初到現在,人們對所造之物的正確使用發生了變化。 原本食物是給我們吃的,但它變成了被視為身體的樂趣的東西。 我們的激情將原本對我們升天有用的東西變成了將我們捆綁在塵世的鏈條上。 Dimitru Staniloae神父說。 因此,物和人的世界應該是通往上帝的階梯,是通往上帝的支撐。 但是,人通過激情從世界中獲得了這種輝煌的深度,這種達到無限的透明性。 事物不但沒有使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獲得自由,反而把他變成了人類的奴隸。 他對快樂的熱情改變了他們的預期目的。 迪米特魯神父建議說。 基督教敦促人進行的克制是為了讓人的精神從壓倒他的低級衝動中要求自己的權利。 …
-
從恐懼和焦慮中解放出來 – 關懷 現實情況是,我們存在於一種激情的狀態中。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我們的注意力都在外部事物上。 我們依附於世界上的事物。 我們渴求它們。 我們擁抱它們。 我們掠奪它們。 我們害怕失去它們。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當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如何將自己從這種奴役中解放出來。 這是我們的挑戰–學習如何作為自由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擺脫激情的支配。 Dimitru Staniloae神父說。 挑戰在於,我們如何才能作為自由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欣賞它並理解它是上帝的透明創造物,而不是讓這種欣賞將我們奴役在它純粹可感知和不透明的表面,從而阻礙我們作為面向無限精神秩序的生命的發展。 …
-
靈性生活的主要步驟 在我們的精神成長道路上有兩個基本階段,由迪米特魯-斯坦尼洛埃描述。 第一個是做事的實際階段。 這個第一階段的目的是將信徒的本性從受制於激情的狀態中提升出來,並通過美德的步驟將其提升到,直到達到愛….。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將人從激情中解放出來。 第二個階段是沉思階段。 沉思階段代表著重新整合、統一和簡單,其唯一的重點是上帝,唯一和無限的上帝。 只有通過冷靜來淨化心靈的人,才能進入知識或 沉思…. 只有乾淨的靈魂才是一面閃亮的鏡子,不被對世界事物的熱情所玷污,能夠接受神聖的知識。 我們可以確定神秘主義知識的第三個階段。 神聖的教父們將這種悟性或沉思與在神恩的説明下對世界的精神知識嚴格區分開來,後者本身就與世俗知識有區別。 聖馬克西姆斯懺悔者這樣描述這些階段。 在這三個步驟中,第一個步驟是初學者,他們必須努力熟練掌握各種美德。 這些美德共有七種*。 …
-
Dimitru Staniloae 羅馬尼亞神學家Dimitru Staniloae寫了一本很好的書。 書名是《東正教精神》。 信徒的實用指南和學者的權威手冊。 雖然這本書最初是為羅馬尼亞的神學學校準備的,但它對東正教傳統中的神化之路做了很好的概述。 它讓你對東正教傳統的東方精神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 它對於理解你的個人精神道路也是非常有用的。 以下是在博客Orthodox Way of LIfe (www.orthodoxwayoflife.blogspot.com)上發表的關於這本書的一系列評論。 東正教精神的含義是什麼? …
-
1515年,莫斯科的基督升天大教堂剛剛裝飾了輝煌的聖像,由偉大的大師魯布廖夫的弟子執行。當大主教、主教和信眾進入其中時,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贊嘆。”真是天開了,神的榮耀顯出來了”。在聖像中的聖像,即1425年由修士安德烈亞斯-魯布廖夫執行的神聖三位一體的聖像前,我們完全理解這種感覺。大約五十年後,七章會議承認它是聖像學和所有聖三一的表現形式的典範。 1904年,修復紀念碑的委員會拆除了金屬裝飾物,經過層層拆除的工作,聖像呈現出如此的光彩,委員會的成員們簡直是心花怒放。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就神學構成的力量、象徵主義的豐富性和無拘無束的藝術美而言,沒有任何東西能與之相比。 2. 我們可以區分出三個重疊的層次。首先是對《聖經》中三個旅行者訪問亞伯拉罕的敘述的回憶(創1-15),由禮儀注釋來解釋。”有福的亞伯拉罕,你已經看見並接受了三位一體的神 “*。 但現在亞伯拉罕和撒拉這兩個人物的缺席邀請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到第二個層次,”神聖經濟 “的層次。三個天上的旅行者構成了 “永恆的大會”,風景也改變了它的意義:亞伯拉罕的帳篷變成了宮殿和廟宇,馬姆布里斯的橡樹是生命之木,世界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示意圖碗,是它存在的光亮標誌。帶有小牛的餐具取代了感恩杯。 三位天使,輕盈而修長,為我們呈現了非常修長的身體(是頭部長度的14倍,而不是人的身體尺寸的7倍)。天使的翅膀,以及景觀的圖式化處理,給人以非物質的直接印象,沒有任何塵世的重量。倒置的視角消除了距離、深度,一切都消失在遠處,並以相反的效果使人物離我們更近,顯示出上帝就在那裡,無處不在。整體的快樂輕盈,是魯布利奧夫天才的秘訣,創造了一個有翅膀的視覺。 這三個人物正在談話。它的主題應該是約翰的文字。”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但是,神的話語總是一種行為:它採取了杯子的形式。 第三個層次,非神論,只是提交;它是超越性的,無法實現的。然而,它是存在的,因為救贖的經濟來源於上帝的內在生命。 3 上帝在其三位一體的本質中本身就是愛,他對世界的愛只是他三位一體之愛的反映。他對自己的恩賜,從來都不是多餘的,而是表達了他愛的過度,用杯子代表;天使們圍著神聖的食物。最後一件作品揭示了杯中的內容:最後一層代表了一種祭品,掩蓋了最初的設計–羔羊,這讓我們把天上的晚餐和啓示錄的文字聯繫起來。”被吃掉的羔羊”。愛、犧牲、屠殺,在世界被創造之前就已經存在;它們在起初就存在。 三位天使在休息,這種休息是存在本身的最高和平。但這種休息也是 …
-
-
埃及瑪麗亞淫亂臭名滿天下 她的一生…… 如何成聖…….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今日已經進入大齋期的最後一個主日,下星期六是拉撒路復活慶典,我們會來慶祝並預知最初復活傳來喜悅的訊息,接下來的主日充滿戲劇化耶穌光榮進入耶路撒冷聖城,接著進入聖週進入耶穌受難及復活。 上星期提到在教會中非常重要,就是悔改。無論我們有多壞多麼糟糕,耶穌基督都愛我們。今日慶祝的聖徒是一位極糟糕的女人,教會提醒著我們,最後她成為一位偉大的聖徒,她就是埃及聖瑪莉亞來自亞歷山大,在她十二,十三歲時就犯了姦淫,她受魔鬼所附,她與許許多多的男人亂搞,不是為了錢而淫亂,她縱慾只為了享受性愛,因此她在亞歷山大城臭名滿天下。
-
-
多馬的信仰 見了才信…….. 那沒見著的呢?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因此你們看使徒聚集一起耶穌就出現了,如同我們聚集一起舉行聖禮儀,但有一位使徒多馬缺席了,我們不明白他缺席的原因,他有職務在身嗎?是外出採購或其他某某因素我們不知道?無論如何當多馬返回後,使徒們告訴他我們見著耶穌,但他不相信,多馬見到耶穌被鞭打受難,羅馬士兵以長槍刺入耶穌的肋旁,耶穌埋葬,多馬回答:「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一般來說我們總是對多馬有負面的想法,又常以多疑的多馬來形容,但教會不認為多馬的態度是不好的,教會頌讚多馬,多馬是以良善的態度,而非以自我邏輯想法證明自己不願相信的理由與藉口。
-
耶穌復活後 賜平安給使徒們 對使徒們吹了一口氣領受聖靈 賜予使徒有赦罪的權柄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福音書John 20:19-31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 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裡,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 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 …
-
真愛是雙刃刀 沒有十字架就沒有愛 有愛就一定有十字架 想要使人改變 先改變自己 福音書 Mark 8:34-9:1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展開雙臂是什麼意思呢?我會舉個例子,這是一個極大的議題,不可能在這個短短的講道中完全詮釋完,首先要尊重他人,接受他人,但很多人卻遭受不善的對待…..
-
十字架的真諦 耶穌展開雙臂來擁抱… 祂以信任…愛…關懷….來擁抱… 前來的是溫順的小狗…綿羊… 還是毒蛇猛獸… 而我們是綿羊還是毒蛇猛獸呢? 福音書Mark 8:34-9:1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做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做可恥的。」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 聽聽來自傳承於初代大公教會李亮神父的證道 目前我們還是在聖十字架節慶期,十字架是非常重要的,表徵教會的生活方式,每年東正教徒皆會慶祝聖十字架節,試著記得十字架的真諦。 大多時我們聽到十字架,就會聯想到十字架慘痛的事件,很多非基督徒認為教會總是強調,十字架,十字架,十字架,怎麼都沒有喜樂呢?我想要表達的是,如果能了解十字架不僅是羅馬處決人的刑具,而是預表著非受造神之大能,舊約中即已預表十字架,那時還不是刑具前,並不是到處都有十字架,亦非教會處處皆有十字架,或是每個人皆配戴十字架無論大小,並非要我們記得,槍,劍,或任何處決人的刑具。 十字架是人體的形狀,是一個大的擁抱,神站立展開雙臂要來擁抱我們。而我們對神的答覆應是
-
節慶 復活節 Feast: Easter (and Great Lent)聖徒 Saints講道影片 Sermons Video
復活節金口約翰之證道 Easter sermon Chrysostom
by pelayuby pelayu由初代傳承大公教會李亮神父誦讀–復活節金口約翰之證道 Easter sermon Chrysostom Sermon of our Father among the Saints John Chrysostom Is anyone …
-
1月1日紀念聖徒巴西略,也是所有命名為巴西略的信徒的聖名日。 聽聽台灣拜占庭聖像畫家于涓老師,以聖像畫介紹巴西略的生命。 聖巴西略的一生
-
-
-
拜占庭藝術家于涓老師 介紹 Saint Nicholas 節慶日期為12月6日
-
難道要我們提醒神祂的職責要幫助我們嗎?如果我不祈禱,神就不幫助我們嗎? 我們祈禱,因為我們關心在乎。神要與我們一起同工,不是以老闆或獨裁者的身份。哥林多前書3:9我們是神的同工。 約翰三書8所以我們應當接待這樣的人,好讓我們為了真理成為同工。 人類對整個宇宙要負起責任。神成為人改變我們參與世界的方式。人們對神錯誤的認知,主要著重在祂強大能力而不是愛。 我祈禱,因為我覺得對世界負有責任。 我祈禱,因為愛,透過神對我愛的人或事物傳遞間接的訊息。 我祈禱,因為我要成為一面鏡子,將神的愛反射到我所愛的。 我祈禱,因為想與總是聽我祈禱的神講話。人們總是“忙碌”沒有時間聆聽。 我祈禱:“感謝你讓我擁有生命” 我祈禱抱怨神。詩篇裡有許多的抱怨。如果我們不像孩子向我們所愛的人抱怨,那麼誰能分擔我的傷痛呢?寫下此篇文章,我是一位非常孤獨和常被誤解的人… 是啊!祈禱是抱怨。 與神,與眾天使與萬物的社會。 祈禱是傳遞愛。祈禱參與互聯祈禱網,參與眾天使祈禱,參與眾亡魂的祈禱,與神說話。啟示錄6:9羊羔揭開了第五個印的時候,我看見祭壇底下,有為了神的道,並且為了自己所作的見證而被殺的人的靈魂。 啟6:10他們大聲喊叫,說:“聖潔真實的主啊…… 祈禱從來都不是個人事件。即使只有我一個人在我的房間祈禱,我與宇宙共鳴。 …
-